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渡县马铃薯品种(系)冬春区域试验

2022-01-27苏晓霞赵银梅何丽红潘志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芽眼出苗率块茎

苏晓霞,赵银梅,何丽红,潘志华

(1.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弥渡 675600;2.弥渡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云南 弥渡 675600)

马铃薯是弥渡县种植的传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666.7 hm2,但由于种植品种单一,种性逐年退化,品质、产量有所下降。加之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在大理州兴起,市场需求量大。为了充分发挥弥渡县的优势,满足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特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试验种植,以筛选出适合弥渡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马铃薯品种(系)为凤薯6号、11#、07-8-28、丽薯7号(CK2)、B4、52#、丽薯6号(CK1),品种(系)均来源于大理州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择在马铃薯主产区的地块进行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9.6㎡,小区行长4 m,行距80 cm,株距20 cm,3行区,每行20株,共60株。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弥渡县弥城镇中瓦仓,户主范明辉,试验田总面积667 m2,位于东经100°19′52.296″,北纬25°19′40.894″,海拔1621 m,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气温25.5℃,最低气温5.5℃,平均温度14.1℃,生长期间总降雨量68.9 mm,降雨次数10次、22 d。前作为芋头,试验地环境为平田,土壤质地为紫色砂壤土,肥力中等[3]。

1.4 试验方法

该试验于2017年12月14日切种薯(每种薯带1芽,约30 g大小)播种,底肥每小区称取复合肥1.42 kg+含硫型土壤调理剂0.76 kg+5%毒·辛(毒死蜱和辛硫磷复配剂)0.153 kg混匀后均匀放于播种沟内种薯另一边。2018年2月24日追肥后培土,改成垄作,试验区共用复合肥20 kg+硫酸钾2.2 kg+5%毒·辛1.8 kg,混匀后均匀放于两植株旁边,2018年2月6日、20日,3月1日、11日、21日,4月3日灌水,方法是全田泡水走沟1遍。2月20日,3月21日分别人工拔除杂草1次。试验期间无自然灾害,气候对参试品种(系)的生长发育、产量等无不良影响。2018年4月20日进行实收测产和生物学特性调查[4]。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软件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系)生育期比较

7个供试品种(系)生育期差别不大,07-8-28最短,为120 d;52#最长,为132 d。田间长势最差为凤薯6号,无蕾无花,封行较差(表1)。

表1 各品种(系)马铃薯生育期

2.2 各品种(系)植株性状比较

7个供试品种(系)植株性状较好的为11#,出苗率98.3%,苗势极强,叶绿色,茎绿色带紫色网纹,花冠白色,株高最高达51.7 cm,茎粗1.22 cm,株形扩散,主茎数1.9根,植株覆盖度达100%,花繁茂,有弱天然结实性;其次是丽薯6号(CK1),出苗率99.4%,苗势很强,叶绿色,茎绿色,花冠白色,株高38.8 cm,茎粗1.21 cm,株形扩散,主茎数1.4根,植株覆盖度92%,花繁茂,无天然结实性(表2)。

表2 各品种(系)马铃薯植株性状

2.3 各品种(系)马铃薯块茎性状比较

7个供试品种(系)块茎性状较好的丽薯6号(CK1),匍匐茎长度中等,块茎大小整齐度为中等,田间现场评价极好;其次是11#,匍匐茎长度中等,块茎大小整齐度为整齐,田间现场评价为中等(表3)。

表3 各品种(系)马铃薯块茎性状

2.4 各品种(系)病虫害发生情况

07-8-28、丽薯7号、52#、丽薯6号(CK1)有不同程度早疫病发生;凤薯6号薯块有干腐病发生,发病率达7.4%;52#、丽薯6号(CK1)也发现薯块有极少数的干腐病发生。所有参试品种(系)斑潜蝇、飞虱都普遍有发生(表4)。

表4 各品种(系)马铃薯主要病害

2.5 各品种(系)产量结果

11#小区平均产量53.64 kg,折合单产55875 kg·hm-2,居第1位,比CK1增产9.8%,比CK2增产112.4%,综合性状好,但弯薯多,可推广种植;丽薯6号(CK1)小区平均产量48.87 kg,折合单产50907 kg·hm-2,居第2位,比CK2增产93.5%,综合性状较好,仍是符合市场需求和种植推广的最好品种(表5)。

表5 各品种(系)马铃薯产量

2.6 品种(系)评述

11#全生育期127 d,出苗率98.3%,苗势极强,叶绿色,茎绿色带紫色网纹,花冠白色,株高最高达51.7 cm,茎粗1.22 cm,株形扩散,主茎数1.9根,植株覆盖度达100%,花繁茂,有弱天然结实性。匍匐茎长度中等,块茎大小整齐度为整齐,田间现场评价为中等。薯形长椭圆形,皮色白色,芽眼周围着色紫红色。肉乳白色,宽维管束环白色。薯皮麻皮,芽眼深度中等,大薯率最高达68.8%,田间烂薯率0.4%,无裂薯和空心薯。蒸食品质良,二次生长率4.2%,单株结薯数7.1个,平均单薯重144.8 g,不耐贮运。无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有斑潜蝇、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小区平均产量53.64 kg,折合单产55875 kg·hm-2,居第1位,比CK1增产9.8%,比CK2增产112.4%。综合性状好,但弯薯多,可推广种植。

丽薯6号(CK1):全生育期125 d,出苗率99.4%,苗势很强,叶绿色,茎绿色,花冠白色,株高38.8 cm,茎粗1.21 cm,株形扩散,主茎数1.4根,植株覆盖度92%,花繁茂,无天然结实性。匍匐茎长度中等,块茎大小整齐度为中等,田间现场评价极好。薯形扁圆,皮色白色,芽眼着色白色。肉白色,维管束和髓部浅黄色。薯皮光滑,芽眼浅,大薯率42.0%,田间烂薯率1.1%,无裂薯和空心薯。蒸食品质良,二次生长率2.5%,单株结薯数7.2个,平均单薯重100.0 g,不耐贮运。有早疫病,为10%的叶片病斑;有斑潜蝇、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小区平均产量48.87 kg,折合单产50907 kg·hm-2,居第2位,比CK2增产93.5%,综合性状较好,仍是符合市场需求和种植推广的最好品种。

52#:全生育期123 d,出苗率100.0%,苗势很强,叶绿色,茎绿色,花冠白色,株高29.1 cm,茎粗1.28 cm,株形扩散,主茎数1.5根,植株覆盖度89%,花极繁茂,无天然结实性,匍匐茎长,块茎大小整齐度为中等,田间现场评价为中等。薯形卵圆形,皮色浅黄色,芽眼着白色。肉黄色,维管束和髓部浅黄色。薯皮光滑,芽眼浅,大薯率43.0%,田间烂薯率0.1%,无裂薯和空心薯。蒸食品质良,二次生长率1.6%,单株结薯数10.0个,平均单薯重86.3 g,不耐贮运。有早疫病,为75%的叶片病斑;有斑潜蝇、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小区平均产量48.06 kg,折合单产50062.5 kg·hm-2,居第3位,比CK1减产1.7%,比CK2增产90.3%。可作黄心马铃薯品种(系)进一步示范种植观察。

07-8-28:全生育期120 d,出苗率91.7%,苗势极强,叶淡绿色,茎绿色,花冠浅紫色,株高29.3 cm,茎粗1.04 cm,株形直立,主茎数1.8根,植株覆盖度78%,花中等—繁茂,无天然结实性,匍匐茎短,块茎大小整齐度为不整齐,田间现场评价差。薯形长筒形,皮黄色,芽眼着色为白色,肉黄色,维管束和髓部深黄色。薯皮重麻皮,芽眼深度中等,大薯率最高达45.2%,田间烂薯率0.2%,无裂薯和空心薯。蒸食品质优,二次生长率2.5%,单株结薯数8.5个,平均单薯重86.7 g,不耐贮运。有早疫病,为10%的叶片病斑;有斑潜蝇、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小区平均产量34.32 kg,折合单产35749.5 kg·hm-2,居第4位,比CK1减产29.8%,比CK2增产35.9%。仅可作优质食用黄心薯品种作种(系)质资源保存利用。

B4:全生育期132 d,出苗率85.0%,苗势很强,叶深绿色,茎绿色带紫色网纹,花冠深紫色,株高24.9 cm,茎粗1.04 cm,株形直立,主茎数1.3根,植株覆盖度38%,极少花,无天然结实性,匍匐茎长度中等,块茎大小整齐度为整齐,田间现场评价极好。薯形卵圆形,皮色黄色,芽眼着白色。肉深黄色,宽维管束环深黄色。薯皮麻皮,芽眼浅,大薯率57.0%,无田间烂薯、裂薯和空心薯。蒸食品质良,二次生长率0.5%,单株结薯数5.0个,平均单薯重135.6 g,耐贮运。无早疫病、晚疫病,有疑似黑胫病发生;有斑潜蝇、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小区平均产量34.08 kg,折合单产35500.5 kg·hm-2,居第5位,比CK1减产30.3%,比CK2增产34.9%。可作优质食用品种(系)小面积观察种植。

凤薯6号:全生育期125 d,出苗率97.2%,苗势很强,叶深绿色,茎红褐色,无蕾无花,株高14.8 cm,茎粗1.10 cm,株形匍匐,主茎数1.4根,植株覆盖度45%,无天然结实性,匍匐茎极短,块茎大小整齐度为整齐,田间现场评价极好。薯形圆形,皮紫红色,芽眼着色为白色,肉浅黄色,维管束和髓部黄色。薯皮略麻皮,芽眼浅,大薯率41.1%,田间烂薯率4.3%,无裂薯和空心薯。蒸食品质良,二次生长率3.0%,单株结薯数5.6个,平均单薯重87.8 g,不耐贮运。无早疫病、晚疫病,干腐病重,有7.4%的发病率;有斑潜蝇、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小区平均产量28.13 kg,折合单产29302.5 kg·hm-2,居第6位,比CK1减产42.4%,比CK2减产11.4%。综合性状差,此品种应淘汰不用。

丽薯7号(CK2):全生育期127 d,出苗率97.2%,苗势很强,叶深绿色,茎绿色带紫色网纹,花冠深紫色,株高19.6 cm,茎粗1.20 cm,株形匍匐,主茎数1.4根,植株覆盖度50%,花繁茂性为少花,无天然结实性,匍匐茎极短,块茎大小整齐度为中等,田间现场评价差。薯形圆形,皮粉红色,芽眼周围着色紫红色。肉黄色,髓部深黄色。薯皮光滑,芽眼深度中等,大薯率19.9%,田间烂薯率0.4%,无裂薯和空心薯。蒸食品质良,二次生长率4.4%,单株结薯数7.1个,平均单薯重68.8 g,不耐贮运。有早疫病,10%的叶片有病斑。有斑潜蝇、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小区平均产量25.3 kg,折合单产26313 kg·hm-2,居第7位,比CK1减产48.3%,需再作进一步的种植观察。

3 讨论

试验根据马铃薯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筛选出2个适宜弥渡县种植的品种(系),11#无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小区平均产量53.64 kg,折合单产55875 kg·hm-2,居第1位,比CK1增产9.8%,比CK2增产112.4%,综合性状好,但弯薯多,可推广种植。丽薯6号(CK1)小区平均产量48.87 kg,折合单产50907 kg·hm-2,居第2位,比CK2增产93.5%,综合性状较好,仍是符合市场需求和种植推广的最好品种。

猜你喜欢

芽眼出苗率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马铃薯芽眼检测识别研究*
金沙县不同生态山区早熟菜用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发芽土豆带着毒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
绿色保健蔬菜
葡萄冬季埋土、春季出土和绑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