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ERP实训》校本教材的应用研究

2022-01-06应茜茜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

摘要:教材的实践是检验教材的关键“试金石”。通过实践应用,校本教材的使用价值才能切实落地。同时,教材的使用和师生的反馈对教材的后续优化至关重要。本文以 JH一职为例,在高一年级ERP教学中开展校本教材的试教研究。

关键词:校本教材;ERP教学;教材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校本教材的概念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内容和手段。袁春平(2007)[1]认为是由本校人员立足于办学特色的教学文本;蔡伟(2009)[2]总结为参照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规定,由学校人员设计、开发、编写出来的学习资源。本文校本教材定义为:着眼于本校教育建设的性质、特点和条件,以本校人员(校级领导、一级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根据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自主规划、研发、编写的,为满足本校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二、校本教材应用的必要性

(一)教材应用是教材价值落地的关键途径

《ERP实训》教材是该课程的载体,是遵循课程标准开发的关键资源。教材应用是教材价值落地的关键途径。该教材是在结合本校实际教学量身定制的,与实物沙盘教学资源相符,具有实际实用的特点 [3] 。

(二)教材应用是教材进一步优化的必然要求

教材不能被描述为一种固定文本,而是一种动态性资源。《ERP实训》校本教材在实际教学的进程中需要不断优化。

三、校本教材的实践应用

(一)实践目的

该实践目的是通过校本教材的实践教学过程,发现教材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材优化提供参考。选取会计2020级高一40名学生为实践对象。始于2020年10月中旬开展ERP教学,共40 学时。于教学课程考核截止,总结教材的成效及问题。

(二)实践过程

1.教材应用的前期准备

1)制作微课任务单

课前,根据 ERP 校本教材的内容制作微课。微课包含初始盘面设定,市场规则介绍等知识。为了确保学生的微课学习达到预期目标,根据教材的“学习提示”制作任务单,包括目标设定、任务布置、流程提示。

2)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场地为财经商贸学部实训室;教学设备为计算机、沙盘道具;教师准备含教学方案、教学道具等;

2.  教材应用的过程

选取初始年经营为例,共6学时。详细介绍校本教材实践的过程。课前根据学习能力强弱、水平均衡的原则,将全班分为 8组每组5人,建立清晰的职务分配,形成良好的合作情感基础[4]。

(1)回顾旧知

教师创设情景,并根据任务单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及盘面设定,针对课前学习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团队成员互相交流,提出疑惑的知识点或操作问题。

(2)模拟演练

教师以任务驱动,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模块。

(3)任务进阶

教师利用教材表单,引导学生阅读表单的填写说明并讲解,再发布进阶任务5“填制表单”。教师在做好旧知识复习的前提下,重点讲解其他科目的填列说明,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内部动机的基础上,对学习资源进行逻辑顺序地重新组织,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构建。

(4)分享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初始年进行归纳,从四层面进行分享并完成反思记录表。初始年经营最大的收获?如何定位各自工作职能?经营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第二年经营采取什么策略?

3.教材应用后的反思

作为本文的任课教师,从师生角度观察记录发现以下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

(1)教师角度

导入环节时,教师讲解时间过多,课堂留给学生探究时间少,部分学生自主性不足。这主要是教师课堂控制者身份未转换。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对学生“简政放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操环节中,学生问题多,课堂较混乱。一方面是学生未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缺乏预测。因此,教师要具备预判的教学能力,针对整体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讲解[5]。

评价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未能发挥理想效果。因素一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未及时反馈。因素二未针对性引导学生评价。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时给予评价。

总结环节时,教师总结时间不够不深入,未将理论实践的关键失误点深度剖析。教师需把控节奏,针对易错环节进行专项总结。

(2)学生角度

自主学习时,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该部分学生习惯被动式学习,思想上对教材缺乏重视。因此,在校本教材应用之前,先介绍校本教材使学生正确使用教材。

合作探究时,个别学生出现依托小组学习成果的现象。因此,建立岗位责任机制,将任务落实到团队中的相应人员,确保各司其职。

评价环节时,个别学生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评价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评价内容,正确对待评价结果。

总结环节时,过于浮于表面,未剖析经营失误的本质,认为只需掌握基本操作流程即可。在此,教師应该要求学生从岗位角色出发、按照要求撰写总结。

同时该教材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例如教材的内容注重学科知识、实训能力2大基础层面的显性知识,对于深层次的素养(如职业道德、岗位规范等)的隐性知识未得以良好体现。教材内容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割裂了单项操作技能和整合技术技能的关系,技能知识匹配不足,囊括不全,理论知识涵盖有限。同时,教材的图文色彩过于单调、设计排版不够美观。另一方面,教材的配套资源不够丰富,除去传统的纸质版教材,还缺乏习题册、教辅材料等相关的教学素材。此外,信息化、数字化等教材尚未开发[6]。

参考文献

[1]袁春平,范蔚.关于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12):21-22.

[2]蔡伟.中小学校本教材质量标准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1):24-29.

[3]安桂清.教材使用的研究视角与基本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6):69-74.

[4]付雪凌.论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能力[J].职教论坛,2020(04):38-42.

[5]孙金凤,安贵鑫,苏辉,郝增亮.ERP沙盘模拟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点控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03):230-235.

[6]谢丹,贾利娜. ERP 沙盘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01):34-3.

作者简介:应茜茜(1997),女,汉族,浙江省台州市,学生,教育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财经商贸)专业,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中职《ERP沙盘模拟实训》校本教材的应用研究—以JH一职为例 项目编号:2021R404058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质量的评估体系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课程链ASP.NET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研究
中职会计技能课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
试论学校校本科技教材的研发与使用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实践性研究
专业课校本教材对中职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