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问题研究

2022-01-06唐丽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课程教学高职

唐丽丽

摘要: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经说过各个院校要做到以书育人、化人的地步,高校的思想政治的工作要自觉加强,要让每个学科的课程理论和思政课程一同发展,共同携手进步,要合理的利用课堂育人的教学渠道传播好中国文化。目前,高职院校将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的基础课程被列入了学生的必选学科,很容易让学生受到外国不良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产生了错误的世界、人生和价值的观念。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应如何发展培养人才,如何给力的发挥育人的效果来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提高师生学习文化的热情,这已经成为高校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何为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的概念是在2014年出现的,它是指将不同学科的课程和政治思想理论课融合在一起来构建全课程和全员的教书育人的宏图,来发挥政治思想的教育作用,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思政课程能够在教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很好将政治思想意识潜移默化的渗入传输给学生来实现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的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的专业素养,使思政的教育更加人性化。

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特性

现在的公共英语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内学生的必修课,它的传播覆盖范围非常的广泛,教学课时长。如果在公共英语的课程中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进去,再经过长期的熏陶渗透,就能够将教学的效果充分地体现出来。公共英语课程是连接外国文化的桥梁,如果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探究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跨国的交际手腕和文化的分辨力,自然而然的就能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也能够将英语教学的思想和人文学识提升一个高度。课程思政的开展是新时代对高职院校英语公共课程的考验,也是使命,是时候应该让它发挥主战场的力量。

三、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问题

(一)公共英语课程对思政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度

思政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德养人。现在很多的公共英语教材可能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完全没有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内容涵义,这思政元素的严重缺乏导致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完全被体现出来。很多的教师喜欢将目光放在对英语知识点的解说中和如何提高英语的技能等的教学中。这种对教材关注度的缺乏使得他们完全意识不到思政教育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何意义,它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这样完全的遏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使得教学和思政的理念很难统一在一起相结合,只是单方面的将英语的专业性体现出来,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不知从何下手。

(二)公共英语课的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度不高

我们高校的很多英语教师由于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度不高,没有明白了解到在公共英语课程对学生传播思政知识教育的影响力度,几乎很少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思政的知识进行教育,只是将侧重点放在英语的口语和语法的学习上,没有深入地去分析思政的元素和它的独特性,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思政教育,完全无法将公共的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得思政的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沿角落,它的功能就无法得到全方面的发挥。

(三)缺乏营造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氛围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很喜欢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接受思政知识,增加对思政学习的兴趣。所以,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思政教育的和谐发展就缺乏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场所来发挥它的教育用处,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只是喜欢营造单方面公共英语知识的培养认知的场所,课程教学过去单调空洞,让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和排斥感。没有多方面的引入思政的知识进行生动有趣的讲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培养学生的实际解決问题的能力,来提高他们思政的意识。这样的单调的教学氛围自然就不利于思政教育的发展,挡住了思政发展的前进的道路。

四、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增强的途径措施

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要同时兼顾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协助学生懂得更好地去提高职业技能,以便于快速的适应现实的职业生活。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已经成为思政建设的一个重大教学目标。

(一)增加公共英语课程的师资力量

想要更好的建设实施公共英语课程的建设目标,就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让每个教师要监督落实到位,这是对英语教师的品德育人能力的一种检验。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想达成这个建设目标就要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思政育人的意识,要懂得将公共英语的思政课程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要符合院校的教学知识体系的需求,要懂得灵活地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运用到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育培养学生的懂得如何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科学的方法去推动思政课程的进步。

(二)教师要懂得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进行融合

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师要尽到教师的职责,在备课前要深入的进行课题研究,将中国文化的思政元素充分的挖掘出来应用到课堂上。要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行教学,让学生放松自己的心态更好地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可以引用中国的经典典故、寓言故事等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讨论,来开展学生的思政意识。

(三)融合各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有着很多的专业学科,如护理专业、英语专业、物流专业等,这些不同的专业领域要求学生要有相对应的职业精神操守。我们就以公共英语课程为例。负责英语课程的教师应该懂得学会将各专业的特点跟教师素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学生不同专业的道德职业精神。如在给历史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建议增加有关历史方面的故事情节介绍,如孔融让梨的故事突出遵守公序良俗的精神。给护士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可介绍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要坚守自己的职业岗位,要有负责任的职业精神。通过这些经典事迹来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意识,让学生在学生英语的同时,能够了解这些典型职业者的品质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互动

21世纪的今天是互联网盛行的社会,高职院校要懂得利用互联网的工具进行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和线下进行学问的交流,从而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觉的学习融会贯通在一起,让教学变得多样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思政教育有关的英语素材通过作业的方法发送学生,让学生既能巩固英语知识点又能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课外时间,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跟学生交流思政课程学习的问题,可教会学生懂得运用网络工具来增加自己的学识,可以通过互联网用英语翻译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等来感受祖国的伟大。这样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潜移默化地将思政理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必须要重视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问题,要懂得利用院校自身的教学特色,根据学生的思想诉求来加强牢固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概念,扩大师资队伍来重新设计优化公共英语教材,规划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工具等进行创新和改革,将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放在首位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自身的思维分辨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来为社会培养高素养、高技能水平的人才,来履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陈静.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校园英语,2020(23):48-49.

[2]张静波.“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12):193.

[3]田妲妮.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析[J].长江丛刊,2020(13):188-189.

[4]孙建伟.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2):79.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