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整体:构建一种新常态的美术教学

2021-12-25朱彩霞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朱彩霞

摘    要:基于新常态学习的整体性美术教学,能有效地释放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小学美术整体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通过整体性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创作的快乐,让学生享受创造的喜悦,释放学生的内在压力。通过对美术的深度思考、实践与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立美潜质以及创美实践。

关键词:小学美术;整体性教学;教学新常态

小学美术教学根本性目标已经从传统美术知识的习得转向了学习力提升、核心素养的发展上来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图像识别、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诸方面。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绘画技巧,很少从“美”与“美术”的角度去实施教学。这样做看似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但是对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来说,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方面进行实践,以便培育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等。这样的教学也就具有了整体意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够从整体角度去进行思考。作为教师,要构建一种基于新常态学习的整体性美术教学,以便充分释放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美术鉴赏:新常态下美术整体性学习的根基

美术的整体性学习,是一种协同并进式的学习。学生的美术学习不是孤立的、割裂的,更不是顾此失彼的,而应当是一个整体性的学习过程。其中,美术鉴赏是学生美术整体性学习的根基。所谓“美术鉴赏”,是指“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一种洞察、感悟”。美术鉴赏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盲目地看,而是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带着活动经验、审美经验地去感知、观察、体验,甚至思考与想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切不可小看他们,认为他们年龄小而不懂得欣赏、鉴赏。其实,他们有着基于他们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一种美术欣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我画的动漫形象》这一课时,笔者一改往常的教学设计,着力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鉴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对大师作品的鉴赏,比如笔者让学生欣赏了大师创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漫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漫画表达的特点,认识到漫画的特质和形式等;其次是对自己创作的漫画的鉴赏,教师让学生在了解漫画的特征、特质之后,尝试创作漫画,然后进行自我审视,找出漫画创作过程中以及漫画在表达形式中的问题,进而进行自我反思、批判等;再次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互鉴赏,以小组为单位,将漫画呈现给小组成员看,接受小组成员对漫画创作的意见、建议等。将漫画不仅仅置于自我的感知之中,而且置于同伴的眼光之下,能有效地克服个人的眼光、思维、想象的狭窄,能避免个人的思维定式。这样的鉴赏具有一种交互性、对话性的特质。

美术鉴赏不仅是图像识别,也不仅是一种审美判断,而是融合了图像识别、审美判断在内的感知性的活动。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调动学生的美术鉴赏积极性,发掘学生的美术鉴赏创造性。要拓展学生的鉴赏渠道,内化学生的美术素养,并且在美术鉴赏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美术鉴赏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美术作品的色彩、造型、肌理之美,感受、体验到美术技法、风格之美。从整体教学的角度看美术鉴赏,可以发现美术鉴赏的过程需要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通道,其既需要学生的注意,也需要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思维加工的过程当中,学生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美术知识基础,去与鉴赏对象进行互动,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会得到提高,而这一结果完全得益于整体教学。

美术表现:新常态下美术整体性学习的核心

整体性的美术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的表现、建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美术知识、技能为载体,对相关的美术学习内容进行建构、表现。情感体验是学生美术表现的切入点,意义理解是美术表现的核心点。在美术表现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诸如思考“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要着力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启迪学生的美术想象。只有这样,学生的美术表现才会具有生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这一课,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心生疑虑:小学生懂得对油画进行欣赏吗?对中国畫与油画的欣赏要求会不会太高?这样的美术欣赏对学生的美术表现有怎样的作用……笔者认为,美术欣赏是学生美术表现的前奏,美术表现又会促进学生的美术欣赏。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地引入了中外名家的中国画与油画。如在介绍梵高这位油画大师时,笔者引入其经典之作——《星月夜》,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的星空是怎样的?(经验唤醒)油画大师梵高在这幅画作中应用了哪些色彩、线条?(感知唤醒)通过这样的色彩、线条表现了作者心中怎样的星空?(思维想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绪?(心情揣摩)借助于美术欣赏,学生逐步认识到色彩中的黄、紫对人的视觉的冲击力,认识到变化的线条所形成的一种律动感,等等。有了这样的一种审美活动经验,学生就能积极地表现。如在尝试表现活动中,有学生就以线条、色彩等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因而涌现了许多好的作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研讨,进而建构学生的想象、审美,让学生以更科学、合理、艺术化的方式去表现。

美术表现是学生的日常性美术学习活动,是学生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美术教学可以理解为美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美术表现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美术表现性活动。借助于美术欣赏等,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美术表现,让学生借助美术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来描摹外在的世界。

美术创新:新常态下美术整体性学习的旨归

古今中外的美术大师,无一不是创造性的大师。“创造”彰显了美术大师恒久的生命力。引导学生的美术创新,应当成为新常态下学生美术整体性学习的旨归。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手法等的美术作品中汲取智慧、灵感等。在学生的美术实践中,教师同样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创新,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处理方式等。

创新是整体性美术学习的灵魂,是整体性美术学习的生命力之所在。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想象构建等融入其中,从而让创造性的作品彰显出一种个性化的风格。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线条》,学生原先脑海中的美术线条就是一种没有秩序的存在。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被美术家作品中的有组织、合理化的线条美感所深深地打动。这种打动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也想用自己的画笔画出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此,笔者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媒介、载体来表现线条的跳跃感、灵动感等,让线条给学生带来乐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用线条进行创造,创新性地表现了许多的植物、动物、器具,如活泼的鱼纹,如律动的杯子等。在美术创造性的建构中,学生能获得一种发现的喜悦、创造的喜悦。美术创造拓宽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的创造性思路,拓宽了学生的美术创造性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与评价,从而让学生用自己的线条去表现变化的规律,用自己的线条去表达自己的灵感等。美术创造基于学生的美术审美鉴赏、表现等,学生美术学习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在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中得以丰富、完善。

创新是学生美术学习不竭的动力,能推动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知、实践。在创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受、体验到自我的本质力量。创造是整体性教学的内在本质,整体性教学能够驱动学生的创造,整体性的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像美术家那样思考”“像美术家那样创作”。在愉悦、充满激情和挑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创作的快乐,让学生享受创造的喜悦,释放学生的内在压力。通过对美术的深度思考、实践与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立美潜质以及创美实践。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35.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5.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35.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88.

[5]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1.

                                                                                                                                                                                            ■ 編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