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构建丰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

2021-12-17袁萌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5期
关键词:课堂阅读教学分析课外阅读

袁萌

摘要:课外阅读在小学阶段经常被运用,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期间,应当依据学生学龄、学生特点及其语文基础等综合情况,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内容提升语文学习效果、积累语文知识,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基于此,以下对课外阅读构建丰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170

引言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积累文学素养的最佳途径。课堂阅读内容与题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作为补充的课外阅读则适时地弥补了这个不足。课外阅读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断锻炼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结合教材课文,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在课外阅读教学工作中,小学生不善于自主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资料,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外阅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教材内容,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体裁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同体裁的课外读物,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裁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依据其寓言故事的文章体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期间以寓言故事为核心进行学习。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较强,延伸课外寓言故事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使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寓言故事阅读拓展学习范围,提升阅读效果。其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外阅读,可以通過教材中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拓展。语文教材中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探究方向,为了提升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探究与课文相关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因此,利用教材课文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其运用方式是多样化的,语文教师要加强探究更多具体的引导方式,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二、选取合适的阅读素材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课本知识有限,而语文学科需要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培养核心素养,因为丰富的阅读素材是拓展学生阅读知识面和拓宽阅读思路的前提和保证,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相关的文学素养水平。但是小学生仍处于价值观培养阶段,无法准确地辨识课外书籍内容的优劣,常常在一些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去读一些没有营养的书籍,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向学生推荐适宜的课外阅读书籍,以满足学生阅读需求,降低课内课文理解难度。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的讲解中,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对文章的历史背景不是很了解,在课文内容与白求恩的精神层面上理解较浅。因此,教师首先让学生以角色朗读的形式,初步感知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然后,为了加深对白求恩说的话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最后,为深入体会到课文主人公“白求恩”的伟大,教师课后安排学生阅读相关人物的传记故事,让学生去感受那个动荡岁月革命先知精忠报国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三、强化小学课外阅读,提高理解与思维判断能力

学习本身不只是局限于对知识的汲取,还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不同: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知识是固定的,知识的理解方式是固定的,问题的解题思路也是大致不变的,课堂教育本身是严肃而严谨的;课外阅读则不然。课外阅读的知识种类的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时也会遇到远比课堂教育更多的问题,而且不同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中的这些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源于小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进行怎样的思考,进而提出怎样的问题。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们天然地会对产生问题的知识本身进行理解,尝试理解知识内容本身并进行解答,并进一步判断解答本身的合理性,这也是课外阅读环境下,无固定知识传授模式的重要特征,也因此在强化小学课外阅读的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判断能力,会本能地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课外阅读在课后总结环节的应用意义

课后总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后总结在教学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老师可以及时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了解到教学中有哪些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优化,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果。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和课中讲解环节,能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层次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并让学生具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后总结环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将重难点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同时,能真正地举一反三,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课文时,课文描述了一件关于诚信的故事,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此类的故事进行搜集和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对诚信这种美德进行学习,并受到诚信的感染,提升学生的诚信品质。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相关的阅读材料后,将阅读的感受及自己的故事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品质和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并不断建构课外阅读的方法,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将其与课内阅读结合,丰富课堂阅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内外阅读结合中获得阅读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木仙.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0.

[2]杨文艳.浅议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11+119.

[3]赵捷.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课堂阅读教学分析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和探索
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生活实践的搭配探究
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