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1-12-14时晋泰王中琳吴宣美

陕西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内服针灸神经功能

时晋泰,王中琳,吴宣美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省职业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预后不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我国脑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临床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抑制血栓形成,多数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4]。急性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具有发病急、病情多变的特点,一经确诊应及时对症治疗[5]。中医治疗脑梗死有经络疗法、针灸、中药汤剂、推拿等多种方法,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7]。但是,目前临床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中西医治疗颇具争议,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改善凝血功能及预防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发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8]。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西药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凝血功能、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Deficiency Scale,NDS)的影响,探究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DS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研究组:男31例,女40例;年龄49~78岁,平均(60.53±11.72)岁;合并糖尿病20例,合并高脂血症24例,合并高血压27例。对照组:男33例,女38例;年龄45~76岁,平均(63.53±10.72)岁;合并糖尿病24例,合并高脂血症23例,合并高血压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神志清晰,有一定认知能力。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难以配合完成治疗者;相关资料缺失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治疗。中药基本方1剂/d,分早晚2次温服。肝肾功能检查异常者;急性脑梗死重症且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用基本方,具体药物如下:鸡血藤15 g,当归、茯苓、赤芍各12 g,黄芪、天麻各30 g,桂枝、枳壳各6 g,杜仲、菟丝子、怀牛膝各10 g,甘草3 g。针灸治疗:选取双侧风池、廉泉穴、百会穴等穴位进行针灸,留针30 min,1次/d。推拿治疗:选择患侧的手足三阳经腧穴,予按、揉、捻、搓等手法,1次/d,30 min/次。

1.2.2 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1.0 g与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凝血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采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患者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总分45分,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评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Barthel指数: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好。

1.4 疗效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判定。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显著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日常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日常活动能力较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7%,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7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TT、PLT、FI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T、FIB水平高于治疗前,PLT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T、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LT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NDS分别为(19.67±6.18)分、(19.76±6.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DS为(13.94±2.94)分,研究组为(9.48±2.76)分,研究组N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分别为(35.27±8.34)、(35.49±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47.34±8.49)、(59.71±10.0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局部脑组织突然供血中断,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目前,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9]。由于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长时间使用胞二磷胆碱和阿司匹林有较多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疗效[10]。因此,本研究通过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在大鼠脑梗死后及时给予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综合疗法,能够显著缓解大鼠因脑梗死导致的神经症状,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治疗效果较好[11]。另有研究显示,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中的中药成分对中风后吞咽障碍及尿潴留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同时针灸能够平衡患者体内脏腑气血,发挥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干预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2-14]。研究显示,鸡血藤、当归、黄芪、茯苓等中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机体状态、器官功能、临床症状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可有效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5]。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廉泉穴、双侧人迎穴可改善肌肉运动的协调性,促进所支配神经的功能恢复,头部百会、双侧风池穴诸穴配合治疗,在解除肌肉痉挛的同时,有助于肌力的恢复,改善局部肌肉的协同运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研究发现,廉泉穴有疏通诸经络的作用,既可调节局部之阴阳又可祛阻滞经络之痰浊、瘀血,使经络通、气血至、功能复。廉泉穴及双侧人迎穴,位于颈交感干颈上神经节,针刺及推拿以上穴位可抑制急性脑梗死应激反应,调节机体平衡,改善凝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6-18]。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均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药物联合使用,其临床疗效较好,与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比较,长期服用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多,影响患者预后[19-20]。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猜你喜欢

内服针灸神经功能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