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2-01-05康淑真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失眠症穴位统计学

康淑真

失眠症是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1]。但脑卒中后失眠症发病率国内外有所不同,陈璇等[2]报道显示,卒中后急性期失眠症发生率约46%,国外有研究报道的数据为78%[3]。如不及时予以干预,不仅可降低人体免疫力,而且可影响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康复速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如何对脑卒中失眠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穴位按摩在很多疾病中的应用均较有效。内病外治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法丰富独特。中医经络学认为,穴位是经络的组成部分,而经络又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表里、通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外与皮肤肌腠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按摩人体穴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按摩头部穴位,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调整神经兴奋与紧张状态,使睡眠正常[5]。但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报道鲜见。笔者对脑卒中失眠症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6]《神经病学》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诊断;(2)符合文献[7]《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3)卒中前无失眠,卒中后出现失眠;(4)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治疗;(5)无血液疾病,无内分泌及严重肝肾疾病;(6)无严重心脏病,未安装心脏起搏器;(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排除标准:(1)严重脑水肿、颅内高压、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2)有消化道大面积溃疡,血栓性静脉炎;(3)合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及精神病;(4)根据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量表)显示有认知功能障碍;(5)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80岁,平均(66.70±2.97)岁;病程1~12个月,平均(5.93±0.73)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9~83岁,平均(69.27±2.74)岁;病程1~13个月,平均(6.11±0.65)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以失眠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方法为主题,对患者开展集体教育,使患者在主观上能够对自身情况有正确的认识。(2)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倾诉心中的不安和焦虑,并积极解答患者的疑虑,从而了解患者失眠的真正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并且联合家属安慰支持患者。(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环境安静、病房整洁,温度和湿度适宜,光线柔和,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干燥,枕头柔软,高度适中。护理工作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午睡时间,午睡时间不要超过1 h。(4)饮食调护。指导患者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并适当食用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护理,具体如下,先让患者躺好或坐好,头下垫治疗巾,然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头部按摩:(1)推上星(从印堂到上星36次),询问患者力度是否适宜。(2)推头维(从印堂到头维36次)。(3)抹眉(从攒竹到丝竹空36次)。(4)梳理太阳经,双手指端交叉梳头额10~20次。(5)扣印堂36次。(6)扣百会36次。(7)揉太阳穴,顺逆时针各10次。(8)轻拍头部3 min,(前额-左太阳穴、前额-右太阳穴,前额-额顶)。(9)按风池5~10次。(10)按肩井5~10次。头部按摩之后进行特殊穴位的按摩,一指禅推法与揉按法施于翳风、风池、安眠、涌泉、神门、照海、四神聪、三阴交等穴,每穴各10次,以透热、麻、酸胀的感觉为度,由轻到重。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询问患者的感觉,若有不适,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结束后询问患者是否有身心放松的感觉,按摩1次/d,并对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连续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1989年由Buysse等提出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患者睡眠质量,PSQI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α=0.83)和重测信度(r=0.85),评价指标包含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0~3分,总分0~2l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8]。干预前1 d发放PSQI量表,说明填写方法后,嘱患者自行填写,有填写困难者,由研究者朗读,听取研究对象意见后,代为填写。干预1个月后再次发放PSQI量表,用同样的方法收集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数据。

护理效果:根据PSQI减分率评价护理效果,痊愈:PSQI减分率≥75%;显效:PSQI减分率50%~74%;有效:PSQI减分率25%~49%;无效:PSQI减分率<2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s)]

组别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n=30) 2.40±0.49 1.23±0.21 2.49±0.51 1.53±0.68 2.38±0.50 1.47±0.63 2.34±0.51 1.10±0.15对照组(n=30) 2.46±0.40 2.13±0.33 2.51±0.50 2.10±0.66 2.42±0.49 2.03±0.65 2.56±0.48 1.70±0.30 t值 -0.601 -4.498 -0.595 -3.267 -0.404 -3.381 -0.354 -2.991 P值 0.549 0.000 0.553 0.002 0.687 0.001 0.207 0.004

表2 (续)

3 讨论

3.1 脑卒中患者伴失眠症的发生原因

脑卒中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比其他类型患者失眠症发生率高[9]。其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脑卒中疾病本身对脑神经的损害:(1)脑卒中损害下丘脑或第三脑室侧壁,会产生持久昏睡;(2)脑卒中直接损害睡眠与觉醒系统;(3)脑血管的压力、颅压增高、病灶刺激等引起的头痛、呕吐及其他不适,丘脑病变所致患肢疼痛均可使觉醒中枢兴奋,睡眠中枢抑制[10]。其次,脑卒中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老年人自身均存在失眠、睡眠时间减少等现象,与其年龄增长、身体节律变化有关,且老年患者睡眠潜伏期长、深睡眠时间少,且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对住院睡眠环境的要求更高,但病房医疗监护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声音,以及同室病友的呻吟声、打电话声、鼾声、开门声、陪护人员的谈话声和脚步声等均可对睡眠造成干扰[11-12]。对于一些大面积梗死或脑出血量大的患者,脱水降颅压药物需要定时(每隔6~8 小时应用1次)应用,夜间应用1~2 次,从而对患者的睡眠造成干扰。除此之外,脑卒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和自理能力受损,自我价值感降低,担心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经济支持不足等原因,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由此可见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引起失眠症的发生。

3.2 穴位按摩的作用机制

穴位按摩是一种中医护理手段,通过结合患者病症刺激其特点穴位,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活血通气、调整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13]。此外,穴位按摩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易于接受等优点[14]。首先,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促使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能量向良性方向运行,从而起到调理阴阳的作用,阴平阳秘,人体正气充足,可驱邪扶正[15]。另外,穴位按摩可以放松局部肌肉,解除疲劳[16]。百会穴属于督脉,位于巅顶三阳五会,督脉入路络脑,总督一身之阳经;神门穴分别位于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而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以上穴位联合运用,共奏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安神利眠之功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17]。最后,穴位按摩通过以上作用实现宁心安神的目的。

3.3 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失眠症患者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脑卒中失眠症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干预,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不寐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脏腑失和、神魂失守[18]。有研究表明,穴位按摩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及肌肉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19]。中医还认为患者所产生的负性情绪是受气机郁滞、情志内伤所影响,不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20]。头部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百汇、印堂、头维、太阳穴、风池穴等穴位,疏通全身经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疏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使其身心放松,情志舒畅,促进患者睡眠。

综上所述,脑卒中失眠症患者应用穴位按摩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的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失眠症穴位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失眠症的发病机制与中西医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