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舞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论坛暨长三角舞蹈教育发展论坛”开幕式发言纪要

2021-12-06本刊讯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舞蹈学科艺术

本刊讯

一、相辅相成:中国舞蹈学与中国舞蹈高等教育

发言人:江 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1949年以降,中国的舞蹈事业呈现出从未有过的进步态势。作为一个分散而又聚合的整体,中国舞蹈事业在各个层面上都有发展和收获,它极好地呼应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这也成为其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宝贵前提。回望中国舞蹈70多年的发展历程,犹如白驹过隙,而这一晃而过的70多年,又为中国当代舞蹈的总体成长提供了广阔时空,让这项事业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态势。

曾记得,2010年,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合作方之一的北京舞蹈学院在大会上专设“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论坛”。会上,著名文化学者叶朗先生向中国舞蹈界传递了一个他的认识和想法:中国舞蹈界是时候思索、总结和建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舞蹈审美范式和体系了!这样的一声期待和召唤,既道出了一位中国美学大家的心声,也给中国舞蹈界提出了一个及时的要求。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向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广大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具有高屋建瓴意义的任务,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他同时还提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一。这样一个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宏观视野,无论从现实考量还是从未来着眼,都将关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前行和其在国际上的位置。

中国的舞蹈学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着的新兴学科,虽然进步明显,但由于起步晚、时间短、规模小、底子薄、水平低,其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我国国力的空前提升,中国舞蹈学的建设与发展赶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加上上述富有理论高度的学术指引和目标,无疑为舞蹈从业者开启了一扇不断提升自我的大门,让我们可以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奋力赶拼、争得机遇。

(一)学科现状,历史性突破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热潮和运动,催生了舞蹈学的学科化需求。对于已经传衍了上千年的舞蹈行业而言,舞蹈高等教育的开展和建设,显然是一个新事物,也为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作为艺术之母的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之河一直流至今日,生生不息。作为艺术的一种,舞蹈艺术是以动作来作用于人类的体力和智力活动的,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在身与心双重层面上的涵养,同时也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承载着人类的精神重负。这也难怪闻一多会使用“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来直抒自己在舞蹈艺术认识论上的胸臆。这种艺术形式与人类活动、情感的紧密感,自然是它在千百年来不曾离开过人类的最佳佐证。沿着人类文明之河一路走来的舞蹈艺术,到了当代,开始有了理性层面上的深入,特别是在1949年之后,伴随着中国日益壮大的舞蹈实践活动,中国舞蹈艺术理论上的觉醒同样日益自觉,并很快构成了以“史”“论”组成的经纬发展结构和关系。应该说,正是在实践与理论这两条轨道上并行;才保证了中国舞蹈艺术这列火车的高速运行,同时,这列火车也见证了中国舞蹈艺术在这两个维度上所结出的富有时代气息和色彩的累累硕果。

从实践到理论,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开拓者吴晓邦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便提出过关于建设舞蹈学科的主张,并设计出了他的舞蹈学科蓝图。他的设计理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很接地气。重要的是,其中的舞蹈实践与舞蹈理论互为依托和关照,问题的范畴、范围、对象、边际、效应等学科化要求都十分清晰明了,具有很强的研究性、思考性与理性意识。即使我们今天来读,仍会十分鲜明地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理性张力。吴晓邦提出的舞蹈学科理论助推中国舞蹈学向前迈了一大步,让中国舞蹈学在眼见着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等姊妹艺术学科飞速长进的同时,获得了些许慰藉。在后来者如资华筠 、吕艺生 、刘青弋 、邓佑玲等学者的众人拾柴下,中国舞蹈学的学科框架逐渐趋于完善。

习主席关于建立“三大体系”的号召显然是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需要我们业内深入领会和贯彻。毫无疑问,这也同时给我们提供了走过70多年发展历程之后的一次自我省视的机会。我们如何在中国舞蹈学的“三大体系”建设上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探究,将决定着我辈“舞人”的历史作用、价值和发展高度,也将标志着中国舞蹈学的历史性突破。

(二)教育路径,整体性提升

中国当代舞蹈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目的是迅速培养出能与新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舞蹈人才。中等专业教育以培养舞者为中心任务,这一定位让中国当代舞蹈事业从一开始便决定了它的性质。而这个任务设定之后,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不负众望,在短期内便培养出大量为新中国舞蹈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舞蹈人才。在此基础上,中国舞蹈教育的基本模式逐渐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的舞蹈中专仍旧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在舞蹈教育领域形成了“全国一片红”的局面,大量舞蹈人才也随之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舞蹈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当中国的舞蹈教育在大力发展中专教育时,中国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教育早就步入了高等教育的行列,并且这种差距在逐年拉大。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舞蹈教育打开了新局面,舞蹈高等教育在此时跃出水面,北京舞蹈学校升格为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招收舞蹈专业硕士生……开启了中国舞蹈教育奋起追赶的势头,到如今,开设舞蹈高等教育专业的艺术和非艺术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

虽然舞蹈学科在个别领域有所突破,但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学科近年来也不断地取得成就,从整体上看,舞蹈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随着舞蹈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师资的年轻化和低水平化直接制约了舞蹈教育的健康成长,让本该在中专教育水平上再上一层楼的大学教育,沦为了中专教育的重复。当然,这只是个暂时的现象,它是中国舞蹈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师资储备不足之间矛盾的直接表现,相信随着舞蹈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个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变。

(三)比翼齐飞,相辅相成

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将艺术学单独设成一个门类,舞蹈学与音乐学也随之合并为一级学科。虽然舞蹈界对合并颇有微词,认为这会给舞蹈学科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当我们从顶层设计的宏观性层面去思考,就能发现这一合并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因为从此之后,音乐学要想成长,必须拉着舞蹈学一并前行,谁也挣脱不开谁了。

其实,中国自古乐舞不分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乐舞一体的发展模式始终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反而是进入新的历史纪元后,专业的分工细化渐渐控制了我们的思维,也让音乐与舞蹈渐行渐远。如今,已经完全“丁是丁,卯是卯”的两个专业又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既然是命运一体化了,倒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彼此关系的契机。

舞蹈学和音乐学合并成一个一级学科,这其中,彼此的分量是完全不对等的:它们并不是一个对等的“二分天下”,而是音乐学在其中所占各种比重均大于舞蹈学。对此,我们无法平静却又没有办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正确面对这种不对等,并努力从对方的发展优势中汲取优质营养,默默积累,迎头赶上,让舞蹈学与音乐学相辅相成。

同时,中国舞蹈学的进展也与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相辅相成之势。迄今为止,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既为中国舞蹈学的整合和提升提供了大好的舞台,同时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也在倒逼中国舞蹈学在学科定位、学术视野、前沿开拓、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进取。而中国舞蹈学的进步,既有赖于大学教育扎扎实实地推进,又为提升大学教育的水准输送优质营养。

由此可见,舞蹈学与音乐学、中国舞蹈学与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可以比翼齐飞、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建立这样的相辅相成的理念对我们非常重要。毕竟对于后来者或追赶者而言,他们有更多机会借鉴前行者的发展经验,会少走弯路,甚至会具有后发优势。

二、以完善促发展,重质量促提升——谈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

发言人:王 伟(北京舞蹈学院原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针对大会的选题,我想就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教育问题谈一谈,因为这些年我作为学院领导一直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同时也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对这项工作有些了解。舞蹈领域在学位教育如本科、硕士、博士的体系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目前国内博士学位点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本科到硕士的学习之后,缺乏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种现状对我们舞蹈的学科发展形成阻力。可见,研究生教育问题尤其是专业学位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因此做了这个选题。

我的发言大致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回望;二是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从“招生准入标准”“课程建设的抓手”“毕业形式与评价”“专业学位教育方向的建设”“艺术与学术关系”“培养什么人”以及“导师的作用”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回望。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004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专家论证会,有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美术6个领域的21家单位、25名专家参加,其中舞蹈领域由北京舞蹈学院牵头组织撰写论证报告。我是代表舞蹈领域参会的,当时我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主任,跟研究生教育工作没有关系,但一个偶然的机会,研究生部的高云老师找到我,她觉得我敢说话,便委托我参加这次论证会,我也觉得不好推辞就接受了。接下来就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思考,之后我就与专业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结了缘。在这里,首先应该感谢从2003年开始就为舞蹈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而做出前期努力的潘志涛教授、刘建教授和高云教授。

当时的论证会谈到了艺术硕士学位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行业优秀人才优秀成果、学位设置的可行性、培养方案、2004年“北京国际舞蹈教育发展论坛”分析报告以及世界各大学MFA专业学位培养调查等问题。论证会认可了学位设置并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后,便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下设了“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指委’)”。“教指委”秘书处设在中央音乐学院,组织制定并撰写了《艺术硕士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艺术硕士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这些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带领下,艺术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5年实现开办艺术硕士在职研究生专业学位、2010年实现艺术学科门类的独立、2010年实现开办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014年组织申报艺术博士学位……这里,还要感谢“教指委”王次炤院长、丁凡秘书长等为艺术学学科建设和学位升级所做出的努力。

为了遵循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首批艺术硕士在招生上做出三项改革—“英语另外出题”“分数另外划线”“专业提前考试(初试面试)”。“教指委”组织了8个领域的专家撰写出版了专门教材—《艺术学基础知识》。2015年,划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后,就取消了招生上的特殊政策,这对于艺术专业特殊人才的选拔的确会产生影响。现在虽然划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但仍然是以相同的标准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均获得“双证”,即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区别只是在于学习方式的不同。另外,早期艺术硕士侧重创作和表演方向,改革以后在专业方向上有所拓展,涉及创作、表演、教学、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覆盖地域从5个省区市发展到现在28个省区市,艺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达到281所,其中舞蹈类有54所,各个院校学术研究型与专业型的培养比例均达到1 ∶1,有的甚至超过了比例要求,说明社会对专业学位的人才需求加大,推动了其提升发展速度与扩大发展规模。

接下来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什么是专业学位教育?首先我们要明确专业学位教育是在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它强调知识、技能的专业属性,具有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目的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如果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思考一:关于招生标准的问题。专业初试是第一道门槛,艺术无论是吹、拉、弹、唱、跳、作画、演戏和设计等,都是以“人”、以“作品”为实,专业学位的获得首先不是以文化成绩而是以专业背景、经历、天赋、素质等作为判断标准。如果在招生时看不到真人和真作品,就算英语、政治、理论分数达标,一旦进入学校,很多导师也不认可。但是,考虑到招生指标的限制,导师如果不认可就没有学生,从而导致导师陷入要与不要的两难境地。因为培养学生由三个环节构成,即入口、过程、结果,其中入口决定质量,左右着培养的结果,所以,目前专业硕士招生的准入标准和评价方式需要完善。

思考二:关于课程建设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专业学位而言要抓好两类课程,一是核心课程,二是实践课程。核心课程具有少而精、共享性、通识性、包容性的特点,核心课程如同人的心脏,具有辐射和生成的功能,数量不宜多。核心课程也面临分类、分层次的问题。共性平台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学科的核心课程、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都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规划。从学位类型看,作为学术研究型硕士的课程应该以历史、理论与评论、研究方法论和专业文献为主;专业应用型硕士的课程应该以艺术研究方法、美学、专业技能和开放性实践为主;作为博士课程则应该以历史与现状研究、分析学、专题研究和专业文献与研讨为主。

作为专业学位的美学课程讲“三三制”,即《艺术美学》从共性的美学原理延伸到各门类艺术的美学,以及地方艺术种类的美学等。“三三制”即“艺术美学”“门类美学”“地域性美学”,不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师资特长来建设自己的美学课程。

艺术专业学位的研究方法强调艺术的特性规律,因为人类的价值观念和智慧不仅储存在哲学、历史和科学形式中,人的奇迹在于能够发明不同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反省自身而创造智慧,艺术即是审美地把握世界与人类之关系的特殊方式,艺术承载人类的记忆,刻录当下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遐想。由此,艺术专业学位的研究方法强调实证性、活态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它区别于坐而论道、流于笔墨的纯理论研究。

第二个抓手是抓实践课程。目前强调“开放性实践课”,开放性是对培养学生全面性的新要求,旨在改变以往实践就是舞台表演、舞蹈比赛的局限。所谓“开放性实践课程”就是不局限于教室、学校和舞台的教学,而是组织提供自由开放的教育资源,构筑多元丰富的知识网络,以培养学生的多面能力。实践性教学是一种多元化、具备包容性、注重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激发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教学,包含了课堂、舞台、艺术、社会、学术、公益等实践活动,应该将其列入教学计划、课表以及学分等评价标准中。

思考三:关于毕业成果的形式与评价的问题。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后关口。目前,北京舞蹈学院对艺术硕士毕业作品有相关规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毕业作品,如果为合作作品,本人的创作至少要占70%的比重;论文必须针对作品进行论述与阐释;由专家评委对论文与作品进行评价并评分。在过程管理中加强对毕业作品的审核,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论文、作品文本和作品视音频资料。要求学生在开题与答辩环节提供论文与作品的开题、答辩评审记录;优秀毕业成果的评选不仅要考察论文也要考察作品;毕业成果的审核不仅要抽查论文也要抽查作品。

思考四:关于发展教育方向及教学建设的问题。教育专业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从学科层面讲要建构舞蹈教育需要传承和传授的知识理论体系;从人才培养层面讲要培养多层次多样性、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有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舞蹈教师。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报考研究生的考生60%来自教育机构,毕业生80%走向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教学岗位,这是很大的增长点。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认识,过去师范教育中的艺术教育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立足培养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的教师,而教育学学科中的艺术教育是以艺术素质教育为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为人格的健康成长与完善而服务的。艺术学科的艺术教育则涵盖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它的职能更广泛,针对中小学、社会机构、专业院校、综合大学的舞蹈教育,在教学目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教学规律和知识体系等方面都不一样。因此,教育专业方向面临结构布局的建设,不同院校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出不同的选择,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也需要注入从事教育工作所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原理、教育规律、教育对象、教育行为等共性的学问,更需要强调舞蹈艺术自身的教育规律,要有舞蹈教育学、舞蹈教育心理学、舞蹈教学法、舞蹈科学,以及相应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文件,提出学校美育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美育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艺术特长,更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的,可以说美育教育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教育。文件还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由此而见,我们的教育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向的建设:培养传播美育的教师队伍,更新教学内容、途径、方法与手段,以及完善质量保障的管理机制与评价机制。

思考五:关于如何把握艺术和学术的关系问题。目前专业学位培养的问题主要在于:用研究型学位培养方式替代,缺乏专业型学位培养的模式、标准和评价体系;或者是用本科(大专)“戴帽”的方式,增加舞蹈训练与创作表演量,缺乏知识体系和学术训练。要知道艺术和学术是存在区别的:艺术以表现为目的,其能够直接撞击人性,直抵精神之地,追求和表现一种自由与理想;而学术则是以研究为目的,以一种深刻的理性认知与思考,创新、发现新知。因此,学术不等于艺术,更不能代替艺术,但是反过来,艺术不能没有学术,因为艺术需要思考、需要创新,就需要学术。专业学位的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在创作表演实践上获得成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成为更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用之人。

美国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强调知识与技能、能力、素质三项指标,由这三项指标分解的多项指标中,呈现出四个关键词,即“知识”“能力”“学术”“道德”,而“能力”占比重最大,由此可见专业学位的特征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

培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思维训练与学术训练。其中思维训练立足培养学生在分析、逻辑、整合、抽象、形象、情感、理性、发散、创意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而学术训练要培养学生并使其具备求真求实的学术品格和自由、平等、开放、合作、包容的学术精神,掌握分析、实验、调查、考据、信息化、数据化的学术工具,拥有阅读、写作和表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作为艺术硕士,还要注重艺术思维的培养。

经验对于艺术实践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读过一本书叫《艺术即经验》,其中谈到这样一些观念与内容,如艺术在经验中诞生、在经验中沟通、在经验中考察、经验是动态的、经验是与人和环境相遇而出现的、艺术在经验中成长等,由此我们也就不可否认艺术的实践性即可产生思想性。知识与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专业学位的学习不能停留于书本和课堂,更要学会“相会”问题,即要懂得与大师、有经验之人“相会”,与生活、社会“相会”,与实践课堂、舞台“相会”。搞艺术最重要的本领是发现,只有自我发现才能自我超越,艺术发现是艺术理论中的术语。发现要在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独到的领悟,它有着无意识的特点。这种发现与领悟受个人思想、审美取向的左右,进而决定着艺术创作与表演的独创性,如果没有艺术发现就没有富有特色的作品。好的艺术创作都来自心灵的蓦然领悟,来自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观察力,是外在事物的特点与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因此,艺术创作要有发现的本领,学术研究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各有侧重。由此引申到不同学位、不同学生如何培养的问题。我们在选择和培养学生时要区别对待,作为非全日制(在职)艺术硕士的培养,因为学生通常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并由此具备问题意识,所以在考试时就要抓住这个特点,强调“以问题命题,以问题提出个人研究方向”,而在后续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术训练,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全日制艺术硕士的培养,因为学生大多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和社会经历,那么培养问题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教学、体验调研。在指导毕业论文和作品方面,非全日制学生常常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主观性强,与导师的商讨性强;应届毕业的全日制学生更多依靠导师帮助来选题命题,导师的主观性强、指导性强。另外,对待学位作品要有正确的认识。专业硕士的学位作品一般有“模仿性作品”和“创作性作品”两类,无论是模仿还是创作都是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其中,作为“创作性作品”又有“原创”与“独创”之分,“原创”是自己创作的,但非“独创”,因为“独创”只能是你无我有的、不可复制的、具有唯一性的作品,这类作品大多是天才或者大师所作。所以,对于专业硕士的学位作品,我们提倡“原创”,尽量避免模仿,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务实、诚信的学术态度。

研究生的学术训练由课堂训练、实践训练、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构成。“课堂训练”不仅仅局限于舞蹈肢体,更注重思维、哲学、逻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实践训练”则涉及文献工具的使用、论文写作、研讨座谈、论坛交流、田野调查、社会行业调研等方面的内容;“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要学习知识产权法,掌握学术道德规范。艺术与学术是相融并存的关系,理论的概念性问题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实践的实用性问题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艺术家的思考是会受到社会和政治环境影响的。艺术研究常常不会告诉人们如何改变世界,而是会帮助人们如何认识世界。艺术研究可以依靠直觉、情感和灵感,而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真理往往是个人的,所以我们就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作为证据,而是要用已经被大家认可并接受的真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主张、运用逻辑推理去说服别人。学术研究的崇高在于求真求是,因此我们必须将历史文献、理论文献,已有的实践成果和个人的文献与实践成果结合起来。这里说的不只是文献的能力,而是实践加文献的能力。这种能力要依靠日常最为平常的、细微的习惯积累而成。我觉得阅读重要,而笔记的积累更重要。要善于积累课程学习笔记、学术报告笔记、课外阅读笔记等,用这样的活性积累激活、提升自己的思想。笔记中包含了原始信息、背景信息(包括时代背景、思潮、价值观等),以及文献的分类整理,所记所读加所写,学术能力自然在这种习惯养成中造就出来。

舞蹈专业学位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我了解到很多导师都不愿意带专业学位的硕士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硕士生的舞蹈跳不过本科生。但是,研究生教育不是重复职业性的工作,它是一项具有研究性、成长性乃至重塑性的教育行为。我们的教育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相较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教育的民主化,为不同人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我们的教育终究是为“培养人”而服务的。而且对人的培养还要面对社会多元化、多样性需求的挑战。目前在北京获得编导或演员一、二级职称的近4 000人,需要接受教育培训,获得专业转型和再发展的能力。舞台艺术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然而,人生舞台的生命应该是长远的、可持续的,教育的功能在于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能量、信心和可能,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就是要研究如何让舞蹈人获得职业的再发展,以达到重塑自我从而完善人生的目的。

专业学位教育中一定要厘清职业和专业的区别。职业是一种行业和职能,而专业则是为某种职业设立的学业门类并提供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发展需要依托于专业提升水平,专业又在职业中获得检验。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有格局意识,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专业手段最大化地服务社会,培养对社会和行业有用的人。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公共知识,也要关注个体知识,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能力去表达。我们在传授知识上要关注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不同价值,艺术教育尊重个体、自主、体验与经验,是培养出人才的基础。前面我们谈了很多专业与学术的问题,最终,以德为先、德艺双馨才是根本。目前,我们的教学中专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缺课”的,致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多存有急功近利、坐享其成、弯道超车的侥幸心理,从而导致今天舞蹈人才毕业走向不均衡,不能满足地方需要和事业整体发展的需求。

由此,我谈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导师的核心职责。现在,人们对导师有个普遍疑问,导师到底是人生与职业的引路人,培养成就学生,还是科研项目负责人,招收项目助手?我认为:全心培养和成就学生应该是导师的核心职责。“导师核心职责”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导”,就是导师要指点和指导,俗话说“不导学生不到,学生自倒”;“师”,就是导师要做“传道、授业、解惑”的示范与表率;“核”,就是导师要做学生的主心骨,积极主动把控和审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心”,就是导师要有爱心、善心、公心、包容心和责任心;“职”,就是导师要做守职位、敬职业、传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楷模;“责”,就是导师要敢于承担、甘于负责。导师对个体而言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开启发展路径;对学校而言应该立足培养有特色的人才;对社会而言应该培养有责任担当的公民;对民族而言应该培养爱国的有志之人;对人类而言应该培养能够看懂世界、有大情怀的人。为此,我们说导师要有五只眼,即专业眼光、学术眼光、长远眼光、现代眼光和世界眼光。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应该是以研究课题为导向的“配餐式”的:一是“导师的多重角色”,也就是说导师无论在专业还是学术上都要有开阔的视野、丰厚的学识和全面的能力,可以得到个体的外延;二是“多重角色的导师”,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可以聚焦学生的研究,进行合作组合。所以,我们大大提倡导师组的合作指导方式,可以由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责任导师”组合起行业专家及优秀教师,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更好的资源配置。

最后,我还想强调,我们需要不断重温教育的目的:教育不是把头脑装满,而是让思维飞跃,让境界升华,使艺术教育成为发展人内生性的驱动力,激发出创造力,焕发出活力的教育。我们在面对专业学位的发展时,要把握三个需求,即服务国家需求、彰显特色需求、对接行业需求;要注重五个方面,即注重时代要求、注重中国国情、注重问题导向、注重规律认识、注重社会引导需求;要聚焦三个方面,即聚焦立德树人、突出职业道德,聚焦培养质量、强化特色定位,聚焦行业需求、强化职业胜任力,从而探索出专业学位培养的特殊途径。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先进的教育已经换了赛场,刚才江东老师也谈到我们的被动,我们不能还在旧的跑道上拼命。我们强调成绩时,别人强调能力;我们强调竞争时,别人培养合作;我们强调知识技能学习时,别人强调人的价值;我们不肯改变时,别人努力去改变。所以,我们要主动积极地立足问题意识进行深入地反思,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的建设,以培养适合艺术专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舞蹈学科的完善与提升积极努力。

三、舞蹈学科建设的回望与聚焦

发言人:许 锐(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实任何一个知识领域的发展和累积都是持续的,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表演艺术,在学科概念出现之前,我们对舞蹈的思考、总结、描述、评论在久远的中国历史中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北京舞蹈学院创建中国舞蹈教育体系的时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吴晓邦先生提出舞蹈学概念的时候,其实我们对舞蹈学科建设的关注远不如今天。但从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开始,一代一代的舞蹈人,始终都在默默地耕耘,造就了我们今天去研讨舞蹈学学科的基础。

随着舞蹈学与音乐学一起成为一级学科,舞蹈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了应有的发展地位、空间和资源,舞蹈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舞蹈学科建设对于艺术院校发展的意义也由此凸显。但是,舞蹈学科建设在进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是关于舞蹈学学科发展环境和体制的问题,还有三个问题是关于学科自身发展的问题。

首先谈谈关于舞蹈学学科发展环境和体制的问题。

第一,学科的指挥棒—院校类型与特色的模糊。

有人说北京舞蹈学院就是舞蹈界的北大、清华,这话既让人受用,也让人反思。艺术院校应该在学科建设的洪流中保持清醒,明白自己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学科定位、属性与特质,在学科的指挥棒下要注意避免趋同,不要模糊了自己的类型和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学科评估的指标往人才培养上偏重,要淡化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我想这为艺术学科遵循自身规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契机。

第二,合而不同—音乐学和舞蹈学的窘境。

目前在全国一流学科评选里,舞蹈学是缺席的,因为入选的都是音乐学。音乐学与舞蹈学从学理上是有明显区分的,当音乐学与舞蹈学合并成一个一级学科,尽管有新学科发展之初的一些权宜考虑,但终究还是要面临合而不同的窘境。要改变舞蹈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一方面还需要奋发努力,加强学科建设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冀望于学科评估标准的调整,不单单以学科规模大小来评判学科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性。

其次谈谈关于舞蹈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问题。

第一,身体的写作—舞蹈经验与文字表达的隔阂。

文字是人类思考与表达最主要的方式,而音乐舞蹈的表达建立了文字之外的另一个系统。舞蹈在身体经验和文字阐释的转化之间面临很多隔阂,我们看到太多舞蹈的从业者尤其是院校的老师痛苦地在舞蹈和文字的思维转化中纠结。例如前段时间讨论舞蹈教材的建设,我看到老师们非常吃力地把每一个舞蹈动作的描述转化为文字,尤其是民间舞的老师,把汉字的动词都快用完了,还发明了很多新的动词。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当你们把舞蹈的动作那么费心费力地转化成文字,编成教材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将这些文字重新转化,回到舞蹈的课堂教学里去呢?现状是这样的,舞蹈教材基本上被放在一边,文字撰写也就成了“无用功”。

实际上舞蹈教材中的文字应该有更深更广的内涵。探讨舞蹈背后蕴含的审美和文化的历史价值,总结训练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才是教材文字应该传达的,而不是将动作用文字来描述和转化。这个问题的启示在于:舞蹈学科的建设需要迈过身体和文字之间的这道隔阂,要找到舞蹈写作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身体的写作方式,即用文字去表达身体的经验。文字和我们的身体想象、舞蹈经验应该是相通的,但当你写作时很难做到相通。

第二,中国的视角—西方知识学说和中国传统文论的失衡。

这个失衡问题在舞蹈学术研究里面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可能在整个中国学科话语体系里都存在。因为不管是在本科专业教学当中,还是在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以及学科建设当中,西方话语体系确实占了很大的比例。对比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传统文论,真的是后继乏人,再不关注都快成冷门绝学了。其实在我们漫长的舞蹈和艺术发展历史当中包含了巨大而丰富的知识文化,就像我前面说的,并不是从我们接受了西方学科概念才开始的。然而我发现,现在太多的学生论文一上来就盲目列出西方的某某学说,然后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套用,套用完了之后这篇论文就出来了。我们从改革开放开始,接受了西方社会科学和知识体系的不少新理论,这非常有益,但到了今天应该回过头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在兼容并蓄后体现中国的视角和眼光。

第三,舞蹈科学—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在舞蹈学科建设中,自然科学是一大缺项。因为其他的艺术门类在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当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自然科学的支撑。例如:在音乐学当中有声学,在美术学当中有色彩学,这些实际上都是自然科学的范畴。舞蹈学科建设当中也应该有人体科学的研究,作为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前两年北京舞蹈学院牵头把舞蹈教育专业申请下来了,我们最近在申请舞蹈科学专业。舞蹈学科建设要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不了自然科学的支撑。它的应用性、训练性、教育和社会应用方面的价值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舞蹈科学和传统社科史论研究交互并行,使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能够达到融合发展。

今天,舞蹈学科建设的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投身其中。在回望当中,我觉得也应该有所聚焦。这种聚焦可能因人而异,可能因每所院校而异,这才是更大、更丰富的舞蹈学科建设的可能。

四、舞蹈研究生教学中的史观培育

发言人:茅 慧(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我从200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每个学期承担“中国舞蹈史”的教学任务,这门课现在列入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也称作“中国舞蹈史研究专题”。通过对近20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思考,我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舞蹈史观”通过科研和教学予以建立的过程十分重要。刚才,王伟教授为我们展示的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程目录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历史。对历史的习得,是任何一个人类族群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且文明不曾间断的民族来说更是如此。历史就是我们文化的突出表征。历史知识是知识构成的一个方面,历史观是在历史知识之上建立起来的。对历史表象的提炼认知,是沟通过往时空和当下现实的精神桥梁。

(一)史观是舞史的精髓和灵魂

古代先贤对史观早有深刻体认,如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将历史学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史事、史文与史意,核心内容是史意。他提出“《春秋》之义昭乎笔削”,意思是写历史,目的是提取其中的意义来,而意义的提取则彰显于著述人的“笔削”,“笔”是打算写什么,“削”是不打算写什么。也就是说写史的人,对历史遗存的信息要有所裁取,去除浮泛表皮、钩沉探微、深入肌理、揭示真相、昭明真理。

历史事实本身是无言的,过往的一切都是碎片化的,分散在过往的时空中。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史观,过往的历史与我们是无法建立认知关联的。在这一点上,向伟大杰出的历史学家寻求了解其史观便显得非常重要。在我的教学中,首先会将古今中外著名史学家的史观与史学方法择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舞蹈史学习的开始阶段就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认知平台上,一方面让他们掌握既有史观,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建立新观念时拥有判断坐标和敬仰高度。我提及的著名史学家,如有被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终结者的章学诚,他提出了新的史学观念,并对史文、史意、史事三者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提出“做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也”“史所载事者也……故良史莫不工文”等史学观念;也有《全球通史》的作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他指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期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二)史观是舞史学科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它往往在理论方法的创建运用中生成

史料、史述、史观都可以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表现,但史观的内容创新才能彰显人类智慧、提升学术见解、推动学术进步。一个杰出的舞蹈史的书写者应该在著作中贯穿体现这三个方面的追求,史观应是著作的核心和主轴。

(三)舞蹈史料是舞蹈史观建立的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说,史料的拓展和有意识的拓展本身也是某种史观具体的表现。比如说博学式的叙述和考据。这是中外史学的优良传统,即你要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基本信息掌握充分,知道某一个事件的起因、发展方向与结局。如中国的历史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一直到民国初年编修的《清史稿》,从汉代儒生的训诂、考订到清朝乾嘉学派的成果,无不以充分占据史料、甄别史料为根基。

(四)舞蹈史述是史观呈现的织体,使其具有了历史画卷感

舞蹈史述架构本身体现了史观。现在中国古代舞蹈史的书写大多是按朝代顺序来结构通史框架的,对以政治制度、乐舞机构设立、雅乐变迁和宫廷舞蹈的表现来结构历史,这当然也是一种史观的体现,但我们还应该开拓出更有艺术见地的史观方法和相应科研成果,比如从舞蹈本体演变来架构舞史的书写,应该成为我们努力去探索的学术方向。

(五)舞蹈史观构成的系统性和层级

首先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舞蹈史观的顶层思想与方法。同时,对世界其他传统史学方法和新史学方法的借鉴、吸收消化也非常重要。勾画舞史蓝图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局部,这也体现了历史学发展中的史学思路,就是总体史、局部史、宏观史、微观史这些应全面地展开研究。

(六)建立史观的最高诉求是应该达到历史哲学的高度

历史关注的是具体事件,哲学注重的是普遍规律,历史哲学则需要立足于具体历史事件之上,探索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故而,舞史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如何从一切历史现象和细节之中跳脱出来,会有一个什么结论?舞蹈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是什么?舞蹈历史的主体是什么?舞蹈艺术美的历程受到何种因素制约和催化?这些问题都需要上升到哲学、美学层面上予以探讨。

五、学科视域下的原理匮乏与思维建构

发言人:张 萍(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编审)

如果从行业内部的职业领域划分,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和老师,绝大部分是教研系统内的人士,身为系统外人士坐在下面一直心有惴惴。面对“舞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这样一个由五个词组构成的论坛主标题,单拎出每一个词来都能撑起一片天,联合到一起虽然彼此有所规限,但依然是一个宏阔的研讨对象。前面几位专家依凭自身教研岗位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主旨发言都涉及了学科的知识形态、组织形态、实践形态这三个形态的方方面面。我恐怕只能寻找一个比较微观的切入口做一点个人见解的输出,敬请指正。

入题之前,先做一个小的说明,其一,讨论的出发点是基于“学科”视角而非“专业”视角;其二,讨论是在舞蹈高等教育的层面下展开,不是中职或高职教育;其三,是谈教育中的知识形态问题而不是艺术问题或文化问题。我想不妨借鉴哲学研究“澄清前提,划定界限”的办法,让对话在同一个逻辑序列内去展开,从而避免出现两个后果:一是鸡同鸭讲,二是推导无效。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学科内涵有两个重要的向度,兼顾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两个目标。从价值理性出发或许可以约等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谱系。当然大学的存在目的是为学科发展提供一个制度性保障,制度设计的核心诉求即是通过规划、组织和实践不断实现一门知识的谱系化建构,即形成有一定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不断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知道现有的舞蹈高等教育如果从教学内容上进行粗略的划分,可分成舞蹈实践类型和舞蹈理论类型课目。理论类型的课目比较成熟的有我们常挂嘴边儿的“两史两论一美学”,史论评是几代学者、研究者呕心沥血,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借鉴人文学科尤其是文艺学相关学科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建构了我们的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评论、舞蹈美学。这些专业理论课今天基本上都已列入舞蹈高等教育的常设课程。当然除此之外,新的研究视域、新的理论支点层出不穷:一方面推动着学科发展,促使知识脉系处于不断丰盈的态势;另一方面也丰富着课程课目。

事实上学科发展水平体现着某一研究领域的宽度和深度,可以通过他山之石的既有理论框架不断拓展学科外延,但某种意义上讲解决不了愈加凸显的理论危机。理论深度的开掘必然绕不开舞蹈核心理论即“舞蹈原理”这一基石。如果按照理论的抽象性和应用性的关系来看,现有的舞蹈理论类型课目,本质上是偏应用性的理论,属于舞蹈学理论,而我们缺少的是高度抽象性的理论即舞蹈理论(舞蹈原理),一如与乐理、数理(基本原理)相对应的舞理。这是一门学问的思想和理论的源头。也就是以由外而内的理论建构的路径为主,通过学科外部的、共性的理论框架去建构学科内部的理论,这就好比“皮部”和“毛部”的关系。“皮部”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关于一门学科研究领域的深度问题基本上属于空谈。

这一不足,通过对舞蹈实践类型课程现状的体察更为清晰可见。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在《艺术哲学》中用一章来谈艺术的存在方式,总结为四个基本维度:物性存在、形式存在、实事性存在、观念主题性存在。在座不少老师都有一线教学的丰富经验,从物性存在、形式存在两个方面入手,我们发现,一门艺术的专业性或者说由技术性内核构筑的专业性,体现为两个维度,一个是针对基本载体的技术,一个是针对形式媒介的技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舞蹈太特殊了,它的基本载体即人体,不像年轻的电影艺术的基本载体是镜头、摄像机、胶片、屏幕……当然不论艺术的质料属性为何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质料本身都蕴含着一部技术发展史。人体也概莫能外,作为生命体必然有生理性的、物理性的限定,随着相关自然学科的不断发展,从训练方法到训练体系都有一个不断改良进化的过程,完成对人体这一基本载体的技术性改造和保存,成为现有高等舞蹈教育的核心内容。

但问题是身体只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载体,不是这门艺术的形式媒介。形式媒介是“舞蹈”。针对舞蹈审美特性的研究,探求有关舞蹈从动作到语言的形式奥秘的学问,并形成体系化的知识是不足的。就像电影艺术有专门的镜头技术理论、音乐有乐理和建立在乐理基础上的作曲理论,而舞蹈既缺少核心舞理也无体系化的创作理论。我们缺少对舞蹈的形式存在的核心技术理论的研究,可以说这方面的知识建构严重匮乏。以现有的舞蹈理论类型、舞蹈实践类型两种课程内容来看,前者偏重于舞蹈学理论,现在硕博研究的方向大部分聚焦的是舞蹈学理论;后者偏重于基本载体的技术与审美实践,谁在研究舞蹈理论呢?也就是舞者都“风暴”了、作品也“三精”了,但舞蹈这门学问要想在知识层面上立足,在专业上必须解决如何让技术原理深刻性的问题,即将舞蹈艺术中源于审美属性第一性的规则与原理高度抽象出来的理论。所有伟大的学科都暗含规训,即他者不得擅入—当学科通过自身内部的一套知识体系制定了自己的规则,形成了具有实质内容的一套自治的规范体系时,这套规范就会成为学科准入的规约。

提出科学化、体系化诉求,不是指艺术创作,而是在学科思维下的艺术教育的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前提。因为这涉及一个命题,即舞蹈作为一门学问给出的知识应不应该是偶然、随机、经验性的。以作品形态为例,我们看“荷花奖”评奖中的作品,参评编导都是专业的,但通过作品不难洞见其创作思维匮乏,大部分尚停留在编舞层面。当然,我们不乏成熟的编导,依凭才华和灵性(包括直觉、想象力和感悟力)能够洞察进而摸索出一些规律,自身也积累了经验性的认识,但这些碎片化的经验不能全部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缺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促成“舞蹈理论”的体系化的基础—像作曲理论一样是可教的,音程关系、和弦、配器的原则都是可教的,同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一样可作为稳定的、客观的知识进行传授。这样,学科本身才能进入高等教育状态。

学科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不同的知识对人进行后天建构。不同学科针对人的思维养成的向度不同,就像学习数学、语文,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语文思维。学科的最高素养是思维的养成。舞蹈也一样,所有的知识学会就速朽了,而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即活学活用离不开思维建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艺术创作不可教”,一个人学了作曲理论不一定会作曲,学了数学原理却无法解答数学题,学了大腕编导的技术理论并不会编舞的问题,因为思维模式没有建立起来。

舞蹈思维是什么?是洞察了舞蹈这门艺术的审美特性,能够精准地捕获动作的“这一个”与其所对应的外界事物的联系。也就是说动作的有形怎么对应大千世界的无形的问题。这背后的技术原理无疑是相当深奥的。简单的几个动作它怎么就变成形象了?对应情感了?浮现出“美在意象”的那个意象了?从动作形态到其涵指,发现联结这两端的那些隐秘的原则规律,洞见现象背后的本质无疑是舞蹈思维在起作用。好比笛卡尔看见墙角落里的蜘蛛网,通过想象,有形变成抽象的无形,于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出来了,从有形到无形,是思维建构出来的。理论建构与思维建构是一个互生互化的过程。

事实上近年来确有有心人开始研究一些核心技术原理,例如关于调度的研究;关于如何从传统的民间舞元素当中产生舞蹈形象的问题,包括形象本身如何对应具体的审美形态;等等。只不过现阶段一是没有定型,二是没有成系统,三是尚属个人实践探索阶段,四是绝对抽象的程度不高。但最为宝贵的是出现了于内部开启,探索舞蹈自身审美特性研究的理论自觉,而不是来自其他学科对于舞蹈的关照。

新中国舞蹈艺术教育风雨兼程,涌现过一批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和经典的艺术作品。但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舞蹈事业行稳致远,需躬身自省,坚持问题导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刻,一门艺术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教育这一基石,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对待舞蹈教育问题。前面专家提到了一个词叫“自强不息”,学科的问题尤其是知识建构的问题需要我们回归到舞蹈艺术内部探求具有真质属性的原理,这是核心要务,须臾不可懈怠。

六、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英才班特色教学成果分享

发言人:马云霞(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我想分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学院舞蹈学科建设的思考,二是学院少数民族英才班的特色教学成果。

(一)对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教学风格,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经历了被关注、建构以及赋予国家意识的过程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作为综合型大学中的艺术学科,不仅要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突出,还要在教学体系的研究和理论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所以我们需要从理性的层面对已经形成的“民大范儿”文化现象进行梳理。下面所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去探究。

第一,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民族舞蹈是在怎样的历史契机下由民间走向教学和舞台的,学院派民族舞蹈是在怎样的历史语境下建构的,考察其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性以及背后隐含的社会需求,这种需求又是如何借助主体建构而得以实现的?

第二,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的贡献者,学院派民族舞蹈如何借助民族舞蹈发挥作用,通过民族舞蹈形态、内涵、作品来促进中华民族各族舞蹈文化的交流、交融?

第三,大部分教师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在对知识的选择和运用方面存有哪些方面的考虑,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如何将知识渗透教学中,最终通过具有浓厚民族属性的舞蹈风格来实现多民族文化表征?

第四,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是怎样被提炼并形成特殊风格的,其在国家意识形态、学校教育生态、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英才班”教学成果分享

特色是一个学科在充满竞争的教育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少数民族英才班的教学成果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发展中的一个典型范例,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做简要介绍:

1.英才项目的启动

1994年以前,中央民族大学招收的学生全部来自少数民族,没有招收过汉族学生。1994年以后,我们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汉族学生的加入让我们教学的辐射面与影响力迅速得以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下降的问题,导致我们的民族舞蹈教学在风格性上出现退化,特色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学校于2016年启动了少数民族英才项目,在音乐、舞蹈、美术三个学院开设少数民族英才班,招生小组走出北京,下沉到少数民族地区招生,为少数民族学生打开专门的升学通道。

从2016年到2018年,少数民族英才班每年只招收一个班(女班或男班);2019年后开始同时招收男女班。截至2020年9月,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从原来的10%提升到38%。在校学生共有55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有195人,英才班学生人数占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比例为56.41%。

2.解决的教学问题

(1)巩固学院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与生俱来的民族舞蹈气质。少数民族英才班师生的教与学为“全国班”的学生树立起了舞蹈风格导向,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拉动了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巩固、推动和强化特色教学的作用。

(2)防教育同质化现象。在充满竞争的教育行业,少数民族英才班对我院特色教学的凸显起到了推动作用,进一步巩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教学优势,同时与学院的民族教师形成合力,使民族舞蹈教学的多元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3.成果与创新点

(1)学院在保持面向全国招生以求更大发展的同时,通过少数民族英才班项目,实现了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的大幅提升。既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实现了向中央民族大学重点服务少数民族地区、为其培养人才这一初衷的回归。既保证了学院的整体生源和教学质量,又通过单独设置的培养方案,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潜能的开发与文化水平的提升,也兼顾到那些来自边远地区、文化落后但艺术天赋突出的少数民族学生。

(2)推出特色教学成果,为全国同行业做出民族舞蹈高水平教学示范。通过“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华北五省市(区)舞蹈比赛、北京市舞蹈大赛等展演和赛事,以及开办《中华民族风—英才风采》专场晚会进一步提升学院在民族舞蹈教学方面的影响力,为国家大型文艺活动提供专门人才。

4.教学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1)少数民族英才班包括来自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朝鲜族等17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相亲相爱、团结协作。少数民族英才班在服从国家战略布局、明确学校政治定位与民族团结示范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充分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2)少数民族英才班项目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中专人才的培养。我们学院在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先后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优质生源基地,储备舞蹈人才。在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中,少数民族英才班学生占比较大,成绩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七、直面未知,不懈探索——东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

发言人:刘 炼(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舞蹈的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的。我们作为综合师范类大学,舞蹈教育相对晚了近20年,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今年正值东北师范大学舞蹈学科建立20周年,所以今天我将以《直面未知,不懈探索》为题,从创作、教学、科研理论三个方面谈一谈东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学科建设的基础路径与方式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创建于2000年,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中最早设立的舞蹈学科之一,专业方向是师范类舞蹈编导专业。经过20多年的建设,舞蹈系已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舞蹈编导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在2020年10月15日发布的“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东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位居第六。

下面有针对性地谈一下东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

第一,以创作定位学科发展方向。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在建立之初就定位明确:一方面,从基础教学入手,从国内外邀请教师驻系授课,稳抓教学;另一方面,以原创作品为突破口,与国内知名编导合作,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此举引发了业内“东师舞蹈现象”的热议。至2009年,东师舞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创作力量,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各类比赛中有影响力的作品。在此过程当中,我们努力为师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2015年,原创民族舞剧《浮生》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剧的项目资助,这也是高校首次获得此项目。2019年,该舞剧受邀参加了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展演。这是我们在2017年“从心而来—东北师范大学多题材原创舞蹈作品专场”之后第二次受邀参加演出。事实证明,我们以创作定位舞蹈学科整体发展的方向取得了成功,虽然这源自当时成立不久的东师舞蹈在综合考虑自身条件资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自我突破而做出的选择,但时至今日,我们已有包括各类题材在内的原创舞剧2部,原创作品30余部,其中获奖作品达到半数以上。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注重历史、关注现实”的创作思想,“探究题材、突破创新”的创作理念,“以情作舞、以舞传情”的创作风格。

第二,以教学夯实学科基础建设。在综合类师范大学中建设舞蹈学科是一个新的探索,在国内可借鉴的经验非常之少。随着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一个个成熟的作品问世,反观常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舞蹈学科建设的思考点。2012年前后,我们逐步完善了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注重专业内部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科内部有2人获得了博士学位,9人攻读国内外舞蹈学科的博士学位。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立上,2014年起在国内牵头连续举办了三届“综合类高校舞蹈精品课程研讨会”,也以此为契机利用自身的优势推出了“双人舞编舞课”“朝鲜族扇舞道具素材课”“东北秧歌素材课”等精品课程,确保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同时,我们与上海音乐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国内第一套高师舞蹈专业系列教材(目前共出版18本),进一步加强了学科的基础建设。

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舞蹈学科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设计实施“音舞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验,我们从提升学生音乐与舞蹈综合素质的角度设计培养方案,在音乐与舞蹈交叉融合基础上建设共同课程平台,满足了社会对音乐舞蹈复合型师范人才的需要,获得2018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依托综合类大学的优势,我们成立了“鞠守镐朝鲜民族舞蹈研究中心”,带动中、韩、朝三国舞蹈专家开展朝鲜民族舞蹈的跨国学术交流。同时创建东北地域舞蹈研究团队,长期开展东北地域舞蹈素材与遗存的挖掘与整理工作。这些工作为完善与健全东北地域舞蹈的教学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实例。

第三,以科研理论完善学科思想内涵。依托东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优势,我们创建了“音乐与舞蹈理论研究中心”“‘音舞融合型’卓越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吉林省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示范。在学科理论建设发展中,本人作为首席专家带领的科研团队于2017年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第一个舞蹈领域的重大项目“中国广场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东师舞蹈开创了国内“叙事舞蹈”研究先河,首次明确提出“舞蹈叙事学”概念,召开国内首届“舞蹈叙事学理论研讨会”并于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叙事舞蹈创作编导人才培养”项目。之后,我们将此转化为《舞蹈叙事学教程》《叙事舞蹈创作修辞技法》等特色舞蹈教材,凝练核心特色,提升学生舞蹈编创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目前,东北师范大学舞蹈学科共获批科研立项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大型项目2项,小型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科学项目2项;发表论文39篇,其中CSSCI论文14篇。

在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十四五”的新局面中,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东北师范大学舞蹈学科也在学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挖掘和探索。首先,我们将明确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将本学科的特色与院校本身的发展路径相结合,与本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相结合,从而形成高等舞蹈教育的新示范;其次,继续加强本专业学科队伍建设,在稳定的学科带头人领导下,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和素养,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软实力保障。在新形势下,为应对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学科的平台建设不可或缺。学科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式的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不同院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和资料数据互借机制,以拓宽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强化硕士、博士研究生实践与研究的创新能力。这是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愿景和目标。

建设学科犹如千里之行。回顾东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学科的发展历程,我们从未知起步,历经重重困难,在20年间不断前进着、探索着。面向未来,面对更多的未知,我们会继续勤恳建设自身学科,同时与在座各个院校联手,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八、守住云开见月明 讲述江苏好故事——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为例

发言人:许 薇(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作为中国新时代艺术高等院校的舞蹈创作工作者,如何以创作实践唱响时代前进的号角,呈现出教学与创作相结合的优异成果,思考舞蹈发展的今天和未来,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地域文化一脉相承,传承北舞教学高地之纲领

自2001年办学迄今,我院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师均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专业优秀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的刚性指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目前渐已形成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率先牵头、中青年骨干教师稳步发展的阶梯式架构。我院舞蹈编导专业下设中国舞编导方向与现代舞编导方向,有中青年编导专业课教师6人,本科在校生110余人,研究生15人。

我院舞蹈编导专业沿用了北京舞蹈学院编导专业的教学方针和理念,并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新时代中国舞蹈创作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建设的路程中,历经诸多困境与现实短板之痛,在不断摸索和总结中建设起适用于我院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群与教学体系,在教学、科研、创作实践“三位一体”的融合式发展中日益完善。

(二)“在地融合”,注入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新方法

2019年,南京艺术学院着力推进“在地化”协同发展、强调多学科齐力创新,极大地推动了跨学科之间的教学研究活动与艺术创作实践。尤其是在设计学和舞蹈学之间的协作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互动交叉的活跃态势,并搭建起我院舞蹈编导专业教学多元化建设的特色平台。

案例1:与设计学院、实验艺术中心协作开办跨学科国际实验艺术工作坊

2019年11月,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迪特·海斯特(Dieter Haist)教授在我校开设了“2019年的二十四节气”跨学科国际实验艺术工作坊,来自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装饰艺术、综合材料与实验艺术、数字媒体设计、舞蹈编导等不同专业的师生共同参与了为期两周的互动教学。共同探讨传统文化中农耕文明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关联,并形成作品展,在学校美术馆进行了公开的展示。中国舞编导专业师生借此机会开展了整体主题构架与局部作品的编舞实验。舞蹈《二十四节气》中以农具“竹编簸箕”为视觉符号,象征经线与纬线,并以二者构建黄道坐标系,表现季节变化与时间感。在此次国际语境的展览活动中,知觉经验碰撞视觉体验,我们以舞蹈为主要媒介,以跨界融合的形式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致敬。

案例2:学科交叉进入社会公共性研究项目“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

“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是由南京大学、上海铁路局南京桥工段、南京艺术学院围绕南京长江大桥这一时代象征落成50周年纪念而开展的记忆征集、研究、展示及相关活动,以促进南京长江大桥的记忆活化和空间更新。此项目代表中国参加了2018年伦敦设计双年展并荣获了特别荣誉奖。我院舞蹈编导专业师生受邀参与,在项目活动中完成环境编舞—《记忆的回声》,并在归国展的公开表演中得到广泛的赞誉。舞蹈分别从声音、空间、视角三个角度重建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碎片,在记忆重构中感受历史,体验跨越世纪与时代之间的情感共鸣。

案例3:协同发展,注入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新方法

跨学科交叉形成的课题研究已然成为拓展我院舞蹈编导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获批的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视知觉理论的跨界舞蹈审美体系研究》与《跨学科艺术探索:数字时代即兴舞蹈运动与空间装置设计的互动研究》,分别由舞蹈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影视戏剧学院的教师组成科研团队进行协作研究,这种研究模式为我院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保障。

(三)明确方向,树立我院编导专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为了响应国家文艺方针,我院师生在如何运用舞蹈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古典舞比赛中,我院群舞作品《雨花石的等待》(原名《半个世纪的等待》)在决赛中获奖。这次能取得好成绩离不开我们师生在约一年半的创作过程中的共同努力,是用中国古典舞的语汇来表现革命现实题材大胆探索与创新的结果。

此外,2019年底,由我院中国舞编导系师生创作的舞剧《南京轶事》,则以南京城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文本,将南京建城历史、民俗文化、社会热点、人文趣事、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当代南京精神融入创作,以舞蹈诗剧的形式再现南京城在千年历史中的变革与发展。作品故事依据六朝千年以来的历史遗存,当代南京的建设与发展,求证于南京城市研究学者叶兆言先生撰写的《南京传》、黄强先生编著的《消失的南京旧景》、朱炳贵先生编著的《老地图·南京旧影》,再现了古都南京的当代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的一隅。《南京轶事》力图在形式、结构、手段等不同方面予以创新,集中国古典舞、江苏地区民间舞、现当代舞为一体,在吟诵南京的诗句和现实主义题材中绘制诸多轶事图景。全剧以坚定文化自信为目标,弘扬时代精神为蓝图,通过舞蹈创作来重识历史,力图做到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回顾我院舞蹈编导专业发展中的这三个阶段,看到我们自己在艺术创作和教学的道路上如何摸索而来,这其中不乏磕磕碰碰,也曾经踟蹰迷茫。而今天我们逐渐明确了目标,牢牢把握住正确的创作导向,即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需担当起艺术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责任与使命,凝心聚力创造新时代的艺术精品。

九、走出舞蹈学科“孤岛”的“破”与“立”

发言人: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传媒艺术国家实验室执行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舞种来讨论学科建设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站在国家的位置上,来思考:我们到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五“破”五“立”,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事实上,王伟老师在三年前邀请我去参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科评议会议时,我就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一是专业扁平化;其二是课程同质化;其三是思维固化。为此我提出:要建立更加立体的“上下游”学科;要建立更加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要重视师资系统的自我更新。所以,我们要走出舞蹈学科“孤岛”,就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一,以国家文化需求培养优质的舞蹈人才。我们曾经以大数据的方式调查了以北京为中心的舞蹈教育现状以及全国网民的审美认知与需求,对身体原理、审美和创意到底能不能进入舞蹈主要学科问题产生思考。关于舞蹈人才的培养,不同时期有着不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舞蹈教育是为了训练良好的职业型舞者;改革开放以来,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变得多元,舞蹈教育是为了培养受到良好教育的综合型舞蹈人才;而新时代以来,由科班教育转向面对全体学生,舞蹈教育随之转换为培养综合型与职业型两类俱佳的舞蹈人才。

第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优质文化基因。作为舞蹈教育者,能否从中华传统中汲取营养,从5 000年浩瀚文明中找到优质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能力评估。中国舞蹈教育的成果展现一定是建立在自己的文明坐标上的创造和创新。通过对自我文化的认知,找到我们中国人身体里面自己的DNA,这恰恰是走出舞蹈学科“孤岛”的基本原点,也是舞蹈教育的痛点所在。

第三,在当代世界潮流中找寻人类大同。在新时代中,舞蹈教育一方面应该彰显文化自信,避免“崇洋媚外”;另一方面更要避免文化孤岛与敝帚自珍。任何文化都有其精华,也必有其糟粕,上个时代的精华也许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糟粕。于是站在当代审美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就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舞蹈从不缺好作品,但面对当下世界,就需将目标转到如何塑造更多“当代中国人”的形象上。中国的舞蹈教育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是新时代文化的教育,是身体教育又最终是由身入心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建立在过去丰厚成果上的中国舞蹈教育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说:“每一个时代都必须重塑自己的‘精神性’计划”。我们做学科整合的时候如果没有整体的精神性纲领,那又如何能在新时代来临时找到自己的坐标系?学科和术科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学科的人永远在说学科,术科的人永远在说术科,如果学科和术科不能有效地联系,最后舞蹈学科建设还是会处于南辕北辙的状态。

十、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科、舞蹈专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发言人:李 军(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设立可追溯到1960年第一届舞蹈中专班,2002年开始了舞蹈本科教育,2007年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目前,本科层次有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三个专业;研究生层次有舞蹈教育学研究、舞蹈编导学研究、舞蹈创作与实践、舞蹈教育与实践四个研究方向。下面,我将结合这次论坛的主题,简要介绍我们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首先说经验:

(一)认清自己,科学定位

山东艺术学院是一所地方艺术院校,“地方”和“艺术”两个关键词,是我们给它最恰当的定位。艺术院校,意味着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拥有专业能力,能从事艺术教育和实践的专门人才。这也是我们与综合院校、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最大的区别;地方院校,意味着我们受制于地方的发展,不具备像北京、上海的院校培养高精尖舞蹈人才的实力和水平。

这两个关键词让我们有一些尴尬,有点儿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我们的舞蹈教育既想维护艺术院校的艺术性和专业性,又必须考虑现实制约,兼顾应用性和普及性。但仔细分析这两个词,也给了我们比较清晰的办学思路与定位,即“厚基础,重实践,强学术”。我们既要有以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为目标和方向的决心,又要有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实干精神。

(二)找准方向,特色先行

我们是地方院校,说起我们的特色,地域优势就是最大的特色。山东,人称“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有着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山东有沂蒙山革命老区,传承红色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当然,从舞蹈的角度,我们最大的地域优势是山东民间舞,特别是以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为代表的“山东三大秧歌”。传承和发扬山东民间舞,建设以“山东三大秧歌”为特色的教学体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有了自己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三)根植齐鲁,务实创新

落实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推进“四新”建设。这一系列指示的提出,使我们把工作的重点聚焦在课堂上,并提出了三个要求:

其一,做到从“课堂”向“田野”的延伸。十几年来,我们的教师带领学生,走遍齐鲁大地,深入到田间地头,向人民学习。在那里,受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特别是民间舞蹈文化的滋养,近三年围绕采风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出版了《我的家乡 我的舞蹈》《龙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及其教学研究》《乡舞乡情—山东三大秧歌探究》等多部专著,立项并完成5个省社科项目,6篇文章在CSSCI刊物上发表。

其二,做到从“课堂”向“舞台”的跨越,以创作引领教学,以教学支撑创作。为学生搭建舞台实践平台,特别是以高水平的专业比赛为代表的舞台实践机会。使学生们的课堂所学得以施展,也使我们的教学得到社会的检验。近几年来,多部作品在全国舞蹈展演、“荷花奖”“桃李杯”等一系列赛事和展演活动中得到展示,既积累了人气,也提升了自信,更得到了锻炼。

其三,做到从“课堂”向“课堂”的回归,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我们以教材建设为引领,推进课程内容的更新。我们以采风为基础,以现代的舞蹈教育理念,依托丰富的山东民间舞资源创编以“山东三大秧歌”为基本框架的山东民间舞教材。这些新教材的引入,不仅为学生带来新知识,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优质素材,从而更好地实现了面向“课堂”的回归。

接下来谈教训与对策:

一是拔尖学生的培养问题。由于地方院校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对优质生源缺少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说白了就是没有培养尖子生的途径。下一步我们准备为拔尖学生开设一部分选修课,让在课堂上“吃不饱饭”的学生有个“吃饱”的机会,用有难度级差的选修课实现学生的差异化教育。

二是全面发展的问题。这几年追求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山东民间舞,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晰地看到,特色的崛起,并没有更好地带动舞蹈教育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的不是一枝独秀,我们希望的是满园春色。下一步我们打算加强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以点带面,实现学科的全面发展。

十一、特色·融合·创意——北京舞蹈学院 创意学院舞蹈编导学科建设

发言人:张云峰(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创意学院是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成立的二级学院,我也是在这一年开始担任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的。学院由原编导系、现代舞中心和艺术设计系合并,并在此基础上新建创意研发中心、影像新媒体中心,共同构建起“三系两中心”的组织架构。这一布局是创意学院为了整合表演和舞台艺术的教学资源,打通相关跨界学科的学科壁垒所进行的大胆改革,这一观念走在了全国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前列。学院成立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成立之初就进行了清晰的定位,即以“创意”为基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利中华传统之优、促学科交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和软实力所需要的舞蹈编导和艺术设计人才。

作为主干学科的编导专业创建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个舞蹈编导本科专业,1993年又添加了现代舞编导方向。在之后的教学改革中,编导系曾一度被拓展为编导系和现代舞中心两个系部,2015年合并成为创意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舞蹈学院的重点专业。艺术设计系依托于舞台美术、灯光、服装、化妆、绘景等专业,成为舞台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新媒体专业从原有的艺术传播系加入创意学院,就是要在新媒介当代艺术观下拓展舞蹈编创的空间和概念。在这样的融合中,身体、舞台、影像构成了大艺术观下的舞蹈编创整体生态。

教育教学改革是创意学院“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在具体的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创建了一些亮点。比如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之外,为学生创建了大平台课程群,主要是三个方向:创作美学、舞台艺术与影像艺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课程平台。还有特色课程混合创意课,融合舞蹈编创、艺术设计和影像等不同专业的教师联合授课,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创意与实践的结合,开展艺术的头脑风暴。

对舞蹈编导专业来说,传统专业教学必须与当代艺术的理念相结合。2018年,创意学院成为北京市属一流专业建设的首批项目,2019年还入选了国家级一流专业。依托上述平台,我们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很大的支持。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大师工作坊课程,大量聘请国外不同编创和设计领域的专家,拓宽眼界。将实践项目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科研项目、独立作品、社会实践、毕业作品的平台中给予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在创意学院成立之前,以往的毕业作品几乎都是由主课老师带领完成的,现在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中,观念在不断地更新融合。舞蹈也需要打开自己的视野,主动拥抱变化。创意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就是立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中,主动求新、努力“顺”变。我们总是说学生在变、时代在变,那么教育该怎么变?我想: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能够助力他们成为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以“已”变应万变。

十二、浅谈中国芭蕾学派学科构建

发言人:陈家年(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谈及中国芭蕾的学科构建,首先要说的是学派问题。学派是一个审美模式、教学体系、代表性舞台剧目和艺术家,以及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与适应性特征的代名词。通过追寻某一学派形成的条件、原因、路径和过程,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身体文化和民族个性这三个维度。学派本身涵盖的四个表征和三个维度,都将成为中国芭蕾学派学科体系研究的重要参照。

中国芭蕾学派的建构是有一定基础的。首先从历史来看。清朝末期,西方芭蕾逐渐引进中国;到20世纪20年代,一些侨民陆续在上海、天津、哈尔滨开办小规模的私人舞蹈学校,少数中国人开始慢慢接触芭蕾的教育。1949—1966年,芭蕾在中国逐渐被大众知晓,中国开始有了芭蕾舞蹈学校和系统的教学内容,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与芭蕾教育相关的几个事件是:1950年,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成立,将芭蕾作为舞蹈团学员的基础训练;1954年,北京舞蹈学院成立,引入俄罗斯学派芭蕾教学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国芭蕾的教学体系,同时设立芭蕾舞科;1959年,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后更名为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进入改革开放,中国芭蕾迎来一个新时期,通过与世界各大芭蕾舞团与舞蹈学校的不断交流,中国人对西方芭蕾开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艺术自身的发展上,去探索中国芭蕾发展的特点,并尝试利用中国经典音乐来进行一些芭蕾剧目的创作。与此同时,中国的专业芭蕾舞团、芭蕾舞蹈学校与其他学校的芭蕾专业也不断增多,中外芭蕾交流和演出也日益增多,一些中国芭蕾舞者在国际芭蕾舞台上屡获殊荣,从而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芭蕾的发展,传播了中国文化。

其次从教学来看。我国教学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引进了俄罗斯瓦岗诺娃教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风格各异的国际顶尖芭蕾舞团相继来华演出,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芭蕾艺术天地,这个时候我们虽然博采众长,但对于吸收借鉴什么还是处于相对混乱的阶段;之后我们开始积极反思这一问题,认为中国芭蕾应该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所以,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一直在尝试使用自己的教材与教学方式,努力探索研究中国芭蕾的教学体系。

最后从剧目创作来看。中国首部以芭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舞剧作品《和平鸽》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芭蕾创作的开篇,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成功上演,为中国芭蕾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之后有《玫瑰》《伤逝》《祝福》《雷雨》《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大红灯笼高高挂》《花样年华》等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说明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具备了以芭蕾的表现手法和舞蹈语汇为基础、将中国民间、古典风格的舞蹈与其有机结合,进行中国民族题材和民族风格作品创作的能力。至此,中国芭蕾在吸收古今中外芭蕾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的中国芭蕾,并逐渐走向世界。

十三、新时代高校舞蹈应用型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发言人:高娟敏(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下面,我将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谈一谈新时代高校舞蹈应用型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话题。

(一)探索新时代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新时代对舞蹈教育的挑战

新时代是一个信息资源共享、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给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吕艺生教授曾说过,学校培养出的舞蹈人才层次有多高,将来这个国家舞蹈界的层次就有多高。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应该不断探寻“内功”修炼之道和“外功”精进之法,探讨如何从中外教育差异中寻找并确定自身坐标定位,以培养本土与国际视野兼备的舞蹈师资人才。

2.国家艺术教育改革与政策扶持

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法规与文件,将艺术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如《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2010—2020)》指出:到2020年,各类各级学校全面普及艺术教育,保证全体学生享有接受良好艺术教育的机会;又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新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国家对美育教育的日益重视,显示了其对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急需。而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舞蹈又是主要课程之一,这就为国内的舞蹈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

3.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经调查,上海市舞蹈领域目前急需大量不同层次和能力的专业人才,除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和上海歌剧院三家专业文艺团体每年需要少量的高精尖表演人才外,全市16个区的218家社区文化中心、20个青少年宫(馆)、640所小学、807所中学、各民营舞蹈团、舞蹈培训机构、企事业以及新闻媒体等机构和部门,都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具有综合能力的舞蹈应用型人才。而目前上海仅有1所高等舞蹈艺术专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2所有舞蹈专业的高等院校(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体育学院)、1所有舞蹈专业的高职民办院校(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在数量上,上海市舞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是 1 700名左右,但上海市每年包括本科和专科舞蹈方面毕业生总量为180名左右,只有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的定位是专门为社会和中小学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每年培养25名左右。在质量上,上海作为大都市,不同需求层次对教学、创编、表演等方面的人才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但现状却远远不能得到满足。因此,高校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培养应不断顺应新时代与新形势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实践平台环节积极探索,这是势在必行的,而且任重道远,以顺应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4.专业培养目标与历史使命的需求

师范院校与专业舞蹈艺术院校相比,应有错位发展意识,师范院校的舞蹈专业办学要突出“师范”二字,并将此做深、做特、做精,要紧密围绕学校舞蹈教育和社会舞蹈教育的需要进行对舞蹈人才能力的培养。目前,多数师范类包括综合类大学的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舞蹈创编和舞蹈表演基本能力,能在中小学校、社区、文化宫(馆)、文艺院团、社会艺术学校、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舞蹈教育、开展舞蹈活动的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所以,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应以凸显自身师范教育办学特色为己任,有责任、有能力、更有条件为我国“大舞蹈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目前国内综合类大学及师范类大学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照搬专业舞蹈院校培养模式、不同专业培养模式雷同、本科培养模式未能摆脱中专教育并与本科教学层次相匹配等。上海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在1997年创办之初,在系主任郑慧慧的带领下,以培养社会所急需的综合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为目标,在全国师范艺术院校中率先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舞蹈专业院校惯用的单一分科模式,构架了由身体训练、舞蹈素材、舞蹈基本理论以及创编技理和教学论组成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创造性舞蹈人才。近年来,我们又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加强教师教育所需的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多元化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平台、注重舞蹈科学研究,在诸多方面开辟了新的空间,为培养舞蹈应用型师资人才增添了新的动力。

(三)完善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获批第六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借此契机,我们已经在充分考虑学科发展和实践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型舞蹈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动态地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想:

(1)培养学生“五位一体”的核心能力素养,提倡应用型舞蹈人才在“教、编、演”三大核心能力培养上增加“德”“艺”核心能力素养培养。

(2)夯实“四个平台”和“三个空间”的实践环节:① 推进“四个平台”即表演、创作、教学、科学训练这四个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拓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比例; ② 推进“三个空间”即校内、校外和国际舞台这三个实践教学空间的布局,形成实践教学的合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3)形成校内外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开放教育,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办学过程中,建立“双向”提升运行机制,搭建“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和专业院团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4)完善舞蹈师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目前,上海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已搭建艺术院团、群众艺术馆、中小学和社区等实践基地,不同实践基地的功能各有侧重,形成合力,为培养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助力。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舞蹈教育需要顺应当下发展潮流,创造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在继承和发扬本土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索,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从而不断推动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舞蹈学科艺术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超学科”来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