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文化融入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以“数字媒体艺术史”为例

2022-02-18袁树香陈仪灵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党史思政

袁树香 丁 琪 陈仪灵

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上日程。由于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其融合方案,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比如:数字媒体艺术史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与“四史”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改革开放的历程,对比数字媒体艺术变化的过程,阐述改革开放对数字媒体发展所带来的贡献和影响。或者通过相关的技术性实践,将党史文化作为考查元素,融入课程当中,增强课堂吸引力,均需要结合时代特色和学生特点仔细考量。

一、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面临“框架式”脱节

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当中,思政教育本身作为引导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融入性内容存在。所以,相关的教师对这一内容并不十分重视,由此导致了思政理论和专业课程出现了“框架式”脱节,即两者看似在一个主题教学模块存在,但是彼此之间并无衔接和关联,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目标。进而使得教学的内容缺乏亲和力,无法适应学生成长的需求,显得枯燥无味,味同嚼蜡。比如在数字媒体艺术史“影视作品鉴赏”课程中,任课老师多是通过为学生播放经典红色电影或者是在播放其他电影时,基于思政分析模式进行讲解。不仅使得电影主题、人物性格等课堂设计的内容无法理解,也使得思政内容缺乏规范化。两者的融合十分僵硬,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二)知识性与趣味性面临“磁极式”互斥

在目前的数字媒体专业思政课程当中,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操,都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知识性内容多的情况下,趣味性会严重降低;实现趣味性互动的情况下,知识性又无法体现。两者出现“磁极式”互斥,这种互斥,一方面是由于思政资源与数字媒体资源的特异性导致,另外一方面也与教学模式、教学制度、教学设计等密切相关。数字媒体专业有着较多的课程创作项目,这些项目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红色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可是现有的课程体系,并未将相关的资源纳入其中。比如在数字媒体艺术史“数字影视特效”课程当中,可以通过与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对接,设计不同的板块,通过对红色资源特效的设计,深入地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是现有的课程思政教学中,仅仅从单一的技巧方面进行讲解,没有形成分类板块,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模式化与个性化的 “囚徒式”困境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而思政课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成熟体系。由于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因此导致数字媒体课程思政的建设呈现出模式化的特征,缺乏个性。从而陷入课程思政需要“传统”,而专业知识学习需要“创新”的“囚徒困境”。导致课程思政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塑造和责任意识的形成。

二、基于党史文化融入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措施

(一)充分利用党史元素,搭建课程思政模块

党史文化本身是一种无形文化,其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而言,党史文化的融入,不仅需要保证整体性、协调性、互动性,还需要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将党史文化中的不同元素进行拆解和组合,分阶段设计教学模块,设计系统化教学方案。

比如在学习“数字影视特效”的时候,可以结合影视制作流程和项目化教学,以“党史百年,中国丰碑”为主题,将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通过视频作品的形式展现。

1.准备阶段:跟随先辈脚步,树立爱国情怀。该阶段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爱国情怀出发,结合应用型教育特色,观看相关纪录片的片头片尾特效制作效果,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布置“党史百年,中国丰碑”任务,要求两到三人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制订完整的设计方案,收集相关素材。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时刻把握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弘扬应用型本科教学特色”这一思政要素。

2.特效阶段:体现大国情怀,巧用爱国元素。根据“党史百年,中国丰碑”的主题,设计片头和片尾的特效展现。本部分学生在制作时需要融入爱国元素,如国旗、国徽、党章、祖国大好河山等,并结合视频特效中的动画、粒子等技术,形成大气、震撼的片头效果,体现恢宏大气的大国情怀。

3.剪辑阶段:烘托真情实感,展现国人风采。在剪辑阶段,重点选用与主题相关,体现为祖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素材。剪辑时层层递进,逐层铺陈情绪,体现国人风采。

4.汇报阶段:唱响青春篇章,展现时代新青年。本阶段每个制作小组进行课堂作品汇报展出,通过对作品的介绍,学习先辈的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的精神。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修改。

(二)充分利用前沿科技,实现党史融入创新

步入新时代,在党史内容融入数字媒体专业思政课堂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利用前沿科技,实现多元化创新,保证课程建设的效果,突出主题,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在“融媒体视频编辑”课程中,可以通过VR+影视,将思政中的党史内容融入前沿科技,引入虚拟现实项目“皮影数字展馆”,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展馆建设,引导学生通过学“四史”,体会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该项目制作,学生既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又掌握了视频剪辑和特效制作的技能,同时还能够深刻体会到前沿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生活带来的改变,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并将技能实践到非遗项目中,真正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党建项目“学制作,学四史”等内容,通过新“四史”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从思想方面武装自己,从而具备新一代年轻人应有的爱党爱国情怀。

(三)充分利用内容互动,实现党史融入拓展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史”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艺术生涯规划以及基本知识的描述,在对这一课程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的内容互动,实现党史的融入。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把培育筑梦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精神融入课程,提升家国情怀、政治担当,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参考教学大纲,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价值引领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比如在学习其实践课程内容,“动画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拓展板块:1.时光穿梭——三维动画概述,这一板块是思政中党史内容的映射与融入点,是通过按照时间顺序,对共产党发展史和中国动画与中国特色艺术风格发展史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时期党的精神与动画制作相同之处和融合性,培养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加民族自豪感、激发自强不息的拼搏斗志。2.动画工厂——界面设计与基本操作,这一板块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是通过项目设置和文件的基本操作,完成融合。在工作界面设置党史故事和趣味知识,通过项目文件夹的设置和文件的新建、保存等基本操作,引导学生在了解工作界面设置的同时,学习党史。3.“模”力四射——多边形和曲面建模,这一模块的融入点是党史人物模型制作和角色模型制作。结合建模技术的探究和应用,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党史人物模型制作和角色模型制作项目中,体会三维模型的造型美、意境美。

(四)充分利用实践联合,实现党史融入优化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思政教育内容学习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实现形式。对此,可以利用艺术专业特有的“直观性”和“临场感”,建立“直观性+临场感+精神洗礼”的育人路径,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认知,实现从感化到内化的党史思政教育过程。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结合智育与德育要求,挖掘艺术专业中所包含的党建精神、党的改革精神、党的发展精神基因,将党史文化与艺术专业中理论课、实践课有机地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环节中寻求具有现代文化特色的内容,培养红色情感。比如可以通过“联起来”,打造党史融入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校外资源,促进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将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联起来”。搭建学生党史创作平台,例如在《数字绘本实训》这一内容的讲解中,通过案例解析、作品赏析、故事讲解等方式将专业课程赋予红色主题,达到“讲专业”与“讲政治”相统一。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添加翻转课堂、课堂讨论、主题辩论等。利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实现党史资源的融入,通过网课、微课、慕课、精品课程等多种方式全面解读党的发展阶段,形成具有教育意义及引导意义的新型课程体系。在进行专业授课时,也可以合理贴近时下热点,将热门知识与课堂相融合,选取合乎时宜的案例进行分享与学习,保证党史教育融入的时代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红色精神和红色历史在不断地延续,切实做到 “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专业的内容较为丰富,不同的课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思政融入方式。在党史的应用当中,也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时代的特征,设计出能够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本文就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提出了基于不同角度的教学改革方案。从党史元素应用、党史故事应用、党史人物应用等方面给出了论证。并且从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过程出发,提出了全方位联动的教学构想,对于推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党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