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矢志报国,为科教献终生

2021-12-28柏青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三边边区延安

○柏青

1937年的冬天,雪后的延安白茫茫一片。这天下午,一条轰动的消息在人群中流传:从德国哥廷根大学回国的科学家陈康白来延安了!听完汇报后,毛泽东、朱德等当即在窑洞里接见了风尘仆仆的陈康白。陈康白何许人也?竟如此受人瞩目!故事还得慢慢说起。

陈康白,原名运煌,字康白。1904年7月7日,陈康白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麻林桥乡一个普通的清苦家庭。1916年,年仅12 岁的他进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成为中国著名教育家、革命家和政治家徐特立的学生。1925年,陈康白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1933年,他的一篇化学论文发表在美国的一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引起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教授阿道夫·温道斯的高度关注,并邀请他前往该校化学研究院做研究员,专攻生物化学。

你们也许不太了解这位阿道夫·温道斯,但一定知道维生素D,他就是因研究发现维生素D 而获得了192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陈康白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并不是读什么学位,而是直接参与重要的研究工作,他后来曾多次声明“其实我没拿过博士学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这一天正是陈康白的生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义愤填膺,当即决定回国!7月下旬,他谢绝了导师的再三挽留,带着成包的专业书籍和实验器材,与家人一起登上了回国的轮船。经过一个月的海上颠簸后,陈康白回到了湖南老家,并见到了自己的恩师徐特立。徐特立对陈康白讲:坚决抗日的是中国共产党,真正能够救民于水火的是中国共产党,要救国就要去延安参加革命。于是,文章开头的一幕出现了。

初到延安所受到的礼遇让陈康白始料未及,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与众多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进步青年一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的教育。1938年2月,陈康白和董纯才、高士其、李世俊等20 多位研究科学的青年聚会,发起成立了延安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团体“边区国防科学社”。同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经党组织批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1939年4月,中共中央提议要举办一次陕甘宁边区大规模的工业展览会,任命陈康白为筹委会主任。展会开了十几天,参观者达数万,屡有观众要求延长展期。展会上展出了大量的新型工业产品,让边区各阶层充分了解到边区工业建设的新面貌,极大振奋了广大人民建设边区的热情。

首届工业展览会的成功筹办使陈康白在边区崭露头角。之后,他又受命筹建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当时,边区的科技基础太过薄弱,连起码的科研设备都没有,科技人才更是短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康白带着一班人马,克服重重困难,使得研究院定期成立。

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成立以后,中央又决定将其改为自然科学院,于是陈康白又马上转到自然科学院的筹建中来。这时在陈康白的心里,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一定要把自然科学院建成一所像样的正规大学。1940年9月1日,延安自然科学院正式开学,设有大学部、高中部和初中部。招生专业有:化学工程科、机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农业科、林牧科。至此,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自然科学大学终于成立了。

1940年,陈康白还接到中央一个紧急而特殊的任务:任命他兼任三边盐业处处长,解决食盐产量不足的问题。当时,整个西北的食盐供应主要依靠三边。对于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陕甘宁边区来说,对外出口盐的收入在边区自然收入中十分关键,所以提高盐产量对边区经济意义重大。接到任务后,陈康白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学校工作做了交代,带着陈宝诚、华寿俊日夜兼程奔赴地处毛乌素沙漠的三边盐池。

到任后,他们迅速向盐民了解情况,认真分析当地地质结构,终于在盐民帮助下找到了“海眼”。在陈康白等人的指导下,盐民沿“海眼”挖井,修建盐田,用吊桶从“海眼”中取水倒进盐田,只需两三天就能结出雪白的精盐。新的制盐工艺使盐田规模迅速扩大,三边盐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五六倍。这种新的制盐办法也迅速在三边全面推广开来。

从1944年开始,国内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陈康白响应中央号召随军南下。1944年冬至1946年春,他担任中原军区军工部部长,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带领大家简化、改良军工厂的生产工艺,制造出工序简便、爆炸力却更大的木柄手榴弹、新式地雷,提高了枪械修理和弹药生产效率,基本满足了各兵团作战消耗。

新中国成立后,陈康白曾先后担任东北人民政府人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常务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松江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1年6月,中央正式任命陈康白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在哈工大任职期间,陈康白认为人才能用就要用上,不顾阻力,破格提拔了大批能人。当时哈工大除少数苏联教师外,缺乏有经验、有水平的中国教师。他主持开展全国首批研究生培养工作,800 余名教师从祖国各地赶赴哈工大,承担起教学、科研的任务,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5 岁,被誉为“八百壮士”。

2020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 周年,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即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建校80 周年。这两所高校都具有优良的传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科技人才。陈康白作为它们的筹建者和建设者,对其发展和成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1年7月31日,陈康白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他默默奉献、甘为云梯的工匠精神,不为物欲、心系祖国的民族情怀,以身许党、科技报国的奋斗初心,生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猜你喜欢

三边边区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类问题中的应用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