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下高校英语教学的优缺点

2022-02-11杜昊轩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高校英语的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材选择、教师教学方法上都出现了多元性、创新性的改变。本文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分别分析其在当下高校英语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高校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杜昊轩,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高校英语教学,不同于初高中英语教学,其更加强调英语语言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虽然英语在全国各地中、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英语学科教学在初高中阶段仍然停留在基础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普及层面。而高校英语教学一方面提升了同学英语语言使用的专业性,还加强了同学将英语语言与不同专业结合的应用性。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高校英语的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对于英语专业的教学,如何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知识红利夯实英语学科基础,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上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这些问题都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下高校英语的教学在诸多方面做出了良性的改革,但在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亟需改变。

一、教学客观因素的优缺点分析

1. 课程设置。高等教育向来要追求学生教育的社会化,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专业型人才,但同时高等教育也应兼顾教育的个性化,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选择权。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在专业必修课上不断打磨自身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還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方可积攒学分达到毕业的要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必修+选修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从而达成了全面发展的总方针。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在低年级阶段,所开设的课程更加针对英语语言学习者的五大基本技能;而到了本科的高年级阶段,课程在之前的基础上着重对听说读写译的某一分支开展研究,例如,英美文学鉴赏、跨文化交际、英汉笔译、英语语言学研究。这些课程当下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已经十分成熟,网络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很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和巩固。

但是,这些课程都可归结于显性课程,本质上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如今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显性课程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显性课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帮助下在课堂进程中进行英语学习,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显而易见的提升作用。高校英语课程的另一重要环节便是隐性课程,其引导学生如何充分利于课后时间提升自身英语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隐性课程便是个人修行的角色。充分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能大幅提升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隐性课程的宗旨是不断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和多样性,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个角度出发,高校英语教学可从视觉上开展隐形课程,将教室的物件都张贴于相应的英语注解卡片,在图书馆、食堂等地借以英语语言文化装饰,从而使学生尽可能地沉浸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中,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接受隐性课程的熏陶。

2. 教材选择。高校英语课程的种类不断丰富,教师需要找到适配教材辅助教学。由于文化差异,目前我国对于外语教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不足,高校倾向于使用国外教材或者由国外主编编纂的针对我国高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这样就导致了教材编者设定的学习目标与实际教学目标产生了较大的冲突与矛盾。因此,当下高校英语教学在选用教材时,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想要利用高水平教材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一方面,教材所需的课时数量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教材原本设定的教学目标也仅仅勉强部分实现。课时少,内容多,教材一半的内容都无法讲授。而剩余的教材内容只能留给学生在课后自行探索,其学习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根据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价原则及方法,他认为,教材要同时满足课程目标、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反映语言使用的社会需求,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为学习过程提供帮助与支持,成为语言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基于此项原则,当下高校英语教材选择大致有以下问题:(1)教材的难度与容量不当。教师在选择英语教材时,应将教材难度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联系,将教材容量与学生学习能力相挂钩。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在英语听力课程中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这一教材。不少同学反映该教材中的听力材料难度过大、生词的数量繁多,在课堂上很难对当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消化。英语教材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学习外语的榜样,应该具有引导性和模仿性。学生在教师和教材的引导下,不断向教材靠拢,最终超越教材,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内容过于艰涩的教材,不利于学生听说背诵,也不利于学生在语言应用模仿上的积累与进步。

(2)教材的时代性与趣味性脱节。部分高校选择直接套用国外传统教材,虽然这些教材经历版次的更新,其中的思想内核是否符合当代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仍需讨论。初次之外,学生也反映部分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与如今实际生活有很大差距,课文的内容漂浮在生活之上。这让同学,乃至教师,与教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距离感,不利于师生和教材产生共鸣,课堂内容很难得到升华。除此之外,英语教材大多集中展示了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长时间单一地接触某一国家,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因此,选择的教材要充分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同时兼顾全球化的视野,尽可能地让学生对各大洲及其主要国家都有基本的认识。

(3)中华文化亟需融入。我国的英语教学与英美两国的英语教学有很大差异,一方面,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要充分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使其能在未来全球化浪潮下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学应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实现显性课堂教育和隐性人文教育相统一。英语教材应适当融入本国特色文化,避免本土文化的缺失。《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版)》指出,高校使用的英语教材要坚守我国文化的话语权,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充分体现中国大国的特色文化和特色风格。教材的育人理念在英语教材中不仅仅体现在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应体现在师生的文化自信,让师生更自豪地讲述中国故事。

二、教学主观因素的优缺点分析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在学科教学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输入和输出。对于初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具有革新性。到了本科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英语流畅的表达能力。因此,翻转课堂的新模式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导课堂进程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师生的角色,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仅仅扮演了指引的角色。这意味着一堂出色的英语课不仅仅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规划和引导,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也需要同学们利用下课之余精心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课堂展示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综合来讲,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求知的积极性,也做到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有机统一,对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限制,理论上科学有效的翻转课堂并没有积极地开展,其中现实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课程与教学方法存在冲突。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水平,但这种教学模式也需要建立在合适的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与翻转课堂适配,方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但是,实际上部分高校在英语课程设置过于极端,课程对于学生的提升过于局限单一。有的课程简单地聚焦在英语的语法知识学习,这使得学生过分地关注在考试考查的核心考点,从而让原本强调素质教育的大学课堂逐渐转向应试教育。有限的课程内容也让翻转课堂失去了意义,很难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质的提升。

2.高校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充分搜索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料。然而,部分学生适应了初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填压灌溉式教学方法,无法及时接受学生自身在课堂上的角色转化,造成了学生提供的资料与讲解无法使课堂内容饱和的局面。同时,学生搜索的资料在研究价值上也良莠不齐,很难支撑起当堂课的知识架构。鉴于学生过于被动的学习方法以及不成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导致教师为了追求实际教学效果更倾向回归传统的教学模式。

3.教师自身经验不足。对于这种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发挥引导的角色上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设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在课前详细分配师生的课后任务,错开双方准备的内容,尽可能避免信息的交叉和重叠。其次,在翻转课堂进行中,教师应充分给与学生讨论的自由。而部分教师过分看重课堂纪律,使得学生之间的课堂小组讨论难以有效开展,课堂讨论的内容也变得局限单一。最后,教师对于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表现评价有时较为偏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表现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表现上,学生在课余时间所付出的努力也值得教师关注和鼓励。偏颇的教学评价挫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翻转课堂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三、教师思辨能力

正如前文所阐述,高校英语教育不再单单涉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教会学生利用英语学会思维,学会表达极其关键。教育部在201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几大核心能力之一,并且教师对于学生在思辨能力上的指导与提升也被纳入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会自我反思、学会批判性思考、学会独立、不受他人干扰思考,这些都是思辨能力的集中体现。在高校的英语课堂上,在阅读丰富的素材文献时,师生无可避免地会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了完全不同,甚至完全冲突的价值观内核。如何在相互交融碰撞的价值观中加以辨析,取精华去糟粕,这都需要师生拥有出色的思辨能力。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打破灌输填压的思维教学定势;教师在课后时光应不断培养自身全球化视野,在为学生解答时尽可能地全方位分析问题。教师只有树立起榜样,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拒绝不假思索盲目接受他人观点。

而当下,高校英语教师的思辨教学能力不容乐观。由于我国思辨教育发展落后,大部分英语教师在其学生时代接受教育时,思辨能力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几十年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以语言基本技能联系为主,通过大量的背诵和模仿来提升语言综合能力。这让当下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依然过分强调英语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们思辨能力的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的核心,推动思辨教学的发展。教材的选择、课堂环节的设计、期末考核的内容,这些环节都可以成为教师思辨教学改革的试验田,一步步做起,最终实现思辨与教学的无缝衔接与完美融合。

四、结语

英语学科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一位老师的改正,需要每一位学生的反馈。随着国内外名校的交流合作,高校的英语教学会迈向新的阶梯,迎来新一轮的蜕变。但无论经过如何的改变,英语在我国始终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統一的学科,让学生自信地向世界使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或许才能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虹,李会钦,何晓燕.高校英语教材使用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外语教学,2021(4):64-69.

[2]张虹,李会钦,何晓燕.我国高校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1):65-75,147.

[3]王楠.谈高校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学习效能关系[J].海外英语, 2021(11):20-21.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