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分析

2022-01-06李邦容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提升策略学困生

李邦容

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不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需要熟练深刻的掌握这门学科。但是由于数学知识比较复杂难理解,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特别吃力,这样就导致学困生就无法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对他们的重视,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从本质是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对教师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高中阶段的招生人数持续增加,班级中难免会有一些学困生,怎样有效的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是现阶段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教学问题。高中数学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它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但是,随着班级学困生人数的逐渐增多,学生们对一些抽象复杂的定理和公式还不能形成透彻的理解与掌握。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阐述了有效提升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追根究底,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高中数学科目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们不能单纯的依靠死记硬背去理解和掌握,只有结合科学合理的方法,才会真正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但是很多学困生经常依赖死记硬背,造成学习没有头绪。其二,学生缺乏扎实的学习基础。学生们在小学以及初中时期没有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造成他们在高中阶段时面对更加深奥和抽象的知识时,无从下手,长期下去就会成为学困生。其三,学生们没有学习自信。高中时期的数学相对于初中阶段,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理解水平差的学生们因为几次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就会严重的挫败自己的学习信心,阻碍他们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

1.扎实数学基础知识

高中数学教材中各种基础定义、公式是正确解决应用难题的本质,学困生们只有扎实自己的理论基础知识,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1]。比如,在为学生们讲解《数列》的时候,数列是具有独立性的章节,并且它在高考中占据的分数也比较多,经常会出现在选择以及填空题中,很多运用题也经常会以考察数列知识的形式存在。数列知识是非常典型的可多种知识交叉的内容,它能被用作考察其他内容的基础,间接观察学生对数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常情况下,数列会与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相融合,在实际解决运用题的过程中,把具有不同难度的数列知识相融合,使学困生们理解和掌握数列基础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运用知识的水平。

2.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为了能有效的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们要结合一些科学正确的学习技巧并且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们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听课之前要提前课前预习,将教师课堂要讲解的知识进行提前学习,这样在听讲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其次,还要养成记课堂笔记的好习惯,将学习重点和难点记录下来,这样在课下时方便翻阅笔记,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在学习完一章知识以后,要及时对知识点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集合》章节以后,教师们要把关于全集、子集、交集等知识归纳整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这样方便学生们对章节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结合启发式教学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具备主动思维分析的水平,不会科学的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学生们不能主动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其二,不能准确的确定问题的考察点。针对这样的现象,数学教师要运用有目的性的方法去启发和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形式,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启发式的教学其实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方法,它依靠教师的问题去实现,主要是教师们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为学生们引出学习内容,增加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行启发式教学的时候,教师们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们去控制教师的教学进度。比如,在为学生们讲解《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们回忆关于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让学生们思考,锐角三角函数是否可以用来代表其他类型的角的函数。在这个问题之下就引出了教学的内容。运用这样的方法,教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回忆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4.确定科学的目标

对于班级中的学困生,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们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困生在教师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一步步找回学习自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例如,在为学生们讲解《等差数列》的时候,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们掌握数列的规律。这时,教师就能从最简单的数列中入手,逐渐的增加难度,使学困生也可以一步步提升学习信心,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会随之增强。另外,教师还需要为学困生设计考试目标,比如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可以稳步的提升5分,在学生们实现自己的目標时,学习信心也会不断提升,逐渐也会走出学习困难的阴影,形成良好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是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组成,教师们要格外的重视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用公平平等的态度认真的对待每个学生。在给予学困生帮助的时候,教师们要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学困生的特点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生们的实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只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困生们突破学习难题,科学的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守磊.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1(49):189.

[2]张永益.关注重点,全面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5):65+67.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提升策略学困生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