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

2022-01-06金璐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学校体育

金璐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是坚持终身体育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本文论述了学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在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学校体育;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相关概念界定

1.1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所主张的是体育应该伴随人的一生,不该被时间和年龄所限制[1]。终身体育的形成依靠于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并对体育运动抱有极大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最终形成体育参与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对提高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增强我国国民整体体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2]。

1.2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人的运动能力可以在体育学习、训练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2 学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

2.1 体育教学是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方式。

课堂上教授的东西对学生的思想形成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终身体育的意义,在思想上认可终身体育,从而主动的坚持进行终身体育。

2.2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关键时期。

学校体育教学阶段,是青少年自主参与能力以及身体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在学校整体环境的影响下,在体育教师的指导,督促,监督下,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校是一个人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所必经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学校体育也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键桥梁。

2.3 学校体育教学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掌握可以一生受益的本领。

学生时期是各项身体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每个学生的运动优势,足够的运动优势会让学生逐渐喜欢上某项运动,这就为终身体育埋下了种子,当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的时候,在运动时间就会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运动,但如果没有擅长的运动可能就会减少运动的可能性,去进行其他活动。

3 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现状

3.1 学生为了成绩而学习体育。

随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逐年下降,引起了国家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由此产生了“体育中考”这一说法。体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苦练”体育,但在另一方面,它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为了成绩而进行身体锻炼,成绩合格后大多数人会因为曾经受过体育的“折磨”而第一时间放下体育,成绩不合格的更会因此而怨恨上体育,这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供了不小的阻碍。

3.2 体育教学中忽视个体差异。

当下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模式都是全体学生一概而论,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打破传统的刻板的体育教学模式,但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实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各部门、教师的配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用同样的方法让他们进行锻炼,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3]。因此,不合适的训练方法是不利于他们长期进行锻炼的。

3.3 学生无法真正熟练掌握某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

学生在学校期间上了十几年的体育课,依然无法熟练掌握某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无法对某一项或几项运动产生浓厚的体育兴趣。学生无法对运动项目保持兴趣,便无法将它带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习惯,也就无法坚持进行终身体育。

4 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4.1 努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不是为了成绩运动。

要想实现终身体育,运动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兴趣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之一,对人们参与运动的时间有很大的影响[4]。为了成绩而运动,可以在某一阶段达到足够的运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短期目标,但并不利于终身体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多样的教学手段,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运动兴趣的形成。体育竞赛的竞争性以及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多样的形式。青少年活泼好动,趣味游戏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游戏中。

4.2 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寻找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体育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可能是天生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在体育新课程实施后,专项教学逐渐被推广[5]。这种教学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综合考虑各方面身体素质的强弱,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运动项目。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因为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但学生本身毕竟不够成熟,在选择上可能更多的会根据一时的喜好进行选择,在深入接触某项运动后是否仍然坚持喜欢,这都是不能保证的。

4.3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努力将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落实到体育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无味,效率不高,学校应该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号召,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真正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兴趣养成习惯,习惯才有可能坚持终身。如果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传丽.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6):58-59.

[2]张贺. 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吉林体育学院,2012.

[3]陆舟华.校园体育文化对培养中小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研究[J].体育风尚,2019(04):235+237.

[4]傅建.运动兴趣的研究取向[J].体育与科学,2015,36(06):97-100.

[5]潘明.体育差异教学的误区与匡正[J].体育与科学,2006(04):87-90+93.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学校体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