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2022-01-04毕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提升策略教学质量

毕伟

摘要 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地理学科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可以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很多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通常会认为地理知识较难,对很多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如何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地理和语文,数学等学科有着一定的区别,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課本当中包含很多抽象的地理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好的思维能力。抽象性的地理知识虽然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却无法让学生亲眼看到,本身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畏难心理,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导致课堂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可以保证课堂的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交流,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友谊,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初中生更加喜欢地理教师,才会自主的学习地理知识。比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地球仪。很多初中生在生活当中已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地球仪时可以此设置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交流讨论,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为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同学们已经知道教师拿的是地球仪,但是请问同学们知道地球仪是按照怎样的比例尺进行缩小的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盲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讨论和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的地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合理的划分层次,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业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这一刻的内容时,首先需要对学生合理的划分层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划分第一层次,需要掌握地图中内容以及不同的地形,地势,这是最基本的学习要求。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课本的重要知识点,为学生积极的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自主的探究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划分为第二层次,第二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还要自主的完成课堂的练习题。地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分为第三层次,这一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课堂的基础教学内容,增强地理知识的基础掌握能力,才能不断的提升地理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三、生活化教学方式

在初中地理课本中涉及到很多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初中生而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够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密切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理解地理知识,降低地理的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海陆的变迁”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内容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还可以相应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遇到地震时应该怎样逃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技巧,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再比如,在学习“交通运输”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地说出自己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并说出这些交通工具之间的区别,比如:“飞机速度很快,但是飞机票的价格要比汽车,火车的价格高很,”让学生结合教师的举例进行自主的探究和交流,通过生活化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2]。

四、采用合理的方法攻克地理教学难题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开展地理教学,这不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地理知识,导致课堂的教学量都很大,无法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对地理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的设置教学的难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有效的拓展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也要难度适中,如果遇到一些教学的难点问题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的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防止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注重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比如地理习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经典的题目,在题目中展示地区的某种现象,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复杂的地理现象的原因,这时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题目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一内容。比如人口的分布、地势地形、降水情况、干湿差异、温度带等内容,使得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出综合性的分析,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产生某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分析问题,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由此可知,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的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框架,使明确各种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在总结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问题,应该进行及时的解决,帮助学生深入的掌握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分析更多的地理有效学习方式和技能,提升地理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为了增强初中地理教学质量,需要遵循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设置完善的教学计划,采用有效的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要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才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宏伟.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 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7):149-150.

[2]陈林烽.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2019:3.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提升策略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