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提升路径

2021-12-18张沐阳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三全育人高校

张沐阳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加强学风建设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以“三全育人”理念为视角,提升高校学风建设必须明确育人主体,重视育人过程,整合育人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学风建设,有助于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细落实。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2-0009-03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全员育人主要是从育人主体出发,全程育人主要从时间概念出发,全方位育人则主要从空间概念出发,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帮助高校培养合格人才。

高校学风是指大学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2]。学风建设,简而言之是指为营造优良学风开展的系统工程[3]。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不再是精英化的培养模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此种社会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应运而生,但也出现了课间互动与引导减少,学生学习的投入度、专注性降低等问题,学生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学风建设有待加强,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运用“三全育人”模式进行科学化指导显得尤为关键。

以“三全育人”理念为视角,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中要明确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干部的育人主体作用;要把握好大学生不同学段的特点,明确每个阶段的育人目标;要整合各类育人资源,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

一、明确育人主体,形成育人合力

(一)加强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工作制度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以主题班会、谈心谈话、讲座等为契机,坚持学生自我管理和老师、班委督促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班风、学风建设水平。

安庆师范大学定期举办辅导员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就工作职责进行全方位指导;举办辅导员技能大赛,以赛促学;鼓励其进行深造学习,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等方式促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辅导员应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导航工程,督促学生做好学业计划、职业规划;定期召开学风相关的主题班会,如考风考纪和诚信教育大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协调好寝室关系、恋爱关系、家庭关系。

(二)突出专业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课堂是教育的主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才算真正进入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所以说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4]。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应严把教学关,倡导学生上课坐到前排来、听课互动起来、与老师互动起来的“三来”原则,要求学生上课主动将手机关机交至保管柜,全身心投入到听课状态;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翻转课堂制度等,让学生想学、會学、爱学;本科生导师应针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和个性化需求,与辅导员形成合力,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座谈会和谈心谈话,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学业需求进行调研、分析。

(三)优秀学生——学风建设的示范者

针对优秀学生干部,发挥班级班干、学生会骨干和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自觉遵守考场纪律,配合辅导员及专业教师进行学业管理和指导工作。树立学生典型,以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学生干部的培养工程为契机,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青年先进典型话成长”活动。

针对学业优异的学生,举行“四成”报告会,通过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励志成才报告会、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

针对优秀校友资源,建立校友工作群,发挥校友辐射作用,邀请校友回校讲座,传播正能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助其规划学习目标,带动学生成长。

二、重视育人过程,尊重个性发展

学风建设的开展需坚持育人为本,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深刻理解学生成长规律,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科学规划学业生涯。大学一年级重在适应性教育,二年级重在实践教育,三年级重在专业教育,四年级重在职业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坚持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

(一)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控

为了确保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能达到毕业要求,安庆师范大学重视形成性评价机制,制定了《安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安庆师范大学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安庆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各学院制定了《关于学生早晚自习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的有关规定》等管理文件,推进学生学业发展评估和自我检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达到毕业要求。

学校实施“早晨读晚自习”制度,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制定“五级联动”课堂考勤制度,班级值周班干、团学干部、授课老师、辅导员和学院领导全部参与考勤,提高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让学生“不敢抄、不想抄”,形成良好的考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管理,加大平时学习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占比,激励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建立学业预警制度,及时提醒学生本人并告知家长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督促学生加强学习;通过以上系列措施,促进学风养成以及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

(二)建立学业指导制度,促进优良学风养成

安庆师范大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测,建立学生学业指导制度。学校通过召开期中、期末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学业上需要辅导帮扶的对象;督促任课教师给予学业困难学生及时指导跟踪,帮助学生学业上的成长进步;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成立帮扶小组,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指导、实践学习指导和研究性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毕业要求。

(三)组织专业技能竞赛,锤炼学生专业水平

安庆师范大学通过举行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的各项学习技能比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化被动为主动,以专项技能比赛提升学习技能,进而提升普适性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5]。学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科研工作中,提升学术修养;开设讲座论坛等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了解,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专业建设有效结合;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并提供场地、平台和资金保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整合育人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一)明确职责,完善学生学业指导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满足学生学业需求,安庆师范大学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队伍机制。

在校级层面,学生工作部构建了严密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学校学习环境机制,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可能,特别是《安庆师范大学新生奖学金实施办法》,新生奖学金根据新生高考成绩评定,用于奖励被安庆师范大学录取并报到的优秀考生,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学工部下设心理健康中心,针对新生入学期、转专业调试期的适应问题、由学业压力引起的抑郁情绪、由家庭贫困引起的自卑情绪等导致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配置了设施齐全的心理晤谈室,建立了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教务处强化课堂教育机制,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检查、评价、咨询和指导的教学督导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和育人环境的形成;出台《安庆师范大学教学工作奖励办法》,设立教学工作奖励专项经费,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奖励为教育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出台《安庆师范大学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评选“三全育人”最美老师,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团委以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为依托,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和学风建设活动,有效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同时促进了朋辈影响的带动作用。

学院设有学生工作办公室分团委,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开展学生学业日常管理工作;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成立旨在服务学院师生,为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遇问题提供帮助的学生自我服务公益组织,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原则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设置素质拓展实践组、资助服务组和综合服务组,其中素质拓展实践组负责配合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严抓考勤,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不定期组织知识竞赛;做好学年综合测评工作,并设立学生建议箱。校院两级垂直管理的运行方式共同为学业指导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以文化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以美育引导学习能力提升。美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扩展学生学习视野,大力推进“读书工程”。当前,学校的读书氛围浓郁,建设了院级图书馆,设置班级图书角、创办读书社团,开展读书答辩、读书分享等文娱活动,提升了学生阅读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在实践基地开设文化传承课堂,采用中英双语教学,通过翻译中华小故事、线上书店、读书心得分享、非遗特色课堂等活动,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立德树人,注重网络思想建设

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学习生活方式。网络也拓宽了学风建设的渠道和手段,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为快捷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6]。

安庆师范大学在学风建设方面引入了大量网络媒体,班级QQ群、微信群成为日常师生互动的重要桥梁;专业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App进行线上教学,并发布课程安排、课后作业等通知公告;假期通过举办线上读书室进行学习打卡交流,网络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四、结语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安庆师范大学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未来应在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构建学风建设新模式,促进学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2017-02-27). http://www.gov.cn/xinwen /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 韩延明. 学风建设: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6(03):19-24.

[3] 王秀彦,高春娣.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7.

[4] 陈宝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 人民日报,2017-09-08(07).

[5] 严娟娣. 以技能比赛促能力提升——基层电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途径探索[J]. 继续教育,2016(10):10-13.

[6] 王秀彦,高春娣.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62.

(荐稿人:夏斐,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三全育人高校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