APP下载

白鹤血尿净方加味治疗镜下血尿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2-02-19

陕西中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血尿白鹤尿液

唐 民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四川 绵阳 621900)

镜下血尿指患者以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且不具备其他明显症状,其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又称为单纯性血尿或孤立性血尿[1-2]。目前,西医对于镜下血尿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有研究认为,持续镜下血尿是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中医认为镜下血尿属于“尿血”“溲血”范畴,其起病较为隐匿,仅在尿检镜下可见血尿,人体正常状态下脏腑强健、固摄血液、行于脉中,而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则血溢脉外,表现为血尿[4-5]。此前高玉萍等[6]研究认为,中医药治疗镜下血尿疗效较为显著。本文旨在探究自拟白鹤血尿净方加味治疗镜下血尿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积分、血及尿胱抑素C(Cystatin-C,Cys-C)、肌酐(Creatinine,Cr)、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81例镜下血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3例)。观察组男15例,女28例;平均年龄(50.62±9.84)岁,平均病程(3.89±0.65)年。对照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76±10.19)岁,平均病程(3.62±0.7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镜下血尿诊断标准[7]。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常见症状鉴别诊断(21)》[8]中尿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成年者;③患者充分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肾病,泌尿系肿瘤、结石、结核、畸形、慢性炎症,腺性膀胱炎等肾脏疾病者;②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于我院就诊前3个月内存在用药史者;⑤合并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患者保肾、抗炎等治疗,予以阿魏酸哌嗪片(国药准字H20103413)口服治疗,剂量为200 mg,3次/d,治疗期间避免过度劳累。

1.2.2 观察组:予以自拟白鹤血尿净方治疗,组方为:白茅根、仙鹤草各30 g,蒲黄、益母草、山药各20 g,生地18 g,小蓟、大蓟、萆薢、萹蓄、山茱萸各15 g,琥珀6 g。随症加减:舌淡苔薄、脉沉弱者加黄芪30 g、枸杞10 g;舌红苔薄或薄黄,脉实者加蒲公英15 g;苔黄腻,脉滑者加黄柏15 g、薏苡仁20 g。上述组方制成免煎颗粒剂,1剂/d,分3次温开水冲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周,治疗过程中持续随访患者。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选择口渴、倦怠乏力、小便黄赤灼热、腰脊酸痛进行评估,症状由无到重分别评估为0、2、4、6分。

1.3.2 血清指标: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周后,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ys-C、Cr、β2-MG水平。

1.3.3 尿液指标: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周后,取患者中段尿液样本,离心后收集上清液,使用透射比浊法检测Cys-C水平,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β2-MG水平;留取患者24 h尿液,使用氧化酶法检测Cr水平。

1.4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中尿血的疗效标准制定评价标准。治愈:尿常规检查总得分为0分;显效:尿常规检查总得分1~2分;有效:尿常规检查总得分3~5分。无效:尿常规检查总得分≥6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10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口渴、倦怠乏力、小便黄赤灼热、腰脊酸痛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口渴、倦怠乏力、小便黄赤灼热、腰脊酸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s-C、Cr、β2-MG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Cr、β2-M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液指标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液Cys-C、Cr、β2-MG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尿液Cys-C、Cr、β2-M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液指标比较

3 讨 论

镜下血尿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和/或发作性肉眼血尿,且患者无泌尿系统局部及全身症状,分为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两类[10-11]。由于镜下血尿病程长,易复发,西医治疗未取得理想效果,故探究其他临床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根据“镜下血尿”这一疾病的临床表现,应将其归属于“尿血”范畴[12-13]。《金匮要略》中记载,“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密不通”。《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司二便,只宜固藏,不宜漏泄。虚火内炽,可灼伤肾络,使血溢脉外,表现为血尿;而湿热下注,扰动血络,使患者肾脏受损,迫血妄行而溺血。中医认为,尿血的病因在于脾肾亏虚、热伤脉络,本质则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其病位在肾与膀胱。

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来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说明自拟白鹤血尿净方加味对镜下血尿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自拟白鹤血尿净方中,白茅根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仙鹤草有收敛止血、补虚提气之效,大蓟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之效,小蓟可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益母草可利尿消肿、清热解毒,蒲黄可止血、化瘀、通淋,生地则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效,山茱萸则可补益肝肾,收涩固脱,萆薢可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萹蓄可利尿通淋,琥珀有散瘀止血,利水通淋之效。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自拟白鹤血尿净方加味能促进镜下血尿患者症状消退,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自拟白鹤血尿净方中白茅根、仙鹤草共为君药,行止血清热利尿、补虚扶正之效,辅以大小蓟、益母草、蒲黄行止血利尿、行血散瘀之功;伍以生地、山药、山茱萸补益肾脾之气,以固摄止血;以萆薢、萹蓄为佐药,行清热利湿之功;而琥珀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全方兼顾凉血、散瘀、止血,兼补肾益气、清热利湿之效,有助于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更低。

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质,主要经肾脏排泄,当机体肾小球产生轻微病变时,Cys-C滤过及重吸收将发生异常,会引起机体Cys-C浓度变化[14-15]。Cr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且不经肾小管重吸收,当控制机体外源性Cr摄入时,机体Cr将为稳定值,测量Cr水平可用于反映机体肾脏功能[16-17]。由于分子量小,正常人体的β2-MG在近端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而尿中β2-MG水平上升则表示存在肾小管重吸收障碍[18]。本研究中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尿液Cys-C、Cr、β2-MG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及尿液Cys-C、Cr、β2-MG水平更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自拟白鹤血尿净方中使用的白茅根具备调节肾功能的作用[19],仙鹤草有止血作用[20],益母草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21],诸药合用对改善患者肾脏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自拟白鹤血尿净方加味治疗镜下血尿疗效显著,且对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有减轻作用,且能调控患者血清及尿液Cys-C、Cr、β2-MG水平。

猜你喜欢

血尿白鹤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独孤求败白鹤滩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白鹤的真爱
跟踪导练(三)
“白鹤”飞得高靠的抓“四好”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