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教师韧性的质性研究

2021-12-22丁亚元李方方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丁亚元,李方方

(安徽开放大学 文法与教育学院,合肥 230022)

一、研究缘起

2020年8月,教育部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教职成〔2020〕6号),明确指出要推进现有39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转型为地方开放大学,同时要求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放大学建设赋予教师新的定位、角色与职责,然而许多教师并没有做好成为新型开放大学教师的能力准备,面临诸多自身发展的压力与困惑。如有些开放大学教师缺少教学热情,自我效能感和信心不足,缺乏职业成就感,角色认同水平较低。在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如何使教师保持教学效能、积极应对职业压力,并持续保持专业发展的热情与动力?这已成为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最近20年来,学界对于“教师韧性”的研究为教师压力管理及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被证明是影响教师保持职业忠诚和投入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绝大部分教师保持教学效能、维持对专业的动机与承诺,极大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和有品质的教学生涯形塑。本研究以开放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开放大学教师韧性的概念界定出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开放大学教师韧性的结构维度,进而构建开放大学教师韧性的理论模型,以期为开放大学教师正确应对工作压力,促进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研究回顾

(一)教师韧性相关研究

1999年,博迪(Bondy)等人对一位致力于教育贫困儿童却在教学中遭遇学生强烈抵触的教师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教师韧性的意义与重要性,并首次使用了“teacher resilience”一词。自此,教师韧性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新主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持续趋热。由于研究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学界对教师韧性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有些在心理学视角下将教师韧性界定为一种特质或能力,如教师韧性是“教师能够在挑战性的条件下和经常性的挫折中保持对教学和教学实践的承诺的品质”,“个体能经得起困境及在困境中能适当调适的能力”;也有些在社会学视角下将教师韧性理解为一种结果或过程,如教师韧性是“个体和环境保护因子和风险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挑战条件下积极适应并实现个人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开放大学教师韧性概念界定

基于心理建构与社会建构统一的视角,结合开放大学教育情境,本研究中“开放大学教师韧性”指开放大学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遭遇压力、挫折、挑战等逆境时,调动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实现对逆境的有效应对和适应的品质、能力、过程与结果。开放大学教师韧性不仅体现在教师面临逆境时的表现,还体现在当前学校战略转型期,对开放大学建设的认同与投入,当社会与学校赋予他们终身教育事业的服务者、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推动者、信息技术应用的领跑者的角色与责任时,他们能主动适应时代变革与需求,勇于接受挑战并积极承担任务,从中提升自我、获得专业发展。

本研究中的“开放大学教师”指在开放大学从事远程教育工作的在编教师,既包括教学学院的专任教师,也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双肩挑”教师,其岗位设置均为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和实物分析为资料收集手段,通过开展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收集开放大学教师应对逆境时行为状态的第一手资料。辅之以实物收集,包括国家出台的有关开放大学建设相关政策和规定,开放大学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等相关文件,以及受访教师的教学反思论文、年度总结、奖励表彰等文字资料,与访谈资料形成良好的互补。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集体访谈对象6人,个别访谈对象4人,均包括专职教师与双肩挑教师。研究对象的选取根据目的性抽样中的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和方便抽样策略,以远程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历程四个阶段为参照,分别选取入职阶段、独立工作阶段、项目主管阶段、部门主管阶段各若干人,综合考虑访谈对象的工龄、任教专业、性别、学历、职称等因素,在教师韧性发展方面较具典型性。

(三)访谈实施

研究团队制定了细致的访谈方案,并由3位学校开放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小组成员组成访谈小组,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2人,均接受了前期访谈训练。集体座谈中,引导访谈对象就面临的困难、压力与应对措施等各抒己见,交流互动。个别访谈在安静和谐的气氛中展开,每位访谈对象访谈一小时左右,并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访谈全过程被详细记录。所有访谈录音转录成Word文本资料,共计5.6万字。研究所需资料经过整理和编号,进行统一管理。

四、结果与分析

基于对访谈对象在平时的教学科研和开放大学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压力,采取的行动和措施,自身和外界有益因素等,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后,研究得到教师对逆境有效应对和适应的特征,即拥有韧性的开放大学教师具备如下四个维度特征:个性品质、职业动机、专业发展、人际支持,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要素。

(一)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是指开放大学教师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表现出来的保持对教学实践积极向上、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包括毅力、适应性、情绪控制等良好品质。

1.毅力

毅力坚强的开放大学教师在困难面前百折不回、知难而进,把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并为之奋斗。访谈中,不少教师都谈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都不愿意放弃专业发展,“我觉得是个方向吧,最后不管做到哪一步,我还是不会放弃教学”“要兼顾科研、教学和管理非常难,但是教学和科研是我的专长和兴趣,我也不会放弃”,均表现出较强的毅力,能正确看待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能主动加以克服。有的获得了省、校级荣誉称号,有的顺利晋升职称,获得了事业上的进步与丰收。

2.适应性

开放大学是“互联网+教育”的前沿阵地,对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有的教师在访谈中表示,“作为开放大学的教师,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也就是迫使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远程教育技术,能够熟练地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和教研活动,特别是在这种宏观的教学上面,要善于运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开放大学教师主动适应开放大学转型需要,勇于面对工作的挑战,积极探索远程教学实践并提升教学能力,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3.情绪控制

已有研究表明,具有高程度韧性的新手教师,他们的情绪智力能帮助他们认识并控制压力情绪。一些受访教师在刚进电大时“完全是比较懵懂的状态,对电大也不了解,对专业技术岗既做行政又做教师也完全不了解”,情绪状态受到一定影响,但他们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逐渐熟悉电大工作特性,努力协调好管理与教学科研的关系,较好地调整了情绪状态,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二)职业动机

“职业动机”是引发、推动、维持开放大学教师专业行为的动力倾向,具体包括职业认同、热爱教学、职业荣誉感等要素。

1.职业认同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与理解,是推动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谈到,“开放大学的教师,其实身份是多重的,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成人教育教师,还是远程教育教师,同时还是终身教育的服务者,与普通高校教师是不同的”,对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定位的认识比较清晰,也比较理解这种定位。也有受访教师认为,“当你转向开放大学的时候,你怎么去认知教师服务性的角色定位,这个很重要”,对服务性角色非常认同,同时还给出了提高教师角色认同的建议:“需要有这样一个渠道,让老师们了解电大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开放大学老师,这可能需要做一些辅导”。

2.热爱教学

如果开放大学教师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充满兴趣与爱好,那么他对工作就会充满热情,能感受到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一位年轻教师谈到,“站讲台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开心、很高兴的事情”,可以看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现实工作中,这位教师将对教学的热爱转化为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先后在电大系统各类评比活动中获得荣誉,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3.职业荣誉感

访谈中,一位年轻教师对能成为开放大学教师感到非常自豪,“能够有幸成为开大的一名教师,培养智慧应用人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社会发展,这也是一个非常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表现出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同时还表示“会立足岗位完成部门工作,同时做好兼职教师工作,注重提高教学能力,为开放大学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将职业荣誉感内化为爱岗敬业的自觉,转化为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是指开放大学教师注重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支持服务能力,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以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具体包括远程教学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研修培训等要素。国外研究也表明,具有韧性的教师高度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且寻找各种可能的方法达成其需要。

1.远程教学能力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大学,具备远程教学能力是开放大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一位在电大工作了近20年的教师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我觉得对我来讲就是一个不断地学习教育技术、提高自己远程教育技术水平的过程。我的远程教育技术水平是在不断提高,从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第一次搞直播课,搞远程答疑,然后到我们做微课,通过国开云教室来上课。”这位教师持之以恒地学习远程教育技术并应用于教学,主动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逐渐成长为适应开放教育特点、擅长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骨干。

2.以学生为中心

开放大学学生基本都是在职成人,面对这样的学生,一位从事了十几年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认为,“我们还要更深地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如果我们把自己局限于我是高校老师的话,恐怕你与学生的交流会出现偏差……我们得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开放大学的老师,我们得去关注我们的学生。”以开放大学学生为中心,认识到他们的特殊性与学习困难,并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既是良好师德师风的体现,也是促使开放大学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不竭动力。

3.教师研修培训

在职教师研修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受访教师都能认识到研修培训的重要性,有的还将研修培训比喻为充电站:“培训对老师的个人成长是很关键的,好像一个充电站,你一直跑会没电,但在这里你就会得到一些新的能量。”有些受访教师参加过国家开放大学举办的线下培训班,“培训以后感觉很好,因为你可以暂时把自己从日常特别繁杂的管理中脱身出来,专注地去听。老师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有的是博导讲座,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提升,但是你会去重新思考,我这一段时间工作有哪些收获,要做哪些总结,下一步从哪一方面入手,给自己一个调整再出发的时间”。充分认识到研修培训的重要意义,并用研修所得指导自己的工作,将研修作为保持自己专业发展活力的源泉。

(四)人际支持

具有韧性的开放大学教师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并能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与帮助以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具体包括人际关系和谐、积极寻求帮助等要素。

1.人际关系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韧性发展的重要资源,包括教师与同事、领导、家人和朋友等所建立的和谐关系。很多受访教师都认为学校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我觉得学校整体氛围很好,同事之间相处都很融洽,电大好人也很多。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周围的领导、同事都愿意施以援手,帮我想办法,安慰我,鼓励我,支持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教师承受各种压力,恢复良好精神状态,顺利度过困境。

2.积极寻求帮助

教师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挑战,当个人力量不足以克服困难时,就需要积极寻求他人帮助。有些年轻教师在刚入校进行教学准备时,主动向老教师请教授课技巧,旁听老教师授课,较快地提升了教学水平。有的教师谈到在课题申报中得到了支持帮助,“我以前从来没有写过申报书,一开始不敢申报课题。我们领导科研水平很高,对我申报课题也很支持,连夜帮我改好稿子,后来我的课题成功立项。”这位教师在科研活动中主动寻求同事和领导帮助,个人成长较快。

五、讨论与建议

(一)开放大学教师韧性模型构建

通过对10位开放大学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本研究初步挖掘出开放大学教师韧性的四个维度:个性品质、职业动机、专业发展、人际支持。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开放大学教师韧性模型(图1),帮助开放大学教师积极应对职业压力,保持专业发展的热情与动力,实现持续健康地专业成长。

图1 开放大学教师韧性模型

个性品质能够影响职业动机和专业发展,职业动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际支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资源,而专业发展既是职业动机引发的结果,也能够强化个性品质的培养,还能够影响人际支持的获得。比如,个性品质中的“适应性”有助于教师适应开放大学文化形成角色认同,进而提升远程教学能力;职业动机中的“热爱教学”也有助于教师形成以开放大学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专业发展中的“教师研修培训”能为教师补给加油,增强应对困难挑战的信心和毅力。此外,良好的情绪控制、高度的职业荣誉感、较强的远程教学能力等能够让人际支持的提供者更愿意提供支持帮助;而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领导关心、同事帮助等人际支持,也更利于教师保持毅力,提升适应性,增强角色认同,促进专业发展。

(二)开放大学教师韧性的培养与促进

本研究发现的开放大学教师韧性的维度特征,为教师的培养与持续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据此对开放大学教师韧性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1.训练自我管理,保持积极状态

教师掌握一定的自我管理方法,有助于教师保持教学效能、积极应对职业压力。英国学者特纳(Turner)在教师培训中强调了自我管理训练的三方面内容:生活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对于开放大学教师而言,学会生活管理就要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处理好学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学会时间管理,要求教师学会制定工作计划,遵循要事优先的原则,对工作任务进行主次排序,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率利用时间;学会情绪管理,就要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2.开展入职培训,激发工作热情

青年教师是学校转型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承载着开放大学的未来与希望。然而,通过研究发现,一些开放大学青年教师在入职前对学校性质定位与办学情况并不太了解,所学专业也非远程教育或教育技术专业,进校后对开放大学教师角色一时难以适应。为此,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入职培训,帮助新教师全面系统了解开放大学发展历程,明确学校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尽快适应并熟悉学校文化,掌握远程教育知识与技能,激发职业发展的热情,增强应对入职期困难和压力的积极品质,更快地参与到学校各项事业中,主动投身开放大学建设。

3.健全培养机制,提升能力素质

为不断提升开放大学教师的能力素质,学校应健全教师培养机制,为教师创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空间。要常态化开展教师研修培训,将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理论、学科发展新成果和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培训内容,提升组织开放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争做开放大学优秀教师。开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鼓励各类人才通过访学、在职进修、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学历层次和教科研水平,使教师在多渠道的培养中快速成长,提高能力素质。

4.完善保障措施,关心关爱教师

为了保持开放大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韧性,学校层面应不断打造深层次组织文化,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始终以教师为中心,真诚关心教师、爱护教师、成就教师,在教师引进、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平台建设、激励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调动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量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分级聘任制度,为不同类别的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积极营造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开放大学教师保持职业忠诚和坚守、维持对专业的热情与投入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