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分析视角下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推进发展政策研究

2021-12-11朱姝妍肖碧云钟尚贞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政策研究数据分析第二课堂

朱姝妍 肖碧云 钟尚贞

摘要:第二课堂教学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团中央从2014年创建并实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计划开始,多次印发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并在全国高校积极推进。各高校在实施第二课堂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突出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且亟待改善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四维一体”“四全”“三力”等完善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校;政策研究;数据分析

2014年4月,在共青团深化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提升的背景下,团中央创建并实施了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计划,遴选了全国35所高校开展“探索打造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创新试点工作。[1]2016年的9月,团中央学校部正式启动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并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确立为《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5+5”重点改革项目之一。[1]2016年的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评估、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2]2017年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始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1-2]2018年的7月,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构建动态管理体系,建立共青团第二课堂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价值应用体系,突出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结果应用和价值发掘。[3]

景德镇陶瓷大学从2014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教育,历经7年时间,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育人成效显著,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邓玉臻、全国自强之星黄辉江、全省最美大学生吴阁坤等一批先进榜样。随着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且亟待改善的问题。

为了解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第二课堂项目質量、学生参与度、师资力量、管理系统和组织保障等方面的情况,本论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文献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景德镇陶瓷大学10个院(系)的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共收到5760份有效问卷。样本基本构成情况如表1-1。

1.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发展逻辑

1.1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发展阶段

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的发展经历了理论研究(构想)、实践探索、实践深化三个阶段。

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的创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题中有一个子课题“关于综合教育的实施”对第二课堂做了一些设想和描述,这正是学校早期对第二课堂的思考,处于理论研究(构想)阶段。

2014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共青团深化改革的形势和背景下,开始在全校试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并制定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实施方案》、《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教育项目(活动)培养方案》、《第二课堂教育学时计算细则》、《第二课堂教育项目(活动)过程监控管理办法》等制度。自此,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教育由想法落地变为了现实,开始了第二课堂实施的探索阶段。此外,景德镇陶瓷大学设置了“第二课堂教学管理中心”,挂靠校团委,负责第二课堂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设置了第二课堂教学管理员专职岗位,从辅导员中遴选教学管理员负责各院(系)第二课堂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2019年,学校成立了第二课堂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和团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人事处、学工处负责人以及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担任成员。重新修订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实施方案》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学时计算细则》,由之前的思想修养、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会活动4个活动模块修改为思想政治引领、创意创新创业实训、体育活动强化、审美与人文素养提升、社会实践拓展5个活动模块。

1.2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设计与运用

为加强和巩固第二课堂活动,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实施“成绩单制”,让“隐性”的活动以“显性”效果呈现。据调研,84%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作用明显,其中25%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也有16%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成绩单”作用不明显。

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价值挖掘还不够深入,对学生就业、升学的服务功能还有待强化。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与每个学期的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等挂钩起来;二是部分学生在大四之前并没有见过甚至不知道学校在毕业前会发放“第二课堂成绩单”;三是“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在学生毕业之前统一打印出来后未放入学籍档案;四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社会知晓度不高,社会用人单位普遍还没有接收到“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强烈信号,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参考作用不大。

1.3第二课堂项目质量情况

1.3.1第二课堂项目管理有待优化,学生参与较为盲目

第二课堂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管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粗放,活动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现阶段,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仍以松散的活动为主,管理主体较分散,缺乏全局性的谋划、科学的课程设置、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系统的活动设计。同时,相比于其他专业课和公共课,第二课堂的实施没有国家硬性指标和要求的明确规定,缺乏一套综合性的管理机制来统筹第二课堂项目的内容、过程、手段与方法。据调研,有23.18%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参加活动的主办方。可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较为盲目。

1.3.2第二课堂活动界定模糊,活动结构不科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分为思想政治引领、体育活动强化、创意创新创业实训、审美与人文素养提升、社会实践拓展5个模块,各个院(系)会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学院层面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第二课堂活动种类多样、各院(系)各有特色,所以对活动内容的界定比较模糊。

另外,不同学院对各模块的活动侧重不同、分配不均,存在文体娱乐类活动偏多,创新实践、科技竞赛类活动较少的现象,从而导致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结构不均衡。

据调研,18%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活动都存在内容界定模糊不清的问题;73%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活动部分存在内容界定模糊不清的问题。可见,9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或多或少都存在内容界定模糊不清,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

1.3.3第二课堂活动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协调不佳

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活动一定程度上往往追求数量上的“多”,而忽略质量上的“精”,第二课堂很难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个性化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好活动更是比较少,导致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处于“被活动”“被参加”和“被观众”的状态。同时,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不少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毕业要求或者带着积累学分的“功利性”思想而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不是真正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据调研,超过1/3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教育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适应社会作用不够大。

1.4第二课堂学生参与情况

1.4.1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据调查,班团干部、学生会骨干、组织社团骨干、党员等学生干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个时代是被手机、网络充斥的时代,不少学生更愿意沉迷于虚拟世界中,而学校在实施第二课堂教育过程中容易把第二课堂当成简单的课外活动,没有建立专门的考评小组和行之有效的考评制度,致使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据调研,超过50%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一般甚至较低,第二课堂教育对第一课堂学习也没有起到良好的延伸、补充和发展作用。

据调研,有58%的學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45%的学生认为各学院第二课堂学分互认存在困难;42%的学生认为日常想参与的活动不在第二课堂范围,分散参与精力;39%的学生认为第一课堂课业任务太重、无心参与;34%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衔接不够,不想参与。可见,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影响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

1.4.2学生参与动机多元,有功利性倾向

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时,大多会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或者可以迅速修满学分的(学分较高或者较易获得)的活动。反之,会采取冷漠的态度。大部分学生对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强化、审美与人文素养提升、社会实践拓展模块的活动兴趣浓厚;对思想政治引领、创意创新创业实训模块的活动参与率偏低。另外,学生不知道如何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加以分析,以至于参与第二课堂随大流,依据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选择性地参加,一般不会考虑专业需要或全面发展的需要。据调研,36%的学生表示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是为了修满学分,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毕业。

1.4.3第二课堂活动呈现专业和年级差异

根据对各学院负责第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教师以及负责第二课堂的学生干部的座谈了解到,像材料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学院等理工科学院,创意创新创业实训模块的活动会比较多;反之,像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文博学院等艺术类学院,第二课堂项目(活动)则侧重于艺术展演和舞台表演等。同时,存在低年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高年级学生很少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两极分化现象。另外,极少数学生不关注自己第二课堂情况,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实操过程中也会出现人为降低难度,增设第二课堂项目帮助他们修满的情况,导致“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变成了“帮学生”甚至“包学生”修满第二课堂学时的怪象。

1.5第二课堂师资情况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课堂目前存在学生对专业老师的渴求和第二课堂项目指导老师专业性不强之间的矛盾,造成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对接不上。

据调研,13%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对其专业素质提升没有帮助。有62%的学生认为较需要专业指导老师,31%的学生认为很需要专业指导老师。

2019年度,景德镇陶瓷大学申请第二课堂项目(活动)的老师(除去重复人员)共有74人,其教师队伍结构构成如表1-2。由表1-2可知,景德镇陶瓷大学目前的第二课堂师资力量主要是辅导员,专职老师相对来说比较少。从职称上来看,第二课堂的师资的职称主要是以讲师及助教为主,副教授及教授这样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人数较少。

在“唯分数论”的社会大环境中,现在很多高校教育的中心仍然集中于第一课堂,专业任课教师只关注本专业、本课程相关的知识,认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关联不大,很少甚至不参与学生工作,认为这只是辅导员的事,致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分离。然而,辅导员在第二课堂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学生安全、稳定以及活动效果的呈现和宣传,但很难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导致学生不能通过第二课堂学到专业性的实践技能,理论与实践融合度不高。另外,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各院(系)第二课堂教学管理员换动频繁,第二课堂工作开展不连贯,延续性较差。

1.6第二课堂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第二课堂成绩单”必须精确到每一位学生的成绩记录,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系统引用的是社会平台,学校没有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来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维护,以至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不稳定。此外,第二课堂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没有和学校的教务系统信息共享,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也无法反映到教务系统的成绩单中,导致第二课堂成绩在学生心中显得更加不重要。

据调研,有18.9%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登录过学校第二课堂系统,有46.23%的学生表示每学期登录1-2次。可见,超过60%的学生每学期登录第二课堂系统次数不超过2次,第二课堂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7第二课堂组织保障情况

组织保障是高校运行第二课堂的基础。高校的核心是教学和科研,教室、多媒体设施等大多是为满足第一课堂的需要配备的,很少有专门用于第二课堂的相关硬件配备,没有固定的场所来常态化地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此外,第二课堂活动经费主要用来开展校级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对各院(系)和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投入非常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教师和学生组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第二课堂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

2.1坚持“四维一体”顶层设计

2.1.1建立健全第二课堂领导机制

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第二课堂领导机制。学校应建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等各部门联动的第二课堂领导机制,对学校第二课堂教育进行总体规划与协调。同时,根据第二课堂教育的特点,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层面应负责统筹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落实措施等,并及時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不断深化固化实施成果;院(系)层面则具体负责学生第二课堂项目(活动)的组织、指导、监督、反馈等具体事务。

2.1.2完善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体系

第二课堂更加注重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发展潜能。学校应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同时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将第二课堂与其他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一样作为学生培养方案的一部分来进行规划,实现第一、第二课堂联动发展。教务处应进一步规范并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建议把第二课堂6个学分平均分摊到大一到大三每个学期,同时在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成绩单上反映出来,实行学期考核制,增强实效性。此外,还可以考虑根据不同专业第一课堂的课程设置来规定第二课堂必修课程,并留有一定学分余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

2.1.3完善第二课堂评价监控体系

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推进第二课堂教育过程中,用学分或学时的量化指标来对第二课堂进行考核和评价,但从长远来看,需要对学生第二课堂综合考评进行有效管理,避免出现“为活动而活动,为加分而加分”的现象。学校应根据第二课堂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来考评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并且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对考评方式予以确定。同时,院(系)要配备专职第二课堂指导老师,在录入第二课堂成绩过程中客观、公正地做好学生成绩的考评。

2.1.4给予第二课堂成绩单“二次赋能”

学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课程开发规律,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机理和工作体系,把“第二课堂成绩单”全面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强化“第二课堂成绩单”价值应用,将其与学生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紧密结合,将其作为大学生学业成长的见证,装入毕业生学籍档案。同时,加强校外“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社会知晓度,让其成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参考依据,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服务学生就业、升学的水平。

2.2“四全”推动第二课堂提质增效

2.2.1思想层面全面重视

第二课堂教学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广大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第二课堂,这样才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真正使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实效发挥到极致。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在新生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以及班会上详细给新生介绍第二课堂的内容、意义和考核方法等,使学生从心底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本上重视第二课堂的锻炼和实践。

2.2.2项目结构全面优化

高等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生专业领域的学习考试,而是要把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修养作为终极目标,要兼顾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校在第二课堂教育中应该均衡分配每个模块的项目(活动),不能只侧重于体育活动强化、审美与人文素养提升模块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而应更偏向于引领思想、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竞争力,从容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

2.2.3资源开发全面整合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开展离不开学校资源配备与支持。在资源配置方面,学校应注重资源均衡配置,尤其应该注重对第二课堂的投入,为第二课堂的实施加大经费支持,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同时,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快速提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学校应加快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与平台的建设,帮助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不同专业特点的环境。同时,学校应设专职老师负责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形成学生第二课堂一体化网络管理格局。各基层团组织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系统平台发布、实施和审核各项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

2.2.4师资力量全面提升

在第二课堂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层面应当出台相应的奖励制度或将工作量计入到教师的荣誉体系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发挥其优势效能,保障第二课堂的教学水平。首先,可以将拥有开阔视野、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手段多样的优秀专业教师吸纳到第二课堂的教师队伍中来,为学生参与专业性的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业化的理论指导,并在相关的政策激励措施方面加以倾斜;其次,积极邀请校外极具创新创业思维、经验丰富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来校办讲座,为学生分享自身宝贵经验,同时为学生争取实践或实习机会。

2.3建立“三力”第二课堂新格局

2.3.1提升价值认同,提高内驱力

在推进第二课堂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深刻认识第二课堂建设的意义。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在价值上认同第二课堂教育,使学生真正地成为第二课堂的主体。再次,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第二课堂,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2.3.2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吸引力

第二课堂教育的主题应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潮流。除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实践类等活动,学校还应大力开展能够提升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和创新精神的活动;在活动形式方面,应打破时空限制,只要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活动都可以成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内容。同时,各院(系)应组织相关教师、学生社团和组织实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强第二课堂的吸引力,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提升,促进第二课堂多样化、多元化發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2.3.3注重双重激励,提升源动力

在构建第二课堂考评管理体系时,可以设置基础学分和奖励学分两个部分,基础学分旨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而奖励学分重在对学生在比赛和活动中荣获奖项或荣誉进行奖励。学校层面应当出台相应的激励制度,将第二课堂工作量计入教师的荣誉体系中,根据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可以对优秀的指导老师进行一定程度的物质上的奖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发挥其力量。同时,学校还可以设计外观精美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增加学生对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李立红.中国青年报.团中央学校部负责同志就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答记者问[N].中国青年报,2018-07-05(03).

[2]李立红.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N].中国青年报,2016-11-22(08).

[3]李立红.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2018-07-05(001).

作者简介:

1.朱姝妍,(1991.08-),女,汉族,江西鄱阳人,景德镇陶瓷大学2015级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肖碧云(1988.03-),女,汉,湖北省荆门市人,景德镇陶瓷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3.钟尚贞(1990.06-),女,汉,江西省吉安市人,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策研究数据分析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内涵、特征及价值
成长课堂
保育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
中国能源CO2排放峰值方案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