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转战陕北》看石鲁山水画绘画语言的开创性

2022-02-09邢鑫

书画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石鲁黄土高原陕北

文_邢鑫

青岛大学2021级国画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石鲁是“长安画派”的一面旗帜,也是在20世纪中国画坛的代表画家之一。石鲁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对中国传统人物画、山水画进行深入反思和创新探索,创作于1959年的《转战陕北》是他这一时期开创精神和探索精神的集中写照。《转战陕北》虽然不能代表石鲁艺术的最高峰,但确是其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转战陕北》的笔墨语言、图式语言、设色语言、理论思想论证了石鲁陕北题材山水画的开创性。

1959年,石鲁受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的邀请,赴北京创作并完成了以转战陕北为主题的革命历史画《转战陕北》(图1)。此画是石鲁中国画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取材于1949年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毛泽东采取战略转移,暂时放弃延安转战陕北的历史事件。画家匠心独运,创造了这幅有别于一般山水画题材的革命历史画。

图1 石鲁 转战陕北238cm×208cm195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一、《转战陕北》创作的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画家群体受苏联写实主义影响,写实观念逐渐在当时的人物画、山水画创作中体现。1955年至1956年,石鲁连续出访了印度、埃及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古老文明给石鲁留下了深刻印象,使石鲁在如何对待中国文明艺术传统的问题上受到了巨大启示,开始对当时中国水墨画中的素描光影效果及美学概念化倾向进行反思。50年代后期石鲁创作了《转战陕北》《沿河饮马》《东方欲晓》等一系列代表作品。[1]12

二、从《转战陕北》看石鲁的写意观

(一)“以意命笔”的绘画观念

“艺术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而思维活动,又是勘探生活之源的仪器,没有敏感的周密仪器,即是凭直感可以说此地有矿藏,但究竟是什么矿藏呢?不知道。”[1]13石鲁曾在画论中提出“思想是笔墨的灵魂”,“以意命笔”是其绘画的主导思想。通过追溯石鲁的创作史,我们可以发现他早期的绘画思想是以“以形写神”为主,代表作品有《古长城外》《变工队》等。到中期,石鲁改变了绘画思想,将“以神写形”带入了创作中。也正是这种绘画思想上的改变,为其后来在《转战陕北》的创作上做出突破奠定了基础。在《转战陕北》的创作中,石鲁将毛主席作为画面的中心,虽然在画面的空间布局上毛主席没有占据主要位置,但是在画面的氛围渲染上丝毫不亚于传统的以人物为主体的中国画构图表现,这也是石鲁“以意命笔”在处理形神关系上的具体展现。

也正是石鲁在思想、传统、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和拓展,促使他将革命主题创作升华为富有创新性的艺术创作,他在《转战陕北》创作中运用不同于传统程式化的构图方式为新时代的革命主题创作提供了新的图式。[2]

(二)“对景写生”的绘画观念

唐代张璪曾提出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这成为后世学习山水画的重要创作法则。“外师造化”就是指画家要从大自然中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以真山真水为师,而写生便是“外师造化”的重要方式。黄宾虹曾经游历祖国名山大川,沿途记游写生,积累画稿、速写万余幅。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前人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绘画思想。黄宾虹曾在谈论师古人与师造化时说:“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此最要紧。进而就得多打草图,否则奇峰亦不能出来。懂得搜奇峰是懂得妙理,多打草图是能用苦功,妙理、苦工相结合,画乃大成。”[3]石鲁在学画时十分推崇石涛,所以在绘画观念上也十分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在创作《转战陕北》之前,石鲁有着大量的写生经历,表1中统计了石鲁在陕北的写生经历。

表1 石鲁在陕北的写生经历

从表1可以看出,石鲁在陕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写生。这也为石鲁的绘画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在后来《转战陕北》的创作中也有所体现。比如《转战陕北》中前景的断崖就借取了石鲁在禹门写生的山崖形态。也正是石鲁坚持“对景写生”的思想观念,使得他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笔墨、图式、理论、形式等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探索。也正是这样,石鲁在《转战陕北》的创作中将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奇”表现得淋漓尽致。[4]

三、从《转战陕北》看石鲁的绘画语言

(一)“风格迥异”的题材表现

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评价石鲁的绘画创作时道:“他画出了黄土高原的特色和阔大气象,迥异于江南草木山和北方石质高山,他成功了。他填补了画史上的一项空白,令观者耳目一新。”[5]由于黄土高原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特殊的地貌特征增加了画家在绘画表现上的难度。比如黄土高原的土质松软,地貌形状容易随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致使画家难以准确地掌握其造型规律;再如黄土高原植被稀疏,缺少中国古代山水绘画的构成元素,且颜色单一,增加了画家在皴染过程的表现难度。所以,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中以表现清雅秀丽的江南山水居多,而表现西北题材特别是黄土高原题材的画作较少。

黄土高原是石鲁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1957年到1959年石鲁先后赴陕北延安、志丹等地写生,通过写生他创作了大量表现黄土高原的作品,而《转战陕北》可以说是石鲁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作品的集中体现。在《转战陕北》中,他以迥异于江南草木山水和北方石质高山的构成语言和笔墨方式,重新定义了北方山水的思想资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山水画语言风格。

(二)以“理性”为主导的图式表现

《转战陕北》的创作源于石鲁的亲身经历。在创作《转战陕北》期间,他绘制了大量的草稿。如初稿《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一》(图2)和《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二》,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石鲁最初创作《转战陕北》时是尝试以人物为创作中心的,在《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一》中石鲁将毛主席安排在画面中心偏上的位置,任弼时在主席左侧与主席商讨事情,周总理位于主席画面右下方,战士与马呈透视关系向后延伸,主席背后是黄土高原的沟壑。[6]

图2 石鲁 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一纸本钢笔 15cm×20cm195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创作完初稿后,石鲁并没有立即展开大稿的创作,而是从古画中寻找新的思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石鲁改变了创作思路,将对叙事情节的表现转变为对抒情情节的表现,《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三》(图3)就是他这一时期构思的初稿,已经比较接近后期的成稿了。《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三》中石鲁将取材于禹门写生的山崖形态画成了近似于直角,从画面的右下角以“S”形的曲线蜿蜒到画面的左上角,将人物缩小到了山顶,毛主席以侧背影的方式居于塬顶,战士与骏马依次排开,远处表现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从这件初稿的构图我们可以看出石鲁当时已经摒弃了以表现人物关系为主线的创作手法,而是将山水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而且在山体的表现方面取消了近景,将中景提到了画面的近处,由中景向远景延伸,这种构图方式打破了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结构。

图3 石鲁 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三纸本钢笔 20cm×15cm195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三)“纵横肆意”的笔墨表现力

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在不同阶段的转变,始终是山水画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清代石涛在《苦瓜和尚语录》中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初步阐释。20世纪初,受西学文化的影响,许多学者对传统山水画提出了激烈的批评,那些受西学文化影响的批评和观点不仅遮蔽了传统山水画所具有的标志性文化特性,还否定了传统山水画演变的内在联系和演进规律。20世纪中后期,传统山水画的地位和创新再度受到重视,在此情况下山水画家们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探索,石鲁在《石鲁画论》中写道:“作为中国画艺术语言的笔墨,……不仅是作为表现对象的形态、质感的造型技术(或者叫普通的交际语言),而且更是加工、提炼过的善于表达思想性格的艺术技巧。”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中,笔墨作为中国画家特有的表现语言在不同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

石鲁《转战陕北》的笔墨章法主要由皴法和用色两方面所构成,并且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创新。首先,石鲁在《转战陕北》创作中选择取法古人,但又没有直接沿用古人的皴法,他将古人笔墨程式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结合,提炼出了新的皴法。比如在《转战陕北》中景断崖的表现上,石鲁运用了较长的线条表现断崖的形态,再用侧锋进行皴染。因用笔比较干,所以在质感的表现上较好地表现出了黄土山崖在长期风化后形成的“硬”的质感。又如在远景的塑造上,石鲁取法折带皴侧锋的笔法,用横线排列勾勒出了黄土高原塬顶层层叠叠的景象,中景的长纵线与远景的紧密的短纵线形成对比,两种阵线互不干扰、互不交叉,使得画面更富有中正之气。

正是这种肆意纵横的笔墨形态,打破了传统的笔墨语言,使得《转战陕北》给观者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7]

结语

石鲁是20世纪中期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他通过大量外出写生的实践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构图独具匠心,设色浓重浑厚,墨色的干湿对比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于1959年创作的《转战陕北》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既定图式的独特面貌,色墨交融的设色方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转战陕北》完全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区别,是石鲁绘画风格的重要转变,也是石鲁创新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次进步。

猜你喜欢

石鲁黄土高原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石鲁的画——随笔欣赏
石鲁用意之道
狂狷石鲁
“石鲁”是如何诞生的?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二)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一)
党建地图·陕北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