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策略

2022-01-10图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图雅

摘要:新课程改革核心为以生为本,教师必须对学生所具有的个性特点做到极大程度尊重,才能对学生潜在创造力做到不断释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蒙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站在小学生角度,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民族语言学习气氛营造将蒙语言具有的感染力有效增强,将蒙语言文化做到极大程度传承,强化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蒙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实现学生蒙语文素养的科学培养,也将蒙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小学教学;蒙语文;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蒙语文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走出固式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学生成长需要与思维特征来完成教学环节科学安排,保证各阶段教学活动得以有序与高效开展,激发出小学生探究热情,对其语文能力做到切实有效提升。因此,在小学蒙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抛开旧传统与旧观念,对自身角色灵活转换,巧妙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脑中知识结构呈现出系统化,同时融入蒙语文自身特点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人文品质进行良好塑造,学生将带着民族自豪感成长,更好地融入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秉承先进理念,营造民族语言氛围

正常来讲,语言环境是学生完成不同难度语言学习的基础所在,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载体。那么,在小学蒙语文课堂中,教师从小学生喜好与个性特点入手,对课堂环境进行针对性改善,营造出带来民族语言特点的学习氛围。教师总揽全局,对蒙语文语言学习情况深入分析,意识到大部分蒙古族学生未能在相应语言氛围中进行学习,而是多用汉语沟通。在此形势下,语文教师开始通过多元方式来营造民族语言氛围,旨在激发出小学生探索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具体而言,一是重视民族语言交流,主动运用蒙语与学生沟通。二是创设具象化情境,巧用多媒体等设备展示清晰思维导图,同时创设多元与立体情境,使得蒙语文学习呈现出形象化。三是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不同收获绘制成思维导图,掌握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四是尊重学生差异,教师结合学生基础薄弱特点,对学生小瑕疵做到包容并给予鼓励,学生将带着自信与热情参与蒙语文学习。五是寻求多方结合,将生活、社会与课堂深度融合,营造出蒙语文教学环境,在师生、家长与社会多方配合下完成蒙古传统文化傳承与故事讲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例如,在阅读古诗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当中场景进行分析,学生会轻松走入相应情境,绘制与知识相关的导图,列出关键词及应用特点,感受字句当中情感,不仅懂得民族情感内涵,也在猜与想中获得鉴赏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增强蒙语言感染力

在蒙语文课堂当中,兴趣依旧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持久动力[1]。因此,小学教师走出固式教学模式,不再使用标签式知识解读方式,而是运用有意思的思维导图,将蒙语言所具有的感染力做到极大程度增强,学生将带着强烈体验感形成民族自豪感,从而投入于蒙语言学习,感受到汉语文与蒙语文之间不同,能够对其语文素养提升带来有力促进。那么,在具体授课时,教师应将思维导图与多媒体教学完美结合,使得蒙语文内容由简单文字方式巧妙转换为图文或者小视频等不同方式,学生才能在生动课堂中突破学习重难点。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述蒙古族始祖故事,学生会对成吉思汗产生兴趣,教师巧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资源,制作成PPT课件或者录制成小视频,满足小学生不同求知欲望。教师还播放出开心的音乐,鼓励学生参与诗歌朗诵,学生会有意识地将诗歌当中知识运用导图方式进行绘制,以蒙古语言特点为中心,延伸出多个分支:字的次序、词的运用等多个知识点,掌握语言、词汇等方面存在的差别,从而感受到蒙语言表达时的感染力。在思维导图绘制完成后,教师巧用卡拉OK字幕软件,鼓励学生参与歌曲演唱,同时展示出大草原的背景,学生在优美旋律当中形成极强体验感,也能够感受到蒙语言独有的美,情操得到陶冶并保证学习效率。

三、借助思维导图,传承蒙语文字文化

由于蒙语文教师是传递蒙语文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带着强烈责任感并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用尽全力完成知识传递[2]。为此,蒙语文教师应将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观念,形成民族自豪感,夯实小学生蒙语知识,从而提高各阶段蒙语文教学整体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应对思维导图加以利用,学生在绘制导图时有意识地收集与蒙语文相关的更多内容,对学生蒙语文知识层面做到极大程度拓展,学生也将带着热情参与蒙语文知识深入探索。例如,教师在传递基础知识时,不仅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还徒手绘制简单思维导图,给学生深入阅读指明方向。教师还鼓励学生以文本为中心,延伸出不同分支,对文本情感、写作手法、写作结构等内容进行总结,接着对分支进行细化,看到写作手法可以凸显出文本情感,而写作结构能够让文本思路更加清晰,从而感受到不同知识当中潜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融入蒙语言文化,将语文知识与历史、美术等学科知识有效融入,学生看到蒙语言的魅力,尝试去使用蒙语言表达真实想法,感受到民族风俗与语言精华。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时,教师在图文当中配以蒙语字幕,不仅通过蒙语知识编排与总结帮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中心,也引导学生运用不同颜色与线条去分类,学生将脑中知识以思维导图方式进行体验,不仅加深记忆,也对知识和科学重构,更是有利于蒙语文字文化大力传承,构建出高效蒙语文课堂。

结束语:

蒙语文课堂教学已在新时期下走入改革趋势,语文教师从多角度考虑,借助思维导图优势将具有潜在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与分类,通过直观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科学重构,从而保证脑中知识结构极具稳定性与系统性,才能为后续知识使用带来极大程度促进。因此,在小学蒙语文课堂中,教师将思维导图与日常教学有效结合,将学生蒙语文能力提升视为教学改革主要方向,运用文化熏陶与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体验感,学生将带着极高文化素养对知识进行灵活与准确应用,更是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为社会和谐与稳步发展带来推动。

参考文献

[1]包萨仁娜. 基于蒙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布仁花儿.如何提升小学蒙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283.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