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2022-01-10李龙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李龙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教育需求,基于此,突破传统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数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结合实际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规划,以此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教学模式下,由教师进行主导授课,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知识,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从而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小学数学三年级阶段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对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下文将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一、设计生活情景,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传统小数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侧重于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差,从而影响教学进度。为深化课程改革,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局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设计实际生活情景来辅助教学。以生活实际为载体练习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1]。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倍的认识》教学时。教学重点是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倍”进行计算。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铅笔组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色铅笔与彩色铅笔的数量,其中有六只黑色铅笔和两只彩色铅笔。两种铅笔数量间还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彩色铅笔有两根,黑色铅笔则有三个两根,这意味着黑色铅笔的倍数是彩色铅笔的三倍。为使学生能够及时理解所学知识,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一下:生活中有哪两种物品成倍数关系?以上,教师合理设计生活情景辅助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构建有序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但传统教育理念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止步不前。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在层层引导中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时、分、秒》教学时。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利用班级钟表为学生进行讲解,并对学生进行提问:钟表里的针分别都代表什么?最长最细的代表秒针,那么通过观察表面,发现秒针有什么特点?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秒针走一格即为一秒,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观察秒针走一圈,进行提问:秒针走一圈用时多少秒?秒针前进的同时分针走了几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回答。以上,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提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开展动手实践,加深学习理解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教學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将抽象的知识专为具象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学习理解。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时。教学重点是用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白纸,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看两组图形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教师可让学生到黑板前画出制定图形。以上,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利用游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2]。对此,教师想要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高效学习,那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游戏开展教学,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了解数学爱上数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位置与方向》教学时。教学重点是区分基本方向并能够描述正确位置。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开展“猜猜我在哪”的游戏活动,讲台上同学利用方向进行描述自己所在位置,台下同学猜一猜所描述的具体位置在哪。通过游戏活动来强化方向概念的理解。以上,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理解,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学更加高效。

五、运用数形结合,培养数学学习方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具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在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从而提升数字敏感度。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复式统计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图片为学生进行导入,并引导学生将零散图片拼接起来,让学生明确分开的图片是不好观察的,只有将图片合并才能清楚了解其中信息。同时,教师利用四张数据信息表格让学生进行自主合并观察,为便于观察教师将图片绘制成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找出其中重要数字信息,为夯实学生所学知识,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结合生活情景制作复式表格,针对学生所制表格,教师进行修改分析[3]。以上,教师利用球形结合的原则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具象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在多样化的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建霞,张晓丹.小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的调查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9,37(06):65-69.

[2]牛君霞.游戏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基于小学六年级几何游戏教学的实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21-27.

[3]罗显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相关思考[J].考试周刊,2019(A5):85-86.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