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一改三优三创新”策略探讨

2021-12-17荣婵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策略课程思政

荣婵

摘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中国新时代一项重要的特色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基于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特征、建设困境对建设路径进行探究。研究提出“一改三优三创新”策略一应深化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二应三优—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资源;三要三创新—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机制,以保障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高度一致,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偏重“心育”,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德育”,两者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系,内容上有诸多方面的交叉和互补。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正确发展对心理健康又具有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其优势。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趋同,相互渗透延伸自然,教育润物无声。其次,课程教学方式多元,注重个体身心体验,让学生参与、体验、思考,有利于完成情感认同-认知改变-行为改变的过程。再者,课程隐含的社会性功能。在课程游戏、团队辅导等互动中,学生参与其中,有其角色,角色责任。在这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探索自我与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寻求自我价值同时强化社会价值,增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建设困境

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认识出现偏差;课程目标多数教师偏重“心育”,课程“抗挫折意志、生涯规划”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弱化、课程价值导向功能被忽略。二是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足,课程思政建设动力不足,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甚至到按学时的课程教学组织都要改革或修改,工作任务重,教师动力不足,方向不明,便也没法有效将思政元素提炼并与课程有针对地有效融合。三是课程评价效度不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一般属于公共必修课,开展课时短,课程考核一般要求不高,如机考心理理论知识、撰写课程论文等,较少多元量化评价。

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策略探讨

3.1 一改-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课程教学設计、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组织等。故而课程思政改革首当其冲应结合学校思政教育特色以及课程本身育人特点,在把牢知识、 技能以及能力目标的三维目标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每专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凝练,明确专题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形成四维目标体系。务必把育人和知识、技能目标视作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高度去开展课程教学。在该目标基础上,重新三优三创,优化课程体系,尤其是最后采取明确具体的评价方式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

3.2三优:优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坚持以人为本,遵从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案例挖掘思政元素、凝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人为中心,教学设计侧重学生身心体验的心理训练,强调学生自主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思辨能力,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教案,力求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整合,整合出既能使学生获得心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又有鲜明的价值观念引领的教学内容,保证高质量地进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如在生命教育专题授课时,通过末日逃亡游戏帮我学生探索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观念。

围绕教学专题,教师务必要补充、完善课程资源库。首先教师应提升个人思想政治水平,结合课程专题与学生实际,既要紧抓当前时事热点,也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案例,提炼其中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专题相关有益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建设。其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课程模式改革,构建多维的课程资源与学习载体,从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理论活动课程、显性、隐性课程等多个维度出发,整合丰富课程内容,营造多维立体教育环境。

3.3三创新: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机制

课堂组织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课前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从线上线下将理论与实践高效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活动训练反思以及课后行为训练三位一体的高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可以多元,课上可以开展自画像、心理游戏活动、团体辅导、心理剧、小组讨论、放松训练、心理漫画创作、思维导图绘制等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师的引领作用更得以显现,在教学实践中成就教学相长。

应建立一个多方多维评价机制,从学生方可通过访谈、问卷、学生自评、互评方式进行动态评价;教师可积极将思政教育与课堂活动、课外心理活动如日常心理咨询、525活动日、团体心理辅导等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践行的课程思政教育成效。优秀心理教师、学校、企业等多方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目标设置、课程总体设计等元素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姜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

[2]吴云柯.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路径 探究[J].长江丛刊,2020(2):182+184.

[3]贾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结合的路径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0-31.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策略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