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文学课程的思政教改探究

2021-12-08章琼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金课课程思政

章琼

内容摘要:“金课”与“水课”相对,本质上是对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高标准和高要求,也即课程教学的“含金量”高,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在高校,任何一门课都应自觉地以金课质量标准为己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积极实施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尤其作为地方高校的文学课务必一改“只讲文史知识,不管课程德育”的授课传统,要树立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理念,充分挖掘经典作品、优秀作家和浩瀚文学史中深藏的思政育人资源,探索符合金课质量标准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

关键词:金课 课程思政 文学课程

“金课”是近几年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词,简而言之即教学内容“含金量”高、师生投入积极、育人效果极佳的课型,教育部文件将其规定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个特点。从教学目标上看,“金课”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和综合素养;从教学内容上看,“金课”具有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前沿性;从教学形式上看,“金课”具有互动性、实操性和创新性。不难发现,“金课”不掺杂任何水分,对学生而言富有营养,本质上是知识、素养和技能的有机统一,能促使师生之间在愉快的合作与探究中,尽情享受课堂,分别达到“乐教”与“好学”的理想状态。

然而,课堂是知识传播、素质养成、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平台。从育人的角度审视,任何一门“金课”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概念传授,应是“智育”与“德育”的高度融合,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又要注重专业伦理,与“课程思政”密切相关。无论哪门课程,从打造“金课”的角度而言,必须贯彻德育为先、知识传授并重的基本原则。否则,一堂课就容易陷入“只重技能培养,不顾‘三观养成”的弊端。因此,“金课”必须以“课程思政”理念為引导,既要发挥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功能,又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然而,在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专业建设的滞后性,有不少专业课的教师对教育部倡导的“课程思政”还理解不透,也没有系统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日常教学中,所以,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的“思政”教改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学课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小学语文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包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共计三门,囊括了古今中外文学史的流变与发展、文学经典的阐释等内容,拥有大量的思政育人素材和得天独厚的德育教学资源。因此,作为文学课的教师更有优势贯彻“思政”教改理念,在金课标准的引领下,文学课的老师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一.以经典作品的审美内涵实施隐性育人

通俗地说,“美”是使人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既包括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性的主观存在。“审”即以人的心理器官去感知、判断、体验和领悟周围存在的事物或文学所表现的事物。“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1]。文学作品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审美属性。一部经典的作品通常能给读者带来非同凡响的审美愉悦,“它往往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具有美学特征的叙事、人物、意象、情感中来濡染接受者”[2],并以诗意的语言表达、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腻的人物描写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感共鸣、道德感召和心灵净化的审美效果。正由于文学作品具有如此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对于地方高校的文学课教师而言,完全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对作品审美内涵的鉴赏,悄悄地达到“隐性育人”的目的与效果。

有学者指出,所谓隐性教育是采取“旁敲侧击”或“形象生动”的教育手段,以“润物细无声”式的作用方式,“使学生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学习生活、自然习得,潜移默化接受预定的教育内容”[3]。文学课程进行隐性的“思政育人”并不是将文史知识与思政理论机械拼接,而是充分利用文学课程现有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隐蔽性的思想启迪、审美熏陶、道德感化和人格塑造。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表达坚贞爱情、谦逊淡泊、洁身自好的诗篇,这些诗句天然自带陶冶读者审美情操的营养成分,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了对恋人的美好思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展示了保家卫国、斗志昂扬的豪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折射出钟情自然、淡泊名利的心境,还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等等,这些诗句要么阐释惜时哲理,要么抒发坚守高洁人格的理想,要么表达友善重情之道,它们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深入人心。主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在阐释这些诗句时,完全可以结合“诗美”中内蕴的“诗情”对学生展开思政德育。

其实,文学课这种独一无二的美育功能,是其他专业课程无法取代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文以载道,诗以名志”之说,文学也被认为具有“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特殊功能。“相比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学是更生动有效的能直抵人心的价值观教育的渠道”[4],因此,文学课理应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人格塑造和素质养成发挥固有的作用。

在地方高校的文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名篇佳作对学生实施美育熏陶,比如引导学生赏析沈从文小说《边城》所内蕴的人情美、人性美和风俗美,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风俗画中体味湘西边境老百姓的真善美;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老舍的代表作《四世同堂》,引领学生理解作品中家国情怀的深意和主人公钱默吟的坚贞品质。在讲授《巴黎圣母院》时,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手法阐释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比如通过对故事情节的逐步讲解,去分析外表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内心的单纯善良,让学生明白心灵美的伟大与可贵。还有《悲惨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让去恶从善、救助孤寡、乐善好施的人格魅力同样具有震撼读者内心的审美效果,教师可以从冉·阿让从善的具体行动中阐释他“表里如一”的真诚与慈悲。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诗艺术是心灵的普遍艺术”[5],文学之美在于它往往能唤醒人的内心和灵魂。其实,无论中国文学名著,还是外国文学经典,每一部经典之作的主人公和故事都深藏极具价值的课程思政元素,作为文学课程的教师要擅于择优选用,在阐释作品之“美”时深度挖掘美中之“德”,以此打造既授业又育人的“金课堂”。

二.以优秀作家的人文精神渗透课堂德育

古人云:“文如其人”,或曰:“文品见人品”。可见,真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凌空高蹈的矫情挥毫,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就是优秀作家高贵灵魂的折射,是他们赤子之心的回声。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引人向善和向上,一位优秀作家的气质秉性也能在不经意间烛照与熏染读者心灵。古往今来,在中外文学史上,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学经典,也产生了一位位旷世独立、坚贞狷洁的文人墨客,他们的精神品貌如同他们的作品一样流芳百世,滋养世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烙印着作家的生命体验与价值信仰,文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内在的“人文精神”,或者说“人文性”。在高校的文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握与剖析作品内在的主题思想与美学特色,还应该重视分析优秀作家身上所具有的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从课程思政的角度而言,古今中外优秀作家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对苍生疾苦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等等,这些宝贵的人文精神资源,无不具有典型性、鲜活性和说服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出来,并把它们作为文学课堂上“诗性教育”的典型范例,随时用于教学中,以此滋养学生心灵,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目的。

就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家而言,他们整体上具有“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人文情怀,也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律与博爱,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与傲骨。正因如此,屈原在逆境中能做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陶渊明在看破官场黑暗后能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王维在人生低谷中能独自领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澄明通透与豁达,王昌龄在送别友人时能随口抒发“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信念,李白在失意时却不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豪情,杜甫在穷困潦倒之际还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苏轼在贬谪之后写出“苦雨终风也解晴”以表达对苦难的傲视,等等,这些诗句都是他们精神品相的烛照与诠释。自古以来,中国作家除了洁身自好以外,还忧国忧民,心系黎民之苦和国家安危。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诗句,令人读来心生恻隐之情;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托,表现了对国家的赤诚热爱,读来让人敬畏;还有文天祥在身陷牢狱后写就《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志,表达献身国家的坚定决心;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写下《自题小像》,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抒发对爱国之志。郁达夫在《沉沦》中借小说主人公的跳海自杀来呼唤“祖国快强大起来”。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心系祖国,创作《七子之歌》达对山河破碎的痛心和对帝国主义的愤慨,该诗充满深情的句子,至今读来令人慷慨激昂又无比动容。教师在文学课堂上,可以信手拈来各种典型素材,并以隐性方式进行情感拓展与主题延伸,在阐释作家和作品时达到“沁人心脾”的思政育人效果。

当然,在外国文学中,也不乏充满人性光芒的优秀作家。以《老人与海》获得诺贝文学奖的海明威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热爱自己的国家,英勇无畏,被誉为文坛硬汉和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写出《最后一课》的法国作家都德,通过一个小学生的视角来描写家乡被敌人占领的屈辱和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之情。以《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作家雨果,他一生关心底层人民,同情弱者,赞美善良,充满了悲悯情怀和批判精神。写出传世之作《双城记》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始终关注“边缘人物”的生活苦难,他始终像斗士一样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热情讴歌人性光辉。还有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即使出身于贵族家庭,却关心农奴疾苦。凡此等等,在这些伟大作家的身上,其实都内蕴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品质。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读到“坚强”、“善良”、“友爱”等人类共通的美德,而这些恰恰文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良好资源。无论中国作家,还是外国作家,只要他们心中有“人民”,只要他们心怀善良与真诚,他们折射在作品中的悲悯情怀、民族情感、铮铮傲骨和旷达乐观,都是文学课堂上值得重点讲解与实施德育教育的知识点。

三.以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培育文化自信

当代大学生有不少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从小生活优越,接触到西方的流行文化元素比较多,有的从小经常吃汉堡和披萨,也爱看动画奥特曼,长大后学跳街舞和爵士舞,上大学后喜欢过圣诞节和情人节,也迷恋摇滚音乐和好莱坞影视剧。他们有不少人崇尚西方社会的超前消费观,而忘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甚至对西方流行文化的了解要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文学课程的教师要擅于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思政资源,在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同时,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提高传播中华文学的能力,对学生实施德育的点滴浇灌与精准渗透,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切切实实感受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视野也很狭窄,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整体不如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一流高校的学生强。作为文学课程的教师更应该把思政教育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石上。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学中,从上古神话到《诗经》,从《左传》等先秦散文到楚辞《离骚》,从两汉乐府诗到两汉辞赋,从魏晋文学到唐诗宋词,从元代散曲杂剧到明清小说与戏曲,再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各种文体的创作都产生过绚灿的艺术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泽被后世,盛唐诗歌依然经久流传,明清小说影响深广。我们不仅拥有享誉世界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也产生过《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古代经典戏剧,还诞生了鲁迅、巴金、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莫言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现当代作家,他们的作品诸如《狂人日记》、《激流三部曲》、《围城》、《边城》、《金锁记》、《红高粱》等,都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从古代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到现代的鲁迅、郁达夫、巴金、闻一多、老舍、艾青,等等,诸如此类,都是文学课教师重构学生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可以说,在中华文学史上,自古以来名家辈出,名作迭出,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任何一种文体都异常发达,并璀璨如明星。文学课教师既要提高学生鉴赏中国文学的能力,又要讲好中国文学故事,更要解读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以此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心。

总之,文学经典是优秀作家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励志故事和道德伦理,在以思政理念为指导、以质量提升为努力方向的教改探索中,文学课教师拥有天然的优势资源去优化课堂内容,去打造智育和德育并举的“金课”。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2.

[2]袁益梅.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名作欣赏,2020(8):155.

[3]曹一宁,杨春华.“课程思政”的價值审视与内在机理——以“两区”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20(2):187.

[4]张晓霞.高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探讨[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2):101.

[5]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13.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教改课题“金课视角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地方高校文学课堂的教改探索”(编号kykcsz202001)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思政
虚拟仿真实验“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新探
打造以本为本的学前教育“金课”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