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美味—东原油烙馍

2022-01-17文化产业殷柱山

文化产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鏊子面皮葱花

《文化产业》记者 殷柱山

□ 席腾华

我十五岁那年,身患癌症的父亲去世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无论多么困难,在生活上母亲总是给我特别的照顾。也是从那年开始,在母亲的引导下,我挑起了这个家的重担。

那个年代燃料匮乏,山里人烧饭用的全是柴草。山庄上的柴草,平时都被有力气的成年人,利用上下工的空余时间,拾捡得干干净净。我们这些没有精壮劳动力的家庭,全都要上十五华里以外的东山上去打柴草。我上东山上打柴,利用的是寒假十五天的时间。每天去东山上打柴,母亲都要为我烙几张油烙馍,让我作为干粮在路上吃。

母亲的拿手绝活

油烙馍是东原有名的美食,它的美味至今仍让我时常回味,那带着油香味的一层层面皮,那鲜嫩香透的葱花,那越吃越馋的美味,可以说是一般的食品不能比的。

油烙馍是东原女人的拿手绝活。她们那双整天挥镰握锄的手在烙油烙馍时就变得纤细且柔软起来,竟能使出那插花描鱼的精细功夫。那个年月,腊月里新鲜的蔬菜很少,想吃上肉就更难了。然而,缺菜少肉也难不住佛云山下、黄河岸边的巧妇,她们能把小麦面变成比菜还鲜、比肉还香的美味食品。

烙油烙馍更是母亲的拿手绝活。只要母亲在厨房里烙馍,我就目不转睛地观察她在厨房里的操作工序。眼睛紧盯着母亲那一双忙碌的双手,每次都是从头看到尾,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母亲单枪独马,一会儿在面盆里用开水烫面、揉面,一会儿在案板上飞刀切葱花,一会儿又把一块块面擀成薄薄的面皮。摊上葱花、洒上食用盐、香料和食用油,再把面皮卷起来,用菜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切好的小块面团擀平,放在用高粱秆做的篦子上,开始放鏊子烧火。鏊子旁边的灶台上放着油罐子,油罐里放一把油刷子用来往鏊子上刷油。

鏊子烧热后,刷上油,把擀好的圆形面皮放到烧热的空鏊子上让面皮迅速成型,等面皮烙的差不多了,一边用小铲子把面皮挑起来翻个儿,一边用油刷子在鏊子上刷一层油,接着烙。与此同时,母亲还要不断地往灶膛里添加柴草。那个时代,烙馍一般烧的都是麦草。麦草的火焰很毒,火候大小就要看烙馍人的手艺了,既要不紧不慢地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还要看好鏊子上的面皮,不能被火毒的麦草烧糊了。母亲单人操作时,她不断地给油烙馍翻面,往鏊子上刷油,常看得我眼花缭乱。看母亲烙馍一是观赏她的技术手艺,再一个就是我这张馋吃的嘴,能早一点吃到热气腾腾的“油烙馍”。

油烙馍的传奇故事

要说这油烙馍,它的背后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明朝的洪武元年,东原油烙馍的创始人刘忠元和弟弟刘忠良在圣回头村的大街上,开了家烙馍铺。圣回头村连接晋豫,烙馍铺就开在了这交通路口的街面上。弟兄二人的烙馍工艺高超,风味独特,生意特别红火,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因弟兄二人家住本村,当时人称“刘家烙馍”。每逢农历三月初六的“三义庙”古会,他的“刘家烙馍”铺生意更是红火。

相传朱元璋成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之后,洪武元年决定出京选美。跨过黄河,来到圣回头村,这天正好是“三义庙”庙会的正会,刘忠元弟兄二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着烙馍买卖,将近中午,馍铺前排队买油烙馍的人越来越多。忽然,一位身着特殊装束的人带着一帮人大步来到店前,这位特别装束的人说道:“我们远道而来,在过黄河的时候,船上的艄公告诉我们过了黄河,一路往北,就是圣回头村,今天那里“三义庙”古会,场面宏大,人特别多,到了那里就到刘家的烙馍铺吃他家的油烙馍,那是我们这里的名吃。掌柜的,我们一行听了艄公的话,一路走来,多半天没吃东西了。一路上我们又问了来这里赶庙会的人,他们说了贵店的油烙馍特别好吃。所以,我们一行特意来赶这顿油烙馍,请求掌柜的拿出最好吃的油烙馍来。”

听完此话,刘忠元弟兄二人热情地将这一帮人迎进店里。先不说他们这一帮人总共吃了多少,仅这位特殊装束的人就吃了五六张烙馍。吃完后,顺手拿出一张纸,在嘴边旋转一周,作擦嘴状。他们离店时取钱算账,并连声说:“掌柜的,名不虚传,贵店的油烙馍就是好吃。”

刘忠元弟兄二人上下打量着此人,相貌非同一般,顺口问道:“先生贵姓?”

他回答道:“姓朱。”

刘忠元又问道:“哪里人氏?”

他回答道:“安徽凤阳。”

这一朱姓之人走后,刘忠元捡起那张弃纸,见上边沾满了油,他看的几乎发了呆。没过几天,东原人都在传:“三月初六在刘家烙馍铺吃油烙馍的人,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大明朝的真龙天子。他们一行来到东原一路北上,路过齿耙,不落地,到了落洼,为的是选美,最后在落洼选下了美人。这位大明的皇后娘娘,还在咱圣回头村刘忠元的烙馍铺吃过油烙馍呢!”

精明的刘忠元听了人们的议论,遂将刘家烙馍铺的牌子改为“东原油烙馍”铺。此后,东原油烙馍被刘忠元弟兄俩越做越强,名气传遍了晋豫边地区,成了东原人心中的名吃。东原油烙馍有了名气,自然招来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品赏。清王朝末年,无恨村的著名文人“卫爱民”,写得一手好字。这人也好显摆,并且爱给商家店铺起个名、写个匾。一天他来到东原油烙馍铺,吃了几张油烙馍,喝了点小酒,顿时来了兴趣,趁着酒兴,拿出文房四宝,铺开大红纸,顺手写下了一段顺口溜:

小小馍铺房一间,

灶台也就三尺宽。

一张鏊子坐上边,

鏊下火洞烧木炭。

鏊上香油吱吱响,

烙的油馍味香甜。

虽然铺子不算大,

能盛食客上百万。

这个东原油烙馍,呈圆形,大小有三号盆口那么大,因为是烫熟的上好小麦面粉,馍是若干层薄如纸的面皮叠加而成的,每一层都有油和葱花,其香醇可称尝之微醉,老幼适口,病人宜食。不仅无一般馍食不易消化的缺点,而且具有增进食欲的功效。

“东原油烙馍”选料做工都极为讲究。因为在东原一带,土地大多数是红色的粘土,适宜生产硬质小麦,如果赶上合适的天气,也就是在小麦收割前十多天,如果不下雨,这小麦的品质是做油烙馍的上好原料。硬质的小麦粒断面像玻璃般晶亮,白粒的麦子断面,虽说雪白,但它软而不光亮,为了做好吃的油烙馍必须得有好的原料,才能保证油烙馍的口感。再一个就是加工油烙馍用的白面需要专门磨制,并用开水烫面,层层卷油,撒葱花。这种美食自明朝盛名,延续至今不衰。现在已经是晋豫边地区人人爱吃、家家会做的美食了。

如今,市面上提倡食用软质的白粒小麦,它与硬粒的红小麦的面筋比起来,味道和口感就差远了。今天市场上的肉类丰富了,可是人们仍然爱吃东原的油烙馍。前段时间,我去集镇上闲逛,看见大街上开了一家烙馍铺,进去一看,还是我们东原人经营的,专做东原油烙馍。于是,我特邀几个儿时的发小,到这个烙馍铺里吃了一顿油烙馍。细品起来,滋味虽比不上小时候吃的那个纯正鲜美,但也比那些大酒店里的山珍海味强多了。

现在,我时常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用镜头展示出中华大地各处有特色的中华美食,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国内外美食爱好者见识了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构造出中华美食特有的气质。

油烙馍是一种朴实的美食,它吸取万物之精华酿造自身的特色。油烙馍是我们东原人民自明朝以来就喜爱吃的美味食物,因为它有自己的制作诀窍。只有具备了这些,油烙馍才能够成为大众喜爱的风味小吃。

亲爱的读者们,看了我的《舌尖上的美味——东原油烙馍》,路过我们英言镇,一定要赶到黄河岸边,以小浪底水库边及佛云山下美景秀水为背景,以厚重的东原文化为依托,品尝下店家为你做的油烙馍,感受下东原人的热情厚道。

猜你喜欢

鏊子面皮葱花
二月二的风
葱花
“葱花头”诞生记
面皮汤
美味的饺子
摊煎饼
一碗葱花面
把煎饼摊出正宗山东味
特色葱油饼
来,我们聊聊鏊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