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舞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论坛暨长三角舞蹈教育发展论坛”分论坛综述

2021-12-06刘慧明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民间舞舞蹈

刘慧明

一、精益求精 迎难而上——芭蕾舞分论坛

(一)正确导向与理智改革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副校长陈家年教授提出了专业导向的问题。他认为每一所学校都应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以培养专业的舞蹈表演人才为目标,学科建设应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相区别,芭蕾舞专业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芭蕾舞人才,应严格按芭蕾舞的方式来要求。今天呼吁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唱、跳、写、讲兼具,但也要强调专业性,舞蹈通过心灵和肢体来表达,这方面胜于任何文字,观众也要有高水平的理解力,这都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技术能力。他认为专业方向有类别之分,培养面面俱到的人才可行性不大,拓展思路不代表所有东西都要学到,而是教师引导性地让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凌桂明提出,人才培养和教师成长的许多问题,关键在于体制。科研的确重要,人才培养亦是要务。改革须清醒,尖子班的择选未必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亦有影响。退学制度的确能督促学生进步,对其撤销应理智思考。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朱美丽教授则借《柴可夫斯基狂想曲》参赛的例子与陈家年教授探讨了芭蕾训练中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取得高分,离不开年轻教师的引领,他们既是演员又是老师,精益求精的精神鼓舞了所有参加比赛的人。朱美丽教授45岁离开舞台成为教师,始终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她提出对于“量变引起质变”的芭蕾训练而言,一些传统的方式不应摒弃,芭蕾教育具有专业特殊性,在制度上应尊重教师的意见。陈家年院长也提出在传统的“教棍方式”与加大训练量之间,还可以探索第三种方案,教学手段应该多元化。

浙江音乐学院芭蕾舞教研室主任周瑾亦指出,不能一切以文凭为先,而是要真正考虑客观事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成立是前沿性的举措,软件的发展更重要。她提倡榜样的力量,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引导青年教师的发展。老师们任何时候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格局应大,只有团结一心方能培养出人才。

(二)能力提升与群策群力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讲师林美芳分享了她30年来对芭蕾教学的感悟。她认为芭蕾的专业能力是在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中积累而成的,没有捷径。从事芭蕾教学不仅需要强大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注重教学研究。芭蕾动作的规范性具有一定的标准,而人的审美各有差异,实施方案又是以学生的原始条件来考量的,做好基础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掌握,教师要有丰富的芭蕾知识储备,需对教学流程和动作准确把握;二是审美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才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三是语言作用,应精练生动、一针见血,反之不仅浪费教师的精力,还会消耗学生的体能;四是舞感、乐感和延伸感需贯穿整个教学;五是因材施教,但并非放低要求,最终要依据芭蕾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六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克服因枯燥的基础训练而形成的惰性;七是要热爱本职工作,有坚持的精神。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高娟敏教授提出,当今芭蕾舞坛十分多样化,需要很强的身体表现力,因此,训练方法要与时俱进,在古典芭蕾训练的基础上,不断从各领域吸收与融合。她介绍了跨界和身体辅助训练课程如何以较短时间辅助学生完成体能以及技术技巧训练。她还提出应大量拓展实习剧目,除了古典芭蕾,还应包括技艺一流的现代芭蕾。高娟敏教授认为,一个专业未来的发展跟师资队伍有直接的关系,应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上必须有一正三副。在年轻教师提升方面,实现的途径有四:一是课程建设,争取精品课程,充分利用资源组建团队;二是申报人才培养项目;三是论文,重视日常教学并寻找理论支撑;四是教材,高校教师有宝贵的编创、教学和训练经验,可寻找规律以形成教材。

上海戏剧学院外聘专家翁耀昇指出了青年教师科研上的困难:课时较满,排练与创作挤压了科研时间。他还分享了6年来的教学心得:一是教学方法,大部分中专生进校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芭蕾基础,不能完全按照昔日所学训练学生,教学实践需要理论支撑,运动解剖学便是一种。二是理论知识应为实践服务,实事求是。三是教学管理,跟大学生打交道是一门学问,不能用填鸭式、强迫式、军事化的方式要求他们,应注重榜样的力量以及言行与艺德的熏染,使学生适应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培养高、精、尖舞台表演专业人才的定位,适应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方式。

二、固本培元 彰显特色——中国民族民间舞分论坛

(一)厘清概念与守根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江东认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概念其实是约定俗成的,即少数民族的舞蹈加汉族的民间舞。他认同刘建教授的观点,少数民族各有其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之分,“民族民间舞”这个概念不但没有将其细分,还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与汉族民间舞并列,这并不是汉族沙文主义,而是把汉族民间舞中最丰富的内容和少数民族舞蹈的丰富性并列共存。外国同行普遍认为在北京舞蹈学院看到的民族民间舞属于表演性质的舞蹈。为了名正言顺,国内舞蹈界在“民间舞”之前冠以“学院派”“舞台化”“职业化”等各种称谓,这其实都是在概念上难以自圆其说的表现。他还指出,民族民间舞在教学层面已呈现模糊化的走势,要避免那些有失民族韵味的创新,固守审美原则及底线。他以“56个民族56种舞”系列活动为例,认为要把握“非遗”,在创作和教学中强化“根”的意识和意趣,依托教室这一“温床”孵化出优秀的作品。另外,还应从吕艺生教授的“两类三层说”认识民族民间舞,不能仅通过作品体现学科的发展,两者之间其实是相互支撑的关系。他列举了田露的《老雁》、王玫的《希格希日—独树》、李丹的《一抹红》等作品,说明艺术的高度与民族属性的固守是不可或缺的原则。

(二)江南舞蹈的文化性格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专家、浙江省文化馆研究馆员吴露生先生提出,江南舞蹈的学科建设要基于其特有的文化性格,并总结了江南舞蹈的文化性格—一个主面和两个侧面。

一个主面:相对稳定的秀美。古代诗作中的江南、当代江南的民间舞蹈以及根据传统江南舞蹈创作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秀美的特征。《踏歌》的编导孙颖先生曾说过这部作品虽创作于北京,但文化性格属于江南。江南舞蹈并不是指创作者是江南人,或仅仅在题材上属于江南,而是具备了江南文化性格。两个侧面:其一,“巫”风的渗透。先秦时期江南古百越人祭祀庞杂、巫术流行,信仰文化核心是“祈福祛邪”,逐渐形成民间信仰圈,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在江南的舞蹈中常见,仪式性舞蹈中表达明显。其二,“杂”而不乱。从地理和历史两个因素来看,江南各地舞蹈形态不一,但“杂”而不乱,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主要风格,以及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浸润,“杂”中有一种向主体文化性格面倾斜的趋同性。

(三)江南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周蓓副教授从“2015首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舞蹈课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展开分析,认为少数民族区域的院校立足地域文化,主动建设新的民间舞教学内容体系,尤其在地域性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显现诸多亮点。这不仅改变了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大一统的局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舞蹈创作,使中国舞坛的作品在风格、题材、审美等层面呈现多元化。基于这种变化,建立科学全面、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上海戏剧学院舞蹈课程体系迫在眉睫。2019年上海市舞蹈家协会成立“长三角舞蹈联盟”是非常好的契机,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家面临的难题。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民间舞教师在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舞教学模式与教材方面达成共识,难点在于上海的本土民间舞蹈文化典型性与特性并不鲜明,很难提炼出非常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训练性的舞蹈种类。为此,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教师正在努力,也期待与兄弟院校协同共进。

面对上海民间舞相比于内蒙古、西藏等地的“立场缺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决定建构“江南民间舞蹈”教材。民间舞系教研室主任李丹梳理了20 世纪50年代上海歌剧院舞剧团舞蹈工作者向老艺人学习江南民间舞,并创编舞剧《小刀会》的历史,分析了上海民间舞几十年来进展较慢、缺乏系统研究的原因。10年前,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将朱苹老师从美国请回来恢复建构江南舞蹈教材,主要从无锡的渔篮花鼓、江阴的渔篮虾鼓、宜兴的男欢女喜、金坛的秧歌灯进行整理提炼。如今的教材建设,第一步是继承;第二步是采风,广泛收集和整理江南地区具有文化代表性、地域风格性、身体训练性的舞蹈为教材立足点;第三步是充分发挥创造性,在继承老一辈舞蹈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

在自由讨论环节,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李军副教授提出,做民间舞教材要有不同于学院派的自信,需要重回民间,重新审视今天的“非遗”舞蹈,从传承人、老艺人身上溯源,深度挖掘山东三大秧歌的角色和特色动作,更加系统地全面地完善教材。此外,三大秧歌之外的小舞种文字记载很少,民间舞如今已经严重萎缩。他们正致力于形成三大秧歌之外的“五小秧歌”或“九小秧歌”,以体现山东秧歌的不同风格。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许薇教授认为,舞蹈教材作为传承舞蹈文化的主要媒介,定位与建设方式体现出极大的地域特点。在采风过程中,师生们发现江苏民间舞素材不丰富、动作简单、动律单一,因此构建教材需对原生态舞蹈语汇进行丰富、发展和创新。在当下的舞蹈创作中,编导们通过江南风格的民间舞来反映江南风貌、生活、历史,展现水灵典雅的艺术风格,始终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编创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民间舞组合应立足于“大江南”概念,尝试构建“三省一市”舞蹈文化,从而推动江南舞蹈发展。

畲族是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在吴露生老师的帮助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教师多次去景宁县—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采风。该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曹亮红教授分享了采风心得,畲族重歌少舞,需在生活与祭祀中寻找素材。景宁县的婚嫁丧葬非常具有仪式性,有两位传承人至今仍保留了各环节和流程,并且有文本记载。学院教师采风之后,既保留了整个仪式的内容,又从原生态素材中提炼手诀、动律、步伐、舞姿、道具等元素进行组合编排,在风格纯正的前提下求美求新,得到老艺人认可。此外,他们还立项启动整理了浙江历史悠久的“前溪歌舞”。

三、守业开拓 探索当代——中国古典舞分论坛

(一)定型传承与当代价值的探寻

北京舞蹈学院原副院长王伟教授提出舞蹈活体传承的重要性。身韵的价值不是固化的,它在建构动作规则的同时也建立了身体美学法则,使我们获得可用、可变的方法。真正的继承应从新的视野进行考察、挖掘与阐发,方显时代意义。她认为中国古典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完成了“完型”,如今需要“定型”。即在学术理论上明确定义和阐释,确立了公认的学术话语就要一代一代地传承;在技术层面上传承保留那些不可变的技术样式、法则、审美等;在剧目上将经典剧目一代代延续下去。王伟教授还认为,要立足“海派”这种开放、包容、创新的学术精神,不拘一格建设上海的古典舞,但形成派别首先要有代表作品、代表人物、代表性的风范和潮流,不断产生话语权,对业界有影响力,“海派”方能真正立足。学派的创立首先是原创性,如中国芭蕾虽尚未真正建立起中国属性的学派,但始终没有停下探索民族芭蕾的脚步,因为流派与艺术创作关连,学派则与学术、理论、教学关连。中国古典舞建设应重视传承,踏踏实实做结构性建设与内涵性的梳理,甚至做一些减法,在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上认真严谨地建设古典舞体系。在比赛方面,赛制固然有所不足,但它确实能促进格局建设,过去只有北京舞蹈学院独占鳌头,现在全国都在探讨、传授、创作古典舞,说明它在成长,我们要思考新形势下古典舞发展的途径和载体,为未来努力。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韩瑾副教授认为,流变重构、复兴再造的中国古典舞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必须肩负起时代的意义,它融入了当代人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必然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当代延续,是传统舞蹈风貌的当代建构。实现中国古典舞的当代价值有三个必要途径:一是训练。身韵层面的东方文化基因相对解决了“技”和“艺”的问题,实现了训练的当代价值,但还要不断优化反思,并为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和表演的思维模式。二是文化价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如何提炼、标注、展示?第一应抓住重要特点,研究其在当下背景的启示、意义;第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文化观念与思想上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三是审美价值的激活。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倾向来自民族精神的传承和认知,其教学与理念多方面与中国哲学相契合,也蕴含在身体中。这一舞种在最初提炼形态时较多地借鉴了戏曲与武术,更适合表达古人的情感。如何让它表达今人的情感?要以现代人的视角来激活传统审美,和时代接轨,和现实挂钩。

(二)融合创新与传统资源的采撷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舞蹈表演系主任兼中国舞专业主任庄丽副教授以“构建符合上海城市定位的舞蹈学科的‘海派’风格”为题,介绍了“海派”舞蹈的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作为上海标志性学科建设基地,应依托学院浓厚的文化、艺术和学术氛围,从招生、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国际交流、实践拓展等方面综合构建发展方向,并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地域特色。洋气、中西结合是上海的优势和文化品质,体现在舞蹈教学中就是精细化培养。其一要精细化整合课程,其二是打通大学与中专的一贯制。芭蕾舞与中国舞的品质相结合培育出的是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之后的舞蹈人才,从外在形象、内在的文化底蕴到整个艺术观都要有上海的格局。要把融合创新这一上海品质纳入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培养出技术好、气质佳、有眼界的“海派”舞蹈 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王熙副教授以“中国古典舞角色塑造”课程为例,认为中国古典舞需再次走进戏曲,反思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构建中舍去的表演因素,继续挖掘与研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资源,完成形象与语言的转化。戏曲中丰厚的历史文化潜藏在中国人的基因里,并与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观、艺术观与价值观相符。综合性高校舞蹈专业的中国古典舞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技艺精湛的职业演员,关键在身体技法习得的同时认清其背后的文化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四、回顾历史 砥砺前行——国际标准舞分论坛

(一)在历史潮流中反思社交文化与精英艺术

北京国际标准舞研修学院院长、艺术总监,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朱良津从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切入,介绍了国际标准舞从社交文化发展为具有规范性、竞赛性和艺术性的舞种的历史,结合自身阅历分析了日本对中国国际标准舞发展的重要作用。她分享了1993年受世界舞蹈理事会之邀在黑池舞蹈节列席国际会议、观赛以及观摩黑池讲座的心得。她还指出中国将国际标准舞抬高到了艺术表演的层面,精英培养中出现的风格扭曲、动作模式不对位与青少年动作的成人化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她还指出学生过于注重实践训练、轻视理论学习等 问题。

(二)在育人教学中探索学科新姿态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刘少博副教授从历史出发,认为国际标准舞不仅有着比芭蕾舞更早、更传统、更高雅的厚重历史,还具有人人跳的大众普及价值、追求舞台表演与创作的艺术价值、奥林匹克的赛场竞技价值,以及多层次的艺术教育价值。国际标准舞的人格品质应该是高贵、正能量、懂礼仪、文明、向善、友爱、和谐、健康、积极、火热而温暖的。国际标准舞的教育首先要解决专业的人文追求问题,构建知识体系(包括教材)才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应综合系统化地建构学科。应站在改变人的高度来看待舞蹈教育:围绕舞者的成长,培养一个具有公民意识、全面发展的人。

五、立足教学 开拓格局——舞蹈编导分论坛

(一)创作的方法与思维的激活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张云峰副教授以“创作可以这样开始”为题,分享编导教学经验。首先是身体认知与身体语言,他认为身体认知是前提,从身体结构中找到逻辑和性质是重中之重。认知身体的抽象能够从广义上拓展创作思维。身体认知一要有画面,二要有思想。教师要引领学生看到身体的内涵和表达,寻找身体的抽象属性。身体语言是对时空的无限探索,应在注重捕捉身体特性的同时产生某种意识进行身心同构,形成语言建构的环境和条件。其次是组织结构与形式内容。组织结构是人与空间的关系,创作就是对空间的运用,用身体制造空间关系。关于形式内容,其一要在客观事物中发现形式,确立语言;其二要协调好身体与技术的关系,形成有依据的语言,由此形成有思想高度、能够产生叙事的内容。最后是教学实践中的双人舞与多人舞,是身体语境—关系—建构的过程,要掌握以下环节:从相互感知到编织关系、从身体技术到动向的清晰,最终在身体关系中看到形象。他提出创作的高境界是看见生活、看到文化,需要对事物、对人的情感展开无限洞察。

(二)文明坐标点与“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肖向荣教授认为在国际交流中知道“你是谁”十分关键,我们应知道自己的文明坐标点。关于创新,他认为不能为了创新而新,要关注新素材,予以深挖,不单从结构和动作考虑,也要有整体的艺术视角。创意的意识应贯穿整个编舞。要重视学生的搜索能力,走出原来僵化、块状的思维。我们今天还能从《残春》中看到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着找寻希望的人,这是人类共同的命题,因此每一个作品都要体现“我自己的眼光”。“讲好中国故事”应该用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

(三)面对社会需求开展特色教育

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的杨珏副教授针对该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分享了心得:编导就业形势较好,毕业生去向以群众文艺领域居多,半数以上在舞蹈机构教学兼创作,部分高精尖院校的毕业生成为自由编导或自由舞者。小部分学生考研或赴国外深造,亦有极少数进入专业院团担任舞蹈编导。教学中,大部分院校的舞蹈编导专业都追随北京舞蹈学院的脚步,但除了塔尖层级,还应适应社会需求,有不同的定位。她还分享了上海体育学院的特色课程“竞赛与表演实践”与跨学院的“舞者身心学”“舞蹈治疗”等课程和办学特色。

六、灵魂对话 相得益彰——舞蹈音乐分论坛

(一)时空共融与各尽其妙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李莘教授认为,在舞蹈作品中音乐和舞蹈并行,两种艺术形式同时占据了欣赏者的听觉和视觉空间。在舞蹈作品剧场化和市场运作过程中,作曲家、编舞及其作品在整个文化市场中处于被选择和被审视的状态,好的作品会被认可,容易激发各种意想不到的文化连锁反应和副产品。舞蹈音乐创作的舞台化范式有两种类型:一是素材不加变化或是稍微改编加工;二是运用音乐素材重新创作。虽然国家对剧目、舞剧创作的支持力度很大,但精品有限。舞剧作品音乐应彰显风格,符合审美听觉和情感听觉,还需有现代感,体现舞蹈作品主题的发展,视觉和听觉的审美感知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作曲家与舞蹈编导之间的沟通磨合以及双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修养要并举。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舞蹈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钢琴伴奏教师张康明认为,中国舞课堂音乐虽有不少成功之作,但由于作曲及编曲能力的培养在传统钢琴教育中的缺位,很多动听的民族小调失去了中国传统音乐独有的韵味。舞蹈和音乐本就拥有共同的灵魂,音乐和舞者在舞台上是一种“对话”。张康明认为多年来舞蹈对其个人音乐创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坚持“我们不是舞蹈伴奏,我们是钢琴演奏”,音乐要有能力独立构筑起美学海洋,让舞者在其中自由起舞。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钢琴伴奏教师叶青青则通过讲解与示范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的动作节奏特点,与在座的兄弟院校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和音乐理念的交流,引起现场热烈讨论。

(二)通才练识与履机乘变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钢琴伴奏教研组负责人张晓博介绍了所任教学院的钢琴伴奏教研组的情况,并就课程类型的分工、曲目选择等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舞蹈音乐教研室主任陆佳敏副教授展开交流。后者所在的学院要求教师胜任各类型的课程伴奏,多年之后方术业有专攻,在曲目上尊重舞蹈教师的意见,根据钢琴教师给出的音乐进行创作,而部分古典舞和芭蕾舞段则按照原有音乐。

上海歌舞团演员队钢琴组组长徐伟也分享了他在上海歌舞团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担任钢琴伴奏教师的心得。对比演员课和学生课,他认为演员的自由度和个性相对更多,需要经常更换音乐,而学校教师要求尽量不要频繁更换音乐,这些问题需要平衡。另外,每个舞种涉及不同的音乐技法、理论、节奏、和声等,作为钢琴伴奏教师还需对不同舞种有所了解。在曲目选择上,单纯去搜寻音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改编的能力,针对不同动作调整音乐的处理。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此次研讨会的分论坛中,来自北京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舞蹈界人士就各自领域中学科建设所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讨论聚焦于师德学风建设、制度观念的变革、地方特色教材的构建、当代价值的探索。大家在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教学上严格执教且重视榜样的表率作用,为人为学上勤恳自勉且注意团队合作,观念上不断反思勇于改革且在现有的制度下努力坚持、迎接挑战,学科建设上秉承学院派传统,且不断开拓致力于地方特色体系的形成。大家在交流中了解了兄弟院校的经验与方法,也拓展了思维格局,聚力共行,以长三角区域的特色发展为整个中国的舞蹈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上海戏剧学院民间舞舞蹈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带一路”与上海戏剧学院实践案例
舞蹈课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戏剧特色展综述
The view on teachers’corrective feedback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古往今来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的典型变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