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浅谈

2022-01-05喻玮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喻玮

摘要:近年来,万圣节、平安夜及圣诞节等“洋节日”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日益提升,并且出现了“低龄化”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于“洋节日”和“洋文化”的重视程度及参与热情呈现出上升趋势,问他们有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及相关习俗他们却答不出一二。究其原因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传承传播较为浅薄,课本教材上西方文化的深入讲解等。传统文化对华夏民族来说是历史的瑰宝,民族的传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将其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唤醒他们的爱国意识。鉴于此,本文将以小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作为撰文切入点,结合笔者实践教学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下阶段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内容可以用“集百家之长”来形容,不仅有我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唐诗宋词、近现代的文学作品节选,还有西方文学经典作品节选,内容较为充实且具有层次。但是,中西结合教材内容在为学生们打开“另一扇窗”的同时,也让他们过早的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学生会因文化辨析能力较弱所产生一种“西方文化过于先进”的错觉,从而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养成。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及深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需要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积极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传统文化学习传承热情,以下是笔者的浅识拙见。

一、让传统文化在汉字书写中得以体现

汉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交流学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字,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常常只是引导学生完成文字的书写忽略了汉字演变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常常被我们忽略。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从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汉字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学生们逐步领悟我国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以此激发他们的传统文化学习传承的热情,将会有效改善目前“西强东弱”的学生文化认知情况。

例如:在教学“家”一字的时候,课堂教学之处,我并没有直接带着学生们直接进行“家”字读法的练习,笔划的拆分等工作,而是问他们: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家”字是怎样来的吗?学生们听了后纷纷答到:想,它怎么来的啊。见此,我便继续说到:“家”字是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读作jia,发三声,最早出现在诞生于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中,它的本意指的是“住所或屋内”,在史记中有所记载,《史记·乐毅列传》:“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引申为安家落户、定居,家还可引申为自己家庭的住房、室内及机关部队等单位的住地等意。学生们听完解释,虽然听的大概明白,但是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及崇拜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对这样的文字教学很感兴趣。沉淀了几分钟后,我便带着他们开始进行“家”字的书写工作,对他们说:“家”字共分为两部分,同学们请在本子上写出上半部分“宀”,你们觉得“家”字的上半部分像什么呢?同学们纷纷回答想盖子、房顶、屋顶等等。我听后笑了笑肯定了他们的发言之后,便带着他们进行下半部分的书写和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下半部分“豕”像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到:像一个刚刚起床的人,弯着腰,这两部分组合起来就像一个人在一个建筑的里面刚睡醒弯着腰一样。我则顺势说到:这不就是“家”吗?学生们听后纷纷点头,本堂课的教學一下子充实了起来。

二、以阅读为引,促成传统文化的课堂交流

除了汉字书写中的传统文化融入,我们还需要立足课本内容将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相融合,让学生们在阅读中通过自己的眼睛及大脑完成传统文化的感知及思考,进而促成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时,我在带领学生学习阅读内容的同时,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并思考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小A同学发言说:我们班级的同学大都是汉族,汉族同学的学校不像其他民族一样具有那么多的民族特色,有那么多的色彩及特殊布置,我们的学校更加偏向于简约和现代。小B同学说:据我爸爸说,汉族的春节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但是就有部分少数民族的春节不是正月初一,比如土家族,他们民族的春节正日是腊月二十九,壮族的春节是每年农历的年三十到正月初二,共三天。小C同学说:除了他们说的,我还知道南方人在元宵节喜欢吃汤圆,大都是咸味的,北方人在元宵节吃元宵,大都是甜味的,元宵和汤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两种东西,虽然是在一个国家,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国家才显得十分特别且具有无尽的朝气。

听着他们关于生活的讨论,我不仅感叹同学们对于生活观察的细致与传统文化知识积累的丰富程度。看来,以阅读为基础,引发他们的讨论,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将传统文化彼此互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改变原有课堂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当中,借助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将传统文化在汉字书写、阅读教学中紧密融入,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交流与补充的舞台,以此唤醒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帮助他们在这个文化融合的社会环境中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在深入学习中促成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怡.浅析部编版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选文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上),2021(11):156-157.

[2]丁炜,陈怡璇.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百年变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0):128-135.

[3]孙香华.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文学教育(下),2021(09):188-18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