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再审视

2021-12-05

职教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职生立德工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根本方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落实要求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一部分学者聚焦于人才培养的结果,如闫广芬、李文文(2019)提出人才培养应对接经济发展的需求,定位为面向社会和市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实用人才”,应偏重于人才的专门性和实用性[1]。马佳宏、李雪(2020)认为人才培养应从经费投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信息与教学和管理融合入手提升人才质量[2]。另一部分学者强调人才培养的德育的重要性,樊爱霞(2020)指出,应把培养政治合格、品质优良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3]。但是,高职人才培养与德育工作并非割裂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任务。因此,应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剖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应对策略,综合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范畴,审视立德树人和高职人才培养议题,力求在多元化论域中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碰撞与困境,进而提出应对之策。

一、立德树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

洛克的“白板说”强调了后天环境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作用,认为需要及早培养德行,使其内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思想信念。洛克的“白板说”对思想教育工作有很大启发:要主动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让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和根本问题。

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厘清“立德树人”的新内涵,有助于提高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自觉性。首先,“立德”实际上是对“用什么培养人”这个问题的阐述。北宋司马光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为修身根本,成人必先立德。“立德”,是指筑牢学生价值理念、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立德的过程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有家国情怀的人。其次,“树人”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教师在授业过程中注入道德精神,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从而使学生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其二,激发学生对自身道德品性进行的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重塑学生主体地位,并最终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最后,在立德和树人的两者关系上,“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手段,“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归宿[4]。教育实践的所有成果最终需要通过“树人”来反映和检验成败得失。“树人”和“立德”的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均体现在回归教育本真上。

立德树人中的“立”和“树”,意在注重育人机制现代化,强调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方面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从发展观和整体观角度,尊重学生个人的价值意义与尊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倡导自主、自由、自觉、主动的方式,营造育人新生态。

二、现实困境: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层壁垒

(一)在经济发展方面:工匠精神培育尚未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经济发展呼唤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是一种中国精神,也是一种具体化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更是“立德树人”中的“德”的一部分[5]。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工匠精神铸入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养。

1.工匠精神缺乏培育土壤。传统职业教育的“学校本位”理念根深蒂固,只专注于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功利主义利益导向严重,工匠精神培育制度和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工匠精神培养简单化,职业态度的养成亟待加强。在显性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以工匠精神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底蕴培植不足,人文内涵较少,难以形成地域和校园特色,倡导工匠精神的主题活动形式大于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工匠精神认同感。在合作企业方面,企业注重实际利益,参与工匠精神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在师资队伍方面,高职师资队伍年轻化,工匠精神素养亟待提升,缺乏企业实践经历,本身专业技术技能储备欠缺,对应的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工匠精神培养形式单一。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整合有限,缺乏为学生量身打造培育工匠精神的生态系统。可以说,在工匠精神的培育形式上,教育教学往往跟不上高职院校整体的规模扩张。受硬件条件的约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占绝对优势,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不利于高职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学习重点集中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演绎和推理水平较差,无法将所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探寻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学生所学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较难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现实课题。

(二)在教育发展方面:立德树人与高职教育体系的互促融通不够

1.百万扩招的生源多元性倒逼高职院校多元化育人。百万扩招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扩招的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社招人员数量剧增,与之相应的职业教育并无先例可遵循。扩招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年龄结构不平衡、发展诉求不一致,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对立德树人提出了挑战[6]。一方面,社招人员的学习时间难以获得充分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社招人员职业诉求愈加趋于现实甚至功利化。社招人员比普通高职生更重视技能学习,轻视理论学习。此外,由于社招人员年龄跨度大、文化基础薄弱、知识诉求单一,难以适应同质化的课堂教学。这些情况都需要扩招的高职院校采取多元化育人措施来应对。

2.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在质量、结构及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首先,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培养不完善。很多教师对于专业化认识欠缺,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对于教学的专业自主性缺乏重视。其次,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等专业性素养缺乏的情况依然严峻[7]。最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明显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实现[8]。

(三)在学生发展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尚未完善

1.高职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文化基础是指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重就业率,轻人文滋养。就业率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就业为导向”也普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而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在相通性的人文教育,虽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技术技能)、文明素质、涵养人文情怀,由于评价指标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赋予学生精神生命的人文教育经常有意无意被忽略。其次,在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之下,高等职业教育容易偏向专业性、职业性教育的目标,而忽视通识性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素质较弱、文学底蕴差、沟通能力欠缺、社会责任感淡漠和诚信行为等问题。最后,人文教育的课时偏少,往往是选修课居多,存在学生对人文教育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供给之间的主要矛盾[9]。

2.高职生自主发展能力弱。首先,新手学习者只有具备一定的积极性、自律性和自主性,并具备稳定的价值观和正确理想信念,才能获得专业知识学习的合法性身份[10],逐渐具备由边缘性参与走向充分参与的权力和机会[11]。但大多数高职生对于自身管理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自律性差,与工匠精神要体现出的积极、正能量的态度和长期自我驱动的力量相违背。其次,高职生的管理能力较差,对父母更容易产生依赖。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也对高职生的自主发展能力有一定负作用。家庭关系的破裂、亲子冲突的加剧不利于高职生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容易产生思维抑制矛盾效应的想法。最后,社会环境对职业教育不太认可,企业往往按照学历进行人才阶层划分,高职学历较易受到歧视。高职生自我规划能力偏低,部分目标设定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不愿参与或较少有施展与实践的平台。对于很多高职生来说,理想与专业并不一致,职业生涯规划待加强。

3.高职生社会实践能力缺失。社会实践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立德树人离不开社会实践。高职生需要在社区服务、假期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参与性学习中接触社会现实,增强劳动意识,激发主人翁精神。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多元格局、文化多元化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加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培养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形成,以及受到自身经验和阅历的制约,高职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层次不高,存在“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重金钱崇拜、轻事业追求”“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社会责任感比较淡漠[12]。另一方面,社会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认知误区,很多高职生对于自身专业比较轻视,不愿劳动,没有很好的劳动习惯,不愿吃苦受累,实践教育的缺失割裂了高职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难以促进高职生的社会化发展和增强社会责任感[13];实践过程中只注重实践基本操作,忽视如何将实践操作精益求精,反思、感悟和解决问题能力偏弱。

三、突破路径: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应对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确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育人理念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只有真正走进高职生内心、进行有效引导,才能提升教育效果。首先,要求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切入口,全面围绕服务于高职生成才和健康成长的目标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重视高职生内在的需求,以其乐于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激发调动高职生的参与性,培育其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求教育管理者既办实事又讲道理,可以将解决高职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方式,重视网络内容建设,从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制作一些有温情、高品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服务于生活和学习,在帮助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开展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发展,挖掘潜能,“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满足高职生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和涵养

一是厚植工匠精神培育的土壤,激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生态圈。首先,通过完善自主创新管理机制,发挥榜样群体的典型引领作用,邀请著名工匠进行演讲、拓展视野。其次,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理念,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目的,依托各种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培育工匠精神。最后,革新传统课程模式,注入创新因子,因势利导运用网络媒体,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增加产教融合的设计、现代学徒制和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培养。

二是创新工匠精神培养形式,注重校企紧密合作。首先,潜移默化隐形的社会教育环境可以助力滋养工匠精神,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对外部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其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三)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对路径

1.创新思政教育应对百万扩招的生源多元性变革。高职院校在百万扩招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不降低,亟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针对社招人员年龄差异大、需要多样化的特点,思政课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在基本的教学基础上与时俱进,更加重视教育的针对性,让课程更加契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内心需要。专业课要进行分类教学,采取“模块化”备课方法,使授课内容贴近不同生源的学生实际,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立党员干部、广大教师“五包五进”制度。五包指包系部、包支部(学生党支部)、包年级、包班级、包社团;五进指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进讲座、进网络,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落实。思政课与日常思政教育的队伍协同、渠道协同,实施“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加思政教育的温度,使立德树人成为各类课程、教师的共同目标与信仰[14]。

2.以“四有”教师理念贯穿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努力培养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一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教育作为评价师资队伍的第一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培养尊重生命、创新和宽容等良好品质。二是深化高职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15]。通过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教育与引导,提供更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构建高职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与研究共同体。三是加强高职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院系特色,鼓励建立学院和企业专兼职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建立一批和教学特色相对应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也应时刻保持终身学习的精神,适应智能化时代带来的变化。四是建立统一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8]。教师可以对照标准发现自身不足,通过分类和分层培训实现专业素质提升。通过老带新的传帮带工作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将青年教师打造成一支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

(四)丰富文化基础、促进高职生自主发展和注重其社会场域参与

1.提升高职生的文化素养。首先,提高人文教育地位。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做到育人育心。高职院校要坚持职业技能和核心素养两手抓。一手要抓学生职业技能学习,以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一手要抓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养成,学生要求真务实、积极作为,技术技能与人文精神并重。两手抓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人成才。其次,构建人文教育育人体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需要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互融,为人才培养科学构建丰富完善的高水平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知识、实践知识和专业知识相互浸润,由单一教育向全面育人转变。最后,通过优化人文教育内容、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学校人文教育环境的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加强人文教育。

2.促进高职生的自主发展。首先,从个体层面,高职生应增强自主发展的意识。教育管理者帮助高职生了解自主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是基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特质,培养反思思维,提升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高职生可以通过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管理自我的能力提升,通过参加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锻炼自己。其次,从家庭层面来说,父母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发展,与学校的教育步调保持一致性。最后,从学校层面,学校分年级分阶段、有步骤、有侧重点地进行就业指导,组织多样的课外活动,高职生可以通过内化组织的价值观来获得同一性认知,强化自主发展能力,提升自我工匠意识、认同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提升群体认同感和自尊感。

3.注重高职生的社会场域参与。高职生的培养应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和社会需要,应注重培养其在社会场域中的社会参与。首先,在精神维度上,人才培养需要植入“责任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色、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有机结合,切实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重德育才,注重构建“责任育人”体系,保证办学不偏航,育人不跑调,学习劳模身上的信仰光彩和实干苦干,践行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的工匠精神;其次,在劳动维度上,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和养成劳动习惯。一方面,遵循技术性、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原则设计劳动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6]。另一方面,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合作模式,培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主人翁精神,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受益者,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和引领者[17]。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既要育智,更要育人。基于经济、教育和学生发展三个维度,立德树人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涵养工匠精神、滞后的教育培养模式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困境。落实立德树人,应在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下,经济层面使工匠精神成为主旋律,教育层面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发展层面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经济、教育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的实施策略要同频共振,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力。

猜你喜欢

高职生立德工匠
90后大工匠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工匠风采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工匠神形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