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途径分析

2022-01-17徐张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徐张红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充分挖掘各种类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共同培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是关于传媒类的专业课程,它是对人类的传播行为以及传播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传播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也进行深入研究。该专业的课程中有和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比如它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有许多融合。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未来要成为社会的守望者和瞭望者,要将“把关人”的工作做好。从这种学科特征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从中进行充分挖掘,把这些元素和学科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将课堂这一关把好。

关键词:课程思政;播音主持专业;融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是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课程建设为“主战场”、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建构出一个以全员、全课程参与的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主干课程,“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圍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热爱和文化的认同,加强专业能力与职业之道相统一,明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特色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来说,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传播观和新闻观,不但要让学生具备从事广播电视专业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岗位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还要根据“全人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八大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要培养学生形成深度解读以及有效传播的能力,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标杆,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遵循人文和艺术相结合的指导精神,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语言传播工作者,让他们在未来能更好地行使大众传媒的话语权,进而将信息沟通的桥梁架构起来。利用高质量的有声语言传播,对典范进行表达与塑造,在“书同文”的前提下将“语同音”的理想实现,将语言的文化承载力以及精神塑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要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精神气质充分彰显出来。

二、课程思政融入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式

(一)课堂教学:注重思政要点的融会贯通

“播音主持艺术”课程是教授学生新闻播报、现场报道、纪录片解说等多种形式电视播音主持技巧的专业课程。因此,从学情出发,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电视播音主持艺术”课程思政要贴近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具体问题,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点的紧密联系。比如在给学生讲授新闻播报时,选择的教学案例以《新闻联播》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为主,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讲授现场报道时,多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讲授纪录片解说时,多选择体现国家发展成就和社会变化的对比案例,或典型生动、具有模范引领作用的人物故事,从中看到中国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的崭新形象,进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播讲愿望,更加注重播讲的品质。

(二)社会实践: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为“电视播音主持艺术”课程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依托全国各地丰富多样的红色资源,比如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等,利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和寒暑假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在学校所在地或家乡开展主题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活动,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理解,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自信,增强弘扬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播音主持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立德”与“树人”统一成一个整体,按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功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更应该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精进教学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完善教育素养,使专业化与思政化协同发展,形成课程之间有关联的、成系统的、具有育人成效的专业学科体系,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方面思想问题,成为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新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参考文献

[1]王宇偲.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思政建设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2):34+45.

[2]彭远方,晓莼,祝捷.继承播音主持传统,发挥媒体语言优势——献给祖国的声音:第二届播音主持·媒体语言西湖论坛综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3):267-269.

[3]宋志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汇报演出创新探究——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电视技术,2019,43(10):62-64.

[4]李新宇.播音与主持专业课堂中引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初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06):33-34.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