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2021-12-27赵晓庆

甘肃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意义

赵晓庆

【摘要】阅读教学不仅要围绕语文课本展开,也要进行书本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因此,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课内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将“阅读目标”落到实处,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3—0122—02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学生推荐适宜的读物,和学生分享阅读的收获之外,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在课余形成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最惬意、最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1.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1]新课标把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密结合起来,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方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阅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书香中国”“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公益活动的开展,使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因此,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方式。

2.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外阅读将课堂知识拓展到了更高的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其身心受到一次大的洗礼,既增长知识,又提升素质。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昆虫记》《森林报》等作品,不但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无限兴致[2]。通过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让经典广泛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既能传承经典文化,又能使学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突破。

3.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长期坚持阅读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及思维。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热爱阅读的典范。如果学生从小能够阅读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读物,将会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四大名著的阅读,会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曹文轩作品集》会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阳光自信地对待生活;刘慈欣的《三体》会让学生对未来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究……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会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加之网络高速发展,对一般的家庭来说,完全有经济能力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支持。因此,只要家长重视学生的阅读,就不存在没书可读或者买书困难的问题,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

1.班级“图书角”成了摆设。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早已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学校、班级也多设立图书角、读书屋等,但班级大多数书籍仍来源于集体购买和学生自行捐赠,书目多而泛滥、杂而不精,倾向于杂志、报刊等一般书籍,缺少经典书籍的推荐与补充。学生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兴致不高,渐渐失去阅读的动力与兴趣。

2.家庭缺少经典书籍的收藏。许多家庭看似是“书香家庭”——装修有专门的书柜且书籍满满,有采光良好、风水顺畅的书房,实则家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家中多是“教辅”书籍,更多的是家庭实用性的美食、养生等方面的书,缺少经典书籍的收藏。有些家庭也藏有精装版的中外名著,但尘封于书柜,少有人拜读。

3.阅读时间少,缺乏指导方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校课业负担的加重,课内作业与课外阅读争抢时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家长和教师只盯着分数,导致课外阅读时间成为学生们的“奢侈时光”[3]。即便抽出时间读书,许多学生也是把阅读当作一种消遣与娱乐,并不知道如何去读一本好书,学生们缺少阅读方法的引领与指导。

三、有效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的策略

1.引导学生体验读书乐趣。人们向来反对“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认为这种阅读方式导致学生缺少思考,认知浅显。而笔者认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要从这种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开始[4]。

如,在学习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后,可推荐学生拓展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但这本书即便是青少年版的也是生涩难懂,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故笔者只推荐学生去读其中著名的《范进中举》,学生可以和课文对比学习,感受人性被腐蚀的过程,明白人物性格扭曲的原因。许多家长也曾读过此篇,学生还能和家长一起谈论一二,为以后阅读原著奠定基础。

再如,学习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后,笔者只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宝玉挨打”等有趣而又重要的情节;学习《草船借箭》后,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等章节,既深化了课文内容的学习,又降低了课外阅读的难度,使学生兴趣盎然又不至于抵触阅读。长期下去,学生并不会因为局部阅读而丧失阅读兴趣,反而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循序渐进,会再次深入阅读体会原著精髓。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博览群书,出口成章,学生才会以教师为榜样,积极地去学去做,真正地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体验。若师生共同谈论课外读书的收获,互相分享好的课外读物,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在家庭中,家長更要积极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在家庭支出中必须预留购买课外读物的资金外,给学生创造读书条件,营造读书氛围也很重要。家长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保障课外阅读时间,不能让“补课班”“特长班”占用学生的读书时间。

3.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读物。现在的课外读物市场日趋活跃,可供学生选择的课外读物日益增多。许多适合学生口味的读物悄然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如,玄幻类网络小说、漫画等,其内容新颖丰富,形式活泼生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但网络小说良莠不齐,有些读物内容粗俗低劣,不仅给中小学生和其他读者造成困扰,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对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推荐适合他们的作品,让他们学会对课外读物进行甄别。

4.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教师除了推荐读物,与学生共享读书收获之外,更要“授之以渔”。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收到阅读的效果。课外阅读能使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但这个过程漫长而又艰辛,教师要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学会巧读、妙读、乐读。有了高效、灵活的阅读方法,学生才会更好、更快地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

5.积极评价激励学生阅读。在班级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点评、精彩诗词朗诵会、好书推荐会等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学校还可以制定“阅读考级制度”,分等级评定学生们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根据每位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和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确定阅读等级,并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班级内部树立爱读书的典型,形成影响,带动其他学生,最终,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历览前贤,我们知道读书可以使人明理,读书能使人变得聪慧,读书还使人道德高尚。作为教师也好,家长也罢,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督促学生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吴琴南,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圣华,主编.触摸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汪丽华.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1(17).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现状意义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诗里有你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