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1-12-25吕奕霖何瑞宇陈俊龙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民工农村建设

吕奕霖 何瑞宇 陈俊龙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经济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0 引言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乡村开启了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新征途,“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三农”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人才,要吸引留住人才,打造出强大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团队。

自2015年开始,国家出台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诸多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动当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开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引导各地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格局,全面激发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热情,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河北省在2015年12月开始实施《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优惠便利,截至2020年5月,全省发放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数额已达到2.6亿元,扶持了近2500人的返乡创业。本文拟基于乡村建设背景,探索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对策。

1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外出务工成为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去向,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流失严重。而要推动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强大的人才力量支撑,其中广大的农民工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群体在外务工期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资金、知识、技术和社会网络等条件,有能力返乡创业,他们返乡创业可为乡村的经济发展、产业兴旺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还能够缓解农村地区的老龄化,拉长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期[1]。此外,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能够吸引带动更多的人才返乡,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1.2 促进乡村地区产业兴旺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排在首位。一些农民工群体依靠在外务工的经验及对家乡产业优势把握,返乡后能够立足于当地进行创业,充分发挥家乡产业原有的优势,积极改革创新,研发改进技术,开拓市场,推动当地乃至更大范围内产业发展。

1.3 拓展乡村就业渠道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村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问题。当地居民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收入水平相对提高,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村内需,进一步推动乡村建设行动,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返乡农民工依托城市生活经历,结合对家乡的了解认识,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为乡村的建设治理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2]。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也能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加农村就业空间,促进中小城镇的平衡发展[3],优化当地社会治理。

1.4 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返乡创业农民工能够引进先进思想与文化模式,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4]。 部分农民工能够发掘家乡传统优秀文化,并将之融入企业生产发展中去,形成独特的家乡文化品牌,向外界展现家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此外,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务工期间,接受到了大量新鲜事物,利于带动本地村民开拓视野,接受更多的新思想,为乡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

2.1 农民工个人因素

部分农民工因长期在外务工,其技能、经验、资本和社会关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他们有返乡创业的意愿,愿意把家乡作为自己创业奋斗的平台。流出地社会资本越多、流入地社会资本越少的农民工返乡意愿更强烈[5]。 家庭因素、乡土情结以及对家乡的熟悉则是返乡的精神动力[6]。

2.2 新冠疫情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给农民工就业造成冲击,从事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出现农民工外出复工时间延长,有工作未上岗,工资收入下降,返乡农民工滞留乡村增多,一些返岗农民工受疫情影响出现再次返乡等问题,农民工工作转换带来的摩擦性失业增加。

2.3 城市就业压力大

随着城市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住房、子女教育成本等越来越高,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压力增大,返乡就业创业反而成为更好的选择。住房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5年来城市居住消费价格不断上升,2020年城市居住消费价格与2016年相比提高了12.78%,城市住房压力不断增大。子女教育方面,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随迁儿童上学升学难、费用高问题在大城市更加突出。在随迁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群体中,与上一年相比,认为升学难和费用高的人数占比分别提高7.5%和1.7%,反映子女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的人数的比重提高了4.3个百分点,达到14.3%。此外,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会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减弱,从而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难度随之增加。

2.4 城乡收入差距得到缓解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城乡收入差距得到缓解。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得到缓解,有利于吸引人才返乡,推动乡村建设行动。

2.5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对“三农”进行了大量投入,乡村建设越来越好,子女教育、基础设施、医疗保障等问题得到改善。此外,政府制定出台的有关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及返乡创业平台的建立等都影响着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出台优惠帮扶政策,利于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指引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适合当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菏泽市出台了“返乡创业政策20条”“人才政策30条”,全力支持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创新,设立菏泽市返乡创业承办银行,为在外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金融支撑,提供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率先成立返乡创业服务机构,极大便利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帮扶措施。此外,在用地方面,政府不断完善农村承包制度,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经营[7]。政府为返乡提供了各方面的帮扶优惠政策,不断改善返乡就业创业环境,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3 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

3.1 创建人才引导体系

在支持乡村建设的各类人才中,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才是一个重要的群体,要创建人才引导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吸引人才返回家乡,充实乡村建设的人才队伍。

第一,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群体返乡创业。并非所有农民工都具备返乡创业的能力,目前中小微企业创业成功率较低,对企业所有者的能力要求很高。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些人依托在外务工的经历,积累了经验、资本及人际关系等条件,返乡创业成功率相对较高,能够减小政府扶持返乡创业在财政等方面的压力,降低扶持成本,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要对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民工群体重点关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引导鼓励其返乡创业。

第二,加强调研,挖掘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地区,大多是在前期有大量劳动力输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在外人员经过多年奋斗,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技能,积累了大量资金和人脉,在外创办实业,这是开展返乡创业工作的重要优势。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挖掘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势,让返乡创业农民工参与到乡村建设的行列中去,为乡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多途径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渠道。要善于利用多媒体,采用“互联网+”模式,创新宣传渠道;春节前后火车站、客车站农民工返乡离乡人流量最大,可以充分利用机会发放宣传册,积极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平台及返乡创业优秀实例,引导有条件农民工返乡创业。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全国各地建设返乡创业服务站,通过服务站向在当地务工或创业的农民工宣传家乡、分享创业经验、展示创业项目等,更大范围地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3.2 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充分发掘当地的要素资源优势,解决融资难、用地紧张等问题,明确各部门职责,相互合作,协同联动,建立完善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体系,形成“1+1>2”的帮扶效果。

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融资困难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返乡创业专项扶持基金,提供融资支持与创业奖励等。创办返乡创业承办银行,建立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建立完善返乡创业的信用评价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以及贷款申请标准,对优质企业优先发放贷款。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减免税收,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减轻返乡创业的赋税压力,降低创业成本。

当前一些地区的返乡创业农民工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紧张的问题,无法扩建厂房,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这需要政府合理规划分配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用地,做好合理长期规划,在已使用的土地上进行更合理的空间功能使用分配,允许将住房用地作为生产经营场所,但需严格规定家庭作坊的生产生活安全问题。

3.3 建立返乡创业服务机构和返乡创业示范平台

第一,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返乡创业服务站,提供有力的组织和服务保障。依托在全国范围建设的返乡创业服务站,建成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高效率返乡创业服务网络,使之成为返乡农民工和在外农民工进行沟通合作、引进项目、服务对接等的纽带,让各地的农民工群体共同行动为返乡创业工作的进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二,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平台,建立返乡创业孵化园,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平台支撑。各级返乡创业平台应当资源共享、协同联动,根据返乡人员创业的项目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返乡创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返乡创业平台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能力培训,寻找资深专家为返乡创业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提高返乡创业者的能力以及相关认知,以提高创业成功率。特别在培养高新技术企业时,要重视服务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尽可能避免在知识产权上不必要的纷争。要积极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培训服务,增强创业者的法制观念,以便创业者注重和解决在创业过程遇到的法律问题。此外,对入驻园区的企业进行追踪考核,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制定有效普惠性政策,推动城乡协同发展。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住宅外道路为水泥或柏油路面的户比重达到75.4%,还应继续加强乡村地区的道路建设,根据当地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前景评估,在发展态势良好的地区做好道路规划,保障城乡之间交通运输便利,减少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运输成本压力。此外,部分农村的供水存在限时供水、水质差等问题,2018年,农村居民有管道供水入户的户比重为79.7%,与2013年相比提高了18.8个百分点,65.3%的户所在自然村实现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相较于2013年提高了19.7个百分点,要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村正常供水。因地制宜,在发展特定产业的乡村,根据其需求,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方面,要持续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培养教育人才,定期组织优秀教师下乡帮扶,对建设发展良好的学校以及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资金等方面的鼓励支持。在基本社会保障方面,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机制,针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制定专门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在人居环境方面,要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3.6%的户所在自然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相较于2013年提高了34.9个百分点,要继续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对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村地区做好协调规定,实现绿色发展。此外,公共卫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新冠疫情是对公共卫生水平的一次考验,我国新冠疫情得以快速控制离不开农村基层卫生管理。要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健康。

3.5 建立评价机制,进行评估考量

为了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带来切实的帮扶效果,评价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第一,在相关组织及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让专家、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主体对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考量,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适当修改完善。第二,加强对返乡创业组织和政策执行的追踪评估,可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综合的考量,及时发现并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成果,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开展。第三,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对一些因为责任人主观原因造成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10]。

猜你喜欢

农民工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