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识管理法在临床科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2021-12-15叶志芬何妙瑛何玉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管理法药品护理人员

叶志芬,何妙瑛,何玉杰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东莞 523820)

0 引言

抢救车管理状况能够反映出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急救水平,同时抢救药品的管理同样是医院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抢救车药品频繁应用,管理难度较大。如果未及时提供抢救药品,则会对抢救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而且极易引发医疗纠纷[1]。所以,要求相关人员准确清点抢救药品放置部位,以便及时、快速、准确取药。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标识管理法在临床科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调查分析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抢救车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1.2 方法

1.2.1 组建标识管理小组

标识管理小组由药房组长、护士长人员组成,职责如下:调查分析抢救车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具体因素,同时实施药品管理,评估管理效果。

1.2.2 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药品类型过于陈旧。传统药品逐渐被新型抢救药品所取代,但是现有的部分抢救药品与临床科室需求不符。②药品基数不合理。抢救药品基数一般固定为每种3 支。但是,由于部分抢救药品并不常用,进而导致过期、药品变质等现象的发生,而且部分无法满足临床抢救需求。未准备充足的抢救药品,使得无法及时抢救。③缺乏抢救药品。临床急救抢救药品及用药准备较少。相关人员交接不清楚,进而导致抢救药品补充不及时现象。④护理人员药品管理安全意识欠缺,管理经验少。因为抢救工作繁琐、忙乱,再加之部分低年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只根据印象取药,在药品掰开后意识到错误,需要重新取药,导致抢救时间被浪费。抢救车内药物类型有很多,因为患者病情急,很难在观察药品日期后应用,药品名称、数量清点、核对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有些护理人员药品安全管理责任心及医师欠缺,将重点集中在药品数量方面,并未加强对药品质量和日期检查的重视。⑤未合理设计抢救车。抢救车最上层包括20 格,每两个各班之间放置专用标签,相邻格子之间放置名称相近或者剂量相同的药物,因为抢救紧急,使得工作人员慌乱,进而导致药物拿取错误。

1.2.3 标识管理法的应用

①全院更换同一型号的抢救车。②合理应用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标识。1)确保标识的美观、使用,实现简洁明了,统一规范字体,并采用亮色,确保部位醒目,以便引导、警示、提示工作人员。2)详细标记每种药品的信息,并对标签格式统一规范,药品信息有药物用途、名称、规格和数量等。3)利用固定颜色标记每种剂型的药品。4)要想降低差错发生率,交叉放置不同剂型的药品,严禁将相同剂量、药物名称相近的药品放在相邻位置。5)针对特殊药品,需要独立包装和保存。6)为了更好的核对和查找药品,可根据抢救车内药品摆放位置制作缩略图,同时将挡板放置在抢救车内。7)为降低摩擦导致字迹模糊,造成的辨认问题,标签采用覆膜材料。8)标记即将过期的药品,防止浪费,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绿色表示有效期半年内,黄色表示有效期3 个月内,红色表示有效期1 个月内。③建立健全药品考核制度及管理制度。1)以《药品管理法》为依据制定相对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对药品管理常识进行规范,定期组织药学、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和培训关于药品理论知识,并对标识全面掌握,以便工作人员更加重视抢救车药品标识管理,管理过程中,合理应用标识管理法,针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2)组建抢救车药品管理专项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设置专业人员检查抢救车药品管理质量,明确具体职责,同时将其与绩效联系在一起。3)在表格中录入抢救车药品有关信息,同时放置在容易观看到的位置,以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学习。④增强相关人员药品管理责任意识,丰富理论知识。1)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的药物知识,促进其药品管理能力的提高,提高其工作责任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规范药品管理。2)要求每位工作人员熟悉抢救药品使用方法和放置的部位,以便准确和放置药物。同时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并准确记录药品失效期。3)管理人员定期对抢救车药品有效期、名称及数量等进行检查,并核对。除此之外,对抢救车上药品标识状况进行检查,明确药品是否过期。

1.3 观察指标

分析抢救车药品管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 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s)和t;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率(%)与χ2;两组对比经P判定,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前,未规范放置率、药品过期率、药品缺失率分别是3.38%、1.30%、3.38%,管理后分别是0.62%、0.00%和0.93%,管理后均比管理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抢救车药品管理效果[n(%)]

3 讨论

抢救车内药品频繁应用,而且需要及时更换,常规管理方法存在许多不足,比如随意更换、每种药品放置位置不固定,而且并未设置醒目及特殊标识,抢救患者期间,很容易因为慌乱导致错误的出现,不仅导致抢救时间被延误,同时也会造成药品浪费,新的标识管理法应用后,在固定位置放置药物,管理人员仅需要根据缩略图便可以获取药品放置位置,然后对固定剂型颜色标签进行核对,以药品标签为依据便能够在短时间内核对,虽然核对流程增加,但有效降低出错率的发生,除此之外,其对护理人员定期交接清点提供了便利,可使核对时间减少,进一步提升药品管理质量[2]。以往清点药物过程中,因为频繁拿取药物,导致标签字迹越发模糊,增加了辨认难度,最终导致药品浪费的出现,通过标识管理法,能够尽量降低药品浪费发生率,同时可促进药品使用安全性的提高[3]。

对于各种各样的抢救药品的保存,许多人员并未重视,由于长期没有冷藏或者暴露在日光中,进而造成部分药物作用效果丧失,或者降低了药物作用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部分医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该类药物已经失效,所以无法有效获取理想抢救效果,利用标识管理法,不仅关注了每种药物保存方法,同时利用相应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能够尽量避免药物浪费现象。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未规范放置率、药品过期率、药品缺失率均比管理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抢救药品管理规范状况与各个科室药品管理质量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也影响着患者抢救状况。其是医院需要准备的急救设备。抢救车管理状况可以将医院管理水平和急救水平反映出来[4]。抢救车药品不仅需要频繁应用,而且管理难度强度[5]。一般情况下,抢救车内包含20 多种抢救药品,如何有效保存药品,且无过期药物,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取出抢救所用药物,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标识管理实施前,首先明确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药品类型过于陈旧、抢救药品准备不齐全、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药品安全意识及管理经验、未合理设计抢救车等,由于以上诸多因素作用,导致抢救效果受到影响,根据抢救车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立标识管理小组,由其负责开展标识管理法,首先,合理应用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标识,利用固定颜色标记药物,并在规定位置放置相应的药物,针对剂量相似、药物名称相近的药物,需要隔开摆放,严禁在相邻部位放置。其次,建立健全药物考核和管理制度;最后,增强相关人员药物管理责任意识,丰富管理知识,及早发现过期药物,并更换[6]。

总而言之,标识管理法在临床科室抢救车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更好的管理和划分药物类型和摆放位置,尽可能的避免药物浪费现象的出现,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管理法药品护理人员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水果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