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2022-01-17柳支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柳支国

摘要:在开展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期间,语文学科至关重要,能够实现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而在教学过程中,改进并创新“部编教材”教学活动,将教师教学的成效提升,同时,还能够将初中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调动起来,能够促使其更加充分的掌握教学内容,始终保持探索知识的欲望,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效。针对此现象,本文将以核心素养的视角,详细分析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  言:为了能够推动初中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养成,就必须要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创新投入更多的关注。而“部编教材”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促使初中生能够热爱语文学科,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而协助教师达成更为可观的教学成效。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初中生思考能力

语文学科在实施教学活动期间,教师为初中生创造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初中生在创造的情境内,调动起自愿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协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教师需要更加了解初中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与发展的主要特征,从而对教学情境做出良好创造,积极带领初中生迈进情境内,并在情境内不断思考,养成思考能力[1]。例如:在进行《杞人忧天》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对中心思想、其中的寓意讲解后,为了检验初中生确实认真学习本节课程,并了解初中生掌握文章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其创设一个表演情境,促使初中生能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对文章不断做出思考,进而保障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牢固。教师可以提出:“在对文章学习后,大家已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请你表演一位劝说的路人,选择一名同学表演杞人,设计一段对话,劝说一下忧天的杞人。”如:杞人:“好紧张,好担心天会崩坠。”路人:“这是没有根据的事,你根本没有必要担心。”采取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初中生思考与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还能协助初中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从而知晓如何对文章展开正确的学习,并实现思考能力的良好培养。

二.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想要促使初中生可以养成核心素养,就必须要将其学习的自主性、热情激发,引导其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对以往过于传统、滞后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为初中生带来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将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例如:在每次教学前,教师将备课的权利交给初中生,每次派不同的初中生,要求其在课前能够寻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解。如《三顾茅庐》一课,教师可以在授课前以轮流的方式,邀请一名初中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提前对课程进行预习,准备相关资料,如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刘备的做法有何意义等,随后,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在初中生讲解后,教师可以对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促使初中生更好的开展学习,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带着疑问阅读,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

曾经在展开语文教学工作期间,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或多或少会约束初中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只是被动的听取教师的讲解,来刻板的记忆知识。由此可见,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之时,教师应该重视起初中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解放,促使初中生在对教材文章进行阅读时,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并且提出提问,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做出解答。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初中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带领其摆脱以往生活、学习中的定式思维、惯性思维,促使其能够全新的认识到所学习的知识与思想[2]。例如:在实施《出师表》一课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向初中生提出疑问:“诸葛亮在撰写出师表时,处于什么样的心态?”随后,要求初中生通读文章,自行思考,自行在脑海中想象诸葛亮在写《出师表》时处于何种背景下,从而自行寻找答案,获得“诸葛亮先是感激先帝刘备对自身给予的厚望,又说明北伐的重要性,以及将忠心辅佐刘婵少主的决心。”的正确答案。通过此,能够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自主的去分析、去探索语文知识,促使其能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初中生的人文情感

情感共鸣的激发,人文情感的培养,是推动初中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更具责任感、同情心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素材,进而确保能够充分培养初中生的人文情感。例如:在进行《祖国啊,我的祖国》一课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初中生播放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领事馆轰炸到如今的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的经历视频,促使初中生能够感知到国家发展的不易,从而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作者爱国之情,与文章发生情感共鸣,从而同样也树立起爱国情怀,隨后,教师可以提出:“想要祖国能够更加昌盛、繁荣,就需要现在的我们努力学习,丰富自我,拥有更多的知识,并应用知识来发展国家。”通过此,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并且将初中生更顺利的带入至课文中,起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体验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达成人文情感培养的最终目的。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下,在初中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部编教材”教学的合理、有效设计,对教学模式做出改革与创新,能够起到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促使初中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并且在学习知识后,达成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促使初中生今后能够全面发展,并且帮助教师达成预期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岳永存.浅谈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部编教材教学[J].家长,2021(17):119-120.

[2]韩婧.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J].文教资料,2020(05):51-52.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