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南宁市业余篮球裁判员培养策略

2021-12-13黄有飞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精准扶贫培养策略

摘要:2020年实现精准扶贫战略下的全面脱贫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是我国进行扶贫工程中取得的一场伟大的胜利。但是,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后,在反贫困的道路上还远远不够,相对贫困依然存在。本文在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大背景下以体育精准扶贫的视角来对南宁市业余篮球裁判员进行帮扶,探索和优化裁判人才的培养策略,充分满足南宁市快速兴起的篮球赛事对业余裁判员的需求,在巩固新时代国家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的同时,助力南宁市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引领人民群众向体育强国的道路迈进。

关键词:精准扶贫;基层业余篮球裁判员;培养策略;全民健身

1、引言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确定2035年建成 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实施文化、教育、人才、体育、和健康中国等强国战略,这将为南宁市的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 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到“三大球”振兴工程,将足、篮、排三大球的培养和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不仅如此,还加大各类篮球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出完善教练员培训与认证体系,加强教练员、裁判员、经纪人、管理人员 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结合体育助力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加强体育精准扶贫的力度,改变精准扶贫的导向,从最初的物质、设施等方面的帮扶转向对基层业余裁判员资源、权利、可行能力等方面的帮扶。充分满足南宁市基层群众篮球赛事迅速发展所导致的业余篮球裁判员的缺口,推动南宁市篮球赛事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此同时,对业余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策略进行优化,为广西基层业余篮球裁判员的发展提供借鉴。

2、广西体育精准扶贫现状

广西在体育精准扶贫方面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取得较好的成效,充分发挥体育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主要有体现为:第一,建设马山县攀岩、南丹县歌娅思谷运动休闲、防城港“皇帝岭 - 欢乐海、北海海上新丝路等特色小镇;第二,坚持发展“体育+和+体育”的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第三,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第四,加强对体育裁判人才的帮扶,有效提高基层业余裁判员的能力。但是,在后扶贫时代,体育精准扶贫不应只局限于在设施、物质、等方面的扶贫,应转向对相对贫困群体进行技能知识、资源、制度、精神以及可行能力等方面的精准扶贫,提高其内生动力。

广义的体育精准扶贫是指制度、资源、能力、机会这四个扶贫维度[2]。狭义的体育精准扶贫指在设施、人才、教育、文化、健康、旅游和赛事等体育方面进行帮扶。

制度扶贫的必要性。在2018年7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体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为体育裁判人才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在措施、方法、人力、物质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资源扶贫的必要性。在扶贫过程中,仅在物质资源方面的扶贫,会使贫困人群产生“坐靠等”的思想观念。

能力扶贫的必要性。体育贫困不仅是体育资源的贫瘠,还包括对人类体育能力发展的忽视和权利的剥夺,参与者无法获得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机会,从而导致体育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匮乏[3]。因此,在进行体育裁判人才扶贫时不仅在物质方面的扶贫,还应进行能力的扶贫。

4、体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培养基层业余篮球裁判员的现实意义

4.1助力南宁市群众体育发展

南宁市基层篮球賽事众多,篮球裁判缺口较大,结合国家体育精准扶贫战略,改善基层业余裁判员人才培养方式,为南宁市基层裁判员的培养提供实践依据,为南宁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广西群众体育助力。

4.2助推“健康中国行动”的落实。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下从体育精准扶贫的角度对南宁市业余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充分体现体育扶贫在针对业余篮球裁判员的能力、权利、机会、资源等方面的扶持,从侧面来说有利于活跃基层篮球赛事,解决体育裁判人才的缺口,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赛事的热情,摆脱健康贫困,落实和响应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

4.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从体育精准扶贫的角度优化南宁市业余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策略,增强相对贫困人群的可行能力,是新时代扶贫方式以体育扶贫来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路径。

4.4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对基层业余篮球裁判员的能力、机会等方面扶贫,有利于活跃基层的体育运动,有利于人民群众精神贫困、文化贫困、健康贫困等相对贫困的层面,促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的衔接。

5、体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南宁市业余篮球裁判员培养策略

5.1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篮协和社会组织等各部门协同培养机制

以政府为主体有利于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激发和活跃基层赛事,为业余篮球裁判员在政策和资源上提供保障。发动各地方篮协和社会组织、学校等不同部门协同政府进行对业余篮球裁判的帮扶和培养,建立良好的协同培养机制。

5.2加强基层业余篮球裁判员内生动力的培育

脱贫内生动力培育根本目标是“志智”双扶。加强对基层业余篮球裁判的扶智可以提高其自我生存能力,进而转化为经济效能,摆脱物质意义上贫困。扶志多体现为思想方面的帮扶,让其摆脱“坐、靠、等”的贫困思维,主动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5.3提高业余篮球裁判员的业务能力

由于没有记过专门的训练和培训,基层业余篮球裁判员在业余能力方面的能力欠缺。在体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应在体育资源、机会的获取上进行帮扶。如,地方篮协不定期邀请职业裁判员对基层业余篮球裁判员进行开班培训,加强其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

[2]薛明陆,李新红,姜大勇.新时代我国体育扶贫的元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05):12-17.

[3]曹树渊,吴静海.体育精准扶贫助推开封市决胜脱贫攻坚对策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02):22-23.

作者简介:黄有飞(1996-),男,广西扶绥县,壮族,在读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课题项目:广西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资助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南宁市业余篮球裁判员培养策略”(项目编号:2021019)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精准扶贫培养策略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