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主题图优势 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2022-01-06林云帆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题图优势数学教学

林云帆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题辅助图,通过这些“主题辅助图”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教学氛围,增添数学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还能让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整合教学资源与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有效整合利用,进而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对此進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主题图;小学生;优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教学模式上,各个学科的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运用“主题图”开展数学教学,不仅可将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起来,同时还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主题图”开展辅助性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之处

首先,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趣,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理所应当的运用填鸭、灌输等应试教学法展开教学,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毫无趣味感,无法激发学生自身的参与兴趣。同时,数学学科具有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很难让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都比较浅薄的小学生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其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他们都没有重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长期只能在课堂中被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忽略了学生的本质需要,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最后,在开展“主题图”辅助教学时,多数教师都未明确认知道“主体图”教学的主要性,在教学中只是为了用主题图教学而进行教学,很难发挥出“主题图”教学的真正意义,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主题图”教学的教学策略

(1)合理运用“主题图”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教学模式下,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它相较于传统应试教学中运用文字教学,主题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丰富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主题图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并合理的呈现出现,教师要明确呈现内容的时间、环节与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实现主题图的真正意义,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1]。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本课的主题图呈现为几个小朋友在运用零用钱买书本、报纸等。在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这些主题图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书本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相关信息,教师提问:“同学们,图面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学生:“买卖商品的场景”教师继续提问:“那他们是运用什么东西来交换商品呢?”学生:“人民币”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国货币的样式吗?”这时出现有些摇头、有些点头的现象,教师此时就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本课内容。通过此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2)准确运用“主题图”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它一直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推进,“主题图”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不仅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有效丰富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主题图”的内涵,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到教学之中,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2]。

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这一内容时,本课的主题图是由几幅图片组成的,图片中妈妈带着女儿去买苹果,售货员阿姨告诉小女孩苹果重一千克……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主题图所蕴含的内容,借助主题图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主题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扮做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在游戏中帮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3)理论结合现实生活,有效改变、增减主题图

在新课改教学模式下,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最常出现的内容,通过主题图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添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书本中的知识点。但在教师开展“主题图”运用的过程中,不是多多运用主题图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掌握好“主题图”的正确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改编与增减主题图的内容,通过此方式让主题图更加符合课堂教学,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3]。

例如,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本课采用的主题图为“过年倒计时、等红绿灯、赛跑记时等”学生在看这些内容时,很难产生足够的学习热情,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为此,教师就可将图片换成学生看电影的时间、学生参加体育课的时间,通过此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结论:

综上所述,将主题图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能丰富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又能将课堂活动变得生活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海亮. 主题图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西南大学, 2020.

[2] 师小红. 主题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探研[J]. 成才之路, 2020(16):2.

[3] 张黎黎, 于悦. 小学数学教学主题图的分类及运用[J].  2021(2018-35):45-47.

猜你喜欢

主题图优势数学教学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有效利用主题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