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服务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析

2022-01-04刘红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作业设计有效性

刘红艳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数学作业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而应是学生喜欢、乐于主动探究的舞台,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数学作业,使数学作业活起来、动起来,这样学生就会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作业中。

关键词:课后服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实施,设计出新型的数学作业,成了教师群体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教师布置数学作业多数以“练”为主,形式单一陈旧,内容缺乏人文色彩和应用意识。更有甚者,以“题海”战术为作业导向,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对无尽的作业产生了厌恶甚至敌对。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需要对作业有全新的认识,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那么,一线老师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布置一些形式多样,贴近孩子们生活而且富于探索性的作业呢?

1追求变式,发展高阶思维

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不仅要在课堂中关注,更要在作业设计中凸显。通过作业的巩固,引领学生从“会想”走向“深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促进高阶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发展。因此,作业设计的内容要有层次,更要注重题目的变式,从一道题目展开思考,层层递进,在思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用“1~5五个数字”设计作业:要求一,从中选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再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这是计算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二,要使积的末尾为0,不计算,写出算式(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由技能的掌握走向数学的推理);要求三,可以启发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最大乘积”的探究(由尝试计算到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建构规律模型);要求四,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最小的乘积”(在类比迁移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可以让学生任意选5个数字,设计类似的作业,层层递进,在系列变式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2创设趣味性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会感到学习数学存在困难,产生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适当地加入趣味性内容,调动学生写作业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计不同的模拟买卖场景,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3让生活融入作业。由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让

学生打好数学基础,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关联,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数学知识中的生活问题,让生活和数学进行融合,在学生获得知识巩固以及熟悉概念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而且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高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元角分》一课之后,单纯的货币单位换算以及加减作业很难让学生熟悉货币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布置去超市购物的作业,让学生自己付钱并且观察收银员的找零,同时对支付的钱数、商品的价格以及找零的钱数进行记录,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货币的换算以及加减;在学习长度的测量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家里物体的长度,比如窗户各边的长度、柜子的长宽高等等,并且进行记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长度的概念,而且这种练习还能够应用到日后的面积以及体积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关联,从而得到思维上的拓展。

4展示“作业产品”,体验成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会自主进行意义建构。数学作业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应当成为学生主动提高的途径。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展示作业成果的舞台。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业的设计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层次,这样才能使存在不同差异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自我展示。例如,在学习了“认识钟表”后,教师设计了以下自我展示的作业:1.用钟表教具拨出时间,进行操作展示;2.用钟表教具教学生时间知识,进行辅导展示;3.画出周六的时间安排,进行绘画展示。以上作业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有选择地进行展示。数学知识并不是枯燥的数字,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作业产品的展示,可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设计的作业要具有合作性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作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需要同学、家长、老师合作来完成。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增进同学之情、师生之情、家人之情,使作业具有浓浓的“情感”。如自制一张数学转盘,可让学生回家与家長合作制作出模型,与家里人进行数学游戏。再比如设计一些“我们比一比口算”“解决问题我最棒”等作业。这类需要与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给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了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更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升华起到促进作用。

结语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趣、生动、多元化的数学作业,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芳.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小学数学减负[J].天津教育,2021(23):112-113.

[2]马海英.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2.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作业设计有效性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