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2022-01-06玉爱金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玉爱金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有效缓解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对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繁重的课业压力让广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苦不堪言。小学阶段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期,繁重的课业压力不仅不能带来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反而会让素质教育蒙尘。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业负担过于繁重会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而且也难以长久维持学习兴趣。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案,以便落实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上学期间,学生处于台下听的被动学习状态,这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难以激发其参与问题思考的积极性,导致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难以实现。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没有足够多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对语文语言教学的范围界定得非常窄,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学习。其间师生语言教学仅限于问答、诵读、表演和游戏等形式。例如,在问答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答案与最佳答案相结合,而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仅限于基本的问答环节,同时教师为了更好地控制课程进度,让学生问答的频率相对减少,这将导致互动效果难以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语文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间的互动,当前在语文课堂上留给学生互动的时间相对缩减,这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难以在互动中逐渐规范。同时,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下会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做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把握教学重点

只有想学,才能学好。在小学阶段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和争论中发现问题,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提高。这在儿童心理上也是一种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让自己能够产生影响他人的自豪感,同时在交流和互助中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只有把学生自主的行动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灌输为主动输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领学生学习方向的导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序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展开讨论。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部编版教材的编写要求和明确的备课指导来安排学生的合作式学习内容,紧抓单元要素以及人文主题,并结合课后语文要素的提示内容来安排合作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发挥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中不过分偏离教学目标,整个合作式学习就像一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驾驭的小船,学生负责在合作中整合节奏奋力划桨,而教师则充当小船的舵手掌握前进方向。

(二)运用多种课堂评价方式保障课堂练习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减”与“增”的辩证关系。教师对课件盲目地引用和拓展以及缺乏系统的解析说明、无效的课堂问答环节,还有平时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情境对话等都可以列入“减”的范畴中。而必要的课堂练习是加深学生对课堂重点理解,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的重要抓手,不仅不能减,还要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地“增”。在小学三年级以后,教材统编练习册中有大量的能力培养和测试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完成课文精讲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练习进行筛选,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大大地减轻学生的课堂负担。在小学五、六年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安排结构能力和细节把控技巧两个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在大作文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安排结构能力,教师需要在平时的课文精讲中细致拆分课文的结构要素,通过课后学生的作文练习,逐渐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要点。在那些偏重细节描写的课文精讲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细节描写的著名段落,从语言、肖像或动作中自己动笔刻画练习,鼓励学生模仿这些名篇佳作来创作自己的作品。经过这种刻意的练习,小学阶段的作文结构和细节才能更好地被学生内化、吸收和掌握。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当前的教学模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媒体逐渐成为教师首选的教学工具,这使得教学条件非常便利。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得以创建具有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的课堂体验更加丰富,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比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一文时。这篇文章以文言文的方式讲述了两个儿童争论太阳在哪个时间段离人类近,哪个时间段离人类远的故事。对于文言文,很多学生心存抵触,这是因为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到不习惯,所以教师要避免直接布置背诵课文的任务,否则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借助多媒体围绕日出、日中和日落创设情境,搭配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对这篇课文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就会降低其背诵课文的难度,提高背诵效率,还能让学生明白课文所要讲述的道理,并且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

(四)“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安排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绝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的总量,让学生回家无事可做。减少硬性的课后作业安排,可以要求小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掌握字词、书写笔画,这样重复的机械练习少了,却能适当增加“家校共育”的互动场景。机械繁复的书面作业减少了,省出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增强体质,增加孩子与家长之间轻松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以及“家校互动”式教学的全面展开。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普及,小学语文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首要问题。在教学期间要想落实减负提质目标,适当精简和剔除与教学毫无联系的内容,结合教学主题,融入有实际意义的资源,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以便落实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晓艳.减负增效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8(37):103-104.

[2]薛一帆.談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195.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