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之探析

2021-12-28徐加淳刘纯娇

老区建设 2021年22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案例教学法

徐加淳 刘纯娇

[提 要]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使得国际经济法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面对枯燥的国际经济法理论和法律条文,难以对该课程产生兴趣。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利用生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课堂气氛极大地活跃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利用案例中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全球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推进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法;思政元素

[作者简介]徐加淳,上饶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刘纯娇,上饶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江西上饶 334001)

[基金项目]上饶师范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改课题“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G-20-6)

作為法学课专业教师,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发挥专业课的主战场,使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们该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有责任感、有理想的人,如何传递爱岗敬业的理念和谦虚谨慎的品质,这是法学课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国际经济法涉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商贸关系,包括私人之间、政府之间及私人与政府之间多方面的经济关系和国际交易行为,囊括的主体范围特别广泛,交易对象复杂多样,因而有必要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由于各国的立场和角度不一样,法学课专业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国际经济的合作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中理论性的专业知识外,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注重国际差异化。同时,如何教授学生在复杂的商贸关系中正确处理好国际交易关系,提高其实践能力,这些都涉及到思政教育。[1]因而在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是传统教书育人理念的拓展与升华。推进思政课程与国际经济法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思政元素的挖掘,还可以助力国际经济法发挥最大的效果和优势,帮助学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加强学生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服务等正确的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本着“和谐”“平等”“公正”的原则,努力践行构建公平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完善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3]

二、国际经济法案例选取应考虑的因素

在选取国际经济法课堂案例的过程当中,除了要考虑专业知识的因素,还要考虑到思政因素,但不能为了思政因素而生搬硬套。在选取案例、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自然地深入学生的内心。思政教育的机会不是等来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在案例中寻找思政元素,在课堂讨论中进行延伸,不知不觉地拓展到思政教育的领域。因此,教师要把思政教育,如诚信、守约和爱国的理念融入课堂,让学生既学习到专业知识,了解到相关知识的应用,又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思政教育。除了案例本身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条件外,在遴选国际经济法案例时,所选取的案例应当是本学科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或热点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4]总体而言,课程案例的选取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一)学生的兴趣

一堂成功的课,除了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的参与也至关重要。在枯燥的法律条文讲解中,学生的兴趣是选取案例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上的参与度会大大地提高。国际经济法这门专业课,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比如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其知识点不常用到,因而对这门课程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除了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外,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进一步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如,可以利用学科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演讲比赛或者征文比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竞赛指导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他们的弱点,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将课堂上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实践,让这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还能够形成高尚的法律职业伦理和道德,塑造正向的法律职业精神。

(二)教师的感悟

在诸多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中,还要进一步挑选出适合课堂中使用的案例,那么授课教师本身的能力,比如对案例的感悟和把握也要考虑到位。教师必须把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案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案例出发,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做到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做到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全面把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动向,了解自己所教授学科的前沿信息,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大量的研究,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案例的代表性

针对同一法律法规,有诸多案例,教师应当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讲解,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该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选择经典的历史案例进行介绍,在讲解过程中提出法治的理念,以此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法律规则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中有很多素材,譬如诈骗类的案例,特别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需结合外贸公司诈骗客户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后果,再联系到课堂上的有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违约责任,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做到诚信。国际经济形势变幻莫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选择当下热门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解。[4]譬如在讲到国际贸易管制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中美贸易摩擦的例子,从产生的原因到谈判桌上的交锋以及法庭上的唇枪舌剑,让学生思考“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际意义,切实将口号落实到实践中,这是每个人的责任所在。

(四)思政元素的纳入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相差悬殊。而许多国际经济组织与国际经济公约的创始国为发达国家,这些组织的规则和国家公约也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公约和规则是有失公平的。那么在国际经济法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需把握住一些关键环节和关键知识点,尤其是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点,适时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案例的选取除了关注其专业特点,还要考虑思政元素的融合。教师应从思政的角度出发,从案例中来到实践中去,帮助学生理解案例、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优秀的法律人才。

三、国际经济法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尽力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共进,还需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还需提高课堂思政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因而,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围绕以下两点进行。

(一)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国民教育要想获得广泛的社会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其中,这是一项至关重要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到国际经济法的课程内容中去找寻,到案例的理论分析当中去体现。以国际经济法的原则为例,国际经济法注重“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绿色原则”,它们是国际经济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具有与国际经济法的具体制度相同的效力,同样贯穿于国际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守法各个环节。而这些原则本身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谋而合,遥相呼应,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经济法法律领域的体现、印证与深化。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到能够体现这些原则的具体案例,同时又能够自然而然地把思政元素加入进去,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感受到德育的魅力,还能激发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浓厚兴趣。这样不仅能贯彻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能够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的辐射范围。[5]

(二)践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具体制度

教师在讲授国际经济法的过程中,应注重我国传统道德规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守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优秀的法学人才,也更加坚定了学生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我们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足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包容大度、兼收并蓄的特征,这是法律人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执着追求的结果,也经过了实践的反复论证和验证。在国际经济法的教育教学中,专业课教师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心,用最飽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寻找国际经济法学中恰当的思政元素,用最自然的方式去影响学生,以求把课程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行有效的德育。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恰当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内容融为一体,让学生产生共鸣,同心同德,推动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达成,为我们新时代的法治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家国情怀和崇高理想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6]

四、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

推动国际经济法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不仅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要根据课程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国际教学法案例,推进各项教学措施,以确保专业课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

(一)促进线上线下协同教学,培养学生思政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重点、有目的地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比如教育云和学习通等软件平台,培养学生线上和线下思政课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既可以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也可以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还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教学的公平性。线上线下教学协同进行,共同发力,保持线下教学的灵活性和线上教学的生动性。线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面对面交流,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该在课前挑选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政素材,采用形象生动的讲课方式,结合专业课程的特色,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中精益求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生动性。教师在参与线下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同时有必要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实践教学来展现国际经济教学法中的思政元素,使教学形象生动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7]

我国的法制建设,结合了新时代的思政特色,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自己的思政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由于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它可以反复多次重播,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线上学习时,还需有针对性地选取有价值的线上优秀教学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利用生动的教学画面,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知识水平。同时线上的反馈机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政学习能力,实现道德育人的目标。

(二)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素养,加强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教学能力

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提升课程思政素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首先要明道、信道,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此,当务之急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教师只有树立正确思政意识,才能规范自身的教学;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意识,才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吸收课程的精髓。国际经济法教师还应该加强和思政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政素养。[8]

同时,专业课和思政教学息息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时,除了要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要进行恰当的学时分配,并增强自身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明确哪些知识点适用什么案例,可以对学生开展哪些方面的思政教育,即明确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这一切都要在教师的教案中体现出来,且应当与教学大纲中的思政教学目标保持一致。除了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在课程考核内容上也要适当体现思政的元素,在最后的总评成绩构成上应考虑学生平时的思政素养方面的表现,进而对教与学做出过程性评价。在教案的选取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思政素材。总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挖掘思政元素,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和精髓。

五、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通过思政教育与案例教学法的融合,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专业课教师在案例的选取上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结合对案例的理解,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并在教學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展开对案例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践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此外,教师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专业课和思政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全球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和研究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全力打造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姝妹.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析——以《侵权责任法》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 2020,(16).

[2]陈楚钿.新时代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

[3]刘冰,林丽丽.国际经济法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J].海峡法学,2021,(2).

[4]曲天明.高校专业课融入思政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模式研究——以《国际经济法》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5).

[5]武永亮,武传鹏.基于课程特点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

[6]杨屹峰.高校国际经济法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

[7]张倩.“大思政”视域下《国际经济法》之教学改革[J].新西部,2020,(4).

[8]张惠彦.《国际贸易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知识文库,2020,(21).

[责任编辑:马丽莎]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案例教学法
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运用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