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经典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方式探究

2021-12-06海嫚

文学教育 2021年11期

海嫚

内容摘要:传统经典文化作品是不可多得的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源泉。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价值观在传统经典文化作品中有着集中体现。开展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卓有成效的方式则是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传统经典文化作品 整本书阅读 关联探究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传统文化,谈及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价值观的高度尊崇和认同。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这一指导方针,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传统精神、传统价值观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当代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价值观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有极大的意义和作用。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强调在“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由此看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高度的文化自信,高度繁荣的文化,才会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文化自信的提出就要求新时代的新青年们有对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价值的传承与发扬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价值观,是不得不面对与深入思考的一个课题。因而,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借助高中语文教材与传统经典文化作品,通过平时的教学贯彻落实。基于这个前提,阅读经典,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学习形式。鉴于当下的快餐式阅读形式越来越盛行,整本书阅读的提出应时而生。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要求

1.传统经典作品的精挑细选

选择学生喜爱的经典作品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前提条件。阅读因喜爱而生,阅读因喜爱而产生情感共鸣,阅读因喜爱而引人深思,给人启发。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浸入作品,浸染传统文化世界,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史记》、《东周列国志》、《左传》等故事性强的传统经典文化作品都能引发学生浓烈的阅读兴趣。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类似作品还有《古文观止》中的选篇《鲁仲连义不帝秦》,教师即可顺势引导学生阅读《古文观止》;两汉时期的《出师表》也是教材重点学习的篇目,教师在讲解文本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近主题的文本,比如《治安策》,二者都有反应当时重大的政治矛盾,展现出作者的远见和忠诚,进而让学生感受古人的家国情怀和遠见卓识;教材中的唐文选篇《捕蛇者说》、《卖炭翁》则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猛于虎”的罪责;宋代名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精神咏唱千年,《前赤壁赋》中苏轼的乐观豁达,坦然自若的人生态度深深镌刻在每一代人的心中。这些名篇,古今传颂,千年不衰,历久弥新。其中的传统精神与传统价值观也是当代的我们所追求的。因此,教师应该以课本为主体,以其他传统经典文化作品为辅,引导学生感悟传统经典文化作品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价值观便是我们屹立世界的源头活水。

2.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深度解读与导读

对于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与导读是作为一名高中在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师只有对于所选取的传统经典作品有了充分的阅读、分析、鉴赏才能纵观全书,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才能大胆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思想,省思自我,进而获取不同于他人的独特阅读体验。比如,作家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不仅有宏大的历史环境,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也有熟悉的场景,可感的人物,人性的复杂,更有抗争命运的奋斗进取精神。这也让身在当代的青年学生热血澎湃,感悟思考路遥先生在作品中给予他们宝贵的人生导读。今天,我们读路遥,会更加深刻地懂得努力奋斗的意义。我们读路遥,我们会看到一个底层青年拼搏向上的艰辛历程,艺术形象孙少平的每一步都饱含着改变卑微命运的倔强。我们会看到,在改变命运的艰难行进中,他是如何克服伤痛、迷茫和孤独,一步步去完成人生的救赎。教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学生分享交流,对于作品的指导与点拨则应注重作品对于当下学生的人生指导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平凡”的真谛。

二.整本书阅读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圈点批注能力

圈点批注是批注式阅读的主要方法。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于文本的语言进行感知,对于精彩片段的鉴赏,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在思考、分析、归纳、比较的基础上,用惯于使用的符号、线条、简明扼要的文字加以标注。因此,通过对于传统经典作品的整本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必修五的经典篇目庄周的《逍遥游》时,以此文为契机,引导学生借阅韩晖的《庄子选译》,要求学生运用圈点批注式的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作为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庄子,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说道:“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例如阮籍、嵇康、陶渊明、李白、柳宗元、苏轼、辛弃疾、汤显祖、曹雪芹、龚自珍等诸多著名文学家无一不在思想上、艺术上深受其浸染熏濡。《庄子》它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发扬光大;它自觉地把超凡脱俗的思想寄托于寓言中,文风汪洋恣肆,诡谲奇特,怪诞雄奇,想象神奇,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集大成者,也是影响了世世代代、千千万万国人经典名篇。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从庄子不同于其他诸子的独特之处入手作出圈点批注;也可以从他散文不拘一格,跌宕抑扬,变幻神奇的笔法着手作出圈点批注;还可以从妙趣横生,变幻多端、富美诙谐的语言上入手作出圈点批注。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圈点批注式的阅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是指将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优化整合、综合考量的语文阅读能力。结合当下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筛选整合信息的语文能力正在逐年加大考查力度。尤其体现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模块。学生能够快速的筛选有用信息,并整合文本的观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全局考量,选出正确答案。整本书的阅读正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质量。例如,在阅读《雷雨》这部作品的时候,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展现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轨迹,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也能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人物,进而帮助学生做到快速筛选信息,准确整合概括信息,培养学生的筛选整合信息能力。

3.评价鉴赏的能力

传统经典作品往往塑造多个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学生在粗读之后进而细读,则会发现作品中的人物较于其他人物的不同,主人公在不同时期的形象变化、情感变化。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给出艺术形象的独有评价与鉴赏。因此,整本书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评价鉴赏能力。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借阅《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要求学生结合作品,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注意把握在不同时期林冲的形象和情感变化,并以“我眼中的林沖”为题,全面客观的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整本书阅读方式的推进形式探究

鉴于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篇幅较长,内涵丰富,人物多样,所以,整本书阅读所用时间较长。因此,小组合作,分享阅读则是适当的阅读推进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敢于分享阅读体验,从而获取对于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多角度理解,多元化解读。

四.整本书阅读所面临的困境

虽然整本书阅读迫在眉睫,百利而无一害,但是推行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首先,当下社会,自媒体横生,快餐式阅读盛行,想要寻得一方净土,静心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快节奏生活,追求高效率的大环境似乎已经容不得我们去阅读了。因此,这样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整本书阅读的开展。

再有,高中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也是困难重重。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生学习时间长,学习任务重,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去阅读;二是高中生从心理上不重视阅读,更在乎的是成绩和做题带来的成功体验的愉悦感。因此,从主观意识上去看,整本书阅读的推行依旧任重道远。

传统经典文化作品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以教材课本选篇为主,以传统经典文化作品为辅助,充分结合学生学情,多个角度考量,选择适宜学生的作品,开展整本书阅读,方能真正意义上传承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立文化自信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