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规范
——评《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

2021-12-29陈小辉

中国饲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生产性规模化价值链

陈小辉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书名: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

作者:周蕾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ISBN:9787308115070

定价:36.60元

随着我国饲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扩张,饲料产业的规模化贸易发展模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对于饲料企业而言,对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均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决策行为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对饲料产业的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饲料产业需要从过去的分散式贸易形势转向规模化贸易模式,明确贸易发展规范与体系,保障饲料产业的稳定发展。目前,纵观我国饲料产业的贸易发展形势,仍然存在贸易发展体系不规范、对外贸易形势单一、贸易环境混乱等问题。因此,需要对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规范进行探析与明确。而由周蕾所著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各个产业的规模化贸易发展策略与规范体系,指出产业发展中进行贸易往来的标准,对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围绕该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获取相关启示,探讨我国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的规范与标准,并提出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饲料产业提供价值性参考。

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周蕾编写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一书整体介绍了全球各类产业的贸易发展规范与标准,以生产性服务贸易为抓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贸易发展规范与原则,指出生产性服务业的贸易发展措施与全球价值链提升方法。全书立足全球化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依托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在评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参与垂直专业化的水平和中国所处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基础上,以生产性服务业这类高级生产要素投入为视角分析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机理,并提出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升中国及浙江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政策建议。该书整体可划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的背景与意义,指出全书主题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为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与全球价值链提升的研究现状,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为突破口,指明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与作用、发展历程及趋势,并逐渐引申出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相关研究,扼要阐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全球价值链的现实策略。第三部分为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与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模型,章节以封闭经济中的基本假定与生产模式为抓手,系统性阐述了开放经济中的服务贸易模式,并构建出价值链提升的均衡模型,以数学建模的方式分析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各项指标的互相联系与价值作用。第四部分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水平,该章节主要阐述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现状与结构,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水平。第五部分为中国所处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演变历程,该章节主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在全球价值位置的演变历程,同时,以EIS模式指出中国EIS与世界各国EIS的数据差异。第六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内在机理,章节主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内在机理,同时,提出了大量的计量模型建构与指标分析。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章节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案例对象,给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发展建议,同时科学性的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我国各项产业的贸易规模化发展指明了道路。

作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中间产品和专业化服务在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生产,并跨境进行贸易。这种贸易方式体现了当前全球价值链的新特点,作为跨国性生产链条的中间投入,将特定产品的生产企业分散的生产空间连接起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纽带。根据《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一书的相关启示可知,一方面,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是我国市场环境对饲料行业的根本性要求与挑战,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饲料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在对外贸易、对内贸易模式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数字贸易可以普遍降低饲料产业的出口贸易成本,减少纸质文件的传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传统的贸易模式发起挑战。因此,饲料产业只有立足市场经济形势与行业环境,加快贸易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推动饲料产业贸易发展规范化,才能不断扩大饲料产业的贸易规模,保障饲料产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当前许多大型饲料企业开始从单一的饲料生产经营模式向复合型经营模式转变,由于饲料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对原有饲料产业规模化发展体系发起了挑战,如市场调查发现,2020年起,我国饲料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饲料企业纷纷进行产业经营模式的延伸,很多企业从以往以禽饲料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向“饲料——养殖——屠宰”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饲料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会推动我国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体系的改变,因此,将发展视角立足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规范层面,寻找饲料企业贸易规范路径已成为整个饲料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基础。

作者指出,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提高生产率、优化制造业出口模式、黏合全球价值链等起重要作用。但生产性服务参与全球化的生产并不意味着该国所处的价值链环节和分工地位必然会上升。通过《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一书的前5个章节阐述可知,以饲料产业为例,近几年,我国饲料产业的对外贸易发展与扩张提升了我国对外经济实力,优化了我国饲料产业出口模式与政策环境。但我国在国际上所处的价值链环节与分工地位仍然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3个层面的因素。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饲料生产原料获取难度较高。饲料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饲料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涉及蛋白原料的添加与加工,且对工艺技术要求高,成本较高,而目前国内生产蛋白原料的企业屈指可数,导致我国饲料产业仍然依赖于进口,受全球经济竞争环境的影响,导致饲料产业贸易发展体系较为混乱,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饲料生产技术、原料及添加剂引进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其次,世界各国的贸易竞争影响了我国饲料产业的对外贸易实施,导致饲料产业对外贸易难度加大、市场环境苛刻、不稳定因素提升。最后,我国饲料产业的贸易发展形势较为单一,且贸易发展体系较为分散化,整个市场环境与政策有待完善。如数字贸易模式的兴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口贸易准入门槛,相对而言,传统饲料产品外贸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由于传统外贸模式不能满足饲料产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导致饲料产业贸易发展出现困境。

作者强调,当前从中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特征看,饲料产品出口增长较为缓慢,但进口贸易非常活跃。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饲料产品进口规模迅速扩张,中国饲料产品进口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不仅需要进口贸易体系的优化,更需要出口贸易机制的增强,要将中国饲料产业的发展对准世界经济形势,加强中国饲料产品对外输出,从而提高中国经济实力与品牌影响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寻求中国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规模方法。根据《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一书的各个章节阐述可知,首先,饲料产业面对全球化经济形势时要从对外贸易体系、对内贸易体系入手,加强顶层设计。如优化与完善饲料产业贸易体系,寻求对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契合点,转变我国饲料市场对国外技术、原料、添加剂的依赖,提高我国饲料产业对外出口竞争力,构建起中国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新体系。其次,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规范要从创新贸易模式与渠道入手,积极加快数字贸易机制的建设,推动饲料产业由传统贸易模式向现代性、数字化贸易模式转型,从而增强饲料产业贸易发展效果,提高饲料产业的贸易发展规模。如我国饲料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加快传统贸易形势向数字化贸易形势的转型,同时,由我国相关部门指导与引领,加强对饲料企业的数字化贸易指导与监督,规范技术标准、饲料生产标准、饲料产品对外出口标准等,提升饲料产业贸易实效性。同时,从我国农村地区入手,加速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饲料产业与农村农业的融合,完善饲料生产环境与养殖基地布局,构建起规范、统一、标准的饲料产业规模化发展体系,从而促进我国饲料产业贸易发展。最后,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规范也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做好政策制定,根据我国饲料产业的贸易形势与需要,制定出多项饲料贸易发展政策与文件,在相关政策制定上,坚持从饲料产业的对外贸易、对内贸易双层面入手,加强饲料行业督导与整体环境布局,以政策引领的方式规范我国饲料产业贸易环境,为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与引领。

综上所述,饲料产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体,更是我国畜牧行业、农业发展的依靠,在各个行业发展中发挥着桥梁或纽带式作用。而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饲料产业要扩张对外、对内贸易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贸易模式作支持,明确饲料产业规模化贸易发展原则与标准。因此,结合着目前我国饲料产业贸易发展现状,从《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一书中获取启示,提出完善饲料产业贸易发展体系、创新饲料产业贸易发展模式、完善饲料产业相关政策与市场环境等策略,从而促进我国饲料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性规模化价值链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多层立体规模化猪场建设现状及发展浅析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高生猪“保险+期货”规模化项目 山西完成首单理赔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价值链重构》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