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利水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21-12-29林小常符斌曾盛

智慧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肾阳虚肾功能肾病

林小常,符斌,曾盛

(徐闻县人民医院 中医科,广东 徐闻 524100)

0 引言

肾病综合征作为一类常见的肾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高血脂、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患者可能因此而合并急性肾衰竭、血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加之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多而复杂,使得其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常规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疗效不稳定,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利于患者预后[2]。本研究以我院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温阳利水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60例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56 岁,平均(41.43±10.25)岁,病程0.55~3.58年,平均(1.92±0.41)年;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8~56岁,平均(42.16±10.38)岁,病程0.72~3.14年,平均(1.80±0.3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一般资料接近(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②均为脾肾阳虚型;③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相关内容,且签订知情协议。

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过敏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③精神疾病者;④合并肝、心等重要脏器疾病者;⑤伴有急性肾衰竭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包括抗生素、抗凝、利尿剂治疗,同时结合低钠优质蛋白饮食。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温阳利水方治疗,主要成分为:30g 白术、炙甘草、山茱萸、党参、茯苓,15g 猪苓、干姜、泽泻、炮附子(先煎)。取适量清水煎熬至汤剂,每日分别于早中晚餐后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 个月。

1.3 观察指标以及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血脂及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

(1)中医症状积分[3]:采取4 级评分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水肿、畏寒肢冷、食少纳呆、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进行评价,分值范围1~4 分,分别对应无、轻微、中度、重度症状。

(2)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

(3)疗效评判标准[4]: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肾功能复常,血浆白蛋白超过35g/L,蛋白尿为阴性,即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肾功能基本复常,尿蛋白量不超过1L/24h,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有所改善,尿蛋白量不超过3L/24h,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尿蛋白、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好转,甚至病情加重,即为无效。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组间比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水肿、畏寒肢冷、食少纳呆、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积分,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与观察组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73.33%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和肾功能指标对比,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h 尿蛋白定量,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则明显比观察组患者更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对比(±s)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好发于中青年群体,目前为止,临床尚不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认为其因炎症损伤所致,具体和药物、代谢功能障碍、高脂血症、蛋白尿等因素相关,如果治疗不及时,则随着病情的发展,容易引起肾衰竭,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中医将肾病综合征纳入“水肿”范畴,认为脏腑失调和受到外邪为其致病原因,和人体的水液代谢存在密切关联,而该代谢由于涉及多个脏腑,使得其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脾脏与肾脏,若其功能受到影响,则可能引起水液输布与排泄功能障碍,引发水肿[6-7]。脾主运化,作为水液代谢枢纽,是后天之本,若脾脏功能障碍,则可引起水液代谢失衡;肾是先天之本,肾的气化作用在于输布、排泄水液,一旦肾脏功能遭到损伤,容易引起水液代谢失常,引发水液内停。临床表明,肾阳虚会造成气化功能失司,对输布、排泄津液造成阻碍,脾阳虚则会引起水液代谢异常,此乃脾肾阳虚为临床常见证型的原因;肾阳虚衰时,脾阳无法得到温煦,且脾阳不足容易引起肾阳虚衰。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对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良好。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中医温阳利水方治疗,方中的猪苓和泽泻性柔,茯苓性平,能祛湿、利湿,起到刚柔并济的治疗效果;山茱萸、甘草、党参能补气,干姜能祛寒,白术可祛湿补脾胃,炮附子温水寒、补阳、助运动复圆[8];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之功效[9-10]。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水肿、畏寒肢冷、食少纳呆、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积分,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温阳利水方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与观察组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73.33%明显更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温阳利水方治疗能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h 尿蛋白定量,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则明显比观察组患者更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温阳利水方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及肾功能指标,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

综上所述,温阳利水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满意,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肾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普及推广。

猜你喜欢

肾阳虚肾功能肾病
糖尿病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八味肾气丸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析
别让慢性肾病走向终末期
有一种肾病,和环境污染有关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