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外伤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探讨分析

2021-12-05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征外伤颅脑

王 莉

(沂南县中医医院,山东沂南 276300)

目前,颅脑外伤临床常见,本院自2018年以来共收治脑外伤68例,有重型颅脑外伤伴开放性、多发性颅骨骨折及颅内出血、脑干损伤等,该类患者病情凶险,如果医护人员观察不细致,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现将该类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 19~72岁,平均(42.67±11.62)岁;病种:68例患者均系外伤引起,包括头皮撕脱伤28例、头皮血肿15例、颅内血肿13例、颅骨骨折8例、脑挫裂伤4例,其中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各有1例形成脑疝。

1.2方法

1.2.1临床观察 (1)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①头痛:患者呈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呕吐:患者常发生头痛或头痛剧烈,伴恶心、眩晕,严重时呈喷射状呕吐。②视乳头水肿:是诊断颅内压升高的最可靠体征,但在病情早期时不明显,轻度颅内压升高会有谵妄、烦躁不安或反映迟钝、情感淡漠,重者可有浅、中至深的昏迷。③惊厥与去大脑强直:患者惊厥可频繁发生,少数患者可有去大脑强直发作,亦可去皮层状态,这都是提示可能有天幕疝形成,而枕骨大孔疝时可出现无张力发作。观察患者有无瞳孔散大或缩小,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有无视觉障碍,有无肢体运动障碍。(2)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体温增高表示中枢性高热,一般采用冬眠疗法,用冰袋降温以降低脑细胞含氧量,体温骤降可能是病情恶化征象。两慢一高:即脉搏慢、呼吸慢、血压高,常提示患者颅内压升高的可能。

1.2.2治疗方法 针对各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止血、脱水、神经营养、扩张血管、抗感染治疗等,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

1.2.3护理要点 (1)常规护理。①体位:抬高床头至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血回流,从而减轻患者脑水肿,如果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则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要随时吸痰,可采用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以保持有效通气量,另外要保持每日两次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畅通。②吸氧:患者颅内压升高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为了尽快改善缺血、缺氧的状况,促进脑组织细胞功能恢复,一般采取持续低血流量吸氧:2~4 L/min。观察体征及反射活动:时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呼吸、脉搏、瞳孔,尤其是血压的变化以及肢体活动的各种反射,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配合抢救。③建立静脉通路:采取静脉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保证药物治疗供给,一条补充血容量以维护有效血循环,同时做好输血的准备。④脱水剂:20%的甘露醇250 ml快速输入,4次/d。⑤激素治疗:一般常用地塞米松20~40 mg,静滴。⑥冬眠低温疗法:用冬眠2号半量6 g,肌注,一般应用3~5 d,以降低脑代谢及脑耗氧量,减轻脑水肿。⑦神经兴奋患者的治疗:结合病情,静脉推注安定10,2次/d,治疗3 d;较重患者给予冬眠灵25 mg、非那根25 mg,治疗3 d,同时严格注意患者瞳孔、呼吸、脉搏变化,特别注意血压变化,后期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⑧躁动护理:安排专人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刻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⑨留置导尿:注意观察患者肾功能,如果病人躁动采用气囊导尿管,利于固定,不易滑出,每日对尿道口进行消毒一次[1]。(2)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受伤导致对外界反应性强、敏感性高,其最基本的防御情绪在早期表现尤为显著,故要求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做到声音小、刺激少、疼痛轻,并注意面带微笑,严格控制情绪、行为、语言态度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为此,要加强护理人员本身的心理护理水平,组织对相关颅脑外伤知识的学习,掌握多种心理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配合医生的药物等治疗[2]。

2 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7~92 d,出院后随访1~3个月。68例患者中,其中治愈47例;好转19例,其中9例伴后遗症;2例死亡,系形成脑疝患者。

3 讨论

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很多意外情况随时出现,病人细微的体征和症状都能反映病情的变化,若观察不仔细,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不仅要积极参与患者的抢救治疗,配合医生完成大量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者体征及症状的细微变化,充分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为及时处置突发状况做好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不断学习相关疾病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最大程度地抢救患者生命。

猜你喜欢

体征外伤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