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边塞诗中的几个重要意象及其教学

2022-01-21陈晓芳

成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边塞诗意象教学

摘 要:新课标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由点及面发展的综合效应“群文阅读”类聚归纳的教学理念契合了新课标。边塞诗在中学语文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主要切入点,边塞诗中化用了很多具有边地特征的典型意象。基于语言教学的基础性、典型性和复杂性,兼顾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发挥教学艺术,“因生而选、随文而用”,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开展群诗阅读。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 边塞诗 意象 教学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中高考考点。其取材广泛、语言精练、情感丰富,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新课标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由点及面发展的综合效应[1],“群文阅读”类聚归纳的教学理念契合了新课标要求。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采取“群诗阅读”,可以开拓与锻炼学生阅读视野和能力,积累言语词汇,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边塞诗在中学语文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它记录了边塞风光、军民生活,以及诗人独特的情志,选取了很多具有边地特征的典型意象。本文尝试以部编版中学语文边塞诗中的白发、羌笛、蓬草、黄沙等意象为例,从群文阅读的独特理念出发,紧贴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相关教学进行探讨。

1 部编版初中语文边塞诗中的几个重要意象及诗词梳理

1.1 白发

中国自古就有用头发来划分人年龄特征的习惯,如总角、束发、及笄、白首等。在边塞诗中,“白发”类意象主要有白发、霜鬓、秋鬓等,常常表达了诗人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愤。如九年级下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两句诗写的是为君王收复了沦陷的国土后,获得了流传千古的美名,但头上已经长满了白发。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志向,因其特殊的遭遇导致自己的大志落空。如今年岁已老,实现志向有心无力,因此写这首诗赠送给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陈同甫将军。又如九年级下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胡人的羌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头上积了厚厚一层秋霜,头发好似被染白了,偷偷抹泪。“白发”一词体现了将士征战多年,青春流逝,但是寇贼未除,归家无望。唐陈子昂《题祀山峰树赠乔十二侍御》:“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傲。”朝廷重用奸佞谗言之人,轻待忠直有功之臣,诗人明白此时朝堂并非一片洁净无瑕。借用“青骢马”的典故,抒写功臣为国家奉献青春直到“白首”,但是却没有被人珍视,感叹万千。

“白发”另表述为“秋鬓”“衰鬓”“霜鬓”,如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是一首运用古今对照、抒情言志的词。陆游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可惜遭遇奸人算计,一生仅有八个月的戎马生涯。一身才气和抱负无处可施,但却一直志存高远,忧国忧民。这首词上阙追忆诗人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表达昔日宏愿只能在梦里实现的失望;下阕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迟暮,心在厮杀的战场,身体却待在沧州逐渐老去。“鬓先秋”表示头发先白了,人老了。又如其《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一句是诗人回想那段短暂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最宝贵的时光。当年的壮志,而今付诸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揽镜自照,头发都变白了。又宋柴望《塞下行赠韦士颖归鄂渚上江陵谒阃相》:“锥毛弄秃成霜鬓,世无荆轲樊于期。”这里的“锥毛”“霜鬓”分别指代黑发和白发,比喻年轻和年老。句中提到了荆轲和樊於期,相传樊於期背叛秦国逃到燕国,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时,荆轲请求取樊於期首级与都亢地图作为礼物进献给秦王,樊於期遂自刎。后来荆轲刺秦王虽没成功,但樊於期甘愿为国家一死,为后人所敬仰。樊於期在世期间,他与荆轲是好朋友。诗句中用了荆轲樊於期的典故,表達自己已经变老了,世界上再没有像荆轲与樊於期这样为国尽忠的勇士,以此自喻。

1.2 羌笛

羌笛是一种乐器,马融《长笛赋》说“近世双笛从羌起”[2],这句话表明了羌笛是胡人所造,羌笛流入中原后,因其笛声哀怨,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尤其在盛行胡乐的盛唐,羌笛十分流行。在边塞诗中,诗人常以羌笛入诗,抒发感情。

“羌笛”承载的更多意义是思念。如九年级下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管”即羌笛,一杯粗劣的酒下肚,微醺间依稀看见远在万里之外的故乡,可是胡人还未消灭,归期遥遥无期;耳边传来阵阵“羌管”的声音,地上铺满了凄冷的寒霜。此二句分别用“酒”“家”“羌管”“霜”等典型事物,以及《封燕然山》这个典故,运用白描的手法,寓情于景,描摹了一幅意境苍凉悲壮的边塞图。又如唐王之涣《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两句写诗人远眺,看到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流入远处的云间。玉门关隐没在一片群山之中,毗邻黄河,像一座孤城。写出了一副山川河流和城楼相间的壮阔景象,雄浑壮阔、气势雄伟,勾勒出边地环境空旷魏然。后两句用了“羌笛”等几个意象,先前雄浑的气势突然变得哀怨起来。“杨柳”在此指的是《折杨柳》这首曲子,“柳”谐音“留”,表留恋、离别。诗眼应是“春风”二字,塞外天气恶劣,温暖的春风是不会吹到那里。“春风”承载着温暖的含义,象征着帝王的安抚慰问。“春风”不度到玉门关,战士们军资匮乏,作战艰难,在帝王穷兵黩武的冷漠和苛刻统治下,想起家的温暖,朋友邻里的友爱,心里更是想家。唐高适《塞上听曲》:“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写胡地的雪化了,放马的人也回家了。月亮升上天空,月光和羌笛声充斥着整个戍楼。宋赵佶《眼儿眉·玉京曾忆昔繁华》:“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叹不知道家在何处,不忍心听到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羌笛又吹起了那首哀怨的《关山月》,使人又想起了独自待在家的妻子。

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是最为独特的,它不如江南一般游子那般绵柔,而是无声无息、慷慨悲壮的。在边塞这种辽阔寂寥的地带,聚集着冷峻的战士,与虎狼共眠,与刀剑齐舞,霜露为盖沙石为铺,过着饮血的生活。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保家卫国的铁血男儿。羌笛声响带来家的气息,他们用一番豪情来发泄沉甸甸的思念。

1.3 蓬草

蓬草是一种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植物,常作为意象出现在边塞诗中。如八年级上唐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首诗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叙了出使塞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同时在这壮阔雄奇的景象中感叹自己的独自漂泊的哀伤。诗人借“征蓬”自况,用了两两对照的手法,“归雁”即回家的大雁,“孤蓬”与“归雁”进行对比,抒写飘零之感。又如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

绝域地欲尽,朝来起东风。

弥年但走马,随日岁飘蓬。

首句写边塞地域辽阔,回乡的路望不到头;早上从帝都吹来的东风带来些许声响但是却带不来家中的信,“绝”字体现了边塞环境的偏僻和诗人内心的孤寂。第二句写诗人一把年纪了但终日还骑在马背上不断的行走,岁岁日日如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四处流浪,无处可依。崔日用《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人迹罕绝的大漠,蓬草快要断了。繁华热闹的筵席上槿花开得欣欣向荣。这一句诗用“绝漠”和“华筵”,“蓬断”和“槿荣”对比,衬托出戍边将士的孤寂凄凉。唐徐彦伯《相和歌辞·胡无人行》:“暗碛埋砂树,冲飚卷塞蓬。”描写昏暗的沙石把砂树掩埋了,呼啸而来的龙卷风卷起了塞漠里的蓬草。蓬草易折,风吹四处飘飞。“埋”“卷”二字衬托出大漠里风大沙多,环境恶劣,蓬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处境更是孤独无助。唐王涯《塞下曲·辛勤几出黄花落》:“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惊。”这句诗赋予了“残月”和“断蓬”人的形象,用“苦”“惊”二字,连用两个“愁”,体现了诗人的边愁和孤独。又唐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这首诗描写诗人送好友去安西赴任,“行子”指远行的人;“飞蓬”指行踪不定的人,即诗人自比。意指李侍御就要骑上铁骢马转战疆场,而“我”自己留在这里像风中飘荡的蓬草一样,漂泊无定。

1.4 黄沙

边塞是著名的沙漠地带,风力强盛,人迹罕至,十分荒凉。黄沙用作诗歌意象,描写了边地条件艰苦,作战环境的复杂,饱含了诗人行军塞外的艰辛和愁苦。如九年级下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行军路过辽阔的走马川以及雪海边缘,黄沙漫天飞舞,迷人双眼;九月里夜间北方呼啸,吹得斗大的石头四处飞走。“莽莽”一词表示黄沙弥漫在空中,遮盖住了太阳光,使天气变得模糊不清;“吼”表示边地的风力强劲;“斗”表示边地碎石的大,可见边地环境如此恶劣。即便如此,行军的队伍依然要前行。诗句言辞犀利直接,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一幅将士踏过雪海,迎着吼叫的北风,在黄沙弥漫的沙漠边陲行进的画面。又如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一首写将士器宇轩昂、表决心的诗。前两句写景,写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明亮的雪山都被遮盖得暗淡了;玉门关这样巍峨的城池,遥遥相望,更像一座孤城。这里是描述边塞的典型环境,诗人眺望远方,青海、乌云、雪山、玉门关尽收眼底,这样一幅壮阔苍凉的景象,可想征战塞外多么不易。后两句抒情,作战时日漫长,穿着沉重的铁甲裹挟着黄沙打了无数回战,势必要把这楼兰国度斩获了才可归家啊。归家心切,可更重要的是尚在危难之中的国土。两句诗用英雄气度和豪情壮志掩盖了绵绵的思归心情,“黄沙”在这里不仅比作艰苦的战争环境,更是体现了将士们坚韧的品格、保卫国土的决心。隋卢思道《从军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早上还看到马岭上黄沙规整平静的躺着,傍晚的时候就看到龙城上聚集了阵阵乌云。这些云是黄沙被风卷起形成的雾霾,像云一样。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百草枯。”描写玉门 关及其偏僻荒凉,到处都是黄沙,草都枯萎了,条件极其艰苦。唐王建《塞上》:“漫漫復凄凄,黄沙暮渐迷。”写出了黄沙弥漫,遮天蔽日,寸步难行的艰难。唐李贺《马诗》(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里的黄沙在月光的映衬下,泛着白光好似雪一样洁白,燕山的月亮不是圆的,而是弯成钩的形状。月光和黄沙相互映照,突出夜的凄清,边地的寂寥。又宋陆游《鼓楼铺醉歌》:“短帽障赤日,烈风吹黄沙。”虽然戴着帽子遮挡了炎热的阳光,但是激烈的风吹得黄沙乱飞,没有什么东西去遮挡,气候很恶劣。

真正的勇士,是在艰苦严峻的考验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必须具有头可破血可流的勇气和决心。边塞诗中最典型的写法就是在抒写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而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这样散发的豪情壮志更加令人敬佩。

2 初中语文边塞诗的意象教学

中学生正是身心高度发展的阶段,是培养他们的语言建构积累、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提升文化觉悟的绝佳时期。群文阅读的特点要求学生要具有强大的信息筛选整理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在初中语文边塞诗的意象教学中采取“群诗阅读”,以“边塞诗的意象”为议题,对具有同一意象的边塞诗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含有相同意象的诗的不同作者、时代背景、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效果。在整理归纳比较中体会语言和情感的魅力,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贯彻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言语与思维

群诗阅读有利于初中生的言语建构积累和思维提升发展。在议题导向下,学生学习的边塞诗从传统课堂的“一课一诗”转变到“一课多诗”,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词里依据语境有不同的表达,如上文列举的“白发”,有“霜鬓”“秋鬓”等别称。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与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中,同为表示年岁已老,但是前者的语境为“悲壮”,后者为“悲愤”。“壮”“愤”二字来源于两人处境不同,范在沙场,心系故乡,是将士独有的思乡的悲壮;陆在家乡,心系战场,是报国无门的悲愤。“蓬草”有“征蓬”“飘蓬”等别称。在王维《使至塞上》与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中,同为飘零孤寂,但王只是奉命出使,他的孤寂只是路途一人的孤独;岑参是常年征战在外,远离故乡的孤独。“征”带有力量感,表孤寂;“飘”较低沉,表凄凉。由此,学生在归纳中建构起了言语库,积累了大量言语;在比较中提升和发展了思维,从而迁移到日常古诗词阅读或写作中去。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边塞诗中同一意象不同别称的字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撇开思维定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在建构积累的基础上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2.2 审美与文化

群诗阅读拓宽初中审美路径和唤醒文化自觉。审美意识源于博闻强识,在比较中发现;文化自觉源于切身共情,在积累中涵养。群诗阅读为学生学习边塞诗意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一意象的不同称谓存在于大量不同时代、作者、创作手法的诗中,学生通过比较,发掘各自独特之处,丰富和加深对美的认识,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观。文化自觉要通过文化理解和传承来实现,群诗阅读最终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中国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独特的审美,并作用到文化传承与理解上。在教学时,要发挥诗词里的意象作用,让学生在羌笛哀怨里培植家国情怀、白发迟暮里树立理想壮志、蓬草飘零里养成乐观豁达、黄沙莽莽里锻炼吃苦耐劳。不任由学生做新时代的“看客”,读诗不仅是读古人的情志,还是读我们的前身。古人能融情于景,抒发情志,要引导学生由文生情,用历史来审视自己和当下,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综上,基于语言教学的基础性、典型性和复杂性,兼顾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课程思政教育要求,本文选取了几个常出现在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里的意象进行分析。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发挥教学艺术,“因生而选、随文而用”,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开展群诗阅读,积极探索并检验教与学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陈宏天等.昭明文选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173-177.

[3] 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陈晓芳:(1994.08—),女,彝族,贵州毕节人,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育(语文)。

猜你喜欢

边塞诗意象教学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来自林间的风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河西走廊断想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