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略
——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例

2021-12-31朱美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字义形体语文课程

遇 旻,朱美艳

(1.银川市实验小学,宁夏 银川 750001;2.银川市阅海一小,宁夏 银川 750002)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要看到,汉字是学习与掌握汉语书面语的前提与基础,语文课程在实施中必须要以学生对汉字的正确认读与规范使用为根基。同时,作为世界上自诞生后就一直流传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在其形体中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与价值内蕴,而作为人文社科类的语文课程更应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与传承、传承这些悠久优秀文化。就是说,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语文课程在实施中既要发展学生正确认读、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正确认知与深刻理解,从而使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也要看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念、生存智慧、行为准则、人生态度、交往原则等宝贵精神财富。这些丰富多样的宝贵精神财富,理应成为语文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时的重要元素,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思想,由于其“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1],更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组成。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还要看到,语文课程要发挥自身在丰富学生思想情感、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积极能动作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就应依据语文课程特征并积极发掘自身具有的丰富文化因素,在汉字教学中相机渗透与有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识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在汉字形体结构教学中,应渗透与有机融入“讲仁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恰当处理,强调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彼此关爱,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的“讲仁爱”优秀文化传统。对此重大社会与伦理命题,孔子明确提出了“仁者爱人”这一富有普适性的社会行为准则与道德要求,表明只有那些“爱人者”才可以真正称之为“仁者”。同样,在孟子看来:“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强调只有做到一个真正“爱人”的仁者,才能进而成为令人敬仰的君子。千百年来,在“仁者爱人”价值观直接影响之下,不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观念成为人人信奉的人生格言,也使得“礼主刑辅”、“刑期于无刑”等文化传统成为执政者施行“仁政”的认识基础。从中国实现文化史发展来看,“仁”作为传统伦理五常之一与高度重视“讲仁爱”传统文化,就构成了“以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为主要内涵的道德情感、道德规范、道德品质”,并进而成了“人们处理人际关系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础”[3],直接推动了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中华民族“讲仁爱”优秀文化传统与伦理思想在汉字形体结构中有着充分与具体的体现,深刻反映出我国古人对“仁者爱人”观念的自觉追求与不懈努力。譬如就“仁”字的形体结构来看,“仁者爱人”这一基本文化意义就是通过两人之间存在着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具体表现出的,即所谓“仁者”就是那些能够做到在两人之间相互关心、彼此理解、患难与共的人。显然,在“仁”字的形体构成中就突显出人与人相互之间这一核心因素,从而具体而形象地反映出古人对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与行为追求。也正因如此,汉语中就有了仁心、仁慈、仁爱、仁义、仁人、仁政等众多词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并使“讲仁爱”成为每个人的行动准则与自觉遵循。再如“武”字,《说文解字》与后世文字学家都以“止戈”来解释其字义,这就从其形体构成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情感,并颇为清晰地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伟大智慧。还如親(亲的繁体)字,其基本字义是指有着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且经常性地生活在一起的人。故此,《说文解字》中就解释道:“亲,至也。从见,亲声。”《广雅》则形象地阐释说:“亲,近也。”显然,现代汉语语汇中亲人、亲爱、亲近、亲热、亲密、亲民等众多词语中“亲”的意义,是完全可以从“亲”的形体结构与本义中看出,具体反映出我国古人对亲的形象化认识。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恤、悌、怜、悯、忆与思、想、忠、念、恋等众多汉字的形体结构中,较为清晰地看出我国古人对“讲仁爱”的认识、认可与追求,因为这些汉字所表达的字义都与人的内心情感有关,从而揭示出人的外部行为与内心情感之间具有的必然联系。以上数例均表明,我国“讲仁爱”的传统价值追求、行为取向都渗透在较多汉字的形体结构之中。在汉字课程与教学中,教师自然就可以也能够通过对这些汉字形体结构予以必要辨析与揭示,从而显现出它们所蕴含着的极为博大精深的“讲仁爱”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二、在汉字形体结构教学中,应渗透与有机融入“重民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民本”思想是我国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历代治国理政的优秀文化传统。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认识基础上必然得出的以民为本的执政价值观。具体看,这一执政价值观又具体包含着“执政为民”“ 富民利民”“ 取信于民”“开民言路”等众多丰富内涵[4],成为今天依然对我们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

在尊崇“执政为民”与“富民利民”优秀文化传统观念下,古人在治国安邦时极为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始终强调“民以食为天”。具体讲则是,历史悠久的“以民为本”价值观立足于“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一根本认识,历代英明的执政者都一再强调只有做到爱民、恤民、安民、富民,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众多政治家与思想家都提出与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突显出民众安居乐业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同时也使得民本思想深入人心,源远流长。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以民为本”思想特别是“民以食为天”传统观念也具体反映在汉字体系之中。具体看,就是汉字中表现食物(包括作为偏旁“饣”与“飠”所组成的汉字)的汉字数量(字族)显得颇为庞大,从多方面显示出“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譬如饺、饼、馒、饭、馅、馄、餻(同糕)、馍等众多汉字,从其形体结构上就具体反映出我国古代基于发达农业基础上而创造(产生)出的众多食物类型,也直观体现出古人对“民以食为天”的深度感知与深刻认识。再如表示食物加工的饮、饪、馏、餐、饲、馔、馈、饰、饯等众多汉字,也具体地反映出我国古代对众多食物具有丰富多样的加工制作方法,并客观显示出古人对“民以食为天”理念有着切切实实的践行。据此汉字形体组成之特征,语文课程在汉字教学中就可通过具体解析这些汉字的形旁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在引导与指导学生有效认读汉字之时同步使他们具体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绚丽的农业文明与“食不厌精”的生活态度,并进而充分理解体现于“民以食为天”认识基础上“重民本”的优秀文化传统。同理,语文教师在教学烤、炒、煮、蒸、熘、熬、烹、煲等表示食物加工制作的汉字与引导学生认读碗、杯、盆、砵、钵、缸等表示盛装食物器皿的众多汉字时,就可通过其形旁火(灬)、石、木等部首字来具体揭示这些汉字的字义,并从中认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从而实现在优秀文化传承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字、理解汉字与规范使用汉字的教学目的。

在历史悠久的重视“取信于民”与“开民言路”文化传统中,古人极为尊崇的就是讲求诚信与广开言路。这是由于在儒家看来,要取信于民就必须要广开言路,而广开言路就是为了体察民情民意,这是执政根基与治国之要。因此,当子贡向孔子问政时,孔子回答说就要做好“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三件事。当子贡再问:如不得已而要去掉一个呢?孔子回答说是“去兵”。子贡再次追问道:如果要再去掉一个呢?孔子则坚定地回答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显然,儒家代表人物把“取信于民”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注重“取信于民”而“开民言路”执政观念与价值取向等优秀文化传统,自然也在汉字形体结构有着具体而深刻地体现。例如在仙、优、伟、仪、伦等这些形容个体出类拔萃的汉字中与表示人们言语行为的讲、说、语、让、评、让、议、论、请、谋、谈等汉字中,都时时处处与心口如一、诚实做人等文化意义密切联系在一起。这就启示我们,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把握这些汉字形体中所折射出的“取信于民”“开民言路”治国理政优秀传统文化,就有助于帮助学生真正坚定文化自信并形成正确价值观。

三、在汉字形体结构教学中,应渗透与有机融入“守诚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华民族传统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执政者应当以“守诚信”来“取信于民”,个体也应当以“守诚信”来“安身立命”。就后者而言,数千年来无数民众特别是普通劳动者始终都把讲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明确提出并努力践行,从而使“守诚信”深深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每个人的血液之中,进而既成为每个个体安身立命之所在、进德修业之根本,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应遵守的交往原则与人际关系得以长期维系以及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道德基石。正由于“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使得“商鞅徙木立信”“季布一诺千金”等动人故事流传千秋,彪炳史册,成为后世无数人仿效和践行的对象。

与“讲仁爱”“重民本”价值观在汉字形体中有着具体体现一样,“守诚信”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在精神也在汉字形体结构中有着充分体现。譬如就“诚”与“信”二字构成与字义来看,《说文解字》对二者是互解互释的:“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显然,“诚”与“信”两字都表示做人做事要做到真实真诚,而真实与真诚又与人的言语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就“诚”这一形声字看,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这一字义就是通过形旁“言”(讠)来得到充分表现的,意即所谓“诚”或对“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说老实话与做老实人。而“信”作为会意字,在形体结构上表现为从人从言,其表达的基本字义就是要求每个人对自己说出来的话要做到真实不欺并敢于负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人要言而有信或古语所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依据以上对“诚”与“信”两字的分析来看,“守诚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在“诚”与“信”这两个汉字的形体结构中就有着充分与具体的直接体现,从而提醒每个人在认读与使用“诚”“信”两个汉字时就要时时处处反省自己: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自己是否自觉践行言出必诺?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一诺千金?……如此这般,“守诚信”优秀文化传统就可在学生对汉字的认读与书写实践中得到有效传承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或者说,仅仅从“诚”“信”二字的形体结构中,我们就可理解古人一再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等名言警句的重要性,并时时刻刻警醒着每个人在交流交往中都要“守诚信”。这就清晰表明,在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中,教师应在辨析与解读“诚”与“信”等汉字的形体结构中相机渗透与有机融入“守诚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外,“守诚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可相机渗透在证、诤、诫、诲等汉字的形体结构教学之中,因为这些汉字也是通过各自的形旁来内含着对个体言语行为的基本与必要的道德要求。反之,“守诚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可有机融入诽、谤、讹、诳、诈、谣等这些表示不诚实与不诚信之义的汉字教学之中,因为个体这些不好的言语行为、说话习惯事实上也与人的内在品质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极大关联。

概括以上分析与论述看,作为折射或渗透中华民族特有价值追求、行为方式、内在禀赋、行为取向的众多汉字,都在其形体结构中体现出对“守诚信”的自觉遵循与不懈努力。因此,担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语文课程与汉字教学,在具体实践中理应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相机渗透“守诚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四、在汉字形体结构教学中,应渗透与有机融入“崇正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反对邪恶、不畏强暴与崇尚公平、坚守正义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个体都应具有的最高道德标准与基本行为准则,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价值追求。对此重要价值观,有学者认为“崇正义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而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需要,使崇正义的中华传统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5]。由此看来,作为人文特征鲜明、文化意义丰富并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的语文课程在具体实施中也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向学生相机渗透与有机融入“崇正义”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

如同前文中曾分析论述到的仁、诚及信等字的形体结构一样,正与义这两个汉字也在各自形体结构中体现出崇尚公平、坚持正义的特有民族文化内涵。如考察正字在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的字形演变中,我们就可清晰看出其本义为“正中”,即在其早期的字形结构上清晰显示出要求每个人应对准目标前行之字义。正是在此基本义基础上,随之就衍生了正义、正直、正派、正确、正宗、正常、正剧、正道、正果、正经等众多汉语词汇,也产生出了义正词严、光明正大、正直无私、义正词严、守正不阿、拨乱反正、正大光明等众多汉语成语。因此,在认识与理解正的字形结构时,有人曾颇为形象地解说道:“正”字的第一笔和最后一笔都是“一”,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具有“守一”精神,要坚持做到始终如一;“正”字中间三笔是一个“上”字,它处处提醒着人们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字的后四笔是一个“止”字,它每每告诫着人们要具有敬畏之心,努力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6]。这一对正字形体结构所具有文化含义的解说虽不完全符合字理学,但这一解释却以正所独有的字体构成来提醒人们要守良知、走正道、做好事、做好人,在一定意义上的确就是正的本义之所在。与正相同,义也是我国古人极为推崇的重要道德准则,如孔子就曾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把义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衡量标准,并极力突显出“义”的巨大社会与人文价值。孟子则把“义”提高到无可比拟的最高道德标准,这就是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之名句,明确地赋予了“义”应成为每个人追求的最高价值准则,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际坚决抵御强暴、舍生取义,以牺牲“小我”而保全“大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义”(義)字的繁体结构就清晰表达出这一道德准则,因为義字在形体上由“羊”与“我”两字组成,属较为典型的会意字。对这一结构所包含着的文化意义,有文字学者认为古人造字时之所以把“羊”与“我”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義字,所蕴含的内在文化意义就是告诫人们要如羊一样坚持做到与人为善、与人为亲。可能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人们就把某个人对其他人或集体具有的无私奉献精神称之为义。就是说,汉字義在形体结构上所表达出的约束私欲、我将无我、追求正义、不畏强暴的价值评价尺度,就是義字具有的基本内涵。也正因如此,流行歌曲《中国娃》中也就颇为形象地唱出了“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讴歌了汉字形体所包含着的积极文化意义。由此看来,在对正、义等汉字形体的教学中,教师自然可通过必要与必须的形体分析、字义解释来对学生相机进行“尚正义”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反之,在语文课程中对学生有机渗透“崇正义”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时,还可相机融入歪、孬、邪、恶、奸、恼等汉字的形体结构教学之中,这是由于这些汉字所表达出的否定性字义也可以从其形体结构中较为明显具体地看出。自然,在汉字教学中进行“尚正义”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时,也要提醒学生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正义观的历史局限性,即认识到“正义作为人们的价值与文化诉求,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利益关系的差异性需求”[7]。

五、在汉字形体结构教学中,应渗透与有机融入“尚和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自《论语·子路》篇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评价判断标准后,“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随之就成为我国古代正确认识与恰当处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乃至文化与文化之间等众多复杂关系的重要价值准则与基本行为追求,并进而形成了“尚和合”优秀文化传统。在“尚和合”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礼记·中庸》中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这一理想社会的建立要以“尚和合”为基础,自然是由于“尚和合”文化传统可由实现和睦家庭到实现和睦邻里、再由实现和睦邻里到实现和睦社会,最终达到和谐万邦,实现天下大同。对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与现实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5年时就曾极为深刻地论述指出,由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与追求和睦、和谐、平和与融合、汇合、联合的文化传统,就逐渐形成了“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品格,并逐步成为全社会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在此文化理念引导下,“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8]这一深刻论述,高度概括出“尚和合”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个体与群体之间融为一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平等相处以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得以交流交融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深刻揭示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尚和合”优秀文化传统,在许多汉字形体结构中也有着具体而清晰地反映。例如就和字的构成结构来看,其由“禾”与“口”两部分组成。这一组合结构实际上就内含着在食物分配等利益调节时一定要注重协商、追求公平、讲求和谐。同时如从字源学来看,“和”字本身也内含着“合”意,即只有人与人平等相处、友好协商才能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因如此,在《庄子·天道》篇中就有着:“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把和上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高度。也正因如此,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也曾指出:“所谓和谐,和是禾字旁一个口字,意味着人人都有饭吃,谐是言字旁一个皆字,代表人人都可以说话。这两点是和谐最基本的条件。”如此看来,在对和与谐等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教学中,我们就可对学生相机渗透“尚和合”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特有的处世处事智慧。基于同样认识,语文课程在教学生认读与使用“吵”(其形体结构就告诉人们要少用口或少说话)、“位”(其形体结构就告诉人们只有有为才能有位)、“劣”(其形体结构就表示力气不大就成为低劣之人)、“从”(其形体结构就表示两人应同向同行)、“众”(其形体结构就表达出众多人应该齐心协力)、忠(其形体结构就表示出忠诚应重在内心)、“偕”(其形体结构就表示出不同人之间应保持一致)、谐(其形体结构就表示出不同人在语言上应保持一致)等众多汉字时,亦可相机向学生渗透“尚和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在认识文化中认读汉字、在认读汉字认识文化的双重目的。

六、在汉字形体结构教学中,应渗透与有机融入“求大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同一词作为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与政治学的主要观念,在我国古代典籍《礼记·礼运》中有着这样清晰而具体的解释:“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一经典性论述就颇为清晰地揭示出,要实现“天下为公”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能够做到“选贤与能”与“讲信修睦”,这是实现大同社会应有的基本要求与必然追求。

实现人类社会走向大同这一崇高理想与美好追求,在古代典籍《礼记·礼运》中的这段文字中所用到的公、贤、睦等汉字的形体结构中也有着具体与直接的体现。例如就“天下为公”中的“公”字的形体结构来看,就直接体现出“求大同”这一社会文化理念。这是由于公是一典型会意字,上部“八”表示“平分”,下部“厶”是私字的本字;以“平分”之心来控制或抑制“厶”,其字义就表示要背离私心。由此结构所表达出的字义来看,“八”与“厶”合起来所表示的意义就是要用公平尺度与公正措施来有力有效地控制一些人的私欲,从而推动与实现大同社会。或者说,公字在其形体结构上就颇为清晰地表示出做人做事要公道正派,就要坚决反对私心杂念。同时,如具有公心的贤人数量多了,人类社会自然就可实现大同。同样,在“选贤与能”中的贤字的形体结构上也体现出我国古人“求大同”的崇高社会理念。因为就贤字的形体结构演变来看,贤属于较典型的形声字,从贝、从臤。其中“臤”字的本义就是要善于驾驭或有效控制手下,因此贤的引申义也就有了掌握、把控、调节等多种字义。贤字的这一形体结构,表明其本义指的就是那些能够很好管控财富与管理他人的人,后又引申出富有才能、富有才能之人等多个字义。据此形体构成特征,教师在向学生解读分析贤字的形体结构与基本字义时,就可渗透“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公权力只有掌握在那些德才兼备的贤能者的手中,才能更好为社会大众服务,并进而推动天下大同目标的实现。在“讲信修睦”中的“睦”字,其形体构成也体现出“求大同”的浓厚文化意蕴。因为《说文解字》对睦字的基本解释是:“睦,目顺也。从目,坴声。一曰敬和也。”虽然许慎认为睦字存在着两种解释,但事实上不管是强调要做到“目顺”还是要重视“敬和”,实际上都共同表示(要求)出人们之间只有做到相互亲近、彼此和睦、团结友爱,才能进而真正达到和谐共处。或者更明确地说,只有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不钩心斗角、不彼此陷害、不相互欺凌、不坑蒙拐骗,人类社会自然就会趋于大同。这,就是“睦”字的形体结构所蕴含着的主要文化社会意义。

综合上文分析论述看,由于汉字属于典型的表意文字,在其形体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就可渗透与有机融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同时这一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可以实现较好结合的典型事例也启示我们,在语文课程中通过传统文化承继来推动汉字认读、通过汉字认读来传递传统文化,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这是由于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只有恰当兼顾与科学处理工具与人文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使其“文化味”与“语文味”兼备,从而才能有效消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峙,并进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字义形体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浅析《北溪字义》“根原”范畴所存在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