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

2022-01-06黄霞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黄霞娟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将课堂转变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平台。初中数学更加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相比于初中其他课程来说,它对于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要求更加严格,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如定理证明,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思维还要有数学严密性。当今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如洪水猛兽般地闯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对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也带来了猛烈的冲击,信息社会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和一个三尺讲台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学生的实际需求,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开始逐渐步入教师们的教学生活。因此,如何在信息社会背景下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初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中,首先介绍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经过小学数学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这一科目也有了一定认识,初中数学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地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的有效开展对学习其他科目有积极作用,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由于每位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家庭教育环境都不相同,如何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合理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对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标准指出:“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多方面设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认为考试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就必须学什么。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出现了定位不准确,没有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虽然这种教学目标确立的方法可以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只强调学习结果,无限实现教学意义,也无法提高学生关于数学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识高度。

(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如果在讲授课程时,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学生不是主动的去发现知识,那课堂教学就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以问题、小故事导入,一方面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另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

二、探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的策略

(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教师广泛运用,通过多媒體,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一段视频、一张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教学方法的正确选用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社会对于目标培养的要求。

比如,教师在进行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用坐标表示二次平移》教学时,由于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与想象图像在坐标系中的运动情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语言叙述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认识,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之前学过的数轴这一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之处和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展示坐标系,使学生对坐标系有一个清晰的实物认识,在感知图形运动情况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纸张上自己绘画出一个坐标系和一个简单图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运动规则,使这个简单图形在坐标系中做简单运动,并用尺子规范画出运动之后的图形,通过学生一番动手练习之后,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好PPT向学生直观展示图形在坐标系的运动情况,使学生理解图形变化之后的坐标情况,变换之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大小关系,位置关系等等,让学生在动态展示过程中深刻体会该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虽然经过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数学与生活与密切联系的,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各方面的品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学生之间的发展程度与快慢仍固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一部分学生还无法将自己的身份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在上课时,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被其他无关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需要教师通过合理运用教学设施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氛围,引发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索欲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选用PPT的形式授课,通过精心设计PPT的顺序内容,将书本上枯燥无趣的数字变得生动,或者是在课前通过一段视频,来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数学背景意义和古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是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理论知识,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好奇心你的需要,也符合改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一个学习特点。

比如,教师在进行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教学时,作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的关键内容,也是学生从小学生的身份转换到初中生身份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章内容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小视频带领大家领会一下有理数的世界,视频包括本节课的一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初中数学有一个初步了解,消灭学生因为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不好而影响初中数学学习的顾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什么叫有理数,它与我们小学数学中学习的自然数有什么关系?”、“有理数如何表示?”、“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有理数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有理数对我们学习初中数学有什么作用?”等一些问题。在教室开始正式讲授时,学生带着问题答案去听课,学生是通过认真思考之后上课的,学生已经知道自己的听课重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知道,自然数属于有理数的一部分,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有理数可以在数轴上精确表示出来,有理数之间也是可以比较大小的等等,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有理数的理解。

[结束语]综上所诉,初中数学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对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和信息社会发展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是一种大势所趋,也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重大革新,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使用信息技术地教学手段,努力做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紧密联合起来,将数学知识有趣化,突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全方位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艳.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2]崔文亭,崔红岩.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 (06).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