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笏(上)

2022-01-07赵焰

滇池 2022年1期
关键词:鲍鱼文化

赵焰

赵焰 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异瞳》《彼岸》《无常》,中短篇小说集《与眼镜蛇同行》,历史传记《晚清民国四部曲》(《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李鸿章》《晚清有个袁世凯》《晚清之后是民国》),文化散文集《思想徽州》《行走新安江》《千年徽州梦》《风掠过淮河长江》,电影随笔集《人性边缘的忧伤》,散文集《此生彼爱野狐禅》等30多种。

吃为文化,更为信仰

最早人类,茹毛饮血,食物是不用火烧的。起初有烹饪,最大的目的,是把食物烧出香味,让香味缥缈地升上天宇,让神灵闻得到,以起到祭祀的作用。远古的“燎祭”,指的就是送味道上天,《诗经》和《礼记》中也有这类的描写。屈原的《梦辞·招魂》,开场白是无数佳肴名称和做法,意在历数人间烹调美味,诱亡魂归来。高雅的文学经典,还是一本食谱。祭礼过后,人们觉得烧过的食物不吃掉,未免暴殓天物,开始吃烹饪的食物,这才发现,用火烧过的食物好吃多了,便有意识烹饪各种食物,也就有了吃文化。

中国吃文化的特点:总体上是风味多样,国土幅员辽阔,带来了饮食上的巨大差异。其次是四季有别,注重时令:春天最好吃的,是各式各样的野菜和蔬菜。夏天里,各式各样的鱼虾,是饮食的上品。秋风起时,江南一带最流行吃的,是河湖里美味的大闸蟹;其他地区,开始流行各种荤素搭配的火锅。至于冬天,吃的主角变成了琳琅满目的咸货、甜食,还有各种各样的汤煲。受传统医学养生观念影响,中国吃文化,讲究食医结合、药膳同功。吃是名义上的,实质上是养生和调理。中国人聪明,想着的是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达到祛百病延年寿的效果。

人类最初,应是食肉动物,只是在肉食不足的情況下,才慢慢学会以植物性食料来填充。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还是农耕文化。不过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古代有权有势有钱的人相对食肉较多,被称之“肉食者”。唐宋之前,中国的烹饪并不特别讲究,饮食也比较单调,肉类大多为烤着吃。宋朝相对富庶,文人和商人在吃上面用心,烹饪由此发达。孔子的理想状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就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到了宋朝时基本实现。宋朝相对富庶,世俗生活,是历朝历代中最为发达的,吃的穿的用的,从质量和精细度上,明显上了一个档次。相关文化和习俗,也开始兴盛起来。

明朝之后,礼教严酷,人们不敢乱说乱动,各方面限制颇多,倒是在吃上面,没有什么禁忌,何以解忧,唯有吃喝。晚明之后,东南经济发展,世俗化现象严重,吃喝蔚然成风。满清入关,渔猎游牧民族像下山的东北虎一样,张着血盆大口胡吃乱咬,不仅吃得多,吃满汉全席,而且还特别敢吃,一个个吃得体阔腰圆虎背熊腰肠肥脑满。像李鸿章那样“鹤立鸡群”身材的,在清朝官场上,是少之又少。

中国人的农耕生产方式,国土的跨度,烹任方式上佐以油料的爆炒方式,使得中国人与蔬菜的关系,更为紧密。中国饮食结构中,蔬菜的比重和种类,应是最多的。

饮食方式上,中国人先是聚食制,而后分餐制,再后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氏族公社时在火上烧饭,就食者围火聚食。周朝变成分餐,主要原因有两个:食物不足,必须要分;讲究礼仪,必须要分。就这样,分餐制一直传承到宋朝,各人面前一张方桌,吃餐时各人一份,各吃各的;敬酒,或站起来敬,或在原地坐着敬。就这样一直到了唐朝,唐朝胡风苍劲,北方民族和西部民族吃东西喜欢围在一块,也带动汉族人开始聚食制了。宋朝市井文化发达,教坊酒楼、勾栏瓦舍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促进了聚食制的发展。此后一直到明,既有分餐制,也有聚食制:官家吃饭,是分餐制;家庭吃饭,是聚食制。女性地位低不许上桌,孩童不守规矩不许上桌,都在一旁吃着分餐。清朝,满人有部落习惯,一直是聚食制,汉人受满人影响,不论官家也好,民间也好,都围在方桌或者圆桌吃饭,又算是恢复了聚食制。

食具方面,中国饮食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一阳一阴,极简又极高妙,吃蔬菜、米饭极其方便,合乎农耕社会的饮食特点。筷子起初吃肉不太方便,不方便怎么办?就把筷子放在一边,用手抓着吃。后来刀工火工发达,烹饪进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筷子吃肉食,也变得方便了。

中国烹饪特别,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讲究鲜,重视鲜,会用“鲜”——中国菜的烹饪,是唯一讲究高汤的。高汤是什么?就是用猪骨、火腿、老母鸡、菌菇等熬出来的汤。将高汤当佐料,放入各种各样的菜,起到提鲜作用。中国菜,少不了高汤,也少不了鲜。外国菜,很少有这样做的。

中国味道的“鲜”,跟中国文化的“仙”,有异曲同工之妙——“鲜”与“仙”,都是模糊概念,都是超乎寻常,虚渺飘曳,捉摸不定。西方文化,没有“仙”的概念,也难有对“鲜”捕捉。

世界各国家之人,中国人似乎最敢吃,也最会吃。汉代《淮南子》,就有越人吃蟒蛇的记载。《汉书》还记载,汉代君臣曾分食猫头鹰。唐代《岭表录异》说广东人吃鹦鹉、猫头鹰;闽浙地区爱吃青蛙蛤蟆,江西人冬天吃红糟烧穿山甲。宋人周去非简要的概括道:岭南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至于果子狸,唐代就出现在宰相的宴席上,到清代几乎是公认的美食,《随园食单》《红楼梦》中有,徽菜中也有“红烧果子狸”。古人为什么热衷吃果子狸,主要是油多味美。尤其是雪天里的果子狸,皮脂淳厚,又肥又腻,一口咬下去,油滋滋往外直冒。中国古人,一直喜欢肥腻的食物,果子狸肥而腻,口感好,吃起来过瘾,自然受到欢迎。不过这一特性,显然已不符合现代饮食的要求。

中国人还吃“四大美味”:燕窝、鲍鱼、海参、鱼翅。当其他地区的人尚不知晓得“四美”为何方神圣时,中国人早已奉为“珍馐”,堂堂地进入美食行列了。吃鲍鱼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朝,史书记载王莽就是一个“鲍鱼控”,每当心情不好之时,就要喝酒吃鲍以排遣情绪。曹植写文章悼念曹操,曾提到曹操生前喜食鲍鱼,后人论证曹孟德精力如此旺盛,应跟长期食用鲍鱼有关。

鱼翅燕窝的记载要迟一点,鱼翅曾出现在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鲨鱼)背上有鬏,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写蔡京官邸的管家招待西门庆:“都是珍馐美味,燕窝、鱼翅绝好下饭。只是没有龙肝凤髓”。说明当时吃燕窝、鱼翅已比较普遍。史书中还发现了明熹宗的常用食谱,其中有一道用鱼翅、燕窝、鲜虾、蛤蜊等十几种原料烩成的“一品锅”,很像是后来的“李鸿章大杂烩”。明朝海外走私严重,皇帝启用海鲜大补,实属正常不过的事。

燕窝在中国古代典籍记载较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将东南亚烹食燕窝的方法带进了中国。之后,燕窝开始大量进口中国。万历年间,上等燕窝一百斤税银为一两,中等货七钱,下等货二钱。民间曾有诗云:“海燕无家苦,争衔白小鱼。却供人采食,未卜尔安居。味入金齑羹,巢营玉垒虚。大官求这物,早献上林书。”诗中的大官,指的是掌管御食的光禄寺卿。从这首诗中,能看出宫中对燕窝的需求很大。清朝时从乾隆皇帝到慈禧太后,每日早朝前都须服用一盏燕窝粥。燕窝煲粥,成了富贵人家的代名词。

相比燕窝、鱼翅,海参上餐桌似乎较迟,清代《本草从新》记载,海参有“补肾益精,壮阳疗痿”的功效。

明清之后,“四大美味”已成为上层社会的风气,清代官场筵宴的最高规格“满汉全席”,“四大美味”是其中必备的混搭。宫廷之中甚至还有全鲍宴,以鲜鲍和干鲍做各种各样的菜肴。当时沿海各地方官来京,大都以鲍鱼为贡品:一品官员进贡一头鲍,二品官员进贡二头鲍……直至七品官员进贡七头鲍。“一头鲍”不是数量是重量,是说一斤鲍鱼只能是一头,这就是巨鲍了!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宫廷厨师还专门摸索出了一整套鲍鱼烹饪要求和方法:烧制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入口要软糯,齿颌要留香;一般备炭火瓦罐,用小火煨制近二十小时,配以鱼翅或者刺参……如此这般,真可谓锦上添花,追求极致了。

“四大美味”好吃吗?当然好吃,尤其是鲍鱼、海参和鱼翅,口感和嚼头尤其好。有人说美食就是“滋味”,“滋”是质感,“味”是味道,对于老饕客来说,食材的质感更重于味道。鲍鱼就是这样:鲜鲍有鲜鲍的味,干鲍有干鲍的味,鲜鲍鲜而细,干鲍绵,软硬适中,咬起来有些弹性,喉咙眼散发着特殊的香味。鲍鱼和鱼翅烹饪时需加入云腿、老鸡、赤肉文火慢煨,使之吸味调和,真正变得有“滋”有“味”,芳香十足。

张大千当年曾对北平谭家菜“红烧鲍脯”有评价:“滑软鲜嫩,吃鲍鱼边里如啖蜂窝豆腐,吃鲍鱼圆心,嫩似熔浆,晶莹凝脂,色同琥珀。”这一个比喻,除了“晶莹凝脂,色同琥珀”比较准确外,其他的,都可以说是“隔山打牛”,用语言文字来形容味道,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

“四大美味”除了稀罕之外,形状也是直接吸引国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年前我没吃过鲍鱼,对于鲍鱼没有直观概念,有一天无事看电视中一个鲍鱼养殖的节目——这就是鲍鱼啊?我一下子恍然大悟。“燕鲍参翅”成为“四大美味”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过最根本的是其不可言传的会意;海参也是,是无味之料,之所以让人钟情,是它的口感,还有就是形状。医者,癔也,如此臆度猜测之下,“燕鲍参翅”在东土大受欢迎,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如果“认死理”进行“科学分析”的话,“燕鲍参翅”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什么特殊味道:燕窝是金丝燕的唾液分泌物和着泥巴、羽毛等粘成的巢穴,若撇开冰糖、银耳、莲子等佐物,这丝块状的鸟类口腔分泌物恐怕味同嚼蜡;鲍鱼原本是海洋里的普通贝类,吃起来稀松平常,营养等同一枚鸡蛋,只是韧劲和口感稍好;海参分子结构与营养成分也泛泛,与一般的海产品相差不大;翅则是鲨鱼的鳍,只是钙成分略多一罢了……科学往往就是这样寡趣,不过以现代科学“九牛一毛”对世界的了解,如此结论似乎匆忙武断,实在有商榷空间。

中国人的吃,到了后来,越来越“剑走偏锋”。农耕民族在其他方面不敢冒险,在吃上面,无所畏惧,富有冒险精神。尤其是南方的中国人,受楚文化和道家影响,思想奇崛,有探索精神,喜欢吃别人不敢吃的东西——先是把目光伸向熊掌、驼峰、犴鼻(驼鹿鼻子)、蛇胆,再把舌头卷向猩猩的嘴唇、獾狗的脚掌、肥燕的尾巴、怪兽述荡的脚腕、大象的鼻子等,很多人还吃娃娃鱼、穿山甲、猴脑、蝎子、蝗虫、竹蛆虫等等,吃得浑身是胆。吃的目的,既是大胆猎奇,品堂稀罕的味道,也是希望吃出个长生不老。这两种追求,骨子里都有“征服”二字!

吃是口腹之欲,又不只是口腹之欲,还夹杂着其他的欲望。吃文化,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人在婴儿期,什么都想往嘴巴里塞,并不是要吃,而是想经过嘴来体验,因为嘴巴最敏感。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把一个东西咬在嘴里,吞进肚子里,都能给人以安全感和幸福感。

明清之后,中国人如此热衷吃,胡吃海喝一气,还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吃得肚大腰圆,就觉得心安理得了。

《西游记》中,每一个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不是因为唐僧肉好吃,让人长生不老,而是其他妖魔都想吃,于是便想豁出命来比拼一番。吃了唐僧肉哪会长生不老呢,只是以讹传讹罢了,以致于那些一心想吃唐僧肉的妖魔,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过度重视吃,是一种沉迷,也是一种反弹——因饥渴和不足引起的反弹。中国人重视吃,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的创造力,在诸多领域难以实现,在开拓吃的范畴上,无道德是非约束和羁绊,可以大胆尝试。也说明中国的资源紧缺,食物匮乏。中国的鲥鱼,一直被认为是“河鲜”的至品,张爱玲说:“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把“鲥鱼多刺”等同于《红楼梦》未完,可以想象鲥鱼多名贵了。据说在美国,鲥鱼在河里无人去捕捉,随便弄一个钓钩去河里钓鱼,竟可以轻松钓上个百把斤。中国人把鲥鱼捧得那样高,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太少,物以稀为贵。中国歷朝历代江河里的鱼为什么那么少?还是因为穷,捕鱼的、钓鱼的人太多了,鱼自然就少了。

“民以食为天”,说明吃的重要,还说明什么?说明穷。中国历史上经常有战乱和饥荒,经常性的吃不上东西,使得中国人对于食物,有一种特别饥渴的占有欲。只有吃到肚子里才是属于自己的,也是最安全的。中国每闹一次饥荒,就能发现一些新的能吃的东西,味道好的,归于叫食材;味道不好的,能治病的,归以药材。

夏丏尊在《谈吃》中戏言:“中国人是饿鬼投胎来的”,言下之意,是吃不够,不够吃。话虽刻薄,却入木三分。

中国人见面,互相问候,说“吃了吗?”——对于吃的过分关心,其实也是因为贫穷。

中国人什么都吃,对人类学家而言,现象不难解释——中国是农业地区,相比游牧民族,肉食摄入量偏低,身体里需要,不得不借助各式稀奇古怪的野生动物补充动物蛋白和脂肪,野生动物种类越多的地区,就越容易成为现代人眼中的“异食癖”地区。看似不正常的事情,细细分析起来,其实有不正常中的正常。

吃,有时候还不仅仅是吃,有更大的文化内容。中国人的吃,有很多,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和世故。很多重要的事情,日常中如冰块一样磕磕绊绊,只要放在饭桌上,推杯换盏的热烈中,往往能轻松化去了。《红楼梦》中,大富大贵的贾府,不断上演着一场接一场的宴席,不完全是吃的学问,那里面涵盖了多少人情世故啊!李安拍《饮食男女》,父女三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饮食,就是吃。亲情也好,关系也好,以饮食为紧密连接的。李安这一部电影意在告诉世界:吃,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中国人,就是饮食男女。

中国吃文化发达,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对应的排泄系统,却单薄寡淡,无心问津。中国古代,不仅没有抽水马桶,连像模像样的厕所都难找到。为什么会这样?大有深意。“顾头不顾尾”的后面,还是观念、文化和存在状态。

中国吃文化,如果以“理”判断,有扭曲的成分——正确的吃,简单、干净、健康、营养就行了,而不是剑走偏锋,在量、奇、稀上发力。过度重视吃,讲究吃,有“慧根”不够之嫌疑——以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是“力比多”沉潜,“升华”不够。慧根好,一般都很善良,不钟情于物,也不拘泥于事,更不坠于男女之情,不落纤尘,难有痴癖,灵智为上。英国人的吃,非常简单,堪称“黑暗料理”,可是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异常发达。这一点,不知能不能作为佐证?

吃,到底是不是抵达幸福的路径?很难说。幸福,有感官生理的成分,也有精神属性。幸福,一定是虚实结合的。

不要以为外国人都认为中国吃文化博大精深。其实只要深入了解一下,这样的言论“水分”不少——有不少外国人认为中国菜不好吃,食材太乱,味道乱串,吃得一头雾水;还有外国人认为中国菜只有一个味道,就是味精的滋味。这也没有办法,现在中国厨子已懒得像古代厨师那样熬高汤了,他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要是汤不够鲜的话,会抓一把味精丢进去。

玉是洁净的精神

中华文明就像贾宝玉衔玉而生——当中华文明破晓而出,升腾起第一缕曙光,天边还是蒙蒙亮的时候,玉,就存在那里了,散发着淡雅的光芒,映照着对神性的向往。玉是什么?玉是美石。汉字中,“玉”就是“王”,“王”就是“玉”。“玉”之所以为“王”,是因为它超越了石头,集天地之灵气,成为石头中的“王”。

学界公认,世界上三个地区有喜欢玉石的传统,除中国之外,还有中美洲(主要是墨西哥)和新西兰,其中以中国最为源远流长。古希腊也有玉石,不过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玉石传统。中国早期玉文化的高妙,我是从巢湖凌家滩出土的文物中看出的——我没想到距今近万年的人类氏族公社,竟然有那么多的玉石器:玉人、玉虎、玉龙、玉璜、玉璧、玉龟背与腹甲、玉猪、玉勺、玉管、三角形玉片、玉钺、玉斧、玉鹰等等。雕刻繁华精细,饰纹有兽面纹、人面纹、鸟纹等;抛光技术运用得十分熟稔,有的玉器甚至呈现玻璃般的光泽。

那么多种类繁多的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玉作为王权的象征,古代王者的一切,都与玉有关:以玉为档,以玉为饰,以玉为礼,以玉为兵,以玉为葬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将玉作为祭礼的神器,也作为权力的象征。

祭祀怎么祭?《周礼》中有说法:“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壁、琮、圭、璋、琥、璜,都是玉的种类——壁,内圆外圆;琮,外方内圆;圭,长条形,上尖下方;璋,形状如圭,两头带尖;琥,弧形,雕成虎形;璜,弧形,一般雕成龙形或鱼形。古代的方位顺序是“天地东南西北”,用六种有色玉器代表,说明当时祭祀很严格很讲究。

除去上方的天和下方的地,玉器的摆放,也很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什么意思?不是指左边的方位代表青龙,右边的方位代表白虎,而是指玉品的摆放,得左边放青色的,雕刻成龙形的玉;右边放白色的,雕刻成白虎形状的玉……古人礼六合八荒,不仅在玉的形状上很讲究,在玉的颜色上也很讲究。这还是因为阴阳五行的原故。

不仅仅是凌家滩,七八千年前左右的氏族公社遗址,都出土了大批精美的玉器——位于辽河的红山文化如此,位于黄河中上游的龙山文化如此,位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也是如此……人类莽荒初立,按理只注重实物器用,却如此沉耽审美,并且还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一致,为什么?

丹麦古人类学家汤普森以人类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把人生活的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说法从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来,可是对于中华文明来说,这样的划分显然简单粗暴。就中华文明而言,在石器和青铜时代之间,应该存有一个玉器时代,中国的文明的走向应该是:石器时代——玉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很大胆,不过却符合实际,中国各氏族公社出土的大量玉器,说明了这一点。

玉石天长地久,具有时间上的长远性,可以象征祖先,也象征源远流长;

玉有光芒,如天、地、日、月、虹;

玉集天地之精华,具有灵性,胜过金银,也胜过宝石——在玉面前,金银过于俗气,宝石过于俗艳。

玉有潔净的精神,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中国文化早期直觉的成分很重,玉文化,即可作为代表。玉作为天地之美物,对中国文化有滋养,人在同玉的肌肤之亲中,从玉的温度和质感中,体悟到把矛盾的东西统一起来,是一种智慧和修养,比如,玉是石头,却看起来如肉脂一样柔软;玉有光芒,却不刺眼而悦目。人把自己对玉的感觉人性化、神性化、神圣化,就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

玉有启迪性。早期礼乐政治,有玉的光泽。中国人以玉为神权、政权、军权的象征物,奠定原始国家的形态,也就决定了礼乐政治的风格。君子文化,也有玉的通感。《礼记》转述孔子的话,说玉有“十一德”:“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悠长,其终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可以说是儒家道德规范大全。

与孔子同时代的管仲称玉有“九德”,大同小异,暂且不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化繁为简,把玉归纳为“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这一个五德,被后人简化为“仁义礼智信”,自然属性和道德提倡完美地融合起来。

不管是“十一德”、“九德”,还是“五德”,中国人以玉拟人,是因为玉有象征性和启迪性,可以赋予意义,可以类比及人。

玉有色泽,天然生成,从内部渗到外部,此所谓“润”。玉之色泽,与钻石之类不一样,钻石之光,是暴发之光,不像玉,是天然单纯之光。中国士大夫最喜欢这种自内而外的色泽,认为君子就应该这样具有内在修养。君子之德,首当其冲为“温润”。“温润”是什么?想象玉的剔透光华就明白了。中国文化讲究通感,玉和人之间,“温润”即成通感。

玉是君子文化的图腾。和氏璧的故事,为什么一直流传?怀美玉不被欣赏,是中国君子的共同困顿。

玉文化的发达,意味着中国审美文化的发达。中国人喜欢玉,西方人不喜欢玉,喜欢钻石,这已能表明中国文化与西方的区别:中国人喜欢玉,偏重于美感,注重的是感觉,是人与物的感应和交融。西方人喜欢钻石、红宝石、绿宝石等,偏重于理性,注重成分、质地、结构以及市场价值。西方人把宝石当商品,多从晶体结构、内部构造、物质组成方面去判断,是一种纯理性纯商业的文化需求。西方的钻石和宝石,有确切的市场价格,多少钱一克拉,是固定的。中国的玉呢,“黄金有价玉无价”,主要看你喜欢的程度:你不喜欢,它就不值钱;你喜欢,就价值连城。

中国文化有“玉性”,就是喜欢一切跟玉的习性相一致的东西。中国的瓷,也是玉文化的延伸。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瓷?因为瓷是“土中之玉”,也是人工之玉,有幻变的意义,有光泽,有洁净的精神。中国瓷器,尤其是宋瓷造型简洁、流畅,没什么装饰,也不强调色彩,一般都是单色釉,沉静而简淡。宋瓷不仅看起来雅致,还象征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操守,跟当代艺术提倡的简约雅贵不谋而合。中国人情感丰沛,喜欢寄性和移情,人情和物件之间情感一互动,就很快难舍难分了。

玉无价,中国的瓷器也无价。

玉不仅有着洁净的精神,而且可以鉴赏玩味。中国人喜欢赏玩的艺术,可以赏玩的东西,都是安全的,也是可以掌握的。中国人不喜欢苦痛,也不喜欢悲剧性的、控制不住的、会导引进入未知领域的东西。喜欢一切尽在掌握,即使是模糊,也是深谙“三昧”的模糊。

除了瓷器之外,中国的很多好东西,其实都有“玉性”——君子,是“人中之玉”;丝绸,是“衣中之玉”;砚台,是“石中之玉”;宣纸,是“纸中之玉”。

中国的诗词文章,都有“玉性”,闪烁着灵光。好的诗或词,就像美玉一样,润滑、流畅、清冷,有光泽度。没有“玉性”,诗词会成“老干部体”。

文章也是。中国文化有“锦绣文章”的说法,这是形容文章像绸缎一样华美。绸缎的属性,其实是从玉当中延伸出来的——先秦散文,如璞玉般大气质朴,重本色,露瑕疵,一派浑然天成。汉赋骈文,韵散兼行,精雕细琢,多打磨,重技巧,重音声,华丽、整齐、凝炼。魏晋文章,重回新玉般质朴,清丽脱俗,天朗气清。唐宋大家文章,质朴大气,如老坑掘出之玉。明代小品,如赏玩小件玉器,重性灵,重情趣……玉须有精,方可存活——可是中国文章,较内在而言,更注重外在——四六骈体,若无情怀,易走死板,只留形式无精神;明清小品,若无真情,又无真性和真识,易太滑太活太假,流于轻薄和矫情……至于八股,装模作样,尽是功利,也是套路,无润泽,无生气,无弹性,如石头般死板,根本不是活玉。

以玉喻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是重一个“通感”。通感好的,说不明确,全然懂了;通感不好,说的太明,反而不通。

中国文化推崇“玉性”——凡与“玉”相连的,都是秀外慧中:纤纤美女为玉女,倜傥男儿为玉郎;男才女貌为一对璧人。玉容、玉面、玉貌、玉手、玉体、玉肩等,都是好词;相关好词还有“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等。“玉人”的比喻尤好,玉不只是漂亮,还有光泽;真正好看的人也是这样,不仅漂亮,而且有一股气韵,散发着玉一般的光芒。好看的女子,往往是你看不清她到底长什么样,可就知道她漂亮,让你看不透也看不够。

不仅人采玉气,神仙也采玉气,天上的皇帝叫玉皇大帝,天上的皇宫叫玉虚仙境、琼楼玉宇,美好的胜境,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奧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这只兔,不是一般的兔,而是玉兔。玉兔是什么样的?想不出,不过肯定比人间的兔子晶莹透亮。

玉表达的是富庶、堂皇、洁净,还有一丝神秘。玉还是权力和和平的象征:“金科玉律”指不可变更的法律;“化干戈为玉帛”指从战争走向和平;玉还会用来比喻贞操和节义,纯白素雅的花,常常冠之以“玉”字,如白玉兰、玉茗花(白山茶)等。一个珍爱自己的人,同样用玉来比喻她,说她“守身如玉”。

围绕着玉,还有很多晶莹的故事:“和氏之璧”,不只是一块玉受冷落的故事,表达的是人坚韧不拔的情怀;“完璧归赵”何尝只是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颂扬的是“舍生取义”的君子精神。

顾随说:“中国文学、艺术、道德、哲学——最高境界是玉润珠圆。”这一个标准,是通感,也是天道。天以玉示人,作为标杆,择之而立,转为内在的精神。

“玉润珠圆”,是就美感而言,可在事物的性质上,并非如此——世界的荒诞性,就不是“玉润珠圆”;康德所说世界“二律背反”的本质,肯定也不是“玉润珠圆”。

“玉润珠圆”,更接近于理想,而不是本质。

中华文明的整体情怀,民众的思维方式,等等,似乎都与玉的特性,与玉文化,有很大的相似和关联:它一直具有仪式性,也具有某种模糊性和写意性——重想法,轻严谨;重实践,轻理论;重观念,少方法;重直觉,轻精确;重审美,轻实用……反正,中国文化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在美玉之中,窥见幢幢的影子。

责任编辑 包倬

猜你喜欢

鲍鱼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人生的鲍鱼
鲍鱼红烧肉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贝类:坚硬的壳里柔软的美味(一)
谁远谁近?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