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2022-02-11张小丽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佳作对比

【摘要】文学是一门艺术,古代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毕其一生研究文学,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佳作,值得我们去品味,赏析行为由此产生。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欣赏与分析。在文学赏析中,人们通过欣赏和分析语句、段落、文章等,对文学作品有理性的认知,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其内容上有了明确制约。文学赏析中又通过自身生活经验、真实情感、艺术兴趣及艺术观点对文学描绘形象进行完善,这也是对文学佳作意境的补充,本文笔者将整理部分文学翻译佳作,进行对比赏析,希望能够进一步理解其中深刻含义,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作者简介】张小丽(1979.09-),女,合肥人,汉族,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教学法。

一、景观文学翻译佳作赏析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这里需注意文学佳作赏析过程中,应列出原文,便于反复品味每一句话、每个词语,这是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良好习惯。便于我们学习。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境。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首先,进行结构分析,本段落开头用了一个对称句,以大兴安岭对比秦岭,段落整体意思大概是大兴安岭的岭延绵不绝,秦岭的岭高耸巍峨。有些人读到这里的时候会存在疑问,作者主要写大兴安岭,为什么一开始却把重点放在秦岭上?实际上,因为为了突出大兴安岭特点而为之,写出秦岭的高耸险峻,将其与大兴安岭的延绵不绝对比,在品味中更能体会大兴安岭岭的博厚,这里还涉及了以下几项地理内容:

1. 众所周知,秦岭是中国南北界分界线,而秦岭这一分界线,不仅使人们区分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名称,如若深究的话还有更深层含义。因为以南为四川盆地,秦岭向北是黄土高坡,进而秦岭南北以外地区有较大的地势落差,所以人们称之为云横秦岭。从前有很多事都是在秦岭创作的,其中较为著名的一句诗,相信大家都听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秦岭,秦岭南方和北方气温差距较大,夏季时候,秦岭对南方海洋气流产生阻隔,所以秦岭以北夏季天气燥热,空气湿度小;冬季时候,秦岭阻隔了北方冷流,进而北方的寒气对南方影响较小。

2. 秦岭以南是四川盆地,相对于秦岭以北温度较高,所以秦岭也是中国内部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为秦岭对气流的阻隔作用,导致秦岭南北气温差距大,气候条件也不尽相同,对农作物生产造成影响,这在秦岭以南多种植水稻,秦岭以北多种植小麦方面得到最明显的体现。

3. 秦岭以北相对来说降雨较少,所以河流和湖泊不如秦岭以南地区河流湖泊多。与此同时,基于全国植被覆盖面积来对比,秦岭以南和秦岭以北也是大不相同,受气候气温等自然条件影响,秦岭以北地区植被多为针叶林,也就是说,北方地区树木叶子较小。相反,南方地区热的地方,则以阔叶林为主,树木叶片更大,像梧桐、椰树、芭蕉等作物在北方十分少见,南方却依靠这些树木形成了产业。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有些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本段落中描述了一些颜色及情景,让人初读就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之后运用一个对称段写出了大兴安岭上美丽的景色众多。但首先夸赞一下落叶松,这里强调了落叶松,展现了北方多针叶林特点。上文中提到,秦岭以南多为平原或盆地,秦岭以北多为高原和黄土高原,两边有巨大的地势落差,则显得秦岭更加险峻,而大兴安岭地处东北平原上,相对而言,没有特别明显的地势落差,所以大兴安岭呈现延绵不绝姿态。同时,作者想要夸赞落叶松,同样是因为地理条件造成的,由此文章中所写和现实相符。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证实这个悅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文章开头作者就写了这句,给予人先入为主的感受,而本段则是作者将地理因素添加在其中。作者写道: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这段不仅仅是描写大西安岭的景色,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此时作者四处环望,心里想的是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这段采取了色法描写表层含义上来看,是从多个角度描写大仙岭景象及木材应用广泛这一情况,同时也是通过对比手法描写的,这里大兴安岭和秦岭形成一个对比,让读者感受到相对于秦岭、大兴安岭的岭是那么温柔,没有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姿态。

从总体上来说,文学翻译家作对比赏析,不仅是人们日常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式,还对读者写作能力及具有培养意义。现阶段,文学翻译家作对比赏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如学生写作时通过本文赏析会受到启发,要写夏天景色的话,可以先刻画冬天景色,进而使两个季节产生对比。由此可见,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能够促进学习者视野的开拓,进而掌握更多东西,写出更好的作品。

二、情境文学翻译佳作赏析

《济南的冬天》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一篇老舍写的文章,通过文学赏析可以发现。《济南的冬天》写作手法和上文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本文通篇都是围绕济南地区描写的,但却没有直接描写济南的各种情景,而是先后提到北平和伦敦的冬天,这样的写作方式是为了突显济南,更好地刻画济南冬季情景,以对比的手法来写。

描写情景,且以同样的技法描写的文章还有朱自清的《绿》: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本段描写了梅雨季节潭水中的绿,但是作者却没有直接演出梅雨潭中的绿,而是先刻画了杭州琥珀色的绿壁、描绘了西湖的波,再写了秦淮河的绿,最后才引出潭是很深的,并且分别对比以上三种绿,这样是为了使梅雨潭的绿更加突出。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很多名家名作都是采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的,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写道: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作者想要描绘桂林漓江的水,却先写了大海和西湖,想要描绘桂林的山,却先写了泰山和香山。这里作者的心理应是:即便眼界已经十分开阔,但是还被桂林山水魅力所折服,也更深层地表示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惊叹。

三、作文佳作赏析

实际上,文学翻译佳作赏析对象不仅是名人著作,也可以是作者日常写出的文章或日记等等,甚至一些小学生写的作文都是值得赏析的,作文内容如下:

这个暑假我跟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坐飞机来到了三亚旅游,我的心里很开心,因为我家在黑龙江省,所以从来没有看过海。在三亚大海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跟我想象中的大海有些不一样,我想象中的海是一片蔚蓝的,但是我看到的海却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有时候看是绿色;仔细一看又是黄色;往远处看是蓝色或深蓝色,快到傍晚的时候,大海和天好似连在一起。在海边还能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屿,能看到立在那里的佛像,在三亚湾看海的时候发现三亚湾的沙子很粗,而亚龙湾的沙子却很细,握在手里没有一块石头。

这段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稚嫩,但是又非常真实,即表达了作者的心理情感和视觉感受,还有对比手法分别描绘了两个海滩。

四、意境文学翻译佳作赏析

“三美”,指的是音美、形美和意美。其中音美和形美是为了突出意美的,意美指的是通过描写刻画还原作者所见所想景象。可以说,意美是最根本的,一个文学作品如果为了音美和形美割舍意美,那么就是本末倒置,其赏析价值也大幅度降低,如进行一些古代诗词赏析过程中,很难用格律诗翻译出古典诗词,那么则不必恪守规律,而是要学会变通,尽量留存古诗或古文中关于意境美描写的东西。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究其意境,则可以体会到作者洒脱随意的性格特点。

而音美指的是翻译及赏析文章的时候,赏析其节奏韵律等。许渊冲先生曾经说过:在音美、形美、意美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舍弃音美和形美,但为了更好地赏析,文章还是要尽量探究其音美和意美,根据文学作品资料调查发现,古代文学作品多数都是押韵的。直至现在,音美已经被很多文人舍弃,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实时兴之势,文学赏析中可以发现水调歌头中天、年、寒、间等几个字,充分体现了音美。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文学作品众多,于是有了文学鉴赏这一学习方式。文学鉴赏是文学实现基础社会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文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给予文学创作者积极的反馈,对文学创作及教育工作都具有推动意义,是文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文学翻译家所作对比和赏析,有利于读者自我艺术修养的提高,有利于读者培养和陶冶个人思想情操,本文笔者举了几个例子進行了具体介绍,发现有许多作者都掌握同一种好的写作手法,并且也掌握了几种基本鉴赏要素。

参考文献:

[1]张华容.翻译教学中译文鉴赏之探究[J].英语广场,2013 (11):30-32.

[2]赵宁.高级英语通行教参译文准确性与多重可能性评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6-99.

[3]刘璐.赏其优点,析其不足——王东风《英汉名译赏析》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179-181.

[4]辜正坤.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辩——序孙迎春教授编著《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59-63.

[5]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1):32-35.

[6]许钧.文化多样性与翻译的使命[J].中国翻译,2005(1):41-44.

[7]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 (2):3-9.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
佳作欣赏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