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2021-12-06高月

文学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

高月

内容摘要:语文是中国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学习中也充满了趣味性和艺术性,因此语文学习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学生学习中培养他们的思辨力,去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而语文中听说读写都需要学生有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去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是很必要的,使其进一步形成富有创造性的品质。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创造性思维

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培养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宋代大家朱熹曾说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其中的“疑”,就指的是质疑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开始。质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怎样去思维说的既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怎样应付老师的提问,当然也不是让他们被动的接受问题,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探索出问题的正真答案。记得还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乍一听觉得没什么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就相当于一场辩论,让我们在其中去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去培养我们的创新性思维并达到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这样岂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养成?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我觉得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联想

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有着自己的一个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动物是会说话的,植物是有人性的,就连风雨雷电也是可爱可敬的,这也是他们想象的世界。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这个过程看似容易,却也是学生们进行想象和创新的过程,它打破了我们对于客观世界或常规规律的认识。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想象是思维的另外一种表达,它也可以说是智慧的别样具体转化,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感慨,在中国的这种应试性教育下为什么大家越长大想象能力就越差,仿佛思维也已固化,一点创新性都没有了,也变得一点都不可爱了。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给大家以想象的条件和空间,比如可以将有些故事情节性较强的故事转化成剧本让大家演出来,比如根据课文中的情节可以给文章设定不同的合理的结尾,又比如可以按照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自己创作出一个新的故事。要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其处于文本而高于文本,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问题。如我们初中课本中的《童趣》一课,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讲讲自己童年的乐趣,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告诉他们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理解。还有就是作者沈复是怎样发现这些“物外之趣”的?就是通过自己对于是物的细心观察和丰富想象。对此,同学们也必定有类似的经历,例如,小时候大家都看过云,客观来说云是大气层所产生的一种气态现象,但在孩子眼中它就可以是绵羊,是棉花,是棉被,这就需要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事物的新看法,是一种创新?

在教学上,老师作为学生的启发者,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些都是生活的细节,还有鼓励他们勇于提问,敢于质疑,提高学习中的积极性,勇于突破不断创新。

二.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语文这样的学科,事物的答案往往是不止一个的,它对于一些问题的回答则都是言之有理即可,尤其是对待写作这样的题目,而这些则需要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发散性思维则是根据问题提供的所有信息,从多个方面以分析探索的方式去思考,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发散性思维一般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我们可以把它的这些特点利用在教学上,从而达到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流畅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从一个方向上流畅地产生了多种同类型方案。它的基础是博学和良好的记忆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相联系的联系,既可以温故又可以知新,使学生的思维流畅而具有发散性。

其实,发散性思维可以说是一种灵活思维,“举一反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能够根据一种事物的属性,了解它的同类属性,也加深了对于知识的思考与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尽力使教学富于探索性,做到精心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发扬民主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帮助学生一同分析、探索学习中产生的困难或疑惑,鼓励同学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鼓励质疑问难,尤其是对教材、教师的讲解有不同看法的。评价时,要客观公正,对学生思维结果中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合理成分或新颖的东西都要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讲解。发散性思维的养成也教会大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去钻牛角尖,它能够使人从不同角度或事物的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而多思正是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一股力量源泉。

三.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也言犹在耳,这都说明了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建以思考和提问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把握课堂的同时,启发并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在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要给与指导和肯定,不能一味的责备或讥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大家互相交流讨论中,从而让学生找到知识的答案,提高他们自由思考的品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手段和资源也日益发达和完善起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已在中小学广泛运用起来,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对知识进行浓缩和创新,并通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如图像、声音、色彩,从而有利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萌发创新“灵感”。例如,我们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或者图片,向大家展示出诗中的画面,大家在感官受到刺激时,就可以把诗中的场景展现出来,这样就会有有利于同学们去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还有就是在学习古文时,因为文章可能距现在的年代較为久远,大家在学习起来可能也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授的过程中,放一些配乐诵读,使它们置身其中,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学习一些古文的诵读方法,在感性的基础上去学习,将会更有成效。

思维的目的既然是要对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即事物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做出概括的反映,就有一个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做出这种反映的问题。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方法论,是使人类思维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洞察力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只有运用唯物辨证观点作指导,才有可能使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最有效地满足上述思维目的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使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所谓的创新意识也并不是仅仅针对科技方面,同样的,教学教学中的创新也很重要。语文作为一门极富有感情与个性的基础学科,它也是很容易去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总之,我认为我们应当把辨证思维贯穿到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更全面、更深刻和更具洞察力,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创造性突破。而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了。

参考文献

[1]李兴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

[2]王平香.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6).

[3]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4]季晓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5).

[5]王玉国.浅淡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5).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