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症性肠病患者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1-12-11张海银郭瑜洁秦相清

军事护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疾病工作患者

张海银,郭瑜洁,秦相清

(1.南通大学医学院 护理学院,江苏,南通226001;2.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科,江苏 南通 22600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病因未明的疾病。随着IBD在各大洲患病率的上升,已发展为一种全球性疾病。目前,我国已进入高发期阶段,有研究[1]估计2025年IBD的患病人数预计将超过150万。IBD病程冗长,患者处于疾病频繁发作、频繁就诊的状态中[2-3],致残率增加,劳动力受损,使患者出现缺勤、工作效率下降、待业等现象[4-5]。相关研究[6]显示,UC患者每年平均损失8个工作日。IBD高发于青壮年,很多患者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不少患者在疾病活动期间不得不待业,或只能打零工维持生活,而在疾病缓解后,重新寻找工作也成为困难,不少岗位在招聘时将IBD纳入重大疾病范围内。为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探索IBD患者的工作体验,以了解其患病后,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和情感变化,为缓解IBD患者的工作压力制定针对性的压力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以达到最大差异化,有目的地选择年龄、性别、病程、工作条件不同的参与者,以获得不同的工作体验。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入住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IB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IBD学组制定的IBD诊断标准;(2)年龄≥18周岁;(3)在职;(4)自愿参加本研究,且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有其他严重疾病、精神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样本量收集以资料饱和为原则,共访谈16名IBD患者,见表1。本研究经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查号:EL20210008)。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查阅相关文献[7-9],初拟访谈提纲,选择2例患者进行预访谈,将重复问题及与研究目的相关性低的问题删去,增加了患者对未来工作支持期待的问题,修改形成正式提纲。所有访谈均由1名研究者完成。访谈提纲包括以下问题:(1)患病后,您在工作时都遭遇过哪些问题和困难?(2)您都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3)您工作中的问题对您有什么影响?(4)患病后,您是否想过不再工作?(5)您都获得过哪些帮助和支持来协助自己做好工作?(6)在未来工作中您希望获得什么帮助,能具体讲一讲吗?每次访谈时间约为30~40 min,采用现场录音和记笔记方法记录原始资料,访谈结束及时将原始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一般人口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

1.2.2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反复认真地听取录音,在24 h内将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转录,并进行整理、分析。运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10]进行资料分析,由2名研究人员对原始资料及资料的转录、整理进行核查,采用MAXQDA 2020分别进行编码、分类,提炼主题,有不同见解时讨论达成共识。

2 结果

2.1 主题一:带病工作面临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问题

2.1.1 躯体症状及形象改变 IBD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贫血、黏液血便,还会出现皮肤、眼、关节等肠外表现,手术和药物的治疗导致患者出现疲乏、身体形象改变,这些身体状态的出现对患者工作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N2:“背着鼻饲机器上班,影响公司形象;吃免疫抑制剂白细胞降低,容易感冒,犯困,上班精神不好。”N3:“浑身没力气……鼻饲的话,又要休息好几个月。”

2.1.2 心理负担 IBD的反复发作、大小便失禁、癌变、手术等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使患者病耻感增加,出现焦虑、沮丧甚至绝望感。N4:“有段时间,拉肚子又肛瘘,压根就不想上班了,哎……。”N2:“造口期间,很焦躁,不会弄,又难闻,想想都恶心,那段时间工作也辞了。”

2.1.3 经济负担 IBD治疗费用高,生物制剂的应用使患者面临着更沉重的经济负担。N4:“‘类克’一开始没进医保,太贵了,恨不得多做几个工作。”N7:“这病太耗钱,2017年左右我花了靠20万,我那工资压根就不够花的,有时还得借钱看病。”

2.1.4 担忧疾病成为工作阻碍 部分企业岗位招聘时,将IBD列入重疾范围,为减少工作中麻烦,保护就业权利,患者选择隐瞒病情。N5:“单位不知道,请假的时候我就说肠胃不好。”N3:“找工作时没说,后来复发,反复请假,要把材料给公司才说的。”

2.1.5 工作中人际关系受到损害 患者因疾病与工作的冲突、饮食的限制、身体形象的改变等,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工作社交范围缩小。N7:”带鼻饲上班时,客户来访、与外界接触受到限制。”N9:“同事虽然表现出是对我的照顾,但是我一点都不开心,有种被孤立的感觉,公司开会也不会问我的意见,因为饮食……聚餐也不叫我了,以前的圈子逐渐缩小。”

2.1.6 职业发展受限 因为体力不支、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岗位调整等原因,患着面临晋升困难的问题。N6:“科研无法继续,考核不合格,无法晋升,事业很受影响。”N13:“精力够不上,只能把机会给别人。”

2.2 主题二:对疾病的认知影响工作态度 随着IBD病程的发展,患者逐渐认识到IBD将会终身伴随,对疾病和人生的认知不断变化,从而影响患者的工作态度。

2.2.1 害怕疾病,无心工作 患病初期,患者对IBD发生发展认知不足,面对疾病症状和身体形象改变,感到恐惧和焦虑;疾病缓解期,患者又担心疾病复发,这些都使其无心上班。N1:“确诊后非常郁闷,尤其是病情反复时,真的是万念俱灰。”N8:“不知道何时会发病,一旦发病,就没法工作……”

2.2.2 接受疾病,应对疾病对工作的影响 随着IBD病程的反复,患者掌握了疾病的一些规律,逐渐接受了疾病对工作的影响。N13:“我经常拉肚子,以前上班一要上厕所,就焦虑;现在,我会做好腹部保暖,减少腹泻;出差或者到一个新地方,会先把厕所找好,避免腹泻带来尴尬。”N15:“为了避免鼻饲给工作带来的尴尬,我都是晚上滴营养液。”

2.2.3 控制疾病,调整工作 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对IBD有了深入的认知,习惯了频繁就医,为了与疾病和平共处,开始有计划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控制疾病,协调疾病与工作的关系,减少身体和工作负担。N10:“我尝试改变自己的工作模式,减少压力性的工作,尽量不加班,不乱吃东西……我会与医院提前预约,减少不必要的请假时间。”N7:“毕竟不是绝症,自己控制好,一些症状还是能控制的,为了规律作息,我现在调到了轻松点的部门。”

2.3 主题三:坚持工作的动力来源

2.3.1 工作能分散对疾病的关注 工作分散了患者对疾病的关注,使患者不去过多的思考疾病带来的负面因素。N11:“在家时间长了,容易胡思乱想,上班就不一样了,和同事说说笑笑……整个人都轻松很多。”N12:“工作算是我生活的一种调剂,消磨消磨时间,省的瞎想。”

2.3.2 工作能缓解经济压力 工作可以让患者获得经济来源,负担疾病或家庭的开支。N5:“这个病是长期的,对家庭压力太大,我至少要把自己的医疗费挣下来。”N8:“我不工作,我的治疗费哪里来?药钱哪里来?……必须工作!”

2.3.3 获得各方面的支持 目前许多省份将IBD纳入门诊慢性疾病,部分生物制剂也已纳入医保,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N5:“现在类克能报70%,经济上轻松很多。”部分患者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N14:“领导很支持我,请假都给批,同事也比较照顾我,有时还帮我代课。”大部分患者都表示,家庭的支持是他们最重要的外部支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给了患者更多的鼓励。N13:“家人从不因为我的不良情绪而对我生气,陪我一起对抗疾病,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花在工作上。”

2.3.4 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 工作让患者承担了家庭和社会责任,减轻了他们负担感,体现了患者价值。N4:“我的工作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让我更自信了。”N13:“我这个年纪不工作就是家庭累赘,赚钱养家才是我的价值。”N16:“生病后我没浪费时间,考了研,拿了律师证,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3 讨论

3.1 认识和关注患者患病后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本研究中,患者在患病后多出现了无法适应原有的工作强度、工作与治疗发生冲突、经济负担重、个人和社会关系受损的问题。患者身心疲惫、疾病活动期误工时间以及工作效率均较平时下降[11],无法适应原有的快节奏高强度工作,而且高强度劳作后引起疾病的复发[12],疾病的反复,使患者需要请假、离岗进行治疗,与工作发生冲突,有些患者甚至面临着失去工作的困扰。因此,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所处阶段,给出工作建议,调整工作时间和强度,必要时更换工作;建立IBD患者微信群,指导患者学会疾病的自我管理和监测,尽早发现复发征兆,及时进行工作安排;帮助患者预约复查时间,减少排队挂号的等待时间,避免治疗和工作的冲突,保证复查和工作的正常进行。IBD高发于青壮年,与老年慢性病患者相比,青壮年患者没有相对丰厚的储备资金,30.6%的患者花费了超过一半的收入来支付医疗费用[13],治疗期间的离岗、休假,使患者经济收入进一步损失,沉重的经济压力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从而加剧了疾病的发展[14]。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为患者答疑解难,减少患者的门急诊及住院就诊次数;设立日间病房,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及检查、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支出;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给患者推送最新医保信息,并邀请保险专业人员为患者讲解保险知识,指导患者如何购买保险来减轻经济负担。

IBD患者因外在身体形象的改变,病耻感增加,影响了患者的自信和人际交往[7]。研究中受访者提出,当同事知道自己患IBD后,虽然工作中给予了相关的帮助,但也让患者感觉到更多的压力和关系的疏远,给患者带来了情感困惑,有时无法回应同事的帮助,这与癌症患者与同事关系的研究[15]结果一致。疾病干扰,使患者职业生涯受到损害,24%的IBD患者觉得单位领导因为疾病而剥夺自己的升职机会,限制了其职业发展[16],影响了患者的自尊心、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同时,患者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受到身心困扰的损害,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家庭、社会关系的中断[17]。因此,医护人员在关注患者疾病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动态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情况,协助患者改善工作状态;护士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其积极应对社会角色的转变;加强IBD知识的宣传力度,提升大众对IBD患者的接纳度,给予IBD患者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公平的职业待遇;开展IBD患者教育交流会,医护人员为患者和家属释疑解惑,同时患者之间互相分享工作应对经验,互相鼓励,同伴教育和支持更容易使患者感受到归属感、安全感[18];鼓励患者告知同事领导自身疾病情况,在工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2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应对工作压力 目前,IBD尚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本研究中,大部分受访者在诊断为IBD后,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和茫然,他们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还要面对疾病带来的尴尬和耻辱感,使患者负性心理增加[19],生活质量受损。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正视疾病给工作带来的问题;护士应主动询问患者对疾病的态度,了解其现阶段的困扰,给出合适的建议及干预措施;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减少疾病的复发[20],与疾病和谐相处,减轻疾病带给身心的负担,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3.3 合理利用患者的工作动力来源,应对工作中挑战 工作动机能带动患者工作的意愿,帮助他们正向、积极地看待问题[21]。本研究中,缓解经济压力和实现自我价值是IBD患者工作的主要动力,这可能与IBD好发人群有关。这部分人群大多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而部分患者的经济收入有一大半用于疾病治疗[13],难以承受家庭的经济支出;同时也是单位的主要工作力量,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他们需要通过工作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因此,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可以合理利用IBD患者的工作动力来源,使患者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面,从而激发患者的工作热情。

4 小结

IBD患者存在明显的身心问题,因疾病诊断后的个人和环境变化加重了生活和工作的困扰,使IBD患者普遍存在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现象学研究,深入探讨了IBD患者的工作体验,认为患者在工作中面临着躯体和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干扰,期望获得多方的支持有效应对工作中的问题,这些为医护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工作压力应对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疾病工作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不工作,爽飞了?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