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血小板抗体初筛强阳性患儿的抗体效价分析

2021-12-22邱立娟付晓艳郭凯王孟键刘禹马曙轩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6期
关键词:效价配型血小板

邱立娟 付晓艳 郭凯 王孟键 刘禹 马曙轩

国内外研究证实,血小板同种抗体的产生与输血、妊娠、器官移植及免疫系统疾病等有关,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输血和妊娠次数增多而升高[1-3]。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之一[4-5],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型试验在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反复输血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患儿。关于血小板抗体筛查和配型的研究较多,但对血小板抗体产生后效价的高低国内外文献少有报道,我们对在院60名血小板抗体强阳性(4+)患儿血小板抗体效价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21 230例,对血小板抗体初筛强阳性(4+)60例患儿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月~180月,中位年龄24(12, 93)月。

1.2 分组方法

1.2.1 年龄分组:将患儿按照月龄分为1~6月、7~12月、13~18月、19~24月、25~36月、37~120月、>120月;

1.2.2 疾病分组:按照疾病分为血液肿瘤组、免疫疾病组、其他疾病组;

1.2.3 输血史分组:按照有无输血史分为有输血史组和无输血史组。

2 仪器与试剂

2.1 仪器:板式离心机(可成仪器有限公司)和PW-812全自动酶标洗板机(汇松仪器有限公司)。

2.2 试剂: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Sanquin,荷兰)、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血小板抗体检测用指示红细胞均购自北京汉泰旭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在效期内使用。

3 检测方法

3.1 标本前处理:采用患儿输血前检测标本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初检。将枸橼酸钠抗凝标本,1 500 g离心10 min。对初检结果强阳性者(4+),将患儿血清采用试管法倍比稀释,采用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人工判读结果。

3.2 操作方法:(1)使用前将所有试剂恢复至室温(18 ℃~25 ℃),将浓缩清洗液用纯化水按1∶10体积比稀释制备清洗液;(2)依据检测量按需取出微孔板条,每孔(患者血清孔、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加入1滴(50 μL)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3)50 rcf离心5 min,使血小板固定到微孔板表面;(4)用清洗液洗板2次,去除未结合的血小板;(5)每孔加入2滴(100 μL)MASPATLISS,并在反应孔中依次加入1滴(50 μL)倍比稀释的患者血清、阳性质控、阴性质控,轻轻震荡微孔板,使其充分混匀;(6)将微孔板在37 ℃孵育35 min(孵育过程密封微孔板)后用清洗液洗板3次;(7)每孔加1滴MASPAT抗IgG试剂及1滴MASPAT指示红细胞,轻轻震荡混匀,200 rcf离心5 min。

3.3 判读结果:以可检测到阳性(1+)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为效价(下图所示效价为64),判定方法见图1。

图1 血小板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3.4 观察指标:(1)统计血小板抗体强阳性(4 +)患儿血小板抗体效价分布情况。(2)患儿年龄、性别、输血史、疾病与效价的关系。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版本软件对4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性别和输血史与效价的关系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标本比较的MannWhitneyU检验,年龄和疾病与效价的关系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H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60例患儿血小板抗体效价分布情况 共筛查21 230例患儿血小板抗体,检出强阳性60例(0.28%)。如图2所示,60例血小板抗体强阳性患儿血小板抗体效价结果集中在8~16。其中效价为2、4、8、16、32、64的患儿分别为5例(8.33%)、8例(13.33%)、15例(25.00%)、21例(35.00%)、9例(15.00%)、2例(3.33%)。

图2 60例患儿血小板抗体效价分布情况

2 不同影响因素效价分布对比 如表1所示,通过对60例患儿不同性别、年龄、有无输血史及不同疾病对患儿血小板抗体效价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值均>0.05,这表明血小板抗体效价在不同性别、年龄、有无输血史及不同疾病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影响因素对患儿血小板抗体效价分布比较

3 5例抗体阳性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 检测后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仅有5例,其效价结果、配型情况及输注效果详见表2,5例患儿中仅进行配型的1例(病例4)输注有效;其余4例输注前未进行配型,输注无效。

表2 5例抗体阳性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

讨 论

血小板表面抗原种类较多且比较复杂,不仅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相关抗原,还有血小板特异抗原。反复输血及多次妊娠者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6]。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越高。按照抗原抗体再次免疫应答机理,血小板抗筛阳性者随着输血次数增加,血小板抗体效价越高,输注效果越差。沈溪英等[7]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该研究表明:血小板抗体效价<2的患者,100%输注有效;当血小板抗体效价在8~32时,有77.7%患者出现了血小板破坏,虽输注血小板,但循环中血小板数升高不明显;而当血小板抗体效价达64时,则有88.8%的患者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由此可见血小板抗体强度直接影响输入血小板的寿命,抗体效价越高,血小板增加数越少,两者呈负相关。此外,有研究表明[8]血小板抗体强度越高,相应的配型相合率就越低,对于抗体强度4+的患者,因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血小板抗体,若首次配型不相合,通过再次配型找到相合的血小板概率很低。因此,血小板抗体效价检测可能对预测配型结果有一定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抗体效价2~4的患者13例,8~16的患者36例,32的患者9例,>64的患者2例,血小板抗体效价主要集中在8~16。这些结果与沈溪英等[7]的28例血小板抗体效价分布情况不一致,该结果显示效价主要集中在8~64,且>64者占比达50%。分析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沈溪英等[7]的研究对象为成人,且是多次输注浓缩血小板的患者,本研究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有输血史者仅15例,且输血次数多未超过3次。(2)检测方法不同,她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本研究采用固相凝集法,由于检验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受特异性抗原、红细胞指示液浓度等影响较大[9],操作者倍比稀释手法以及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效价的操作方法,都会对结果有影响。(3)另外,1997年时输注的都是手工分浓缩血小板,里面白细胞含量比机采板高,更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10]。多项研究证实[11-13],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因素以同种抗体为主,其中大部分(约80%~90%)是由白细胞抗原引起,仅约10 %~20 %由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引起。

杨乾坤等[8]通过分析多次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强度之间关系,发现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且输血次数越多抗体强度越高。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抗筛阳性患儿的抗体效价分布与有无输血史之间并无差异(P>0.05),可能与本研究有输血史的患者很少,且不一定是输注血小板,输注次数多数也不超过3次有关。反复输注红细胞/血小板是血液病、实体肿瘤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儿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悬浮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随输血次数增加,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也就增大[14-15]。陆乐等[16]研究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科室分布有显著差异,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和中医科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科室,这与临床科室患者疾病有关。但本研究结果未发现血小板抗筛阳性患儿的抗体效价分布在不同疾病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所以尽管疾病、输血史会导致血小板阳性率增加,但对于血小板效价的影响却不明显。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效价分布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无差异(P>0.05),但袁慧铭[3]研究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妊娠有关,而本研究对象为儿童,无妊娠史。

为明确不同效价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我们对检测后输注血小板的5例病例分析。结果显示,5例患儿中仅进行配型的病例4输注有效,其余病例,尽管血小板抗体效价高,但受限于当天血小板资源紧缺或患儿病情紧急,输注之前未进行配型,结果显示输注后24 h CCI均≤4.5,表明输注无效。杨乾坤等[8]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而是随机输注血小板,有近七成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输注无效或是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目前,血小板输注已成为有效预防或改善患者出血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对于血小板抗体强阳性患者建议临床在输注血小板之前进行配型,可以从血源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风险。对于血小板抗体效价高的患儿尤为注意,一般情况下效价越高则输注效果越差。这样不仅提高了患儿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而且节约了血液资源,促进了临床输注血小板工作安全合理有效的开展。

综上所述,血小板强阳性(4+)患儿抗体效价分布不一,并且效价强度与输血次数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议,本研究也有研究病例数偏少的局限性。但血小板抗体效价对于预测血小板配型结果,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有一定的帮助。由于检测后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仅有5例,本研究未能对不同抗体效价患儿输注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有待进一步积累病例资料进行后续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效价配型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丢表
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病例分析
深圳地区10~40周岁健康人群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参考区间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11岁男孩 增肥救父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
维生素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