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电影艺术中的色彩化构建

2021-12-22

电影新作 2021年6期
关键词:观者色彩环境

陆 遥

每个人的眼睛和大脑都存在着构造之差,“能够识别的颜色据说可以达到750万-1000万之间”。据心理学家分析,人类最直观的感受源于视觉,而色彩是人们观察自然形态与环境的第一视觉要素,它对我们的感官刺激有较大的影响。

在影视行业中,色彩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是导演重要的创作手法,也是一部影片情感上的指引元素。色彩的有效运用将带给观众更多的情感共鸣。

一、人物性格的塑造

人的视锥细胞由3组构成,一组能吸收波长约450nm的蓝光、一组能吸收波长约540nm的绿光、一组能吸收波长约577nm的近似红光,这也是为什么人往往对这3种颜色更为敏感。色温的冷暖性不能用温度计来衡量,不同的颜色来源于光的不同波长,通过光子振动作用带给观者不同的感受。“红色的振动频率是471赫兹,它会使人的脉搏、血压、体温上升,让人感到情绪激昂、兴奋;蓝色的振动频率为622赫兹,它会使人的脉搏、血压、体温下降,具有镇静的作用。”大脑对颜色的敏感度很高,人对色彩所产生的冷暖差异感既有生理上感觉的原因,也有心理上想象的因素。

在电影的艺术化创作中,人物或者说角色是影视剧作的核心,是剧情冲突的导火线,优秀的人物形象设计为导演的叙述奠定了基础,让文字艺术得以视觉化呈现。而人物的创作从来不能脱离文化与生活,人物性格的色彩根基都源于现实生活。色彩的冷暖感知性在为电影人物起到写实作用的同时,也赋予角色独有的性格属性与色彩基调,为人物的艺术化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给予他们生命与灵魂。“电影色彩,是最易穿透人物外部装饰的表层空间,直达人物内在心灵世界的造型元素。它能将人物只可意会的抽象心扉和灵魂,像‘摆设’具象物品那样,通过银幕影像展现给观者。”

电影中的人与事常具有矛盾性、冲突性和不可调和性,色相之间的“对立”关系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也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得到生动地刻画与塑造。在影视作品中,角色的不变色彩的配置好似烙印般深深地印于其内在,成为其标注性的符号特征。

在生理上,暖色调的红好比一杯浓烈的咖啡,会引起视锥细胞的迫近感与扩张感,从而让人产生兴奋、激动、紧张、焦虑、好斗的情绪。在远古时代,人们利用篝火驱赶害怕火光的野兽,以此对红色产生了更多的依恋与崇拜。在汉代,“尚赤”的传统将红色与政治联系起来,成为象征权力的符号。此后,红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寓意与神性。红色,被华夏儿女所喜爱,它有着幸福、吉祥的寓意,代表着忠诚与英勇。在传统戏曲中,关羽的忠义,岳飞的英勇,这些角色的脸谱设计均有红色。而在当代游戏、动漫等二次元领域中,红色也往往是生命与攻击的符号色,具有攻守两重性。反观冷色调的蓝,它是光学三原色中波长最短的颜色,会让人联想到天空与自由,具有镇静、降温之效,常常标志着理智、冷酷与深邃等含义,但也有着忧郁之意。

在2019年出品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红蓝间的冷暖对比将人物消极与积极的情绪从感官延伸至视觉上的展现与碰撞,而该片中不变色彩的配置也将哪吒与敖丙的特定个性贯彻始终、展露无遗。

图1.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红”字本义是形容被染成赤色的高级丝帛。红色的混天绫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哪吒,将该人物好胜、刚烈、火爆的性格得到了生动地展露,其形象从内到外得到了丰富地诠释与表现。片中,哪吒的原生家庭是他不幸命运中最大的幸运。基于这样的幸福家庭,哪吒身上的红也有了双重性。当哪吒幸福、积极时,红色便象征着正义与勇气,赋予其舍命救百姓的力量。而哪吒误会父母产生负面情绪时,该场景中的红色便不再是刚正的寓意,而是为人物增添了一层危险与恐怖的符号。反观该片中的敖丙,他是妖族,背负着龙族的使命。他出场时的着装携带着蓝色的属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蓝色具有稳定情绪的功效,拥有该色属性的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喜欢独处,不屈服于现实。这一色彩的设计既给予了敖丙高雅的人设与神秘的内心,同时也为该人物天生的内向、敏感、冷静、心思细腻但不善言辞的性格与行为进行了“色彩表情符号”的设计。蓝色属性下冷静的性格,让三太子对于哪吒生日聚会的邀请并没有多言,压抑着内心的喜悦与幸福。而在舍己救人后,他却没有得到对等的尊重,此时的蓝色便演化成了悲哀与压抑的符号。

语言学家索绪尔将符号分为符征与符旨两类,前者意指物体的表象形式,后者则是暗含物体潜在的寓意。当色彩符号与具体人物的心理、品质、行为相结合时,其符号特点便成为深入人心的视觉信息与印象,承载着丰富的感情与意志。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敖丙与哪吒的不变色彩配置将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两人,在冷暖色调相辅相成的特性下,最终团结一致、并肩迎敌。哪吒的红好似酷寒下的火堆,而敖丙的蓝就好比那炎热夏天的冰。色彩是世间生命的语言符号,不仅使角色变得鲜活而生动,也为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增加了更深的寓意与内涵。

康定斯基说:“即使不画出某些色彩的形状,也能创造出有意义的真实来。”色彩不只是人物表象特征的不变设置,它也会随着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状态发生转变,成为其内心情绪的外延与物化。当色彩与人物心理有机结合时,观者便能透过色调间的比对更深入地了解和探析角色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反抗,实现视觉化的美学内涵功能。

电影人物的精神、思想、情感、心理等,是内在色彩确立与表现的主导因素。通过色彩上的变化来揭示角色的心灵,传递内在情愫。在1982年推出的爱情喜剧片《窈窕淑男》中,男主角迈克尔在故事前期,穿着蓝色衬衫给予观众平凡、弱小的符号感,也展露了其低落与生活状态。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迈克尔身上的消极蓝逐渐消失,而红色的着装频繁出现。从表象分析,蓝与红的对比与交替即指迈克尔以双重身份扮演着“现实版迈克尔”和“戏剧版桃乐丝”。但从色彩符号的功能而言,这一色彩设计并不只是表象的装饰,而是暗指迈尔克的身份和事业正在发生变化。在古埃及文化中,红色较为稀少,因此它是高贵与权力的代表,象征着征服与不朽。当迈克尔登上名为《纽约杂志》(New York)的封面时,被红色元素所包围的他,也代表其事业达到了巅峰。

由此可见,在影视作品的人物创作中,色彩赋予影片人物内在的灵魂与精神,深层的色彩个性设计需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此更好地激发观众心理层面的多重感受。颜色的多元化含义与色相间的对比与对立使电影人物的心理与外表从内至外得到了简单而直白地确立,提炼和塑造了剧中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提升了剧情的张力与表现。

二、环境氛围的构建

人类视觉及大脑中颜色的产生源于物体的表面属性、介质与光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眼对它的识别与感受是基于不同物质表面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反射以及光在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结果。物质之所以吸收不同特定范围波长的光,皆与物质的内部分子、离子结构有关。色彩在物体和光的作用下孕育了独特的情感和语言,造就了不同境遇下的环境气氛。

所谓环境氛围,是指环境自身的结构、特征和特点在不同光线和色彩的照明与描绘下带给人特定的外在印象,即“特定环境所给予人们强烈感觉的某种精神表现或者效果景象……环境气氛能够激发或者解释人们心理情感反应的各类色彩系列……”当特定的色彩与特定的环境故事结合时,它会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与氛围。

在电影故事环境氛围的构建中,色彩既有美丽的外在,投射现实对象,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意义。电影是细节的艺术,“每种色彩都对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即便是某种色彩最细微的变动,都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有才华的导演手中,色彩可以成为在潜意识层面构建故事的有力工具,它可以让一个场景变得反讽或者荒诞”。在电影的戏剧场景里,到处都隐含着不同时间、空间和事件,它们随着影像中色彩的变化而显示出新时空的深层内涵,有效的色彩编排让电影故事的环境气氛融铸主旨之理为一体,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与观众心理产生共鸣。

文学中,优美华丽的词句将作家的意象传递给读者;影视创作中,意象则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使影片的主题与内涵得到提炼与升华。颜色本身并无重量可言,它的轻重度取决于光照的强弱。人眼中的视杆细胞起到了感受明暗的作用,明度和纯度高的颜色给人轻盈柔软的感受,明度和纯度低的颜色则带来了心理上的沉重感。

在韦斯·安德森执导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一幕D夫人与古斯塔夫共处电梯内的场景采用了较高饱和度但明度适中的色彩设计,血红色的电梯背景与妇人的深红色大衣在色相上存在着相似性,它们不只是环境工具,而是暗含着深意性的符号,是传递意义的元素。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着危险、流血和暴力的意味,如red hands(血腥的手)。红色的大衣与电梯环境间彼此映衬、彼此强化,两者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波长,给予观者视觉刺激的同时,也为观者的心理蒙上了血的暗示。此外,由红、蓝混合的紫色在给予人高贵、气派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安、孤独、难以捉摸的复杂情调。身着紫色西装的古斯塔夫看似是单一的个体,与背景之间形成了色相上的反差与分离,好似与D夫人处在不同的阶层和世界,但红紫间的相似关系为电梯中的两人建立起了特殊的契合点与联系性。高饱和、中等明度的环境设计不仅赋予观者感官上的视觉冲击,视杆细胞下的色彩轻重感也在不断刺激着观众的心绪,使其对整个影片的故事环境和思想构建增添了一层沉重的心理暗示。

然而,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场景设计中,并不总是携带着色彩所带来的浑厚与浓重。在不同类型的光线设计下,故事环境呈现出各样的明暗关系与冷暖层次,颜色上的多重变化塑造和描绘了在不同氛围下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低明度的冷色调画面叙述了真实环境下战时欧洲处境的残酷与阴暗的一面,而大量明度较高的暖色调勾勒和对比了欧洲战前文明世界中人性的善。冷暖色之间的互衬与比对,不仅给予故事环境真实的描绘效果,也营造了不同境遇下的氛围。让观众的视杆细胞在明度与色温的提升下获得了“升温”感,以此更好地体会严酷战争中的人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是视觉,而影响视觉的第一要素是颜色。色彩对于人类心理的影响除了基于颜色本身物理光的刺激而引起人体荷尔蒙发生变化以此产生多样的情绪外,也和联想效应有关。这一效应是指因一个对象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而色彩上的联想分为具象与意象。具象即眼见为实。意象即是指当我们看到特定颜色时,大脑便会联想到与自然相关的感官体验,如蓝色的天、绿色的草、红色的血液等。而电影中的色彩设计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界的一种表现,自然和社会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是可以想象的,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电影中的环境气氛与影片中人物的情态是交融且一致的,有效的环境布局让电影中的人和事得到更自然且丰富的烘托与表达。

色彩符号暗含着视觉环境表象下的深意,而情景交融是电影故事环境氛围营造的重要准则。蓝、绿色以主色调的形式贯穿于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水形物语》。在影片开场中,女主角的睡衣、毯子、沙发、擦鞋把等生活用品,又或是地板、墙壁、窗户等,都被蓝绿色系所笼罩,让人不禁联想到自然界中的海洋与水。而该片的美术师曾在一次访谈中证实女主角家里的一切都代表着与水有关的符号。因此,该桥段环境中的蓝、绿色并不只是巧合,而是颇具深意的意象表达。该色系不仅还原具体物象的真实感,在给予该片潮湿环境水汽感的同时,也赋予了故事环境更多“时间”和“空间”上的艺术化与多元化的想象。景中融情,情在景中,使观者对女主角的认知从环境延伸至情感,从浅表的氛围浸染至深层的感悟与联想,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心理上的暗示基础与联想动机。

电影中的时空与环境决定了色彩状貌的多重性,而颜色间的不同搭配与组合也使故事环境得到折射与升华,提升影片的主题思想,对观影者的心理产生铺垫性。

三、受众心理的引导

“色彩效果最深刻最真实的奥秘甚至肉眼也看不见,它只能为心灵所感受,重要的是避免概念化的公式化。”色彩是勾勒剧本的基础元素,是剧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色彩的有效设计为剧情与观者间形成重要的引导作用。

人眼中的神经构造十分复杂,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色。在生物学上,不同颜色刺激着视觉,当大脑皮层受到外界刺激时会自动展开分析,色彩发生连续对比或同时对比时便极易给视觉带来一些错位感。当我们长时间观察色彩时,会越看越不准确,甚至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看完暗色看亮色,亮色会更亮;灰色与艳色并置时,艳色便会更加艳丽,而灰色则会更加暗淡。

在影视桥段的设计中,色彩上的“同时对比决定色彩的美学效用”,它携带着感知的符号并给予观者错位视觉感的同时,也引导其心理走向更深入的感知。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讲述中,几乎全程采用了糖果般的配色方案对古斯塔夫的人生进行了描绘,让人仿佛沉浸在奇妙、精彩的回忆中。然而,前一个画面,丰富色彩场景下的镜头慢慢地拉远,给观众以抽离的完结感,而后黑白画面的突然出现让仍沉浸在回忆中的观者措手不及。画面从鲜艳明亮的色调转为幽暗、阴郁的黑白调,这一出人意料的色彩变化让观众的心脏不由停顿了半秒,情绪变得紧张、焦虑起来。色彩的连续对比与交替使视觉感知产生“误判”,让黑白画面变得比以往更为暗沉。框架式的黑白构图形式不仅使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局限性,也为观影者的对之后剧情发展的猜想及预设做了方向性的指引。色彩上的连续对比在影视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丰富视觉效果,更是引导观者的情感对电影主人公古斯塔夫的一生产生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在无形中充分认可电影主题及故事给予角色们的整体定论。

众所周知,电影拍摄中的“打板”不仅是对各个镜头进行信息的记录,也是为了通过高音波让在场人员注意的同时,为后期素材的剪编带来便捷。而当电影中的色彩被赋予一定含义与内容时,即成为一种符号。例如,色彩失衡设计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做法,以此重新创造焦点,使某一角色、某一细节,又或是某一时刻在影片中凸显出来。绘画是静态色彩的比对,而电影是运动时空下的并置。电影画面中的色彩失衡不仅提升了整体画面的造型元素,也让角色本身成为整部影片与观者心理的重要导线。

在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中,黑白摄影的手法给予画面永恒质感的同时,也真实地展现了二战时期那段残酷、绝望与压抑的时光。故事开场的暖调,一支蜡烛在歌曲声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呈现了战前未受侵扰的生活,而片尾的彩色世界即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轰鸣的火车声,伴随着黑白画面的故事陈述,引导观者心理与“现实”结合一体,感受着历史的沉重与黑暗。

火生光,光生色,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最初光影形式的黑白和单色到现在的彩色画面。色彩对于电影故事走向的构造不仅力求逻辑真实,且从表象上的美感延伸至深入人心的意象精神。

色彩犹如生命,在《辛德勒名单》这场黑白叙事的过程中,身着红色衣服的女孩悄然出现,她游走在人群里,画面由高到低、由远及近地追随着她,这抹带有情感温度的色彩好似一团火,点亮了这个黑白、阴霾的悲惨世界,不仅唤醒了辛德勒的良知,也点亮了观者心中生的希望。色彩上的失衡让女孩成为辛德勒眼中的亮点,也成为整个故事与人性的转折点。这抹红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精神符号,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凝聚与爆发。

观者在观影过程中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他们沉迷于想象的世界里,从有意识转换为无意识。随着歌曲声,随着枪击声,他们的内心逐渐产生麻木感。当红衣女孩爬到床底的那一刻,鲜艳的红色消失了。这一色彩上的转折敲击着观影者的心扉,成为其心理上的重要指引线。这抹红色的再次出现时已是在电影后半部分的运尸车上,正所谓“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这抹红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与信仰,它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非表象上的点缀,它既是女孩生命的符号,也是对这一特殊时代人性光芒的吟唱。这一色彩上的编排与设计在提升画面视觉冲击,推动剧情走向新高潮的同时,也在潜影默化中对观者的视觉意识起到强调与引导,加深了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思考。

色彩在电影中的引导作用不再让观者空有想象,不仅提升电影故事的意境化创作,还增强了观影者的代入感。剧情的发展不单停留在表象上的感知,更是深入人心的浸染。电影的主题思想在得到传递与升华的同时,也使观者的心境从外延渗透至内涵。所谓视之有感,思之有悟。

结语

马尔丹也曾提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实践都表明,人类对色彩的感受在于其价值,而非其本身。在电影艺术化的创作中,色彩不仅是一种造型手段, 更是构成电影故事的视觉符号。

色彩从自然形态升华至精神属性,由现实延伸至艺术,赋予电影故事深层的内涵性。它的存在不仅在于表象的构图、光影、环境等,而是具化了电影故事中的对象、精神与思想,更是对影片中的人物做了视觉化的设计,为故事营造了一个合适的环境氛围,也为剧情走向的铺垫与观者心理的引导渲染起到审美与策划。

色彩将画面中的直观与感官有效结合,以此产生一种无言的视觉力量,它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虚拟的实在。色彩为电影艺术中的曲折与变化添加上了视觉上的对价物,不仅让观众走进故事,产生共鸣,也将视觉语言的表达推向了极致,使电影艺术的精神与内涵得到了重塑与提炼。

【注释】

1友凡.图解色彩心理学:通过色彩心理学认识世界改变生活[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31.

2同1,15.

3周登富,敖日力格.电影色彩[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7.

4陆晓云.设计色彩的符号学解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114-116.

5余若凡,张熹.从符号学角度看色彩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2):9.

6同3,312.

7[美]帕蒂·贝兰托尼.不懂色彩,不看电影[M].吴泽源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7.

8[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色彩的主观经验与客观原理[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1.

9同8,63.

10银晓明,李荣君.黑白中的生命色彩——浅谈《辛德勒的名单》的色彩艺术[J].文学评析,2011(11):189.

猜你喜欢

观者色彩环境
端午节观龙舟赛
环境清洁工
神奇的色彩(上)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漫观环境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